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兩岸服務業, 阿里巴巴, 聯想 石藥, 中石化, 浪潮, 天弘基金, 金融 文創, 示範區

兩岸服務業
他並表示,大陸還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有合作關係,未來服務業不僅鎖定的是大陸1314億人口的市場,還可望輸出服務業,瞄準70億人口的全球市場。

陳德銘昨天出席「2014台商產業轉型升級峰會」發表致詞。他稱,台商提轉型升級已經有兩、三年,「但不要醒的早起的晚」,看到問題就要及早行動,且要認清世界形勢。

陳德銘說,智能化革命正席捲全球,這和過去蒸汽時代工業化革命替代人類勞動力不同,現在更是屬「腦力的替代」,更能解決企業面對人力成本上漲或是缺工等問題。

他表示,智能化並不代表工作機會因此減少,只是需求的人才和過去不一樣。根據統計,智能化革命能夠帶動更多設計創業的職缺,增加就業機會,而這部分台灣握有領先優勢。

此外,陳德銘認為,生活服務業的需求和文化及語言息息相關,大陸醫療保健等服務業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都在抗議起薪只有22K,那就應該支持服貿協議,大陸這麼大的市場等著台灣畢業生。

昨日出席同場論壇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致詞時則強調,面對全球經濟復甦遲緩,轉型升級已成為台企或是大陸企業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去年大陸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46.1%,首度超越製造業的43%,代表大陸服務業商機龐大。台灣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是72%,是台灣強項。

不過林中森也說,目前台商轉型升級面對的最多糾紛往往是土地問題,如何在大陸城鎮化發展中與台商共享利益,或是轉型升級需要的優秀人才;適應「五險一金」過程中給予輔導、以及融資上給予協助、簡化行政程序等,林中森也喊話希望陸方能給予協助。

我們的看法:

第一 、服貿最大的影響,是模糊了台灣企業對大陸市場的正確思考,該前進的時候卻退後,甚至不知所措,完全沒有作為。

第二 、大陸領導人對於轉型升級還是有相當正確的認識,特別是陳德銘提出智能化革命的趨勢,未來是腦力的替代,而不是勞力的替代。他亦指出工作機會並不會因此而減少,只是需求的人才和過去不一樣。

第三 、大陸服務業占GDP比重去年達到46%,首度超越製造業43%,意義重大,代表大陸服務業還有很大成長的空間,這是台灣的機會。

第四 、不管服貿有沒有過,台灣年輕一代赴大陸工作的人數只會有增無減,因為兩地薪資水平越來越懸殊,台灣雖然也有機會,但是大陸市場提供了更大的挑戰。

第五 、現在大陸台商應該和台灣本土的服務業合作,不要什麼事情都自己來,成本太高,效率不彰,也緩不濟急。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團與新加坡郵政公司昨(28)日宣布達成協議,阿里巴巴以2.49億美元(約新台幣75億元),取得新加坡郵政10.35%股份,雙方將共同成立「國際電商物流平台」,拓展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

成立超過150年歷史的新加坡郵政,200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新加坡郵政的電子商務與相關業務占總收入26%

阿里巴巴投資新加坡郵政,是繼投資菜鳥網路、日日順物流之後再次加碼物流投資,觸角首度伸到國際物流。

新浪科技報導,雙方將吸納新加坡郵政的國際郵政、物流能力、基礎設施和強大的配送網路,為阿里巴巴的顧客、商家提供物流解決方案。雙方接下來將繼續討論建立合資公司,投資國際電子商務物流行業。

報導援引新加坡郵政集團主席林和記表示,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是新加坡郵政業務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讓新加坡郵政對未來實現快速增長,及把握地區商業機會充滿信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營運官張勇表示,和新加坡郵政合作,不僅引進強大物流能力,還能為阿里海外的買家、賣家帶來好處,提升用戶體驗,提供更好的物流解決方案和產品。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包括速賣通、淘寶、天貓海外業務、天貓國際,均以阿里系統中的跨境連結為樞紐,未來搭建「國際電商物流平台」後,阿里巴巴的消費者和商家將獲得全球轉運、快速清關、倉儲服務、最後一哩配送等核心供應鏈競爭力。

第一財經報導援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目前電商行業已從早期的流量、產品前端資源,進入到整個供應鏈布局的競爭,過程中物流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與京東、蘇寧的自建物流相比,阿里在物流上有明顯弱勢。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阿里巴巴最近作了許多併購,但本案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因為地點不在美國,不在大陸,而在東南亞。

第二 、新加坡郵政有國際郵政和物流能力,不管從技術面或市場面來說都是理想的合作對象。

第三 、誠如阿里巴巴表示,和新加坡郵政合作,不僅引進強大物流能力,還能為阿里海外的買家、賣家帶來好處,提升用戶體驗,提供更好的物流解決方案。

第四 、中國要走出去,世界要走進中國,談到阿里布局世界現在還言之過早,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仍有許多未開發的地方,但是像新加坡郵政這樣對關鍵能力的投資絕對是值得的。

聯想/石藥
聯想集團旗下的欣景公司日前減持香港石藥集團11.95%的股權,套現約44億港元。市場專家分析認為,除了投資石藥集團收益未如預期,聯想集團也正逐漸回籠資金到主營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香港石藥集團27日公告稱,公司主要股東欣景有限公司減持11.95%股權,合計7.06億股。公告顯示,欣景減持價格為每股6.25港元,較26日收市價6.73港元折讓7.1%。

受此影響,石藥集團昨(28)日收報6.12港元,下跌2.55%。

報導指出,石藥集團因維生素C產能巨大,被列為維生素C「四大家族」之一,但近幾年由於維生素行情不佳,影響了企業的收益。此外,日益收緊的環保規定也給原料藥企業帶來較大壓力,石藥集團也在謀求轉型。

20075月,石家莊國資委掛牌轉讓石藥集團100%股權,聯想控股當年6月以8.7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接手,成為石藥集團在香港上市公司香港石藥集團的控股股東。

2008年,聯想控股將持有的石藥股權轉讓至全資子公司弘毅投資控股子公司卓擇公司名下。2012年,弘毅投資開始大幅增持香港石藥集團的股份。

欣景為卓擇的全資子公司。石藥集團26日的公告顯示,減持前,卓擇對香港石藥集團的持股比例已降至74.2%,經過此輪減持,卓擇的持股比例已減少為62.26%。

對於聯想系此次減持石藥集團,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認為,聯想近幾年投資多個產業,如今聯想將繼續深耕原有領域,逐漸回籠資金到自身的主營業務上。

另一方面,在聯想進入石藥集團後,石藥集團並沒有給予聯想未來發展的想像空間。

北大縱橫醫藥合夥人史立臣指出,經過多年的發展,原料藥在石藥集團銷售佔比中仍有很高比例,而其製劑藥品只有一個,從目前來看轉型尚未完成,這限制了石藥集團未來的發展空間。聯想減持套現後可以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

我們的看法:

第一 、聯想集團投資很多產業,但並非每個投資都是成功的。生物製藥和信息產業的差異太大,聯想缺乏在這一方面的專業。

第二 、台灣在生物醫藥領域上有一定的優勢,聯想應該透過和台灣業者的合作進入這個領域。

第三 、石藥只是以傳統的維生素為主,沒有新的產品或研發能力,自然很難在日新月異的新藥領域脫穎而出。

第四 、生物醫藥領域可能更適合VC的投資風格,不斷尋找新的技術並開發新的產品,而非聯想PE兼併整合的思路。
中石化
中石化昨天AH股價收盤皆上漲,A股收在人民幣5.07元,漲幅0.60%H股收在港幣7.10元,上漲1.57%,明顯好過大盤。

信報和證券時報報導,相關股份儀征化纖、江鑽股份昨天AH股皆因此暫停交易,紛紛公告稱,實際控制人中國石化集團準備籌劃與其有關的重大事項,由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28日起停牌。

路透引述分析師指出,儀征化纖有望獲得中石化集團注入資產,以達至轉型及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重組後的銷售業務能否上市,將由引進來的新股東說了算。中石化要為股東實現價值,未來還有很多業務要考慮重組。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均因此落選。

中石化銷售公司於41日設立,中石化已將所屬油品銷售業務資產整體移交給中石化銷售擁有、管理和控制。報導指出資產評估涉及業務包括加油站、成品油管線、倉儲及其他非油品業務。

據此前相關報導,將有10家公司參與中石化引資,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復星、殼牌及道達爾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 、中國大陸國營企業的改革正在逐漸邁向實踐,這一次是透過股權的改組帶動管理機制的改變。

第二 、中石化引入民營資本進行中石化銷售公司重組,在意義上是非凡的,將過去國有壟斷的資源和民間資本共享,以期轉型並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三 、這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英國實行的大規模民營化政策在精神上是相通的,雖然彼此的手段不一樣。

第四 、根據報導,參加引資的投資人包括外國的戰略投資人以及著名的中國民企。

第五 、對於外國戰略投資人來說,將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可能要透過很多這種策略性少數股權投資來達成,和過去的獨資或合資大不相同。

第六 、能夠參與投資的民營企業僅是少數,像復星和阿里巴巴這這樣的企業會是大贏家,但也有可能造成分配的不公平,產生新的社會問題。

第七 、在中國大陸國營企業資產重組的過程中,少數的台資背景企業會有機會參與,這對於台資企業大中華未來的布局會有很大的影響,方向會和以往大不相同。

浪潮
儘管營收上比起IBM,浪潮集團僅是小蝦米,但絕非小咖。據了解,浪潮算是老國企,是大陸最早的IT品牌之一,1970年大陸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就是採用浪潮生產的電晶體作為電子元件。
浪潮集團同時是大陸最大的伺服器製造商;其控股股東為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官方背景濃厚。目前浪潮集團擁有浪潮信息和浪潮軟件兩家大陸A股上市公司,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浪潮國際。
香港媒體報導,浪潮集團行銷部一位人士表示,總部設在山東濟南的浪潮日前公布一項名為「IBM to Inspur」的市場策略,旨在最終全面接管IBM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他說,IBM硬體部門的80多名員工已經跳槽到浪潮。
4位知情人士表示,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和財政部在內的多家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和評估境內商業銀行對IBM伺服器的依賴性,是否威脅國家金融安全,並將採取措施,逐步擴大國產大型伺服器在商業銀行的應用。他們表示,去年3月,大陸已開始在郵政儲蓄銀行試點使用浪潮製造的伺服器。
然而,即使有大陸官方在背後撐腰,浪潮想在短期內取代IBM,也非容易的事。據IDC資料,IBM Power Systems在大陸Unix伺服器市占率連15年穩居第一,截至2012年第4季已高達76%,這意味著目前在Unix伺服器市場,23年內很難出現對IBM有威脅性的對手。
不過,市場投資者對大陸本土相關業者已投下支持票。以浪潮信息為例,公司股價16日時為23.65元人民幣(下同),但昨日為36.11元,僅9個交易日便狂漲52.7%,28日更是一開盤不久便直奔漲停。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大陸政府打算推動境內銀行,放棄使用美國IBM生產的高端伺服器,影響深遠。

第二 、這是中美大國之間的博弈和角力,美國公司只是無辜的受害者,但影響力會擴張到其他公司如思科。

第三 、不僅如此,中國大型國企將來也不得再與麥肯錫等諮詢公司合作,這將對管理諮詢公司業務造成非常嚴重的打擊。

第四 、中國大陸有明確的產業政策,不斷扶植本土企業,但過去主要是背後支持,很少像現在跳出來毫不保留的相挺,擺明就是要和老美對幹。

第五 、在某些領域,大陸不用美國人的產品,可能是台灣人的機會,至少美國人將來可能要透過台灣人來和中國做生意。

第六 、大部分台灣企業搞不清楚狀況,我們沒有實力係美國和中國相互角力,這對台商來說是商機,不是威脅。

天弘基金
中國證監會稍早核准阿里巴巴集團持有天弘基金51%股權的申請案,這意謂創辦人馬雲的金融業領域進一步擴張,而阿里巴巴入主天弘基金,這也是大陸的基金業內,第一家由電子商務業控股的基金公司。

華富財經報導,中國證監會核准阿里巴巴,向天弘基金增加投資2.62億元人民幣(下同),並提高持股率至51%的申請案,至此該公司股權變更塵埃落定。
加上,天弘基金同時實施的員工持股計劃,及部分股東的增加持股,使得天弘基金註冊資本由1.8億元增至5.14億元,成為在中國大陸註冊資本額第二大的基金公司。

同時,此次獲准的還有由天弘基金員工組成的4家合夥公司入股,這4家公司,合計持有天弘基金11%股權,是中國大陸首次出現公募基金業員工公開持股的案例。

天弘基金原有3家股東中的內蒙君正,此次也增加認購1,542.9萬元注冊資本,但其持股比例由原先的36%降至15.6%;天津信託公司的持股由48%降至16.8%。

據了解,阿里巴巴入主天弘基金之事,始於201310月,內蒙君正及天弘基金其他股東與阿里巴巴,就天弘基金增資案全面業務合作達成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先前合作開發「餘額寶」,由於獲益率遠高於同期銀行存款,而備受歡迎,在中國大陸掀起一股網路「寶寶」金融的風潮。不過,從今年以來,餘額寶收益正逐步下滑,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由130日的6.36%下降至4.68%。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在金融領域上,除支付寶 、招財寶、浙江小貸、重慶小貸、眾安線上財險、民營銀行等針對小微型金融業務外,此次再入主天弘基金的經營權,馬雲的金融領域布局,再下一城。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阿里巴巴增持天弘基金至51%象徵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代表阿里巴巴正式將金融納入未來業務的版圖,未來將以正規軍的形式進一步擴張。

第二 、阿里巴巴現有的金融版圖已經相當廣泛,從支付寶、餘額寶、小貸、眾安線上財險以及即將跨入的民營銀行的投資。

第三 、天弘基金現有資金的規模已達5,000億人民幣,是中國最大的基金,也是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基金。

第四 、餘額寶的收益率不斷下降,現在已經到5%以下,但從長期來說,這是正常也是健康的趨勢。

第五 、中國大陸以餘額寶帶動的互聯網金融正以風起雲湧、勢如破竹的進度改寫傳統金融版圖,從長期來說這對台灣銀行業是一大威脅,台灣自豪的金融創新完全被比了下去。

金融/文創
鼓勵國銀辦理創意產業放款成效逐漸展現。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8)日表示,國銀對創意產業的放款餘額,統計至今年4月底已達2,000億元,與去年底相比增加177億元,今年底將會對此業務績效卓越的業者,給予獎勵措施。

另外,由櫃買中心建置的「創櫃板」,1月正式啟動後,截至4月也協助3家創意公司籌資到2,007萬元。

曾銘宗強調,目前不是只有公股行庫響應,許多民營銀行也非常踴躍投入參與這項政策,像目前對創意產業放款餘額最高的銀行,就是民營的國泰世華銀行,緊接是台灣銀行,兩家都已超過200億元。

至於其他表現不錯的業者,依序還有華南銀行、合作金庫、土地銀行、玉山銀行等,對創意產業的放款餘額統計,也都在100億元以上。

曾銘宗特別解釋,所謂創意產業,包括有線電視通路也算其中一類,但其實這類的放款,截至今年4月,已比去年底減少47億元,顯示現在國銀承做的創意產業放款,逐步地用於真正扶植中小型,甚至微型的公司。

金管會已否決銀行公會日前建議,提撥專款供信保基金成立文創產業的融資專案保證項目,但對於增加文創產業行業代號部分,曾銘宗深表贊成,強調將與經濟部、主計處等單位溝通,希望獲得協助。

曾銘宗指出,目前文創產業授信的行業代號項目,仍未能全部涵蓋,且有些是有線電視業者,也不太算是文創產業,應該可以進行重新檢視,區分更詳細,讓真正需要扶植的業者受惠,也讓辦理與報送文創產業授信及投資金額依據,更為準確。

至於鑑價平台部分,他強調,國內首見文創鑑價案本周可望拍板定案,且據瞭解,申請人取得貸款資金後,將準備用於拍攝公視電視劇「我的這一班」。預計此案會是由台灣中小企銀擔任貸款銀行,而信保基金給予7成保證額度,接下來還有很多案子也在申請鑑價中,未來透過相關制度取得資金的文創案,相信會越來越多。

曾銘宗強調,金融業扶植創意產業都是自願性質,沒有強迫要無視風險辦理相關授信,已協調創投、銀行、證券、壽險等四大公會,成立單一聯合服務平台,提供創意業者免費的財務規劃專業諮詢服務,若有投、融資或上市櫃的需求,就會進行輔導。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8)日表示,金融挺文創是好事,但不是每個文創業者都可以上門借到錢,會到銀行來貸款的是有可行性、市場性的業者,否則就算有10兆元也不夠用來放款。 

曾銘宗的「兩性」說,昨在立院引起多位立委關切,擔心具高風險、高獲利「雙高」特質的文創業,找不到有錢的伯樂相挺,曾銘宗則解釋,金管會的原則,是希望在「有限」不是「沒有」風險控管的範圍下,對文創業進行融資。

曾銘宗表示,他平常都看台灣產製的戲劇與電影,台灣的文創底蘊和創意夠,有創新的好點子大可行銷整個華人地區,金管會會優先挺台灣的影視音等產業。在金管會主管業務範圍內,會提供文創產業銀行貸款,進而協助輔導企業上市櫃,讓文創產業蓬勃發展,進一步走向國際。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金管會對於支持文創產業,的確是不遺餘力,至少從銀行放款數字上可以看的出來。

第二 、文創產業的投資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和創投,我們必須承認有金管會這樣的部委給予政策高度的支持,對結果有關鍵的影響。

第三 、曾主委說得很對,不是每個文創項目都能從銀行貸到款,會貸到款的是有可行性、市場性的業者。

第四 、台灣文創投資的問題在於市場太小,應該放眼全球華人市場,讓台灣的文創底蘊能在大中華市場綻放光芒。現有機制可以強迫業者將餅做大,而不是沉醉於本土市場。豬哥亮固然很好笑,但是絕對走不出台灣。

第五 、以前是文創「行業」,現在逐漸發展成一些文創「企業」,更要走向文創「產業」。

示範區
國發會昨舉行「國發會online1發」首場網路直播溝通會,針對自由經濟示範區議題,吸引沃草等14家網路媒體參與,現場討論逾2小時,場面熱烈。

對網友質疑,未來示範區實行後,對於哪些敏感產業能不能進入示範區,是由哪個單位把關?人民如何知道?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說,主管機關是經濟部,他承諾影響國家安全、人民安全、人民健康,甚至影響國內供應鏈的產業,不可能進來。
至於有網友批,台灣與中國競爭態勢明確,為何示範區不能限制中資?管中閔指出,台灣本來就已經開放陸資,只是有產業別的限制,示範區條例也是如此,不會特別限制陸資。

對示範區是否影響國內農產品的產銷,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我們已經在跟大陸買花生醬,在示範區內設廠,就可減少跟大陸進口的量。

且台灣的工廠現在已經用全世界的原料在製作,示範區內的加工品就被單獨質疑,有助於台灣就業人口,不是對台灣都沒好處。

如果今天再不設平台,建立全世界買方可來示範區內購買的平台,對農業的傷害雖有,但不設的傷害更大,如目前台灣毛豆銷日7%關稅,相較泰國零關稅,對台灣農業的傷害將更大。

示範區非全面自由化,全面開放才會影響,且陳保基認為,台灣農業不需要捧著金飯碗在要飯,現在的困境是市場不夠大,政府只要把市場做好就好。

管中閔則強調,示範區非僅吸引中資、外資沒興趣,台灣的市場潛力、投資環境、品牌產業都比30年好,台灣有其獨特優勢。

對示範區內准許成立醫院,是否課以更高稅率以保護國內醫院,管中閔表示,目前國內社團法人醫院稅率17%,盈餘70%可分配,未來針對示範區內的醫院,政府不投入資源,也沒有補助,僅給予法規鬆綁。

對示範區吸納現有醫護人員,恐導致缺額情況更嚴重,管說,目前僅規劃1~2處,佔目前國內14萬名醫師中,佔比不到0.5%

我們的看法:

第一 、至少國發會這次提前和民眾溝通,是好現象。

第二 、示範區針對全世界,台灣不可能限制中資進來。

第三 、台灣的市場太小,示範區就是台灣面向世界做生意的平台。

第四 、台灣的困境就是走不出去,引不進來,如果示範區再設限制,台灣只有死路一條。

第五 、今天的現實是外資和陸資都無法順利投資台灣,法令管得太緊,唯有大幅開放才是硬道理。

第六 、再不開放只會加速台灣人才、資金、技術和資源的外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