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美企併購, 人民幣離岸中心, 復星,華誼兄弟, 奇異,阿爾斯通


美企併購
CNNMoney報導指出,在低利率的大環境下,美國企業今年以來積極併購,且迄今尚未顯露退燒跡象。根據Dealogic,美國今年迄今已敲定併購案總計7,860億美元,且今年還沒過一半,金額就已大幅超越過去幾年的全年金額,距離2007年的最高紀錄也不遠,那年是併購風最盛的一年。

今年由於許多公司手上現金很多,因此掀起併購潮,近期併購案包括:醫療裝置製造商美敦力(Medtronic)以429億美元併同業柯惠(Coviden)、電信公司Level 3通訊以57億美元買下TW電信、油氣管線業者WMB60億美元取得天然氣公司ACMP逾半股份、新帝以11億美元購入快閃記憶體技術公司Fusion-io等。

對沖基金公司Platinum Partners的總裁蘭德司曼(Uri Landesman)表示,目前趨勢是,企業善用其股價上漲優勢,尋求買下能幫助自己進一步擴張的其他企業。此外,美國利率處於歷史低點,再加上企業資產負債表亮麗,均讓併購頗具吸引力。企業通常藉融資執行併購,而低利率代表借貸成本低。

不過,美股迭創新高,亦代表收購目標並不便宜。蘭德司曼認為,這意味著當前企業併購景象有些泡沫化,多花錢併購是無可避免的。

肉品公司泰森(Tyson)日前決定加碼收購Hillshire,價碼調高為每股63美元,加上概括承受公司債務,共值85.5億美元,也因此擊退參與競價的Pilgrim's Pride。每股63美元等於是競標前Hillshire股價溢價約7成。

然而,併購後續也要不少問題需要面對,例如不同公司文化須協調,公司營收及費用綜效也是考驗。

雖然企業執行長常將自己視為企業帝國的打造者,因此不斷尋求擴張公司的機會,但其實,真正有助公司長期發展的成功併購案僅居少數。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股不段創新高,是帶動M&A的因素之一。

第二、美國利率處於歷史低點,企業可以用低融資成本進行併購。

第三、全球TMT行業的的併購數量大幅回升,這和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大規模併購有關,許多新創公司如WhatsApp被巨頭以高價收購。

第四、今年全球製藥業的整併也是因素之一。

第五、中國企業亦加大海外併購的步伐,在全球M&A中比重已超過1/3

人民幣離岸中心
投資寶島債的資格,明(26)日起放寬至專業自然人。金管會證期局昨日公告修正「發行人發行與募集有價證券處理準則」,未來國內發行的外幣計價國際債券,銷售對象從「專業投資機構」調整為「專業投資人」,只要同時符合三項條件的自然人,未來可被認定屬於「專業投資人」。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昨(24)日表示,金管會決定加快排除台灣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阻礙,因此決定公布寶島債投資鬆綁,未來投資者不再僅限於專業投資人;此外,6月底以後也會引進更多不同的發行人發行寶島債,包括與各種不同市場結合,並同步協調大陸民間企業來台發行寶島債。

依金管會昨天提出對寶島債投資人的鬆綁條件,專業自然人應符合的三項條件,包括第一是提供3,000萬元以上財力證明,或單筆交易金額逾300萬元,且於單一證券商投資往來總資產逾1,500萬元,並提供總資產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財力聲明書。

第二是投資人具備充分金融商品專業知識或交易經驗;第三則是投資人應充分瞭解證券商與專業投資人進行債券交易的免除責任,同意簽署為專業投資人。
證期局官員表示,這次法規修正可望擴大國內寶島債等的市場規模,也有助增加國內專業客戶投資選擇,帶動國內債券次級市場交易動能,真正與國際市場規範接軌。

根據統計,去年開放發行寶島債至今,已有11個發行人推出18檔寶島債,累積發行金額達141億人民幣,其中今年有輸出入銀行、統一中控、交通銀行合計發行5檔。

官員表示,其實目前像是受託買賣有價證券、部分衍生性商品,開放可銷售對象同樣都從「專業投資機構」調整為「專業投資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然人也可納入其中。

針對寶島債市場熱度將再起,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昨(24)日表示,台灣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有「蜜月期」,台灣不做離岸中心太可惜,但目前台灣人民幣交易落後新加坡和倫敦,必須急起直追,若財金部會不趕快讓專業投資人及法人機構擴大在台灣人民幣投資,「優勢就會沒有了」。

中華徵信所昨天舉辦2014人民幣高峰論壇,邀請兩岸金融業界、金管會官員對人民幣投資商品等議題同台對話。

程淑芬指出,台灣的人民幣存款接近3,000億人民幣,但以人民幣支付占貿易總量僅3%,反觀倫敦人民幣存款僅300億人民幣,但以人民幣支付占貿易總額已達6%,顯示廣泛運用人民幣作為金融市場的動力,不是只有人民幣資金就好,台灣要更懂得運用人民幣資金。

她建議,金管會應積極爭取對岸有關1,000億人民幣RQFII的承諾,並應考慮與服貿協議議脫鉤,再透過兩岸政治協商簽定中台換匯協議及金額。

程淑芬也指出,金管會應該相信專業投資人「已經長大了」,對於人民幣波動造成的投資風險理當自負,示範區也應快點開放給法人機構等開戶操盤人民幣投資商品。

匯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處負責人陳志堅也針對台灣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提出多項建議,除了擴大向國際企業宣傳台灣市場能見度,更應鼓勵國內券商對寶島債進行報價,掛牌,定價後可考慮開放發行前交易,促進台灣次級市場流動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正面臨關鍵時刻,累積了龐大的人民幣存款,但基本上是一潭死水。

第二、從最近一連串新措施的宣布來看,金管會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第三、金管會的作法是同時放鬆初級和次級市場管制,在初級市場讓發行公司更多元化,在次級市場開放自然人參與。

第四、台灣寶島債市場和香港點心債相比規模相差太大,擴大開放是當務之急。另外台灣如果再不開放,上海自貿區這些地區也會開放以人民幣計價的熊貓債,台灣的地位勢必下降。

復星/華誼兄弟
大陸企業在爭奪美國好萊塢製片公司Studio 8的投資上,出現戲劇性變化。復星國際搶先競爭者大陸影視公司華誼兄弟,率先宣布已與Studio 8簽署投資協議;華誼兄弟隨即表示,自己仍是Studio 8最大的產業資本投資方,也讓這場企業爭奪戰火愈加猛烈。

新浪財經報導,復星國際宣布已在今年66日與美國Studio 8公司簽署投資協定,但未公布具體金額。今年3月,華誼兄弟曾發布公告稱,擬與其他投資人共同組成「華誼兄弟投資方」作為一個投資主體,出資1.21.5億美元,購買美國Studio8公司的股權。

一旦成功入股,華誼將負責Studio 8公司出品電影在大中華地區的發行事宜;但外媒上周透露華誼兄弟與Studio 8的股權談判已告吹,隨即復星宣布已與Studio 8簽署投資協議。

面對復星的「半途搶親」,華誼兄弟對外宣稱自己「並未出局」,表示目前正就具體的細節和金額與Studio 8做最後的談判,華誼兄弟仍是Studio 8 最大的產業資本投資方。

復星表示,大陸已是全球第2大電影票房市場,未來幾年可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在全球文化娛樂消費市場融合的趨勢下,凸顯影視娛樂消費價值,本次投資是復星在全球影視娛樂領域的重要戰略布局。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並稱,復星與Studio 8的組合將結合大陸和好萊塢優秀資源,共同打造一個全球性的文化平台,不僅專注於影視娛樂投資,還將致力於全球範圍內文化資源的整合。未來Studio 8中外合拍片的電影創作題材,也可望出現更多的中國故事與元素。

Studio 8是由素有「電影狂人」支撐的華納兄弟影片集團前總裁傑夫·羅賓諾夫(Jeff Robinov)創辦,主要從事影視娛樂業務。他過去推動主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及「全面啟動」等好萊塢大片,在全球票房分別超過23億美元及8.25億美元,創下絕佳成績。

傑夫·羅賓諾夫認為,大陸和美國有全球最大且最具潛力的電影市場,期待能夠結合兩大市場、團隊、技術和各自優勢,在未來創造更多重量級的影片,包括中外合拍影片。

我們的看法:

第一、繼萬達去年投資美國AMC電影院院線以後,中國資金現在也開始跨足電影製作投資。

第二、中國大陸乃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也是全球兵家必爭之地,無怪乎復星會想要切入。

第三、復星是純財務型投資人,和華誼兄弟相比,後者更具有synergy,但復星這兩年所展現的企圖心不容忽視。

第四、文化創意產業是歐美擁有優勢的產業,中國大陸進軍電影不是只有資金就能成功,更需要有人才及開放的環境。

第五、台灣具有人才和創意優勢,但一定要整合成像華誼兄弟一樣的商業化發行公司,才能擴大經營的格局,從台灣到大陸,從上游到下游,最近台灣的華聯國際多媒體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奇異/阿爾斯通
在獲得政府支持後,法國高速鐵路與電力設備製造商阿爾斯通(Alstom)董事會21日一致同意,批准美國奇異公司(GE)以123.5億歐元(168億美元)收購旗下能源事業。

阿爾斯通21日發布聲明說:「董事會一致決定支持奇異公司的提案。將會開始和相關人員展開磋商。」

奇異公司執行長伊梅特表示,「這對法國、奇異和阿爾斯通都有益」,但交易最快可能明年初才完成。

根據交易內容,奇異將接管阿爾斯通的煤與燃氣渦輪機事業,並成立三家合資公司,分別管理阿爾斯通的輸電網、再生能源與核電汽輪機等事業。

奇異也同意以8.25億美元把鐵路信號設備事業,售予阿爾斯通。

法國政府上周五介入阿爾斯通能源資產收購戰,表示比起德國西門子(Simens)和三菱重工的提案,較屬意由奇異出線。

同時,巴黎當局也意外宣布透過Bouygues電信集團收購阿爾斯通20%股權,以捍衛法國的利益。

政府官員透露,直到周六晚間法國政府仍持續和Bouygues協調收購價格。巴黎當局只願意按阿爾斯通20日的收盤價每股28歐元出價,但Bouygues開價每股35歐元。

近幾個月來,阿爾斯通能源資產花落誰家成為大西洋兩端企業拉鋸戰的核心。

最初歐蘭德政府反對由奇異收購,引來西門子和三菱重工出聯手搶親,這兩家公司20日提高收購價碼至146億歐元(199億美元)。

但在一天前,奇異也開出更優渥的條件,除了同意政府在敏感的核能與科技事業決策方面握有否決權,也承諾強化阿爾斯通的交通運輸事業。

法國經濟部長蒙蒂伯格日前表示,西門子併購阿爾斯通資產和歐盟的反托辣斯法相牴觸,將會遭到歐盟否決。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奇異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說明大型工業和能源設備業正在進行整合。

第二、法國政府這次是大贏家,除了強迫奇異提高價格以外,也保住了法國人的尊嚴,讓法國本地企業得以持有20%的股權。

第三、西門子和日本三菱在最後一刻加入搶親,說明Alstom資產本身有一定價值,任何希望在全球布局的能源業者不能缺少這一塊積木。

第四、台灣應該學習歐美大型工業項目的併購經驗,加速進行台電的民營化。

亞洲商辦
華爾街日報報導,包括台北在內的亞洲城市商用不動產收益率已降至全球最低,迫使投資者改變策略,首次考慮投資亞洲以外的不動產。

根據商用不動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提供數據顯示,位於台北市中心的辦公大樓收益率只有2.2%、香港2.8%、東京與新加坡則為3.5%。相較之下,紐約則為4.7%、倫敦西區為3.8%。

CBRE指出,台北與北京的商用不動產收益率已經處於或逼近歷史低點。至於香港則與1997年的房市多頭時期相似。此外東京收益率也降至2005年來最低水平。

舉例來說,三商美邦人壽在4月砸下新台幣39.5億元取得台北TiT國際廣場,租金收益率為3%。至於該交易賣方Homax集團在2011年以新台幣28億元買進該大樓時,當時收益率為4.5%。

退休基金、主權財富基金與其他機構投資者過去願意接受如此低收益率,是因為在低利率環境下,其報酬率還算誘人。此外他們還可以用較低成本取得資金進行投資。不過一旦利率走高,市場對於低收益率的需求勢必下滑,這意味投資者恐將蒙受損失。

這也迫使投資者必須因應情勢改變策略。專注於中國投資的鼎暉投資公司(CDH Investments)執行董事羅慶安指出,他目前不再收購現有辦公大樓、而是轉向投資北京、杭州與西安等地的開發計畫。他說後者風險報酬率更具吸引力。

此外,有些投資者則開始轉往他處尋求更高報酬率。澳洲是其中被鎖定目標之一。雪梨與墨爾本主要辦公區的收益率為6%,新加坡不動產公司Hiap Hoe集團以9千萬澳元購入伯斯1棟辦公大樓,收益率為8.3%。

還有部分投資者則轉向問題地產,企圖透過增加收入來提高報酬率。香港基匯資本不動產公司今年稍早斥資3千萬美元買下大阪凱悅酒店,希望透過撙節成本方式,協助上年度虧損1千萬美元的該酒店轉虧為盈。

收益率是衡量商用不動產估值的重要指標,因為收益率低意味不動產價格較高。收益率是用年租金所得除以房價計算而來。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洲房地產投資的回報收益率太低,導致資金轉向歐美,或者是改投股市。

第二、台灣保險業者資金太多,才願意接受2.2-3%這樣低的收益率水平。

第三、許多資金也會從現有辦公大樓投資轉向「開發型投資」,風險雖然較高,但收益率提高許多。

第四、所有固定收益型的投資都面臨結構型轉型的危機,以台灣為例,資金不再只鍾情人民幣固定收益投資,開始大量流向股市。

新加坡

今年來由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數量大減,加上大型併購交易導致部分受歡迎的股票下市,新加坡股市成交值大減,使得新加坡交易所(SGX)想從去年醜聞的衝擊站起來更加困難。

SGX一心想成為最大的亞洲股市之一,曾出價80億美元併購澳洲證交所(ASX)卻未能成功。

儘管如此,由於SGX上市企業有40%來自海外(多數為中國),仍是亞洲最國際化的交易所。

但專家說,SGX正日漸成為利基型交易所,吸引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和企業信託,或是礦物、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但除此之外沒有特別的吸引力。

新加坡股市近來成交量相當低迷,世界交易所聯盟(WFE)統計,今年前五個月的成交值大減三分之一至924億美元,在亞洲各國的交易所中只比泰國好。

反觀香港證交所同期的成交量勁增9%6,146億美元。

成交量銳減主要和去年10月雞蛋水餃股(penny stock)醜聞有關。這種面值極小的股票是SGX交易最活絡的標的,但醜聞導致散戶投資人流失,雖然散戶投資人占新加坡股市成交量僅9%,不及香港的25%

為贏回投資人,SGX做了很多努力,包括降低股票交易的結算費,但成交量未見起色。

專家表示,振興SGX最好的辦法,是吸引REIT以外的大型上市案,並效法香港證交所,吸引更多成長股。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加坡由於缺乏零售次級市場,對IPO發行極其不利。

第二、台灣資本市場IPO正走向「微型化」,數量雖然很多,但整體規模無法和其他市場競爭,遠遠落後,是一大危機。

第三、陸企是任何一資本市場都不能拒絕的重要客戶,但台灣由於F股再生事件,卻選擇在這個關係時刻將門關起來,不再歡迎陸企,長期來說勢必影響台灣資本的市場競爭力。

第四、台灣資本市場最大的利基是適合中小企業上市,而且有活躍的零售次級市場,這是新加坡所無法比擬的。

第五、中國大陸的IPO市場正在快速復甦中,未來對台灣可能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亞企科技
金融時報周二報導,滿手資金的亞洲企業正積極在全球科技業尋找投資標的,儼然已是科技新創業者的最新金主,其中以淡馬錫、維港投資(Horizon Ventures)、阿里巴巴和騰訊最為活躍。

美國視訊聊天服務商Tango老闆有意尋求策略夥伴時,隨即想到中國電子商務業者阿里巴巴。數周後Tango創辦人與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會面,不久Tango即出售該公司四分之一股權予阿里巴巴。

報導指出,像Tango這樣的案例日漸普遍。亞洲漸成為科技新創者籌資的主要來源,香港和新加坡更是科技新創業者尋求資金的重鎮。

過去亞洲資金往往是透過西方私募基金或創投流入科技業,不過摩根士丹利亞洲TMT銀行家威特斯坦(Daniel Wetstein)指出,現在的亞洲投資者都已更成熟、更具規模,並且主導直接投資。

亞洲四大金主-淡馬錫、維港投資、阿里巴巴、騰訊,今年投入私募和創投基金的金額已達24億美元,高於去年的17億美元,2012年此數據僅1.86億美元。此外,馬來西亞的主權財富富基金Khazanah也對科技新創業者展現濃厚的興趣。

儘管此規模仍遠不如矽谷,但與科技業併購趨勢一致。據Dealogic資料顯示,亞洲(不計日本)買主今年已完成678件交易併購案,收購金額突破31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554件、120億美元。

中國阿里巴巴和騰訊近來積極進行在全球入股企業,歸因於身價節節攀升,使其有更多銀彈在手。騰訊市值過去一年半以來由600億美元上翻到1,400億美元。預計今年稍晚進行IPO的阿里巴巴,估計市值高於1,500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歐美企業主導大部份科技行業的併購,但這個現象正在改變中,亞洲企業的參與程度未來會越來越高。

第二、像新加坡淡馬錫或李嘉誠,現在已是歐美高科技行業積極且重要的投資者,而且在新創時期就已介入,超越台灣。

第三、中國大陸互聯網業者的崛起,更加帶動對歐美新創企業的投資。

第四、假如台灣對高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連馬來西亞都比不上,將會是很大的危機。

第五、鴻海兩年前投資 GoPro,最近即將要上市,不過不知為何雙方好像已經鬧翻了。

騰訊
大陸電子商務巨頭騰訊將在7月發表大型網路武俠遊戲《天涯明月刀》,23日特地在台北國立故宮舉辦商務發表會,邀請台灣電商業者參加。騰訊遊戲北極光工作室總經理孫宏宇表示,台灣是武俠電玩的發源地,也是小說家古龍創作的地方,因此把台灣視為是騰訊網路遊戲邁向國際化的重要台階。

騰訊在大陸市場已經居於龍頭地位,但過去暢銷的社群網路平台,如QQ、微信等,都是借鑒國際上已經流行的產品,然後進行大陸本土化調整,也因此造成騰訊要走出大陸市場、進軍全球的困難度。而為了在網路遊戲中搶得一席之地,特地以4年時間打造技術領先全球的武俠網路遊戲《天涯明月刀》。

改編自古龍經典小說

孫宏宇指出,《天涯明月刀》是古龍經典的武俠小說之一,加上台灣是華人世界武俠電玩的發源地,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經驗,因此騰訊網遊把台灣視為是進入國際市場的第1站,而且要藉台灣這個平台,向華人電玩遊戲界致敬。

騰訊指出,《天涯明月刀》是華人網路遊戲首次達到全球高級水準,製作出12幅精美地圖與仿北宋的山水,可以讓玩家有更身歷其境的體驗。而且未來電玩是電影的前哨站,因此特別請來導演陳可辛、袁和平等人,來協助處理美術效果與武俠動作,以電影的角度來製作電玩。日後,騰訊將以國際化、精品化、泛娛樂化等3大方向,來推動華人電玩產業。

4G將改革遊戲市場

同時,在4G網路日漸普及之後,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平台,將可望更快速、完整地操作大型網路遊戲,也會讓網路遊戲市場進入新的里程碑。

有大陸媒體認為,台灣網路遊戲市場幾乎飽和,各國廠商競爭非常激烈,騰訊以台灣做為網路遊戲國際化的首站,可能會非常吃力。孫宏宇表示,正因為台灣網路遊戲市場已經高度競爭,如果這款遊戲可以在台灣運作良好、發揮影響力,也就代表成功開拓華人及國際市場,潛在商業利益更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是世界武俠電玩的發源地,但過去一直沒有能夠發揚光大。

第二、騰訊藉由台灣這個平台,切入全球華人電玩市場,意義非常重大。

第三、台灣遊戲業者不善經營中國市場,過去華義、智冠曾有布局大陸,後來都撤出了。

第四、兩岸在遊戲產業,應該找出合作分工的新模式。台灣的優勢在於創意,但市場、資金以及技術都不在我們這邊。

第五、4G網路會改變電玩業的生態,將來會形成新的生態體系,台灣4G遠遠落後亞洲各國,自然不能對本土電玩業的未來前景寄以厚望。

泛中資F
金管會重申F股立法宗旨,持股超過三成陸資或陸資具控制力的企業,不能在台掛牌上市櫃。證交所已主動勸退三家泛中資F股,櫃買中心自從撤件F-中晶後,內審中的F股已無泛中資背景。

由於金管會對於F股政策相當明確,證交所已經主動告知泛中資背景F-中國鹽、F-八哥、F-華福的輔導承銷商,能自行申請撤件。至於本周二(24日)申請撤件的台商F-安力,主因營運不如預期,與泛中資撤件無關。證交所表示,今年送件上市F股全為台商背景,其中F-豐祥已取得證期局上市契約函,即將掛牌;F-英瑞在本周一(23日)已通過證交所上市審議會,7月將報請董事會討論;F-世芯在66日送件申請上市,將進入上市審議會階段。

另外,櫃買中心表示,申請上櫃的F股有四家,並不會受到F-安力撤件影響,其中F-永生是泰國公司,F-環宇、F-jpp(經寶)是美國公司,F-雅茗雖然是大陸公司,但為台商背景。

8日的F股座談會後,針對陸資「實質認定」標準,將會研擬一套FQ&A教戰手冊,會明確列出有疑慮的部分,OTC跟券商公會都會擬定,之後再做整合。

至於關於FQ&A教戰手冊,目前已初步研議好,但還有一些標準要請主管機關確認,也有些程序要走,預計在7月中旬發布。

證交所坦言,泛中資F股無法掛牌對承銷商震撼相當大,不過相信承銷商很快將能找尋另外的IPO商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金管會已經明確的表態反對,泛中資F股自此將正式畫上句點。

第二、全世界沒有市場會特別拒絕中資企業上市,除了台灣,這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第三、台灣政策前後缺乏一致性,對於外資、陸資和PE都是很大的致命打擊。

第四、F-股事件的起源是F-再生,但台灣不能因噎廢食,而應加強監管,加重承銷商和中介機構責任,並提高獨立董事比例,這才是正道。

第五、台灣資本市場IPO規模是全亞洲主要股市最小的,敬陪末座,現在是大幅開啟而非將門關起來的時候。

第六、金管會有計畫將陸資持股比例提高到50%,名義上這叫做開放,但於事無補。試想台灣企業若控股合資公司50%,上市以後就喪失控股權了,為什麼要上市?這樣類型的公司事實上不存在。

陸銀寶島債
暫停半年的大陸銀行來台發行寶島債案,今(23)日起由中國交通銀行率先重返市場。交行將同步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發行配售人民幣20億元寶島債,為首檔引進其他人民幣離岸市場資金的陸銀寶島債,有助將寶島債推向國際市場。

據了解,去年12月來台發寶島債的中行、交行、農行及建行四家陸銀,以及有意來台發債的中國工商銀行等陸銀,今年初不斷透過承銷商表達再度發行意願。其中,工行因等不急,已先到香港發點心債。預料繼交行之後,農行可能接第二棒,在下月返台發行寶島債,規模約人民幣20億元。

原本主管機關要承銷商先搭配「非陸銀」來發債,但人民幣資金回流有限,加上今年發行的兩檔寶島債都是非陸銀,主管機關終於同意讓排隊半年的陸銀放行。

陸銀重返寶島債市場,將再度掀起寶島債熱,對國內人民幣資金缺乏去路、人民幣存款降溫現象,也有加溫作用。

據了解,交行預計今(23)日發行的人民幣20億元寶島債,是向櫃買中心申請掛牌,較特殊的是,這批寶島債同步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發行配售,同步賣給台、港、星的投資人。

這是首檔跨國同步銷售的寶島債,掛牌地在台灣,因此主要仍以台灣投資人為主,約占八成,其他則賣給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投資人。

交行發行的年期有3年期、5年期及7年期,利率分別是3.45%3.85%4.15%,在台灣、香港及新加坡都適用相同利率,掃除過去有企業主擔心台灣的寶島債利率較低、吃虧等疑慮。

負責寶島債的交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張衛中,去年底在台受訪時表示,交行要保有「人民幣離岸專家」的市場地位。交行同步在台、港、星跨國發行寶島債,可以同時讓三地市場投資人更加認識交行。

此外,這檔寶島債發行,剛好碰到保險法修正案上路,保險業投資寶島債免計入國外投資上限45%計算,吸引不少保險公司參與認購。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交行的寶島債重新啟動停寂了半年的市場,意義重大。

第二、雖然主管機關希望要求承銷商先搭配「非陸銀」來發債,但一來由於資金成本,再者因為人民幣資金回流管道有限,要找到合適的台商企業發行寶島債並不容易,只好繼續找「陸銀」發行。

第三、從長遠來看,一定要開放陸企來台發行寶島債。

第四、台灣的寶島債將來要和香港的點心債、上海熊貓債競爭,不能故步自封,自我感覺良好。

巴克萊
巴克萊證券日前以「中國來了,台灣再見?」為題,直指台灣科技業恐被中國大陸取代,遭金管會證期局「關切」。對此,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8)日表示,金管會目前正在研擬相關辦法,將禁止外資證券業者對外發布報告評論產業與個股,最快一、兩周就公布。

曾銘宗昨晚受訪時證實,證期局目前在了解巴克萊相關報告內容,至於巴克萊評論的「台灣再見」說法,曾銘宗以微慍的口吻回應「不予評論」。

他強調,外資證券業者不該任意對外發布對於產業或個股走勢評論、甚至臆測股價,影響市場,「這是非常不恰當的」,已責成證期局針對外資券商評論研議相關規範,最快下個月初就會出爐。

曾銘宗表示,外資券商只能為其客戶針對產業、個股進行評論,但不能將資料提供給媒體,對外揭露訊息,過去金管會也曾對此要求外資券商自律,但業者多半以「是客戶洩漏給媒體」規避責任,造成監理上的漏洞。據了解,金管會未來也將進一步追查,券商口中的「客戶」到底是誰,但相關細節還得再討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巴克萊是著名國際投資銀行,楊應超是超重量級的電子股分析師,所謂的「中國來了、台灣再見?」觀點在很多刊物如財訊、商周都曾有廣泛的探討,研究中國本土供應鏈崛起對於台灣電子業的衝擊,可以說是老調重彈,根本就不是什麼新觀點。

第二、只不過這是第一次有人將其非常有系統地寫成英文研究報告,可能引起國際投資者的關注,才會讓金管會高度重視,畢竟外資是這波台股大漲的主力。

第三、馬政府正在全力做多股市,這篇報告在時間上當然比較敏感。

第四、Truth always hurts. 這篇報告提到台灣政治僵局、學運抗爭乃至科技業政策制定等問題,難道說錯了嗎? 台灣未來的科技政策到底在哪裡?我們兩年前就被超越了,只是現在更明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