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英業達, 台星通, 北車南車, 電子商務, 陸資, 中鋼, 阿里巴巴, 宸鴻, 必翔, 台泥國際

英業達
英業達(2356)董事長李詩欽昨連任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第3屆理事長,面對產業邁入巨量資料與物聯網,帶動第3波平台革命,英業達跟新加坡商太平洋電信合作推資料中心,先重慶後天津,目標2017年前在兩岸打造5座雲端中心搶吃企業混合雲,與鴻海(2317)較勁意味濃厚。

李詩欽會後指出,雲端運算產業已朝巨量資料及物聯網發展,業務大幅展開,可以稱為第3波平台革命,雲協將朝4個領域推動業務,包括行動運算、雲端服務、巨量資料、社群網路,其中雲端服務布局4年已經在中國部分省分「雲落地」,稍有進展。

雲協秘書長闕志克表示,雲端運算今年熱度上升得快,韓國沒有雲計算產業,台灣則以伺服器硬體出發,邁入儲存設備,國產資料中心也拓展到國外,目前最大的對手在中國及美國,而中國最大對手就是華為,在企業積極、政策支持、國內市場支撐下,華為競爭力大增。

中國雲端產業規模估計到2015年將高達136億美元(約4148億元台幣),其中SaaS(軟體即服務)佔87%最高,成為台廠機會,除鴻海(2317)已經與世紀互聯宣布合作在貴州設立雲端中心,英業達也與太平洋電信合作,西進在重慶設立雲端中心,預計2015年初取得網路服務供應商及內容服務供應商執照後正式營運,2015年上半將先提供免費業務,下半年正式收費。

與華為及IBM等大廠不同,英業達將爭取中小型企業客戶混合雲託管商機,避開一線戰場,並跟阿里巴巴等公有雲區隔。

英業達雲端資訊與服務事業處副總楊人捷表示:「現在的時間點是對的!」他坦言中國雲端中心建置過剩,未來是拼服務跟性價比,英業達要加快步伐,搶在中國去「IOEIBM、甲骨文、EMC)」浪潮下的空窗期,搶吃國產雲崛起機會。

英業達目標2017年前將在台灣及中國設立5座雲端資料中心,中國繼重慶後,第2座可望落腳天津,當地政府為促進投資也承諾大力協助招商。

楊人捷表示,相對鴻海以資訊中心營運為主,英業達更廣發英雄帖,要推整體解決方案,廣招台灣ISV(獨立軟體開發商)一起西進搶商機,而不只是要做硬體,但未來5座雲端中心內的伺服器也會找英業達既有客戶如惠普戴爾進駐,英業達不會做自有品牌伺服器。
目前雲協國產雲輸出已經有日本、中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美國,11月將宣布投資新國家。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雲端運算起步較晚,但現在有加速發展的趨勢,除了戰術更要有戰略。

第二、鴻海和英業達是少數看到這個大趨勢且有布局的台灣企業。

第三、鴻海在貴州的大數據中心八個月就建成,現在已開始營運。

第四、台灣企業布局雲端不能只做資料中心,更要思考大數據策略。

台星通
趁著滬港通無限期延期,金管會積極加快速度打亞洲盃,要求台灣證券交易所縮短台星通的上路時間,搶在滬港通前,吸引國際資金從香港轉進台股,讓台股搶得先機。
李述德昨(28)日出席在南韓國首爾的WFE年會,主要是要促成二件事,一是爭取成為WFE董事,此已順利達成,可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

第二件大事就在WFE年會後,積極與新加坡交易所首席執行長麥尼思博可(Magnus Bocker)等會面,親自協商如何用最快又完備的方式,儘速迎接台星通上路。

上周二(21日)台灣證交所董事會通過因應大三通(台星通、台日通、台倫通等)及券商複委託業務發展,設立100%持股的特殊目的機構(SPV)子公司及建置跨境交易共用平台,並追加6,000萬元預算。

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曾指出,建置跨境交易平台預計半年內有具成果,屆時三大通進度最快的台星通將正式上線,推算最快時間為明年4月。

由於證交所章程第二章營業第六條營業範圍的規定,設立SPV子公司需主管機關核准。證交所上周已將設立SPV子公司及建置跨境交易共用平台等台星通的計畫書,報請金管會核准。

不料,金管會卻以半年內的規劃時程太久予以駁回,要求證交所再重新呈報,催促證交所一定要排除萬難,也要在最短時間內達成不可能的任務。

市場猜測,金管會「極度積極」,與上海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的因「占中」抗爭、滬港通無限期延期有關,金管會希望能搶得因滬港通停擺,卡住了國際間龐大資金往大陸移動的這個好機會,希望趕在滬港通前,正式將台星通推向國際舞台,先引國際資金來台。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股市成交量大幅萎縮,需要拿出有效的辦法。

第二、滬港通短期內由於占中還無法上路,對於台股的衝擊不會太大。

第三、新加坡股市今年成交量大幅下滑,而且IPO數目減少很多,「台星通」可能不會有甚麼成效,因為新加坡股市對台灣股民並不具吸引力。

第四、滬港通雖然延後,但如果我們認為台星通因此就能得利,未免太天真了。

北車南車
近期在國際高鐵標案上攻城掠地的全球軌道交通裝備業巨頭中國北車及中國南車,將牽手合併,此消息在昨(28)日獲官方證實。分析認為,合併的主因是為了遏止雙方在海外市場的惡性競爭。

新浪財經指出,本月27日開盤時,中國北車和南車、以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紛紛停牌,晚間,雙方陸續發布公告表示「籌畫重大事項」,當時外界便紛傳停牌是為兩家集團合併作準備。

中國南北車本是一家,原為鐵道部下屬的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在2000年時分拆為「北車集團」、「南車集團」,並畫歸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據悉,當時分家是按南北地域畫分,而鐵道部每年的招標案中,雙方占訂單規模各半。

分家後關係走向競爭的兩集團,競爭態勢在近年來越演越烈,特別是在海外市場,2012年的阿根廷城軌標案是一例。當時,阿根廷市場主要為中國北車的「勢力範圍」,但在該次競標過程中,從未碰過阿根廷市場的中國南車以低於北車近50%的報價震驚四方,而後以價格優勢拿下此標案。南北車類似的削價競爭案例近年並不少見。

隨著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高鐵外交」陸續付諸實踐,也讓避免惡性競爭的南北車合併案成為當務之急。

「高鐵外交」從去年底開始展開,201310月起,李克強陸續向泰國、澳洲、中東歐、非洲、英國、美國等推銷中國的高鐵。在今年10月出訪俄羅斯期間,與對方簽署了高鐵合作備忘錄,而該次隨行出訪名單中還包括中國北車與南車的高階主管。

業界認為,兩大巨頭的合併並非易事,以哪家為主體進行合併、如何平衡雙方及旗下子公司利益、人事安排等,都將成問題。另外,由於兩家企業都有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要合併涉及現金選擇權,意味著龐大市值的換股,將是項大工程。

目前兩大集團不論在總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都難分軒輊,主要業務範圍也有高度重疊。根據北車與南車2013年的年報,總資產分別為1,201億人民幣(下同)、1,211億;營業收入分別為972.4978.8億;淨利潤則分別是41.29億元、41.1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北車南車雙雄終於合併,這是劃時代的產業重組。

第二、北車和南車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激烈,自己人打自己人,這部是中國政府所不樂見的。

第三、大陸以「高鐵」作為外交的手段,將來歐亞非洲可以用高鐵連接起來,橫跨世界,高鐵外交成為未來中國重要的大戰略。

第四、大陸的高鐵技術已躍居世界龍頭,坦白來說,需要有一定的產業秩序,這會加強中國高鐵製造的全球競爭力,也說明中國大陸稱霸全球的企圖心。

電子商務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管中閔昨指出,面對產業趨勢的轉變,經濟政策的檢討必須要從觀念革新到政策革新,以電子商務為例,中國大陸的市場擴張很快,但其實大陸起步較台灣晚,只因國內法規僵化,讓電子商務落後大陸10年。

管中閔指出,很多人認為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擴張,是因為他們起步早,但台灣的PChome起步更早,台灣沒有發展起來,有人以台灣市場較小作解釋,其實是支付體系進展沒有辦法跟上電子商務、整個網路交易速度。

網路應用崛起,也讓網路交易變得更重要。管中閔強調,目前第三方支付的困境,就是沒有電子支付的管理專法,讓整個電子票券制度上受限很多,因為一開始是為了悠遊卡等電子票證設計,讓第三方支付完全沒辦法進入,不僅讓交易系統沒有辦法活絡,導致網路交易需要的小額儲值、跨境行動支付,在現有體制下都無法突破。

管中閔指出,政府不知道時代已經變了,一直用過去的管制思維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他說,現在他們想的是,這樣做會產生怎樣的問題、要怎麼卡住你;產生出別的問題,又想著要釘住你,亦即「舊有的想法是限制,而不是協助電子商務的發展。」

不過管中閔指出,第三方支付轉移到金管會後進步非常大。因為在金管會專業的指導下,心態已有改變,願意站在企業立場上協助放寬,適用對象、營業項目都大幅放寬、交易方式也改變。

政務委員蔡玉玲在今年6月到10月間主持5次虛擬世界發展法規調適會議,管中閔表示,蔡玉玲的野心頗大,她重點不是要從落後10年的立場去苦苦追趕,而是直接思考未來的網路世界會碰上的商務問題、法律問題,不再是枝節修改,而是全面翻新。

我們的看法:

第一、管主委說得太好了,台灣電子商務和外國差距實在太大,一定要像他這樣地位的人講重話,才能喚醒民眾的注意。

第二、電子商務法令的修改至關重要,蔡玉玲政委兼負很重要的責任。

第三、誠如管主委所言,舊有的想法是限制,不是協助電子商務的發展,這是台灣政府做決策的通病。

第四、台灣缺乏網路的生態體系,不只是法規的問題,連網路企業都很缺乏,需要徹底重建,越快越好。

陸資
兩岸關係低盪,繼移民署30日從嚴禁止高階公務人員赴大陸進修後,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9日也展現高效率,無異議通過《大陸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修訂案,從嚴把關陸資來台。

包括第8條新增的第2項,因涉及正在立法的《自由貿易示範區特別條例》,決議不予新增,待示範區完成立法,且《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通過生效後,再行審查,並快速審議通過第9條與第11條的修訂草案,不僅從嚴規範陸資轉讓投資事業,也提高達一定資本額的財務報表監管力度。

該辦法原本屬於行政命令位階,依法只需送立法院備查,主管機關經濟部已在民國10211月頒布,不過,立法院隨後將備查改為審查。29日經濟委員會審查通過後,隨即送交院會。

該辦法第8條規定,陸資投資人可投資的業別項目、限額及投資比率,由主管機關會商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擬定,報行政院核定。修訂案新增第2項,原意是配合示範區推動計畫,研擬在國家安全無虞情況下,可放寬陸資投資限制,陸資在示範區內投資製造業,比照外人投資限制,投資服務業則比照世界貿易組織(WTO)待遇。

由於目前《服貿協議》尚未通過生效,外界質疑先放寬陸資在示範區投資限制,有偷跑之嫌,因此立法院經委會決議先刪除第8條第2項,並通過第911條條文。

9項規定,投資許可申請相關辦法,新增第4項,規定陸資轉讓其投資也需經主管機關申請許可;第11項規定財務報表送主管機關備查的門檻與相關規定,原為實收資本額新台幣8000萬以上的陸資企業,修訂後門檻調高為實收資本額新台幣3000萬。

值得注意,除了從嚴修訂陸資來台門檻,原本規畫配合服貿通過大幅鬆綁陸資來台,但服貿卡關,不僅第四波陸資鬆綁遙遙無期,陸資來台審核也愈來愈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關係近期因為一連串事件變差,陸資來台法規也變得更加嚴格。

第二、陸資對台灣已經沒有什麼興趣,接下來如果要來除非是台灣企業有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

第三、未來陸資會改在海外或中國大陸和台灣合作,不再花功夫進入台灣,真的是太麻煩了。

第四、陸資對台灣人才的挖角會加速,這是陸資難以來台的後遺症。

中鋼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審查經濟部及所屬單位104年度預算,朝野一致決議全數刪除中鋼89億元台幣釋股收入。民進黨立委陳明文表示不希望中鋼釋股「殺雞取卵」,國民黨立委黃昭順也強調對中鋼釋股相當有意見,認為「不應該把金雞母這樣一直散掉」。

經濟部明年預定出售中鋼持股3.4億多股給郵政公司、勞保及勞退基金,每股單價25.95元,預計可挹注國庫89億元;預計釋股後,公股持股比率將由目前的20%降至15.51%。經濟部去年就曾提出中鋼釋股85億元全數刪除,如今連續兩年釋股,都被立院擋下。

包括民進黨籍立委蘇震清、陳明文、台聯立委葉津鈴等人均提案表示全數刪除中鋼釋股。

蘇震清提案質疑政府所謂的「財政健全方案」難道只有靠大量釋股籌措財源?並強調大規模釋股會犧牲未來穩定股利收益,政府或許滿足一時之需,但無異是殺雞取卵。

葉津鈴也強調,立院之前已決議應續持有中鋼官股20%以上,要求停止釋股計畫。

經濟部長杜紫軍原本希望能將中鋼釋股逕付朝野協商,保留院會處理,但陳明文、黃昭順表示強烈反對,最後仍決議全數刪除。

此外,立院經濟委員會昨也刪除被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等人批為「中資後門條款」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部分條文。

經濟部去年11月修正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由於第八條第二項規定中資若投資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示範事業,投資可不受目前中資投資業別限制,被批評為自經區幫中資開後門的後門條款,昨遭經委會決議刪除。

杜紫軍說,此條款原本就是要等自經區條例與服貿通過後才會生效,目前先不新增,等到前兩者通過後再行處理。

我們的看法:

第一、民營化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重要政策,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令人扼腕。

第二、中鋼維持不公不民的情況已經很久了,釋股可以加速真正的民營化,何錯之有?

第三、什麼叫做「殺雞取卵」?目前鋼鐵業全世界都很艱困,何寶貝之有?現在不重組更待何時?其次台灣政府太不懂得生財之道,才會搞得財政拮据,不賣股票又如何籌措財源?

第四、台灣公營事業需要制度的全面改革,股權多元化是刺激帶動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應該向大陸學習。

阿里巴巴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近日股價漲勢凌厲,至29日達成「七連漲」目標,股價盤中更首度突破100美元大關,收盤市值達到2,506.74億美元,超越全球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再度上演虛擬通路商打敗實體通路商戲碼。

事實上,今年919日阿里巴巴掛牌上市當天,收盤股價報93.89美元,市值為2,314億美元,當時已超越沃爾瑪市值。但之後阿里股價震盪,加之兩周前美股大跌,阿里股價跌至1014日盤中最低的82.81美元;此後強力上揚,週二盤中突破100美元大關,較發行價68美元大漲47%,市值也超過了AmazoneBay

據華爾街日報與大陸媒體報導,近日阿里巴巴股價強勢,尤其稍早前傳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表示有興趣與美國蘋果公司在支付領域展開合作後,阿里股價在29日即強勢開出,最終收於99.68美元,漲幅為1.93%,股價在盤中曾觸及100.67美元的高點。

這讓阿里巴巴股價達成「七連漲」,其市值一口氣達到2,506.74億美元,超越沃爾瑪的2,458.47億美元市值。沃爾瑪股價當日收於76.35美元,下跌0.31%。

報導稱,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支付服務商,蘋果最新也推出了行動付款服務Apple Pay,允許iPhone 6用戶在零售商那裡透過手機支付。

先前馬雲在華爾街日報的一個會議上表示,非常敬重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當他被問及支付寶和蘋果是否可能合作時,馬雲稱,願意與蘋果公司攜手做些事情。

隨著阿里巴巴股價轉強,投行與機構態度也出現轉變,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均給予阿里巴巴「增持」評級,摩根士丹利給予阿里111美元的目標股價。

不過,高盛則給予阿里巴巴「中性」評級,目標價訂在102美元,並表示阿里巴巴將面對來自騰訊在O2O業務、百度的電商廣告,以及京東的消費者體驗和商品交付品質等方面的競爭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巴巴正要開始第二波的漲幅,預計可以衝刺到每股100美元以上。

第二、部分IPO投資者只是搶短,急著想套現,這些人讓他們下車沒有關係,長期來說阿里巴巴股權籌碼反而會更加穩定健康。

第三、當然很重要的因素是阿里巴巴的業績,由於成長迅速,預期將帶動股價。

第四、馬雲主動向蘋果表示支付寶願意和蘋果合作是很難得的事情,一般絕大部分都是別人上門來求阿里巴巴,但這也代表馬雲深刻了解全球電子商務生態體系以及策略聯盟的重要性,阿里巴巴在中國是老大,但在全球還不是。

宸鴻
F-TPK宸鴻(3673)高階人事地震!宸鴻將在下周二召開董事會,現任總經理孫大明升任副董,並且延攬鴻海(2317)前營業副總鍾依華接掌F-TPK宸鴻總經理暨執行長。

據了解,鍾依華曾掌鴻海最賺錢的蘋果代工事業群,更被郭台銘視為接班人選,但鍾依華在今年4月「因病休長假」理由離開鴻海。F-TPK宸鴻延攬鍾依華進入管理階層,外界認為,應是董事長江朝瑞希望能借重鍾依華在管理上的專才以及業務經驗,挽回宸鴻目前每況愈下情勢。

鍾依華在科技產業赫赫有名,與他哥哥鍾依文是鴻海著名的兄弟檔,鍾依華先前負責鴻海蘋果代工事業群的主管,轄28萬鴻海代工大軍及背負鴻海數千億元營收重責大任;哥哥鍾依文負責個人電腦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

鍾依華在1990~1998年擔任鴻海產品市場部主管、新加坡分公司主管,1998~1999年短暫離開鴻海,1999年回鍋。F-TPK宸鴻指出,廷攬鍾依華有意借重其在鴻海集團業務開發及經驗,以及管理專才,讓宸鴻可以突破目前觸控面板產業的瓶頸。

至於原總經理孫大明是否因為F-TPK宸鴻掉了蘋果iPhone大單之後,其他的客戶不但撐不起原先蘋果掉的營收,就連新客戶、新產品開發也進度緩慢,導致孫大明下台負責?

F-TPK宸鴻財務長劉詩亮指出:「這次大調整主要是因為外在環境變化相當大,因此必須大幅調整做為因應,讓宸鴻有更多的能力可以應付外在的改變。」
F-TPK宸鴻從2011年每股稅後純益48.22元,一路下滑到今年第3季每股稅後淨損0.73元,今年前3季每股純益僅有0.64元,市場法人指出,F-TPK宸鴻從如日正當中的地位,一路下跌到目前慘況,除了中國殺價搶單之外,誤判市場走勢也是主因。

由於孫大明看好Win 8帶來的效應,將會使筆電全面走向觸控化,大舉擴充福建平潭的5.5代新廠,同時向友達(2409)買下達鴻,並在后里投資擴建新廠,但筆電根本不需要觸控功能,過多的產能,導致平潭廠延後開出,達鴻竹北2條生產線關線,移到后里生產,2年前達鴻董事長已由孫大明變成江朝瑞。

對於自己被撤換的傳言,約2周前就在法人圈傳開,孫大明在23日法說會宣誓自己還在位,拍胸脯保證第4季一定獲利,只是交出赤字成績單,在成敗論英雄的科技業,專業經理人孫大明還是得負起最大的責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宸鴻四年前上市時曾是明星股,現在也淪落到要重整的地步,說明產業變化之快。

第二、換了CEO不一定能重振業績,但對內和對外釋放出一個要強烈改革的訊息。

第三、觸控面板廠勝華剛剛宣布財務重組,所以宸鴻此時宣布改造並不特別讓人意外。

第四、台灣需要的不是企業的單一重組,而是整個產業的重組、整合以及全球併購。

必翔
必翔(172931日宣布,與富邦控股集團(香港)結盟,除了以每股1美元釋出15%必翔電能股權外,香港富邦也將帶來龐大的電動巴士和電動車磷酸鋰鐵電池訂單。此交易案不僅可望在第4季為必翔挹注EPS3.2元,必翔電能亦將有機會在明年開始啟動獲利機制。

由於營運大見轉機,必翔電動將辦理公開發行,明年登錄興櫃;昨日必翔也上漲0.7元,收在55元。

值得注意的是,必翔近日先慘遭特定人士以財務吃緊等流言放空,目前融券張數逾7千張,券資比達22%,法人圈估算禿鷹約已虧損67千萬元,而必翔結盟香港富邦的利多消息,預計將讓空頭損失更慘重。

富邦控股集團為一港資企業,集團事業版圖包括地產投資、新能源事業、工業製造、商品物流及通路等項目,近幾年積極在亞太地區及中國大陸市場切入電動汽車、電動巴士、鐵道系統,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儲能設備領域。必翔昨日公告與其簽署股權買賣合約,轉售必翔電能2,925萬股,約當15%股權予富邦集團,每股交易價格1美元,總交易金額2,925萬美元,約當台幣8.89億元,處分利益約6億元,對必翔EPS貢獻超過3.2元。

以磷酸鋰鐵電池生產為主的必翔電能,最大年產能為1,200萬顆18650型電池(電動巴士一部車需45萬顆,轎車約34千顆),以每顆45美元計算,換算年產值約18億元。

必翔總經理蔣清明表示,富邦控股為私人集團,轄下有3-5家投資公司在港上市。此次交易,必翔原本持有必翔電能44.94%股權,將降至29.94%,而將全面改選的五席董事中,富邦將派任一席董事。由於富邦過去在電動車佈局是以零件為主,欠缺適合發展的電池技術,與必翔結盟後,預計很快就會有大單效益。

必翔財務長張嘉祐表示,必翔電能的鋰電池目前除供應自有品牌電動車外,也供應軍方軍事武器系統應用,產能利用率約二成,預期富邦帶來的訂單主要是大陸政策積極鼓勵的電動車系列電池,明年起逐步發酵,而只要產能利用率提高至四到五成,即可順利轉虧為盈。

張嘉祐表示,今年7月中國已宣布所有政府機關、公家部門的車輛採購,規定30%必須採購電動車。目前中國對電動車補助金高,每台汽車中央、地方政府各補助約6萬人民幣,電動巴士的補助金也高達78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必翔是台灣少數長期專注經營電動車的公司之一,雖然近年來大家關注較少,但他們仍默默在做。

第二、這次賣15%的股權交易金額2,925萬美金,等於潛在市值2億美元,算是相當成功的交易。

第三、大陸發展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資金一定會往這裡跑,不管短期有無獲利,但長期政策方向對就可以帶動未來企業盈利。

第四、富邦控股不知道是什麼集團,相信是在中國大陸深耕的投資集團,未來像這種跑來收購台灣技術的案件會越來越多。

台泥國際
台泥昨(31)日公告,台泥國際以6.75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4億元),併購四川鐵道集團廣安200萬噸產能水泥廠;台泥指出,併購後台泥在四川西部地區的產能將達1千萬噸,躍居川西龍頭水泥廠,而併購效益從10月起就可立即顯現。此外,台泥手中仍有3個以上的併購案積極進行中,朝大陸市場年產能達1億噸的目標大步前進。

深耕大陸市場的台泥國際,上半年稅後淨利達10.36億港幣,創歷年同期新高,比去年同期激增79.6%;在併購四川鐵道水泥廠後,台泥今年在大陸實際出貨量將達5千萬噸,全年獲利預估可超過25億元港幣,再創西進以來新高。

台泥執行副總黃健強指出,台泥國際在四川地區原本有4套窯,產能達800萬噸,在併購四川鐵道集團水泥廠的200萬噸之後,就有1千萬的量,在川西地區應屬第一把交椅。

台泥指出,四川地區水泥需求從下半年快速增長,併購四川鐵道水泥廠後,10月開始就可把營收獲利納入台泥國際今年的業績。據估計,併購四川鐵道集團水泥廠後,台泥大陸市場第四季營收獲利將額外增加5%。

此外,台泥國際在貴州省凱里的第2條生產線將於第4季開始投產,將有助開拓蓬勃的貴州市場。台泥指出,台泥國際在西南、華南地區的市場地位不是第一位、就是前三名,因此台泥國際在當地的定價乃至毛利率,都有一定主導權。

由於兩廣地區水泥價格上漲,加上原物料煤炭價格比去年同期下滑2成以上,台泥預期,大陸市場第四季的毛利率將超過30%,這也是近幾年的高點。

黃健強指出,台泥大陸市場,兩廣地區第四季水泥價格可望有二次調漲,四川及西南地區,預估也有1成的漲價空間,整體來看,今年台泥國際的獲利有創新高的機會。

台泥指出,除併購四川鐵道集團水泥廠後,手中還有至少3個以上的併購案正在進行中,董事長辜成允定下的2016年產能達1億噸的目標甚至會提前達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泥在中國大陸不斷併購,目前在大陸西部已是屬一屬二的水泥龍頭。

第二、台泥非常值得肯定,因為他們把電信和其它不相關的轉投資都砍掉,專注在水泥本業。

第三、水泥是傳統行業,台灣因為環保原因做不下去,市場前途就在中國大陸。而在大陸規模一定要夠大,才有競爭力。

第四、台泥近期的併購對象均為大陸的國營企業。配合大陸公營企業民營化的趨勢,台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併購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