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兩岸未來產業政策大比較

兩岸未來產業政策大比較
2015-11-03 01:32 旺報 黃齊元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最近提出未來產業發展政策,主要包括5大項:綠能、物聯網、生技、精密機械和國防產業。事實上她近期演講中提到的政策方向不斷有改變,代表仍在修正中,其新書「英派」中提到3大重點產業是未來、新能源和生活。甚麼是未來產業,蔡主席有提到「物聯網」和「智慧化」,其實就是大陸所稱的「互聯網+」。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提出物聯網而非互聯網,說明已認清未來將是萬物相連的時代,這是正確的方向,但由於台灣網路發展遠落後於大陸,所以一般民眾對此認識度相當低,充滿挑戰,不像大陸最近滴滴和快的打車合併、美團和大眾點評網合併、攜程網和去哪兒合併,創造了不少O2O的巨人,線上和線下經濟已開始融合。

 精密機械是蔡主席最近才加的新政策,特別強調「智慧型」,可能想和大陸的智慧製造互別苗頭。自從大陸推出「中國製造2025」以後,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對台灣傳統製造形成龐大壓力,未來台灣的精密機械一定要發展機器人,配合雲端和大數據,刪減傳統工作,才能實現毛內閣所提倡的「生產力4.0」。

 另外相當吸睛的是國防產業,包括資訊安全、中部航太產業和以南部為基地的船舶產業。相信這是受到大陸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中的「先進製造裝備」(如航空、高鐵和海洋產業)啟發,大陸今年南車和北車合併,接下來東航和南航也會合併。台灣往這一方面布局確有必要,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何要叫國防產業,我們應專注商業應用,過分強調國防並不現實,對兩岸關係亦無幫助。

 大陸《十二五規畫》中的戰略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車、先進製造裝備等行業事後都證明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市場性,《十三五規畫》未來還可能會加入機器人、智慧製造、「互聯網+」、3D打印、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台灣的戰略規畫中生技和機械產業是台灣傳統強項,物聯網和國防工業雖然台灣沾得上邊,但有一點好高鶩遠。至於綠能當然很重要,但台灣連最基礎的布局都做不好,前途充滿挑戰。規畫明日產業政策藍圖,台灣還要再努力!


 (本文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