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電商, LV 關店, 萬豪 喜達屋, 研華, 紫光 台灣, 百信, 馬雲百億創業基金, A股 IPO

2015.11.23 創會理事長的話
電商, LV 關店, 萬豪 喜達屋, 研華, 紫光 台灣, 百信, 馬雲百億創業基金, A IPO.
電商
政院加速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本周起將緊盯15部會「畫押」短中長期推動策略。據了解,在政院力主開放、接軌國際原則下,包括比特幣、網路交易課稅等爭論議題都將排序解決,目標是要讓世界一想到網路,就想到台灣。

行政院去年8月成軍電商指導小組,一年來在15部會合作下,催生了六年期電商發展綱領,也鬆綁網路販售藥品、醫療器材等禁令。近期,跨部會敲定網路金融、數位出版、線上旅遊、農業電商等八大核心領域,將加速排除路障,提高電商產業發展。

電商小組召集人、政務委員蔡玉玲昨(15)日表示,今年全球上網人口將突破30億人,意思是「一上網,就可碰到這麼多人」,臉書、谷歌透過網路把產品、服務賣到台灣來,台灣也要想辦法運用網路扶植產業發展,並把國際資金、人才跟新創公司引進來。

她表示,很多實體產業上了網路,就開始質變,例如大陸淘寶就撼動了傳統銀行業者生意,另外像是UberAirbnb,也顛覆了傳統租車、旅宿業型態。面對這些跨產業、跨界的變形,政府該管的要管得到,如稅及消費者權益,不該管的,就應讓產業自由發展。

在蔡玉玲協調下,政院先前已敲定UberAirbnb合法來台三原則,即繳稅、確保消費者權益與來台設公司。近期在電商小組圈選出核心發展領域後,面對比特幣或淘寶、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的網路課稅問題,蔡玉玲強調,「不會迴避」。

分享據了解,目前跨部會對於比特幣、天幣等數位貨幣該怎麼管,看法還顯分歧。先前央行、財政部與金管會都視之為「虛擬商品」,看法較為負面,不過,有其他財經部會則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主張應留條生路。

至於如淘寶、亞馬遜等境外網購業者,賺走台灣消費者的錢,卻不需像台灣的實體店面業者要如實繳納營業稅,蔡玉玲說,會密切關注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及國際主要國家作法。

政務委員蔡玉玲看好車子將成為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載體。她認為,無人車最快五年內會開始普及,台灣現在不趕緊做車聯網(V2V)、車路整合(V2I),將錯失發展契機。

有科技法律專長的蔡玉玲近一年代表作不少,例如協助跨部會推出閉鎖性公司、股權式群眾募資平台,本周還將接力催生無體財產權擔保法。

蔡玉玲常說,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與電子商務發展是雙胞胎,雙胞胎攜手,可讓台灣在網路世界被看見。

蔡玉玲解釋,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談的是政府怎麼排開路障,讓一些新生創意有空間滋長,電子商務則可讓產業長得更好,「網路世界變化太快,而且一直需要新東西,即便是後進者也有勝算,2004年才誕生的臉書,就是最好一例。」

蔡玉玲看好車子將成為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載體,當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建物等所有節點都連接起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也會跟著起來,這當中有太多想像空間。

蔡玉玲預期,五年內馬路上一定可以看得到無人車,如果現在台灣不趕快布建環境,並做法規鬆綁,盡快創造出車聯網的環境,那麼台灣就只能被動接受「舶來品」。

反之,台灣有製造根基,加上面積、人口適中,很適合做為試驗場,一旦成功還可對外輸出。

刺激消費方案新一彈:台灣網路購物節將在下月1日登場。經濟部昨(15)日表示,有別於大陸網購光棍節就是1111日那麼一天,台灣購物節聯合業者,將從月初提供優惠折扣到25日,激勵買氣。

政院10月底端出刺激消費方案,鼓勵民眾買節水、節能設備、4G手機等,近期經濟部還將趁熱推出台灣網購節激勵買氣。

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說,目前經濟部積極串連網購平台業者,希望邀大批業者聯合提供購物折扣,目前規劃會提供單一入口網站,讓民眾方便購物。

政院官員說,這兩年政院推動電商,也通過第三方支付條例,扶植各種金融與非金融的第三方支付業者,這回網購節可視為台灣發展電商階段性成果展示。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阿里巴巴「雙11」光棍節造成龐大影響,台灣人賣了許多商品到中國大陸。

第二、 政府終於開始正視電商對經濟的影響,這是一件好事。

第三、 阿里巴巴淘寶網是超級電商平台,台灣商家一定要利用淘寶才可能接觸到最多的潛在客戶。

第四、 台灣推動網購活動雖然立意良好,但是僅限於本土市場,必須要走向跨境電商才有意義。

LV 關店
中國大陸奢侈品市場正面臨萎縮,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旗下品牌LVLouis Vuitton)在廣州首家分店日前吹起熄燈號,是LV自去年7月以來關閉的第4家店。

業內人士分析,受中央八項規定反腐帶來的打奢風氣,加上奢侈品價格差異導致消費外移、大環境和商業模式變化等因素影響,未來12年,國際精品品牌將在中國掀起關店潮。

一財網引述消息人士稱,目前LV在中國大陸約有將近50家門市,早在1年之前,LV就有實體店面調整的規畫以及準備,關閉LV廣州麗柏廣場店將不是LV近期的單一關店計畫,預計還將在中國關閉56家門市。

近期,中國大陸的精品市場哀鴻遍野。數據顯示,去年,Hugo Boss關閉7家市,Burberry關閉4家;今年以來,Prada在中國門市數量較2014年大減3成、為33家;Armani門市數則從49家降至44家;CHANEL店數為11家,是分店最多時期的一半。

貝恩諮詢公司今年初發布的「2014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精品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較2013年下滑1%;今年5月發布的「2015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春季報告」指出,今年亞太精品市場將處於「停滯狀態」,中國精品收入或將減少2%至4%。

報告分析中國精品市場萎縮原因,受限中國市場的定價策略和經營銷售管道,中國人對價格更加敏感,大部分選擇境外購物遊和海外購物平台;當消費外流,衝擊精品品牌實體店面業績,因而不得不砍掉一部分經營狀況不佳的店面,以維持利潤。

此外,在匯率助推下,也吸引陸客積極赴海外購買精品;如日元貶值讓日本異軍突起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首選旅遊地,與此同時,日本還一躍成為全球精品消費實際增長最快速的市場。

再者,與商業模式變化密切相關。報導引述中國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分析指出,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滲入,使精品店開店模式發生變化,在電商格局下,精品品牌將透過更多O2O方式提供體驗與服務,實體店將作為形象展示和支持線上服務的方式之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 LV在中國大陸開始關店,代表中央反腐的行動已經帶來深刻的影響。

第二、 中國大陸的外貿精品大概只剩下蘋果手機仍然能夠一支獨秀。

第三、 電商的衝擊也很大,雙11時許多外貿精品甚至透過電商渠道進入中國。

第四、 中國大陸虛擬和實體經濟活動已經開始逐漸融合,這是大陸獨有的現象。

第五、 這一波轉型風潮遲早也會轉移到台灣來。

萬豪 / 喜達屋
飯店業者萬豪國際集團(Marriott International16日表示,已與喜達屋(Starwood Hotels & Resorts)達成協議,將以122億美元收購喜達屋,創造出全球最大的飯店業者。

萬豪將以以每股2美元的現金、加上0.92股的萬豪股票,收購喜達屋的每股股票。金融時報報導,萬豪是以每股72.08美元的價格收購喜達屋,價格低於喜達屋13日收盤價的75美元。

萬豪完成喜達屋收購後,將創造出一家在全球擁有5,500間飯店,總客房數高達110萬間的企業。這也是飯店業2007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交易;2007年時飯店業興起一陣併購潮,飯店的住房率和房價均達到史上最高,當時百仕通(Blackstone)以26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飯店(Hilton Hotel)。

喜達屋旗下擁有W飯店(W Hotel)、瑞吉(St. Regis)和喜來登(Sheraton)等高價品牌飯店,最近才被傳出追求者眾多,包括凱悅酒店集團(Hyatt)、陸資企業、及洲際酒店集(InterContinental),均有意將其招至麾下。

萬豪集團總裁兼執行長索倫森(Arne Sorenson)說:「透過結合萬豪和喜達屋的經營管道和強項,我們將能夠在快速變遷的市場中提升競爭力規模擴大後,消費者所能選擇的品牌數會增加,飯店擁有者和加盟者的業績也會提升,而股東的單位成長率和長期獲利也將會成長。」

對萬豪集團來說,這項收購案將使該集團加快在中國擴張,並在亞洲市場納入好幾個高端品牌。不動產私募股權業者Siguler Guff公司董事總經理科羅指出,在飯店業,規模經濟很重要,因為若訂房系統的空房量增加,有利工作人員把生意引導到較少人下榻的飯店,訂房系統的規模能同時推升住房率和價格,對現金流和營業利潤也有所助益。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大家都以為喜達屋會被中資買去,結果沒有。

第二、 中國大陸對於高檔酒店的經營管理,其實還是缺乏相關能力。

第三、 大陸觀光客到海外,可能以三、四星酒店為主要住宿對象,真正住五星酒店的還是相對少數。

第四、 這個案子說明全球性服務業,中資尚需培養在這方面的經營管理和併購整合經驗。

研華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昨(16)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9,985萬美元(新台幣33億元),併購美國工業網通公司B+B SmartWorx,Inc.100%的股權,成為研華歷年來最大筆併購案,也是台灣工業電腦界金額最高的海外併購案。

研華總經理何春盛表示,完成併購後,三至五年內,研華工業網通全球營收將挑戰2~3億美元(新台幣66-99億元),拚全球市占第一大。

研華表示,這次是向美國私募股權公司Graham Partners購買旗下B+B SmartWorx,Inc.100%股權。

合併後,原經營團隊不變,並將與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整合,進行產品開發及業務布局。

何春盛表示,B+B SmartWorx原本就是研華的客戶,該公司在歐洲捷克、愛爾蘭均設有工廠。藉由併購B+B SmartWorx,不僅能讓研華的工業網通產品線更加完整,亦能透過B+B SmartWorx在美國、歐洲及中東區既有的品牌知名度及通路優勢,加速研華開拓全球市場。

何春盛表示,此併購案,無論區域、產品線,都與研華互補性高,未來規劃整合業務與產品後,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B+B SmartWorx成立已30年,2014年全年營收5,900萬美元(約新台幣近20億元),今年營收預估5,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元)。全球員工230人。2014年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約1,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3億元,毛利率達50%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工業網通將是未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B+B SmartWorx在工業網通領域耕耘多年,尤其在美國及歐洲市場已布建優秀團隊。研華期待合併B+B SmartWorx之後,在產品技術方面,發展為有線、光纖工業網通以及工業用無線通訊解決方案兩個事業單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 研華是好公司,但很少從事併購,所以這個案子特別引人側目。

第二、 研華處在快速成長的物聯網市場中,只能往海外併購相關公司。

第三、 研華在這個領域未來的競爭對手,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中國互聯網巨頭。

第四、 研華應該尋找合適的戰略夥伴,大家結盟,一起到海外去併購優秀公司。

第五、 鴻海已經和軟銀及阿里巴巴結盟,一起共同投資許多互聯網的案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紫光 / 台灣
大陸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接受路透專訪表示,紫光計畫未來五年投資三千億人民幣(約台幣一點五兆元),力圖成為世界第三大晶片廠,而且將以投資美國為主,不會再投資台灣。

紫光入股台灣封裝測試大廠力成科技,持有百分之廿五股權,引起台灣半導體產業憂心被大陸搶走技術優勢。路透指出,受到台灣法規的限制,紫光已中止投資台灣科技公司的計畫。

趙偉國受訪時說:「法規不允許,(與台灣公司)洽談有什麼意義呢?」他表示,紫光正專注於在美國的投資。

趙偉國說,紫光已與一家美國晶片業者洽商投資計畫,最快本月底定案。他表示不可能收購這家公司多數股權,因為這對美國政府來說太過「敏感」。

紫光集團為大陸清華大學控股公司所有,受到官方支持,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是清華的校友。北京為打造現代化、數位化的軍力,並防範外國駭客,力求降低對外國半導體廠的依賴,把發展晶片產業列為戰略優先項目。

趙偉國說:「如果不能成為全球前三大廠,很難在晶片產業發展。接下來五年是關鍵,市場非常大。」他指出,大陸每年進口的晶片比石油還多。

目前最大晶片廠為英特爾,市值一五一五億美元;三星排名第二,高通(Qualcomm)排名第三。
紫光的投資計畫相當於英特爾去年晶片的營收(五百億美元),可能打亂NAND晶片產業,全球五大晶片廠占據全球NAND晶片市場的九成以上。

過去兩年,紫光斥資逾九十四億美元在國內外收購和投資,包括買下美國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和台灣力成科技股權。今年八月,紫光要以兩百卅億美元收購美國美光科技公司遭拒絕,美光憂心此收購案恐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趙偉國並表示,紫光正在洽談「與世界級晶片大廠」合作,以九百億人民幣在大陸建新的晶片廠。

我們的看法:

第一、 台灣法令限制太多,政治民粹當道,紫光未來不一定會再和台灣合作。

第二、 紫光的決策速度很快,沒有時間和台灣如牛步的法規慢慢耗。

第三、 這對台灣非但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可以說是大災難。

第四、 紫光將來只會挖角台灣人才,如同挖角高啟全一樣,不會再投資。

第五、 中/台可以合作,超越老美,但台灣想不通這個道理,所以未來中/美反而會形成策略聯盟,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嚴峻的競爭態勢,將逐漸被邊緣化。

第六、 紫光將來想要走的路,根據趙偉國董事長談話,有跡可尋,就是以參股代替控股投資美國。第一對象應該是美光,現在市值230億美元,買20%加上溢價,大約在50-60億美元,是可以負擔的範圍。

第七、 紫光未來五年投資3,000億人民幣,平均每年600億,也就是100億美元,估計紫光自有資金大約1/3,其餘應該是來自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和中央低利政策貸款。
百信
大陸網路金融正式進入三國時代!繼騰訊系設立微眾銀行、阿里系設立網商銀行,百度與大陸中信集團昨(18)日宣布合作成立「百信銀行」,證實先前市場傳聞。百度執行長李彥宏更稱,這是個「既懂互聯網也懂銀行」的網路金融機構。

16日起停牌的中信銀行昨日復牌並公告,將與百度合作設立百信銀行,註冊資本暫定為20億元人民幣。李彥宏在記者會表示,「這是第一次由主流銀行和主流互聯網企業,一起準備合資成立『直銷銀行』,在中國及全球都是第一次。」

所謂直銷銀行(direct bank)指的是,幾乎不設立實體服務據點,而透過網路、電話、ATM、電子郵件、手機軟體等方式,與客戶進行業務往來,省下實體的成本開銷,可以為客戶提供更低的存貸款價格及手續費率。

但與微眾銀行、網商銀行不同之處在百信銀行成立之初就結合了傳統銀行成熟的實體服務。百度的流量入口及分發能力能幫助百信銀行廣泛接觸網路使用者,而中信銀行帳戶系統及實體服務據點,則能保證百信銀行線上下服務無縫接軌。

產品開發方面,百度的使用者資料庫可幫助百信銀行了解客戶需求,再透過中信銀行的產品設計能力開發新型網路金融產品。風險控制方面,則結合中信銀行既有的風險資料及百度的網路動態行為資料,進一步提升風險控制的能力。

李彥宏提到,金融產品的本質是資金流和資訊流,前者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強項,而後者則是網路的強項。因此金融和網路的結合是「天然的」,透過與中信銀行合作發展網路金融服務,不僅對百度意義重大,對整個業界的發展也很深遠。

目前百信銀行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騰訊的微眾銀行及阿里巴巴關係企業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但李彥宏認為,相對於競爭敵手,百度最大的優勢在於技術,在搜尋、人工智慧、人臉辨識方面都有多年的研發累積,可應用在網路銀行服務上。

分析則指出,百信銀行整合傳統銀行成熟的實體服務及管理模式,或許才是致勝關鍵。當前兩家網路銀行皆因缺乏實體據點且監管不開放遠端開戶,使個人業務發展受到限制;此外,微眾銀行近來高層接連離任,也讓市場對網路銀行的前景有所評估。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這是大陸BAT第三家業者跨足互聯網金融。

第二、 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是自己做網路銀行,百度作為一個後進者,決定使用不同的策略。

第三、 我們認同這種虛擬和實體的策略聯盟,畢竟金融業有一定的門檻,以及許多法規的限制,百度和中信合作可以縮短學習曲線。

第四、 中信所帶來最大的資源不是「技術」,而是「信賴」(credibility)

第五、 名字取的真好,不但是雙方各取一字,而且百信有長長久久的意思。

馬雲百億創業基金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今年初宣布,要在台灣設置百億元基金扶助青年創業,昨日馬雲承諾兌現,「阿里巴巴台灣創業者基金」正式宣布啟動,該基金董事成員包括國泰蔡家第3代—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蔡宗翰,委任的管理機構則是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由於在香港、台灣兩地同天宣布啟動創業基金,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昨早先到香港,隨後來台灣旋風式主持記者會。蔡崇信是台灣人,也是阿里的「二把手」,陸媒稱他是馬雲背後最重要的男人。
先前阿里巴巴惹出陸資入台爭議,遭經濟部一再要求撤資、補辦入台手續,據了解,蔡崇信曾回台灣奔走,協助溝通主管機關。此次阿里巴巴在台灣啟動創業者基金,他強調會「合法、合規」,因基金投資對象是新創公司,並非上市櫃台灣企業,預料不會牽涉到國安問題。
今年10月國泰金控宣布,旗下大陸國泰產險逾半股權,賣給了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核心業務「支付寶」,原本是阿里巴巴網購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工具。繼產險業務合作後,阿里巴巴來台灣成立創業者基金,再與國泰蔡家聯手。
阿里巴巴公布的台灣創業者基金董事名單除蔡崇信、蔡宗翰外,還有AAMA台北搖籃計畫共同發起人顏漏有、鴻霖全球運輸董事長暨執行長邱垂元。日前請辭的安泰銀財務長李治平,出任阿里創業者基金台灣執行總監。
關於如何挑選投資標的?李治平開出了條件,首先創業者跟台灣要有關聯,比如是台灣居民,或這家新創公司在台灣的營運有其重要性,其次,這家公司須運用阿里巴巴資源,架構在阿里生態系統內,未來如有獲利,須回饋到創業者基金當中。
阿里巴巴要求新創公司架構在其生態系統下,等於要求創業者使用阿里的雲端服務。不過,目前「阿里雲」在使用者規範上,開宗明義寫明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一旦同意這項使用者約定,即允諾大陸官方可自阿里雲調取個資。
台灣的網路新創公司若把服務架構在阿里雲,會否衍生資安問題,令人憂心。對此,昨蔡崇信回覆,因應用戶需求,會考慮在台灣設置伺服器。
開發金控發言人張立人表示,與詹宏志創立、總金額達15億元的「中華開發創新創投基金」,其投資的對象是較早期新創企業,而阿里巴巴的「台灣創業者基金」,則是從台灣創新企業中,尋找符合電子商務需求的企業,並透過阿里巴巴電商生態系統銷售至全球市場,雖然定位有些不同,但未來仍可交流合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 馬雲的台灣創業者基金談了很久,終於決定委託專人管理。

第二、 前提是要在阿里巴巴其生態系統下,這非常合理。

第三、 從淘寶就可以看得出來,阿里生態系統具有超級龐大的威力。

第四、 但問題是,這個基金未來可能又被泛政治化,特別是選舉將近,會變成議題。

第五、 看不出來中華開發和詹宏志先生合作的基金和這支代替阿里巴巴管理的基金,有何不同之處。

第六、 開發表示這是以電子商業為主,雖然比較狹窄,但很實際,台灣最需要的不就是跨境電商嗎?

第七、 但問題在那裡? 喝牛奶不一定要養乳牛,台灣業者如果有賣產品至中國大陸,並不代表它們需要成立自己的電商公司。

A / IPO
陸重啟A股公開發行(IPO),明(18)日主板啟動首發申請「上會」,新股上市全面推進。德勤華東區台灣企業領導合夥人黃堯麟指出,IPO重啟比預期要快開閘,加上明年改註冊制,大陸資本市場開放腳步加快,吸引台商留在AIPO,做大財富效應。
目前在大陸8萬多家台商,僅有18家在A股市場、三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然而,台商想要深耕大陸市場,正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資金是當前台資企業最迫切卻最棘手的難題。
德勤指出,台商解決資金的根本之道是上市,而大陸資本市場迸發巨大財富效應,留在大陸資本市場找資金成為台商第一選擇,調查統計,18家台商在大陸A股市場上市,募集資金總額逾人民幣百億;A股市盈率將近是台股六、七倍,市場回報相對豐厚。
在證監會宣布重啟IPO A股明年也將改註冊制,黃堯麟指出,上市審核回歸交易所,申請進度會加快,「塞車、排隊問題可望一勞永逸」,越來越多台商傾向留在A股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 AIPO重啟,意義重大,將加大資本市場改革力度。

第二、 這說明大陸中央宏觀調控市場的能力,對投資人信心有增強作用。

第三、 台商企業未來會加快轉向A股市場,改由大陸IPO

第四、 主要原因是兩岸本益比相差實在太多,沒有得比較。台灣政治太亂,也影響台商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