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喊「鴻海股價沒200元不退休」,這就是台灣年輕人難出頭的原因
幾周前我在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非常訝異,因為活動的性質及型式和前幾年完全不一樣。
過去活動主要是大企業間的交流,但今年焦點轉到青年身上。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大會主場致詞,強調兩岸和平發展需要年輕人發力,還特別和廈門當地創業台青進行小型座談,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以往只有大老闆才見得到俞正聲,而且還要排隊。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青年是兩岸的未來,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生力軍,也將是未來對台政策重要一環。他強調,大陸對台青年政策,一定會做到讓台灣青年更有感。
太陽花學運,改變了兩岸的關係。大陸痛定思痛,將未來對台工作重點轉到「三中一青」上面,看來的確在朝此方向推進。
兩岸都在努力爭取年輕人的心。蔡英文520就職演說,提到「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度」,雖然現在沒法幫所有年輕人加薪,但承諾會改變年輕人處境;新上任的中研院院長也強調要帶給年輕人希望。
台灣的年輕人何其有幸,眾望所歸,我真的恨不得自己年輕30歲。
最近大陸國務院正式批准福州、廈門、泉州(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目標是「打造連接海峽兩岸、具有較強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閩台協同體系」,簡單來說就是要推動兩岸科技融合生態圈。
台灣不甘示弱,小英在桃園也搞了一個「亞洲矽谷」,為其五大政策之一,卻遭到社會各界打臉,因為缺乏人才、技術等配套,只是硬體投資,未來肯定失敗。
兩岸誰能夠吸引年輕人,重點在誰能創造更好的環境,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增加創新創業的成功機會。坦白說,大陸這兩年成立太多創新園區和孵化器,有的也不成功,但在雙創政策強力支持下,還是不斷投入大量資源。
以學術資源來比較,台灣徹底輸了。根據剛公布的英國泰晤士報亞洲大學排名,大陸有北大(2)、清大(5),香港有2家在前10名,新加坡2家,南韓有3家,台大排名第15。
另一份QS排名,新加坡大學亞洲排名第一,香港在前10名中有4家、大陸2家、韓國2家,台大只有21名。
台灣的問題在於學校資金不足,遠遠落後大陸及其他國家,且缺乏國際視野,如果你是優秀的學生,最好去國外念書。
以薪水來說,大陸一流企業也超過台灣水平。華為年薪百萬人民幣者有上萬人,五百萬以上達上千人。
假如你想創業,有兩種選擇:跟阿里創業基金或台灣金管會正在籌備的「天使基金」拿錢。阿里只有一個條件:創業項目必須和阿里生態系接軌。換作是我一定選擇阿里,因為關鍵不在於資金,而是可以和生態圈所有資源連結,成功機會高。
以創業成功機會分析,大陸相對較佳。這次我在廈門,碰到幾家台青的公司,短短一、二年,估值都已上億人民幣,因為市場大、資金多,錢追逐創意,而非反其道而行。
生態系統是成功關鍵。阿里生態系是一個小宇宙,有成千上萬家公司;深圳有300家無人機公司,另外大陸VR、電動車也都已形成完整生態圈。「互聯網+」最大成就是創造了各行各業的新商業模式,比如說「互聯網+教育」,帶給年輕人許多創業商機。
以年輕人出頭的機會來看,也是大陸較好。馬雲已退休交棒,郭台銘剛喊話鴻海股價沒200元不退休,張忠謀雖已84歲但很少人知道誰是他真正的接班人。上周軟銀孫正義因不願交棒,從Google挖來的副社長在接班無望後請辭,看來這是亞洲領導人的通病。
台灣能創新、有創意的人如過江之鯽,想創業的人也不少,但創業成功的人不多。每年全球發明展,金牌永遠是台灣人,結果呢?拿完獎牌就無聲無息,像創新墳場。政府與其在桃園推亞洲矽谷,不如設立一座發明博物館,展示歷來所有成果,讓全世界的金主前來考察,協助商業化運作,至少不會像煙火一樣放完就沒了。
我的大陸朋友說,台灣人的命運很像猶太人,非常有創新能力,但沒有創業和投資環境,只能到別人的土地上發揚光大。
小英搞「文化台獨」,積極去中國化。但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文化才是當前最好的創業機會,科技、消費這些領域門檻太高,一般人玩不起。文化元素可以為很多產業加值,台灣仍有優勢,這正是大陸當前所需要的。
年輕人就算是天然獨,也應該敞開心胸去對岸走一走,體驗環境、感受觀點、尋找機會、提升價值。在大陸要賺錢有一條鐵律,就是要跟著政策走,當大陸中央下定決心扶植台灣年輕人,機會在哪裡很明顯。
我們必須了解一個事實,體現台灣價值、維護台灣尊嚴,和在大陸創業並不矛盾,反而有可能做得更好。
有幾種情形會發生:第一、大陸市場很好,你也成功了,選擇繼續待下去。第二、大陸不如預期,但你學到了寶貴的教訓。第三、大陸很好,但你還是願意回到台灣,因為你可以幫助台灣成長,而且這裡是你的家。
陸客人數少了,陸企採購農產品少了,陸資不來了,但這不代表兩岸從此就進入急凍期。
暖流依然存在,只是方向變了、對象改了,唯有年輕人才能享受這個果實。
Young man, wish you all the best. Forever you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