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陸中產階級, 舊金山 房地產, 立凱 五龍, 兩岸標準論壇, 樂陞 百尺竿頭, 福懋, 肥料 合併, 晨興 生技

2016.09.05創會理事長的話
陸中產階級, 舊金山 房地產, 立凱 五龍, 兩岸標準論壇, 樂陞 百尺竿頭, 福懋, 肥料 合併, 晨興 生技
陸中產階級

中國正致力從依靠投資轉向以消費帶動經濟增長,麥肯錫研究報告預測,隨著中國中產階級人口快速增加,到2022年中產階級人口將達5.5億,預料將帶來驚人消費力。

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的城鎮人口為7.3億,到2022年,中國的城鎮人口有76%將進入中產階級行列;這5.5億的中產階級大軍,以數量而言已超越除中國、印度之外任何其他國家的人口。

根據該報告的定義,中產階級細分為一般中產階級與高收入中產階級。前者即家庭年收入介於1.6萬至3.4萬美元,後者為家庭年收入介於0.9萬美元至1.6萬美元。

根據麥肯錫報告,2012年,54%的中國城鎮家庭屬於中產階級,不過到2022年,隨著高收入的高科技和服務業就業機會增加,將有54%的城鎮家庭進入高收入中產階級行列。

此外,波士頓諮詢公司則估計,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人的消費將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整體而言,20152022年,中國消費經濟預計將增長55%,達6.5兆美元規模;其中,55%(2.3兆美元)的增量已超過德國或英國市場的現有規模。

報告還指出,可以支撐中國消費增長的另外一個關鍵事實是,中國家庭債務水平較低。中國家庭債務對GDP的比率只有40%,是美國的一半不到,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新加坡獨立投資研究機構Truewealth Publishing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家庭債務對GDP的比率前3高國家分別是,南韓(88%)、美國(87%)、英國(87%)。香港、日本、新加坡則分別為67%、66%、60%。

凱雷投資集團副總裁艾天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進一步分析稱,相較當前中國市場的高、低端零售都表現不佳,中端銷售(中檔產品)熱潮正在上演,這與中國中產階級增加的趨勢密不可分。

他舉例,韓國化妝品品牌帶來「廉價時尚」,採用與歐洲高端品牌類似的設計和行銷,但價格更為親民,且更具亞洲風格,在中國大受歡迎,尤其對年輕一代特別有吸引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開發中國市場,應瞄準龐大的中產階級,以及高端需求。

第二、5.5億的中產階級,已超越許多國家的人口。

第三、許多台商現在已放棄了對中國市場的經營,主要因為找不到定位,卻乏規模及資金、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

第四、台灣產品最好的定位是更優質的性價比。

第五、台商應該積極運用電商建立自己的品牌。

第六、台灣企業要有大市場戰略、速度和格局很重要,因此要將核心優勢標準化,才能快速複製擴張。

舊金山 / 房地產

中資對海外房產的收購興趣持續高漲,再傳新案。美國紐約地產開發商Thor Equities將舊金山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建築費倫大廈(Phelan Building)以3.75億美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中國買家。

路透報導,費倫大廈位於舊金山市場大道760號,高11層,原有建築在1906年的大地震中被毀,現在的大廈為原址上重建。Thor Equities2008年以1.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費倫大廈,並投入4千萬美元對其進行裝修改造。

美國著名房地產諮詢公司戴德梁行代表中國買家買下了這座建築,但拒絕透露買家身份。

戴德梁行表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投資者向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注資170億美元(約合1,13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投向辦公樓,剩下的大部分投向酒店。預料今年的注資總額料將超過去年全年的214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另方面,CBRE世邦魏理仕日前發佈「亞太跨境不動產投資趨勢」報告也指出,截至今年上半年統計,亞太跨境不動產投資總額達270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占比達6成,約161億美元,年增約1倍。

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林俊銘表示,中國機構投資人在本身風險及多元佈局考量,近幾年積極布局境外指標性不動產物件,尤其是保險業者,資金占了中國跨境投資總額的一半,遠高於其他機構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保險業對酒店、飯店投資興趣尤其顯著,今年半年投入的金額占投資總額的81%。

報告分析投資標的,上半年亞太跨境投資以商辦為主,占總投資額的47%,傳統商業城倫敦、紐約、香港是機構投資人偏好的前3大城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雖然中國大陸對企業海外投資房地產有所限制,但這應未阻止中資大舉投資的舉動。

第二、中國大陸富人很多,看來這有可能是類似王健林這樣富豪的個人投資。

第三、舊金山、紐約等主要城市標徵性建築,將會是中資主要投資焦點。

第四、大陸對於酒店的投資興趣特別高,相較於其它物業而言。

第五、在零利率時代,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相對有吸引力,即使不算房地產增值。

立凱 / 五龍

立凱-KY5527)昨(30)日參加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投資的香港五龍電動車策略聯盟與資本合作案成焦點。立凱董事長張聖時表示,五龍集團旗下附屬公司杭州長江,目標未來五年將成為大陸前三大電動車廠,立凱將跟著抓住當地龐大的電動車商機。

張聖時透露,立凱與五龍的合作案已於上周五(26日)完成,雙方規劃兩大方向,第一,攜手五龍於大陸建立生產基地,擴增M系列產品,相關資本支出由五龍與客戶負擔,立凱負責生產管理,並可收取權利金及保留參與投資權利。

張聖時說明,此合資公司收取的權利金,會等同於自己設廠所收取的權利金,對未來立凱營收有正面幫助。

此外,在客戶需要的產能移轉到大陸生產後,台灣空出來的生產基地將增加高毛利的高階A系列正極材料產能,資本支出由立凱負擔。

第二,立凱將全力協助客戶、香港五龍電動車在大陸發展電動巴士。張聖時表示,杭州長江7月正式獲得大陸國家發改委發出的生產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批准,成為北汽新能源之後,第二家獲得電動汽車單一生產資格的企業。

據悉,杭州長江目標未來將出貨2萬台電動大巴,對磷酸鐵鋰的需求高達1.5萬至2萬噸,今年立凱年產能僅2,800噸,有段相當大的差距。張聖時表示,一旦在大陸設廠,年產能規劃至少1.5萬噸起跳,以滿足龐大的需求,目前相關合資工廠投資細節則未出爐。

法人詢問,與五龍的合作案是否會排擠到其他客戶?張聖時則解釋,因五龍是電動車廠、非電池公司,對電動車產業來說,車廠是最重要的出海口,大家都會爭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技術+中國市場+中國創新+香港資金」是這個案子的模式。

第二、台灣在電動車等領域應該多多和中國大陸合作,長期絕對看好,但關鍵是要有核心技術。

第三、兩岸在技術和製造上會有一定程度的分工。

第四、很可惜台灣沒有將電動車領域當作戰略新興產業,雖然台灣有相當完整的汽車零組件配套產業。

第五、未來台灣企業應跟著大陸十三五戰略新興產業政策走,但需要有更前瞻及專業的資本規畫。

兩岸標準論壇

兩岸政治氣氛低迷,繼大陸台商秋節聯誼活動傳出將先拜會國民黨,盼黨主席洪秀柱續推兩岸和平,下個月在大陸哈爾濱登場的第十三屆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因對岸「建議」,台灣方面也將首度不派官員與會。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政治氣氛微妙,除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首次不派台灣官員登陸,十一月舉辦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也將移師金門、廈門,且除開幕式在金門舉辦,其他活動則在廈門召開,陸方代表統一經小三通赴金門,不會前往台灣本島。

海峽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由華聚基金會、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共同舉辦,自二○○五年起由兩岸輪流舉辦,聚焦資訊產業合作與共同標準制定,已發布四十六本共同標準文本,為兩岸交流平台中,歷史最久的論壇。

華聚指出,今年論壇將首度簽署智慧製造與5G合作備忘錄,並發布LED、太陽光電與雲計算三個領域共七本兩岸產業共通標準文本,並進一步成為大陸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

按照往例,台灣方面除華聚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江丙坤、董事長陳瑞隆率代表團參加,經濟部次長將以大會特邀貴賓身分出席,如歷任經濟部次長的黃重球、杜紫軍都曾帶隊,現任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則曾以華聚名譽顧問身分出席並致詞。

不過,標準論壇登場前夕,原定經濟部常務次長王美花,率工業局、技術處局、處長級官員登陸,被陸方推辭表示這次論壇中不會有官方交流。

陸方今年由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領軍,多位分管大陸電子及通訊產業的重要官員,如工信部電子司司長刁石京、軟件司司長陳偉等都將與會,但預料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不會出席,國台辦另派代表出席開幕式。

陳瑞隆強調,今年陸方出席的官員層級比照歷年,沒有「降低規格」,與會的業界代表包括中電標協、通標協、中國移動、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華為、中興、京東方等大陸重量級資通訊業者。

由於兩岸交流遇冷,企業參與意願也大幅提升,盼藉助論壇的場合,了解大陸官方未來三到五年的產業規畫方向。

今年台灣業界代表團包括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達電子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華碩電腦總裁曾鏘聲、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力晶集團總裁黃崇仁、大聯大集團董事長黃偉祥等卅多家資通訊產業高層,及公協會代表組成一百五十人的大型代表團,是歷屆以來最多的一次。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官員未來不可能再一起參加重要論壇,這是小英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的結果。

第二、這個會很重要,所以大陸官方仍會派代表參加,但不希望台灣官方參加。

第三、未來是科技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國大陸是最大的市場,當然會主導新標準的制定。

第四、大陸官方未來三到五年的產業規畫都會在本論壇中討論,因此台灣民間參與的意願反而更高。

第五、未來兩岸的交流會由官方轉成民間,中央轉入地方(如新北市、台北市這些政治正確的城市)

樂陞 / 百尺竿頭

日商百尺竿頭昨(30)日宣布,無法完成原定斥資48.6億元,於公開市場收購3.8萬張樂陞股票計畫。樂陞董事長許金龍指出,將對百尺竿頭提出告訴,全力求償商譽等無形損失,且不排除實施庫藏股,全力捍衛股東權益。

這是台灣首樁經主管機關核准,卻無法達成的公開收購案,高達3663名參與應賣的樂陞股東權益受損。樂陞昨股價收78元,較百尺竿頭原訂每股收購價128元低50元、換算已折價逾39%

先前參與應賣股東持有的總量3.8萬張股票均已交付券商保管,以樂陞昨天收盤價計算,凍結資金規模達29.64億元,參與應賣股東累計至昨日總計損失達19億元。此次參與應賣的3.8萬張股票將在今(31)日「解凍(退還原股東)」,在收購案未成就下,市場人士研判今日賣壓恐不輕,參與應賣股東損失恐繼續擴大。

百尺竿頭昨天晚間透過發布重大訊息指出,受市場各種謠言與投機行為等影響,導致樂陞股價波動與後期大幅下跌,致該公司資金提供方決議無法完成公開收購案,應賣人股票將於今天退回原集保證券帳戶內。

百尺竿頭強調,該公司於收購期間,已努力籌措、周轉,持續與該資金提供方、主管機關及受委任機構溝通,然仍力有未逮,導致無法完成本次公開收購交割,後續處理相關事宜,將尊重相關法律規範與法律程序。

許金龍指出,此次收購案確定失敗,樂陞也是受害者,尤其公司建立商譽並不容易,現今收購案失敗,參與應賣的投資人與公司都會受到傷害,後續絕對會「捍衛公司利益到底」。

許金龍說,樂陞已和律師討論後續因應事宜,初步會先向百尺竿頭求償商譽損失,但不影響公司營運狀況。

樂陞昨召開股東臨時會,原訂引進百尺竿頭擔任董事的提案遭股東否決,不少小股東出席狀況踴躍;晚間公告收購案失敗後,應賣人已確定將蒙受股價損失風險。

我們的看法:

第一、現有公開收購的辦法沒有考慮到外國投資人的困難及潛在風險。

第二、關鍵在於本案投資人被視為「策略投資人」,需要經由經濟部投審會批准,時間拖得很長,至少比一般國內要更久。

第三、事先收取一定比例訂金是合理的作法。

第四、任何外資併購案只要涉及台灣資本市場運作,失敗機率很大,因為台灣法令太僵固,對外資不友善,而主管機關根本上對併購是抱持懷疑的態度。

第五、樂陞要做那麼大的「策略」併購案,卻用「財務」性手段(如發行三次CB),可以說是非常不恰當。

第六、根據國外的作法,要大肆進行併購的公司最好先行下市,要不然則需停牌很長一段時間,以避免價格變動的風險。

第七、案子談定時的股價和目前股價價格差距太大。如果是機構投資人當然不願意再進行下去。

第八、為何價格有這麼大的變化? 是主管機關可以了解的地方,是否有任何投機不當操作?

第九、台灣人應該了解,策略投資人、法人和小股東性質不同,應該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要什麼都混為一談。

福懋

全球知名防水薄膜品牌Gore-Tex與台塑集團福懋昨天宣布共同提出Bumble Bee(大黃蜂)計畫,雙方合資逾一千萬美元在台設廠,這是Gore-Tex睽違14年再度新增產能,福懋擠下富爸爸台化與南亞,成為全球首家、全台唯一授權製造商。

Gore-Tex為美商Gore(戈爾)創立,昨與福懋共同為新廠揭幕,雙方自兩年前洽談構想,直到去年七、八月才確定合作並展開規畫,僅花一年時間把福懋位於雲林斗六舊棉染廠改造,為Gore量身打造為全新工廠,總年產能八百萬公尺,分兩期投資,第一期最快今年第四季量產。

大黃蜂計畫是因為Gore盼望透過創新,如同變形金剛迅速變形,以因應市場環境的需要。

Gore目前貢獻福懋年營業額約兩、三億元,大黃蜂投產後,二○一七年產值可望新增十億,二○一九年增加至年產值廿億元。

Gore在英、德、日、美、大陸設有工廠,台灣是全球第六個、亞洲第三個生產基地,並以福懋作為台灣首家合作對象,福懋也是全球第一家取得Gore授權的製造商。

福懋副董事長謝式銘表示,Gore提出一年就要完成工廠建立,當下認為難度太高,所幸技術、工程團隊傾全力精密計算工作排程,甚至讓機器設備不落地直達廠區,才完成不可能任務。

Gore全球紡織品事業部主管Mark McCollam指出,這次與福懋攜手是基於戰略、商業聯盟所做出的選擇,考慮福懋是有影響力的紡織品製造商,自然成為合作對象,也相信福懋將會不遺餘力,保護Gore-Tex品牌。

據悉,Gore曾在台灣評估三、四家布廠,包括台化與南亞,考慮福懋在十四、五年前就成為Gore供應鏈,雙方有深厚熟稔度,此外,福懋在戶外服飾品牌客戶擁有一定地位,布料技術含量高,讓Gore花落雲林斗六。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合資案金額不大,但意義重大。

第二、獲得全球一流公司的授權,而且生產地點選在台灣。

第三、這是Gore-Tex授權製造,非常難得,為全球取得授權第一家。

第四、這種高質量的新材料生產,反映了台灣製造業的未來及下一步可能。

第五、由於台灣非常尊重IP,較容易獲得外商信任。

第六、外資對於台灣投資的信心,似乎正漸漸上升當中。

肥料 / 合併

全球最大鉀肥供應商─加拿大Potash Corp of Saskatchewan,與同為加國企業的對手Agrium周二證實,雙方正在洽談合併,若談成,一家總市值逼近300億美元的肥料暨農業零售巨頭將就此誕生,但也恐引來美國反壟斷機構的關切。

以產能論的全球第一大肥料生產商Potash及北美農業零售龍頭Agrium,周二各自發布聲明指出,雙方尋求對等合併(merger of equals)的談判還在「初步」階段,尚未做出任何決議。據彭博新聞社周二報導,協商有所進展,最快下周就會宣布達成協議的消息。

據數據供應商FactSet資料,在紐約與多倫多股市雙掛牌的Potash,周二在紐約股市收漲11%報17.84美元,總市值因而達150億美元;Agrium收漲6%報94.84美元,總市值約130億美元。

農作肥料價格因市場供過於求而持續低迷,為此化肥業者飽嘗獲利下滑之苦。農產品行情也受到牽累,玉米與小麥價格分創7年、10年低點,使農民缺乏勤加施肥提高收成的動力。在此艱困市況下,化肥業吹起整併風潮,在PotashAgrium洽談合併案之前,已有德國拜耳企圖收購農業生技巨頭孟山都,中國化工併購瑞士農業化學巨頭先正達(Syngenta)的例子。

與國內同業合併對Potash來說,是無須透過海外併購也能壯大的機會,海外併購行為在加拿大具政治敏感性。2010年,Potash面臨澳洲礦業龍頭必和必拓的惡意收購,遭到渥太華當局反對否決。去年Potash提議78億歐元收購德國同業K+S,但雙方價格談不攏而作罷。

Potash若能順利與Agrium合併,便能透過後者長驅直入美國市場,迄至5Agrium在美市占率17%。不過產業觀察家提醒,這恐會引起美國反壟斷機構的注意。

加國國民銀行分析師柯曼(Greg Colman)指出,這兩大企業合體後將主宰北美化肥市場,掌控62%的鉀肥產能。

我們的看法:

第一、繼鋼鐵業之後,全球肥料也開始大規模整合。

第二、這些都是中國和歐美大國彼此間的博弈。

第三、上一個農業巨型併購是中國化工併瑞士先正達。

第四、中國的崛起,加速歐美業者的整合,以防止被中國整碗端去。

晨興 / 生技

國內生技業近期盛傳,香港晨興創投投資台灣抗體藥開發公司興盟生技,看好台灣生技產業前景與政府政策支持,近期有意規劃該公司在台上市櫃。晨興創投創辦人陳樂宗是香港上市公司恆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胞弟,業界認為晨興投資台灣生技業,有利擴大我產業的國際能見度。

國內一位生技業大老昨(31)日指出,晨興投資興盟生技,有助國際資金布局台灣生技業。晨興創投是香港恆隆集團關係企業,1986年成立於美國,聚焦投資創新事業,包括互聯網、生命科學等,近年更扮演大中華區生技產業投資推手。

興盟生技在2013年成立並以台灣為根據地,專注於腫瘤學,傳染病和免疫系統疾病領域的創新和蛋白質相似藥、單克隆抗體的研究和開發。目前以台灣為臨床研究根據地、北京為開發中心,而深圳則是生產基地。興盟生技的主要股東是英屬維京群島商逸創有限公司,上述生技業大老指出,興盟的主要投資者就是創辦晨興集團的陳氏家族。

目前興盟旗下有兩大產品平台,興盟表示,公司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已經申請多個臨床試驗,包括蛋白質新藥與蛋白質相似藥開發,新藥部分已經有兩個產品已經進入美國臨床一期試驗,主要是適應症是腫瘤與傳染疾病;另外,蛋白質相似藥領域聚焦免疫調控的產品,也已經進入臨床。

生技業者指出,晨興投資台灣生技業,是看中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股很友善;此外,晨星集團曾派出逾30名專業人士,到亞洲各地實地調查,並在台灣召開多次會議,結論是台灣的資本市場制度健全、法規合理對生技股支持,因此有意推動旗下投資的生技公司來台上市。

業界人士指出,政府政策支持生技股加上健全的法規與資本市場,才能扶植生技產業發展,而國際資金參與也是重要的一環,若能成功引進國際資金投資台灣,將有利於生技產業進入國際視野,並可望帶來國際投資人的目光。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個案子引人注意,主要是因為晨興的名字。

第二、晨興是家香港老牌PE/VC,香港本土家族基金很少投資台灣,更少投資生技產業,此次出手引人側目。

第三、這說明了台灣生技業的競爭力。


第四、台灣生技業的價值正被全世界逐漸發現,未來會有更多外人投資,也會有更多產業整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