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一個西雅圖,孵出了波音、微軟、亞馬遜和星巴克...台灣可以學到什麼?

一個西雅圖,孵出了波音、微軟、亞馬遜和星巴克...台灣可以學到什麼?

個人、企業、國家都是一個系統,今天我們要從系統來檢視問題。兩年前,台灣還搞不懂什麼是eco-system,但一夕間,生態系統成了最流行的名詞,小英推動的「亞洲矽谷」前一陣子被社會大眾打臉,也是因為不具備生態系的條件。

兩年前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募到250億美元資金。沒有任何企業會需要這麼多錢,阿里將資金拿來打造生態系,在全球大肆併購互聯網相關企業。

但其實在互聯網世界,生態系統始祖是日本軟體銀行的創辦人孫正義,20多年前他就長線布局,入股阿里和Yahoo等(當時的)新創企業,最近更以320億美元併購英國物聯網晶片龍頭ARM,布局下一個20年。

20多年前台灣電子業和全球兩大生態系合作,分別是英特爾和微軟,造就了輝煌的產業榮景。但今天環境變了,全球新生態系龍頭改為Google、Apple和Facebook,而中國大陸也有華為、小米和百度三雄,但台灣還陷在昨日的模式走不出來。

過去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被認為是全球除矽谷外最有活力的創新基地,今天已被中關村、深圳、以色列等其他創新中心取代。

科技業生態系統有幾個重要元素:新創企業、創投、資本市場、人才、學校等,政府反而不一定是關鍵。矽谷完全沒有政府下指導棋,北京則有強烈的政府指導色彩,深圳則完全靠民間的力量,結果更為成功,成為中國創新和創客基地。

生態系需要時間培養,非一朝一夕可成,剛開始一些不相關個體的「結合」,逐漸透過「整合」有一定方向,最後還會「融合」形成獨有的基因和文化。

在新經濟時代,可經由人工培養方式,加速促進生態系的形成,主要手段即為砸錢和併購,配合許多所謂的孵化器和加速器。由於科技變化太快,當今即使如Google,也需透過收購跨足人工智慧等新領域。

科技+資金+政策,這不是台灣熟悉的遊戲規則。最近和一位創投朋友聊天,他說台灣有錢、有人才、有技術,但就是無法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問題在哪裡?

回到一個重點,個別的優秀並不代表整體的卓越,集合並不能創造價值,入口網站(portal)和媒體都是例子,一群人或一堆訊息匯集在一起並不代表一個商業模式,需要有方向指引和建議。Yahoo就是沒有了解到趨勢的改變,所以才被淘汰。台灣有一點像Yahoo,有很多優秀的人、事、物,但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

要研究生態系統的崩壞,最佳教材是美國軟片巨人柯達(Eastman Kodak)。1996年,柯達還位居美國最有價值品牌第四名,2012年卻因跟不上轉型潮流宣告破產。該公司自1930年起即為道瓊指數成分股,等於是80年前的新經濟代表,地位如同今日的Google;80年後,誰知道英特爾或微軟會不會走上柯達的命運?

良好的生態系會帶動當地企業的繁榮,反之亦然,有時一家企業就能改寫整個生態環境。G20在杭州舉辦,由於阿里巴巴的關係,杭州已成為中國成長最快的城市,地位甚至超越廣州,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為大陸「電商之都」。

美國最有意思的生態環境首推西雅圖,波音、微軟、亞馬遜和星巴克分別帶動了航太、軟體、電商和咖啡生態系。但美國也有不少城市因為行業衰退,從燦爛歸於蕭條,如汽車的匹茨堡、鋼鐵的克里夫蘭等,柯達所在地Rochester的工人數目更從6萬人縮減至不到2千人。

台灣最大的危機,是整個生態系統出了問題,留不住人、留不住錢、留不住企業,也吸引不到年輕人和外國企業在這裡來創業創新。溪頭最近一棵神木倒塌,未來在各行各業也可能會有很多倒塌的神木。

台灣要想改變,首先需大幅開放,包括資金、人才及企業,面向全球,以世界公民自許。

其次要徹底拋棄傳統思維,深圳因為「騰籠換鳥」,翻轉再造,甚至趕走鴻海這種昨日的龍頭企業,播下明日神木的種子,才成功蛻變成創新城市。

最後,要編織更大的夢,讓外國企業對台灣有憧憬,讓年輕人對世界有夢想。我們不要時時刻刻想著提防中國大陸,對自己設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