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台積電赴美,網易/華納,加國咖啡,美基金/陸股,優步,蘋果/立訊,OTT TV專法,中芯,寶成


理事長的話:台積電赴美,網易/華納,加國咖啡,美基金/陸股,優步,蘋果/立訊,OTT TV專法,中芯,寶成

台積電赴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11月參加台積電運動會時表示,這兩年世界局勢變得相當多,這世界現在已經不能說是安寧的世界,台積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是全球IT供應鏈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已經成為地緣策略的必爭之地。沒想到,台積電今年就得面臨是否赴美國設立12吋晶圓廠的重大決定,並成為了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及總裁魏哲家的最大考驗。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美中貿易戰可能重新開打,連一向維持中立的科技大廠,都開始面臨要靠向美國或靠向中國的重大決定。

業界人士指出,美國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雖然可能是美國年底總統大選前的政治話題而已,但事涉政治就無法只簡單的考量公司營運面的獲利與否,相信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前,台積電赴美設廠議題都會不斷被搬上檯面。

張忠謀去年11月表示,因為時局太不好了,若回頭來看台積電,台積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在IT供應鏈占有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積電在和平時代、沒有危險的時代,安靜的做供應鏈的一環,但現在不安靜了,台積電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張忠謀當時說,只要台積電堅守崗位、堅守價值,誠信正直就是台積電最好的保護。

雖然台積電至今仍回應,一直有評估到美國等台灣以外地區設廠,但現在並沒有任何到美國設廠的具體計畫。不過,美國政府官員希望台積電能到美國設廠的聲音愈來愈大,台積電被地緣政治力量「趕鴨子上架」的壓力當然也愈來愈大。

實際上,要到美國設立晶圓代工廠不是件簡單的事,沒有完整的配套計畫就貿然赴美設廠,初期營運虧損恐在所難免,而且要由虧轉盈看來也需要很長時間。

半導體廠並不是把設備搬進晶圓廠內就可以開始生產,而且在美國設廠的前置時間至少要23年,屆時能否掌握到足夠的訂單也是未知數,何況美國同時要求三星、英特爾在美國設立晶圓代工廠,同業競爭下對營運造成的負面衝擊可想而知。

台積電若因政治壓力被迫到美國設廠,造成的後續影響也不容小覷。業界解讀,此舉是否代表美國對於在台積電台灣廠生產感到不安全,美國對台灣的政治信任已開始削弱。再者,美國若要求台積電設立最先進製程的晶圓廠,先進技術外流也事涉台灣國安問題。如何解決這個政治問題,應該是劉德音及魏哲家最頭痛的事了。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美科技戰,終於蔓延到台積電。
第二、半導體是中美科技戰的核心。
第三、台積電的立場一向是保持中立。
第四、美國缺乏半導體工程師,人工成本也太高。
第五、美國不能容忍軍用半導體在中國大陸製造的風險。

網易/華納
網易雲音樂12日宣布攜手華納版權(WCM),雙方將在歌曲內容、在線K歌、音樂IP(智慧財產權)開發等音樂領域合作。網易雲音樂這一步棋,有望挑戰騰訊音樂在大陸市場的龍頭地位。

中國證券網報導,網易雲音樂將獲得華納版權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涵蓋Green Day、凱蒂佩芮、瑪丹娜等國際巨星歌曲版權,華語歌手有茄子蛋、李宗盛、蔡健雅、羅大佑等。雖然前三年網易雲音樂平台上已有這些歌曲,不過均為騰訊音樂轉授權,此次合作是雲音樂直接與華納簽訂合作。

目前全球共有三大音樂版權巨頭,即索尼音樂、華納音樂和環球音樂,此前均為騰訊獨家代理,騰訊也一度掌握大陸90%的音樂版權。今年,騰訊與三家的協議到期,此次華納與網易牽手將改變大陸音樂市場格局。

華納版權為世界三大唱片公司之一華納音樂集團旗下國際詞曲版權公司,逾40家分公司遍布全球,擁有海內外多位著名詞曲作家的音樂作品。憑著多年的專業知識,華納版權為詞曲作者和版權持有人提供一系列的音樂創作服務。

環球網報導,音樂版權分為詞曲版權和錄音版權,衍生出兩大版權陣營:詞曲作品版權人和錄音作品版權人,前者主要是版權代理方和詞曲人,後者則包括唱片公司和藝人。此次網易將主要與華納在詞曲版權方面開展合作。

華納版權亞太區數字業務副總裁王詠怡表示,網易雲音樂創新的產品精神,與華納版權的服務理念高度契合,是雙方能夠快速達成合作的重要原因。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表示,依託大量年輕用戶和高活躍度的音樂社區,網易雲音樂將與華納版權一起,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更加豐富內容。

網易雲音樂於20134月上線,通過歌單、樂評、個性化推薦等產品創新,在大陸網路音樂平台快速崛起。網易雲音樂擴大海外布局,今年來陸續與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合作,並拿下「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聲臨其境」第3季等大型綜藝音樂版權。

我們的看法:

第一、網易第一次跨入音樂,瓜分騰訊的獨霸地位。
第二、騰訊已經投資環球音樂。
第三、宅經濟發威,人們更需要內容排解寂寞。
第四、台灣應該加速發展數位影音內容。

加國咖啡
大陸咖啡市場潛力龐大,龍頭星巴克近年的主要對手瑞幸咖啡因財務醜聞受到重挫,已有新挑戰者快速補位。來自加拿大國民咖啡快餐品牌Tim Hortons已經得到網路巨擘騰訊投資,目標在大陸開1,500家門市。

36氪報導,Tim Hortons中國已經獲得騰訊的獨家投資,規模在人民幣千萬級別,將用此資金加速在大陸的市場拓展。

Tim Hortons為加拿大知名咖啡快餐連鎖店,為當地同名冰球選手創辦,被當地華人稱為「Tim仔」,並於2014年與漢堡王合併,進而誕生當前雙方的母公司「餐飲品牌國際」(rbi)。餐飲品牌國際在20185月與笛卡爾資本集團合資成立Tim Hortons中國,20192月在上海開設首家門市,進軍大陸市場。

報導稱,Tim Hortons中國將利用來自騰訊的這筆資金來擴大數位基建,與騰訊合作探索在線上通路的數位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對於騰訊的投資,Tim Hortons中國CEO盧永臣認為,騰訊建立打通消費者線上線下的平台,將會利用如微信小程序等工具,期待提供消費者數位化、創新的新體驗。笛卡爾資本執行合夥人尤彼得則稱,騰訊在網路遊戲社交有巨大客戶基礎與流量,能大幅提升Tim Hortons中國的成長。

Tim Hortons中國2019年底說法,預計要在未來數年在大陸開設逾1,500家門市。目前Tim Hortons在大陸有近50家門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全球則有4,800多家門市,但近4千家集中在加拿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瑞幸出問題,但中國咖啡市場仍有龐大潛力。
第二、騰訊資金用於擴大數位基建,意義重大,代表線上通路的升級。

第三、台灣業者沒有爭取到這一塊市場,線上咖啡,雖然85C是中國市場先行者。

第四、台灣的消費產業一定要走出台灣,才有前途。

美基金/陸股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川普政府11日晚間採取行動,由白宮幕僚致函勞工部,希望阻撓一檔政府退休儲蓄基金投資中國大陸股票,勞工部也已要求停止相關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與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已致函勞工部長史卡里亞,表達聯邦政府不希望公務員退休儲蓄基金「節約儲蓄計畫」(Thrift Savings Plan)投資中國大陸股票。

此時正值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抨擊中國大陸未能遏阻新冠病毒疫情蔓延,還對北京政府能否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表達懷疑之時。

根據福斯商業新聞網(Fox Business)報導,庫德洛與歐布萊恩在寫給勞工部長的信中表示,將「節約儲蓄計畫」的資金投入一個追蹤中國股票的基金,是危險且不合理的。

「節約儲蓄計畫」原先預定,要把調整大約500億美元的國際投資資金,以便與MSCI AC世界指數的投資權重保持一致。該指數包括含中國大陸在內的新興市場。

另據彭博資訊取得的信函影本,勞工部長史卡里亞接著已致函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主席甘迺迪(Michael Kennedy),要求他停止有關把公務員資金投入含有陸股成分的基金的所有措施。

史卡里亞表示,庫德洛與歐布萊恩對計劃中的投資表達投資風險與國安疑慮,她在信中說:「眾所周知,共和黨與民主黨籍的國會議員都已表達過這封信函裡的憂慮。」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中美金融戰的升高。
第二、美國基金不能投資中國股票,但中國大陸若不買美國國債,會有什麼後果?

第三、當然川普指的是美國公務員退休基金。

第四、但很多基金中也有公務員退休基金的錢,所以這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趨勢。

優步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對於餐飲外送的需求暴增。外媒引述消息報導,叫車軟體巨擘優步(Uber)近日向美食外送平台Grubhub提出併購邀約,希望結合旗下優食(Uber Eats)力量稱霸競爭激烈的外送市場。

受此消息激勵,Grubhub12日股價大漲逾29%,每股報60.39美元,市值升至56億美元。優步股價則勁揚2.4%至32.4美元,市值攀抵562億美元,但此價格仍低於去年上市價格45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優步早在今年2月時便向Grubhub表達收購意願,前者打算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後者。但Grubhub提議優步須以2.15股換取該公司每股股票,優步認為此價格過高,雙方目前仍在協商當中。

若優步成功併購Grubhub的話,那必將重塑美國美食外送版圖。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指出,兩家公司合併後在美食外送市場的市占率可望達到55%,超越勁敵DoorDash35%。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企業暫時關門、民眾減少出遊,而這已重創優步核心叫車業務,相比之下,優食平台卻因禁足限制而業務蒸蒸日上。

美食外送產業競爭趨於白熱化,越來越多新進同業祭出折扣與優惠,希望能一舉提高自家市占率。另一方面,餐廳等合作商家要求外送平台降低佣金費用,但這必然會壓縮到這些公司的獲利空間。

若優步能夠併購Grubhub的話,便能擴大營業據點、吸引更多顧客上門,進而減少虧損情況。分析師表示,美國四大美食外送平台(優步、GrubhubPostmatesDoorDash)目前皆處於虧損狀態,預估合併將成為未來趨勢。

由於疫情帶來不確定性,優步與Grubhub兩者皆撤回今年全年財測。優步本月稍早更宣布裁員14%人力,寄望此舉能幫助他們在2021年轉虧為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優步現在仍然處於虧損,需要好的商業模式。
第二、不論美國、中國大陸或歐洲,外送都是成長最快的商業模式。

第三、美國外送市場可以進一步整合。

第四、這是資本密集的行業,錢要能支撐很久。

蘋果/立訊
日經亞洲評論網站報導,蘋果要求下,中國大陸代工廠立訊將啟動歷年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標的為台灣金屬機殼廠可成,藉此打造新的iPhone代工生態圈,顯示蘋果有意尋找鴻海、和碩、緯創等既有代工廠之外的新夥伴。

業界認為,若相關消息成真,蘋果應是要扶持立訊成為繼鴻海、和碩、緯創之後,第四家iPhone代工廠,而蘋果同時點名要立訊大舉投資可成,也凸顯蘋果對可成的重視。

蘋果與立訊並未對日經的報導置評。可成13日表示,目前並無出售中國大陸廠區或與他廠共同投資的規畫。受相關消息激勵,立訊昨天午後在A股翻紅,收盤大漲逾3.7%,收人民幣49.45元;可成在台股也漲3.5元、收239.5元。
儘管可成否認,日經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立訊已和可成洽談一年多,最近談判進入進階階段。

但新冠肺炎造成全球經濟景氣急轉直下,且未來展望混沌不明,立訊尚未做出決定。

立訊積極搶進蘋果供應鏈,從早年的連接器等周邊零組件,到這兩年成功跨入蘋果最夯的真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代工,分食原本由英業達集團獨吃的訂單。可成則是蘋果機殼供應商,供貨iPhoneMacBook等產品。

日經披露,目前商議內容涵蓋可成在中國大陸的設施、勞動力、主管級員工,以及蘋果訂單商機。據悉,洽商中的投資價碼,可能是立訊歷年來規模最大投資。

日經報導指出,若最後敲定協議,立訊將能有能力生產高品質金屬機殼,並取得組裝智慧手機的專業技術,成為「中國版富士康」—單一公司營運幾乎包辦整個電子供應鏈。

此舉可能終將協助立訊奪得一部分iPhone生產訂單。從iPhone每年出貨約2億支來看,商機可觀。

法人表示,未來立訊若想投資可成,主要可能有三種方式,第一是直接從公開市場收購可成股票,但此動作勢必會引起主管機關關切;第二是可成發行私募股,由立訊認購,但此案必須經過股東會通過,而且最終也需要投審會同意;最後一個方式是立訊與可成合資成立新公司,藉此締結盟約。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希望降低對鴻海的依賴。
第二、但中國大陸供應鏈,長久可能不是川普所願意見到的。
第三、立訊先前已入股台灣宣德和美律兩家公司,不過美律是投資子公司。
第四、立訊和可成結盟意義重大,我認為最可能的形式是立訊和可成合資成立的公司。

OTT TV專法
NCC代理主委陳耀祥13日在立法院表示,OTT TV專法初步版本已研擬完成,正諮詢專家意見中,希望7月底、趕在這屆委員任期屆滿前拍板,並規畫新任期的NCC委員上任後,送交行政院審議。

NCC表示,OTT TV專法的精神將依循抓大放小原則,鼓勵業者在台落地登記,包括稅籍、消費者保護、個人資料保護等面向都會納入草案內容。

至於多位朝野立委關切的愛奇藝、騰訊WeTV等中國OTT TV業者無法在台落地,卻仍在台經營OTT TV業務與招收會員,NCC強調,愛奇藝等中國TT TV業者來台,牽涉到陸委會的兩岸關係條例,無法由NCC一個機關獨立解決,且未來OTT TV專法也無法納管愛奇藝、騰訊。不過,對於愛奇藝等業者持續在台召募會員,甚至許多購物網站還有販售會員方案,陳耀祥表示,預定515日邀請陸委會、經濟部、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台灣廣告主協會商討如何處理、下架非法廣告一事。

另外,台數科申請「中台灣生活網」變更為新聞台、以及新申設的「鏡電視」目前都尚未核准,對於立委詢問未來NCC是否開放新的新聞台申設?陳耀祥認為,國內已經很久沒有開放新的新聞台申設,未來將從有線電視、MODOTT TV三大平台一併考量。

行政院提名陳耀祥真除NCC主委,對於下屆會期的政策方向,他指出,協助電信業者加速推動5G基礎網路建設及5G商轉、OTT TV專法出爐、頻道上下架、黨政軍議題、及數位傳播法列為下屆優先推動的政策方向。

我們的看法:

第一、OTT已成為世界潮流和趨勢。
第二、台灣要設立專法,主要是想管理愛奇藝和騰訊等業者的內容。

第三、未來是數位匯流的時代,MODOTTTV將會走向整合。

第四、數位轉型的趨勢加快,台灣在這方面法令要能跟得上時代。

中芯
大陸最大晶圓廠中芯國際13日發布第1季營收9.05億美元(約新台幣271億元),年增35.3%,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獲利為6,416.4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年增422.8%。(美加大箝制陸半導體傳聞再起)
財華社報導,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和梁孟松表示,由於市場需求和產品結構優於預期,公司第1季收入達9.05億美元,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通信、電腦與消費電子相關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逐步增加市占率。

中芯國際財報顯示,第1季營收9.0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69億美元成長35%。每股基本盈利0.01美元,去年同期為0.0019美元。首季毛利率為25.8%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今年第1季產能接近滿載,高達98.5%,大陸區收入占整體為61.6%。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的14奈米FinFET工藝在第1季的收入比率升到1.3%,較去年第4季的1%小幅提升。

對中芯國際來說,14奈米是目前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去年底剛開始量產,今年依然是在產能建設期,之前梁孟松表示,其所量產的14奈米製程已經可以滿足大陸95%晶片生產,年底將達到月產1.5萬片晶圓。

今年第1季,中芯國際的14奈米產能獲得最重要的一個客戶就是華為,華為麒麟710F晶片,它之前由台積電的12奈米工藝代工生產,不過現在已經轉向大陸的14奈米工藝生產,儘管產能及技術還沒法達到12奈米的水平,但這次量產意義重大,是大陸國產14奈米工藝走向商業化的重要一步。

此外,中芯國際預計,第2季收入將月增3%5%,毛利率在26%28%之間,還計畫將2020年資本支出從32億美元提高至43億美元。

按應用劃分收入比率分別為,通信48.9%、消費電子35.4%、計算機5.1%、汽車工業2.9%、其他7.7%。其中,通信方面相比於上一季的44.4%有明顯的提升,汽車工業方面則持續下降。

按照服務類型來看,晶圓代工方面占91.1%的極高比率,但光罩製造、晶圓測試及其他方面占比從去年第4季的8.4%增加到8.9%

縱觀各地區營收貢獻占比,來自大陸營收達61.6%,歐亞地區占12.9%,美國占25.5%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芯將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晶圓代工廠商。
第二、A股上市可以讓中芯享有超高本益比,募集大量資金。

第三、華為將成為中芯最重要的客戶,漸漸脫離對台積電的依賴。

第四、但是高端產品,台積電仍享有絕對優勢。

第五、中國大陸正打造半導體一條龍的產業鏈。

寶成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運動休閒品牌供應鏈,全球製鞋龍頭寶成集團縮減開支「再開一槍」!繼高階主管減薪與台灣員工放無薪假之後,位於大陸的湖北廠也確定關廠,首波被資遣員工人數多達4,000餘人。(寶成關廠裁員製鞋產業心有戚戚)

對此,寶成集團強調,湖北廠的生產出貨量,占集團製鞋總生產出貨量不到2%,且疫情發生後已與品牌客戶溝通協調,原有訂單已經轉廠生產,對寶成整體製鞋產能並無重大影響。這是寶成在面對新冠疫情首次關廠以縮減成本。(延伸閱讀:會員專屬/寶成公主揮三快刀止血續發三招穩江山)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消費者不敢出門買鞋,包括NikeAdidas等主要品牌,都陸續宣布關閉北美、歐洲的門市,再加上NBA也停止剩餘賽事、奧運延期舉行等,都讓這些國際大品牌陷入觀望,連帶也影響整個代工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業界最近傳出寶成的主要品牌客戶,第2季訂單已大減四到五成;更可怕的是,國際大廠第3季的預估單「仍不明朗」。業界說,國際品牌客戶的訂單,通常在前一季就已拿到預估單,今年確實是前所未見。
像專攻瑜伽服及彈性面料的成衣廠儒鴻董事長洪鎮海日前才示警,兩大客戶NikeLululemon下季訂單下修幅度最高達四成,前景不樂觀。而寶成則是在這波疫情中直接收掉湖北廠。(延伸閱讀:大廠連環報憂紡織業寒冬來了)

寶成湖北廠約有5,000名員工,其中台幹與陸幹已陸續調整轉往其他生產基地工作,至於4,000餘名基層員工,則經協商後,於上周陸續解除勞動合同(相當於台灣的資遣)。

據了解,湖北廠近幾年經營績效並不理想,這次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配合當地政府防疫要求停工,而當地政府解封後,寶成決順勢進行「優化」,迄今並未復工。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寶成今年前四月合併營收807.40億元、年減22.2%,創近六年來同期新低;其中製鞋主體的裕元,前四月營收衰退20.3%,負責通路業務的寶勝,營收也下滑21.2%

寶成截至去年底總員工數有35.1萬人,生產基地涵蓋中國大陸、越南、印尼、孟加拉、柬埔寨及緬甸等地,加上一條龍的生產模式,這次受疫情衝擊,在同業間堪稱最嚴重。

事實上,寶成稍早就已預告,疫情對集團的訂單與銷售能見度仍有重大不明朗因素,將無可避免影響今年後續營運表現,「上述狀況加上需求的不確定性,甚至有可能導致工廠暫時關閉及裕元產能的進一步調整」。

另一方面,寶成放無薪假及高階主管減薪計畫,也和工會完成協商,員工並陸續簽署「休假同意書」,相關計畫預訂下周送台中市政府,無薪假確定61日起實施。受影響的為台灣人員及海外台幹,總人數約5,000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運動產業受創慘重。
第二、湖北廠當然更不用說了。

第三、台商勞工密集產業未來將加速移到東南亞。

第四、台灣企業需要積極轉型升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