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

新能源車/上海,上海/註冊制,CPTPP,櫃買,Google,高鑫,蔚來,石油氫氣,倫敦,和碩,環球晶圓,快手,中小企業,阿里,特斯拉,威州鴻海,華碩

 

理事長的話:新能源車/上海,上海/註冊制,CPTPP,櫃買,Google,高鑫,蔚來,石油氫氣,倫敦,和碩,環球晶圓,快手,中小企業,阿里,特斯拉,威州鴻海,華碩

新能源車/上海

上海市30日公布「十四五」時期(20212025)產業發展目標,當前全球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與半導體產業均被納入。上海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值占汽車行業比重要達35%以上,力度上超過大陸中央要求。同時推動半導體先進製程、特色工藝產線等重大專案加快建設、儘早達產。

 

上海市「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已於27日閉幕,期間通過「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30日上海官方正式公布內容,闡述「十四五」時期乃至到2035年上海在新興產業、金融、房市、碳排放等多領域的發展目標。

 

綜合陸媒報導,做為大陸新能源車產銷與半導體研製重鎮,未來五年,上海將積極衝刺這兩大領域。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海擁有特斯拉(Tesla)、上汽集團等重點車企,新能源車銷量在大陸更僅次廣東、北京、浙江。

 

綱要指出,上海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形成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及燃料電池電堆系統等產業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值占汽車行業比重達到35%以上。上海要打造國家智慧汽車創新發展平台,實現自動駕駛特定場景商業化營運試點,並推展智慧出行,延伸發展汽車金融、租賃等後端市場服務。

 

報導稱,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011月大陸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畫(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新車總銷售量的20%。上海的目標設定雖以產值為主,但五年後的達標力度與難度更大。

 

另一方面,上海半導體產業年產值占大陸約兩成,僅浦東張江就集聚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紫光展銳、上海微電子裝備等重點企業。綱要提到,上海要打造完備產業生態,加快建設張江實驗室,推動先進製程、特色工藝產線等重大專案儘早達產,並加快高端晶片設計、關鍵器件、核心裝備材料、EDA設計工具等關鍵環節技術突破。

 

對此,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總經理沈偉國表示,上海市長龔正日前表示,上海要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由於半導體和汽車產業都是上海「十四五」時期的重點產業,今後應推動汽車電子高端晶片的發展,加大對大陸本土晶片的使用,並聯合上下游業者共同開發。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上海推動新能源車,值得關注。

第二、特斯拉工廠就設在上海。

 

第三、上海半導體產業鏈是電動車一大助力。

 

第四、上海有人才、政策和資金,特別是科創板。

 

上海/註冊制

在註冊制的推動下,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2020年奪下全球IPO件數第一寶座。為鞏固其金融籌資地位與健全資本市場發展,上海官方表示,將配合上交所穩步推進A股主板IPO註冊制,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完善資訊披露、發行、企業退市等制度。

 

由於1月中旬大陸市場剛傳出,基於條件逐步具備,3月大陸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召開後,A股可望全面推行股票註冊制。如今上海官方表態,令市場對註冊制的期望升溫。

 

第一財經報導,上海官方30日公布「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完善資訊披露、發行、退市等制度,同時配合上交所穩步推進A股主板IPO註冊制,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同時,上海要爭取債券發行制度改革先行先試,擴大公司債券發行規模。加大資產證券化產品創新力度,依託上交所打造基礎設施產品(REITs)發行交易首選地。

 

相較於過去中國證監會的審核制,註冊制取消對發行價格、節奏、規模的行政管制,強化以訊息披露為中心的審核理念,並取消發審委,建立由交易所審核發行上市,向證監會註冊生效的發行上市審核制。

 

大陸20206月由創業板、科創板先後實行註冊制,全年A股透過註冊制發行的IPO數量超過審核制。2020AIPO融資規模大幅提升,與實施註冊制後,大幅簡化企業上市流程及提升融資效率有密切關係,上交所IPO數量更登上全球第一。

 

2020A股有395家公司IPO,籌資額約人民幣(下同)4,707億元,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夥人梁偉堅表示,2021AIPO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IPO融資額或將再創近10年新高,預計AIPO企業數量將達430490家,融資規模為4,500億~4,800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註冊制在深圳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上海推動註冊制,會加速大陸資本市場發展進程。

 

第三、2020年上海AIPO數量,全球第一。

 

第四、主要是由於科創板的推動。

 

CPTPP

 

英國定二月一日於脫離歐盟滿周年之際,正式申請加入由日本、澳洲等十一個太平洋周邊國家組成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的非原始成員國,若成功加入,將成為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放送協會(NHK)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日本政府負責CPTPP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在推特發文說,預定二月一日晚間跟英國國際貿易大臣麗茲.特拉斯、委任國紐西蘭貿易及出口部長歐康納舉行三方部長級會談,特拉斯料將提出申請,正式談判將於今年春天展開。

 

特拉斯說:「英國成為原始成員國之外第一個申請加入CPTPP的國家,展現了我們想與全世界盟友及夥伴以最好條件貿易的雄心,同時促進全球自由貿易。我們排在隊伍前面,期待未來幾個月內展開正式談判。」

 

CPTPP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卅日生效,目前成員國有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與秘魯,市場人口約五億人,涵蓋全球逾百分之十三國內生產毛額(GDP)。

 

美國原本也應該是CPTPP的一員,但前總統川普二○一七年簽署行政命令退出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CPTPP是自由貿易協定,旨在消除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或將關稅削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過各國對於特定產品都設有保護屏障,例如日本的米及加拿大的乳製品等。

 

英國去年二月一日結束與歐盟超過四十年的關係。英國未脫歐時,自動成為歐盟與其他國家簽署的貿易協議的一員。英國脫歐後,必須自行與這些國家洽談延續貿易協議。英國已與多數CPTPP成員國延續貿易協議,今年一月一日生效,此外,已與加拿大和墨西哥談妥協議,英國表示將在今年初生效,另外正與澳洲和紐西蘭洽談。

 

二○一九年,CPTPP成員國僅占英出口額百分之八點四,但英國加入CPTPP能讓特定商品出口獲零關稅,例如出口至馬來西亞的威士忌及出口至加拿大的汽車。

 

除了英國,南韓和中國大陸也已表明有意加入CPTPP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國申請加入CPTPP,意義重大。

第二、英國退出歐盟,面臨邊緣化危機。

 

第三、英國脫歐的不利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第四、台灣需要全力推動雙邊協定,CPTPP對台灣比較具有挑戰。

 

櫃買

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27日表示,今年「否極泰來,展望正向」,受理申請新股上櫃掛牌(IPO)家數預計22家、含戰略新板五家的興櫃為45家;同時建立完整永續發展債券板塊,國際債券預計農曆年前發行規模會達到100億美元。

 

櫃買中心昨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陳永誠指出,去年櫃買市場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展望今年,目前因車用電子、貨櫃等缺貨對實體經濟產生衝擊,也使得供應鏈重新安排,對資本市場也有一定程度影響,但相信2021年能否極泰來,經濟持續在穩健道路上前進。

 

陳永誠表示,IPO方面,對照去年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調整營運方向並影響申請上櫃時程,今年依目前審查與申報申請情況來看,較想像中樂觀,評估目標數22家有機會達標。

 

至於興櫃,包含7月將成立的戰略新板,整體目標申請家數是45家。戰略新板進度上,與產業發展協會、工業局及政府相關機構配合中,全年達成申請目標數五家的希望很高。

 

債券方面,陳永誠說,今年會推出完整的永續發展債券板塊,加上綠債、可持續發展債券,債券市場會有一個完整的板塊。

 

國際債市場1月還是非常熱絡,截至25日,國際債有16檔,發行金額70億美元,去年同期僅15億美元。預估1月會有25檔,發行金額85億美元,2月目前掌握到的有15檔,發行金額30億美元,預期農曆年前發行規模會達到100億美元。

 

陳永誠分析,第1季債券發行金額會相對較高,主要是提前贖回金額估有80億美元,全年估計提前贖回150億美元。去年可提前贖回債券金額510億美元,約九成的460億美元提前贖回。

 

我們的看法:

 

第一、興櫃45家,是合理目標。

第二、戰略新板家數應該可以更多。

 

第三、國際債市場將持續高速成長。

 

第四、櫃買最大的任務在於扶植新創企業,現在功能還需進一步加強。

 

Google

 

Google裝置與服務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昨透過視訊宣布,位於新北市板橋Tpark(台北遠東通訊園區)的全新辦公室正式啟用,同時也宣布因應台灣團隊持續成長,二○二三年將於園區新增另一棟辦公室;Google強調,台灣新辦公園區是美國總部以外首座、且最大的硬體研發基地,更是整合Google AI(人工智慧)、軟硬體技術的全球創新樞紐。

 

Rick指出,台灣已是Google最大硬體工程基地之一,僅次於美國總部,過去五年來,Google在台灣六個縣市擴大辦公據點,正職員工人數成長十倍,未來將持續在台投資;這次啟用新辦公室,證明Google對台灣加大投資的承諾,也是慶祝Google在台設立據點十五週年的里程碑。

 

Google硬體副總裁彭昱鈞說,另一棟Google辦公室正在興建中,不僅為硬體研發基地,還有其他軟體研發及其他單位使用,包括Android作業系統開發團隊。

 

Rick強調,台灣園區最大特色是針對Google各種硬體產品進行開發與測試的實驗空間與設備,不僅與美國總部同步,也是總部以外唯一配置的硬體開發基地;彭昱鈞說,由於台美兩地技術水準相仿,可同時進行不同研發計畫同步開發,未來台灣除Pixel手機研發與測試外,還有智慧音箱Nest系列產品與ChromecastChromebook等產品開發、測試實驗室,台灣團隊不但參與許多硬體產品開發、甚至扮演主導角色。

 

Google新辦公室為獨棟十六層樓建築,獲LEED國際綠建築認證,其中辦公室為研發要地,僅一樓與二樓部分區域開放訪客進入,包括消費產品展示中心,其餘樓層不對外開放;各空間的命名也別具在地化巧思,例如Nest硬體實驗室名為「夜市」,一間員工餐廳「ZAOKA」為台語「灶腳」諧音、飲料區「Hong Te」即「奉茶」之意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Google在台成立硬體總部,意義重大。

第二、Google的硬體人員來自2017年併購HTC

 

第三、Google和微軟都把台灣當作亞太重要的研發中心。

 

第四、台灣正逐漸成為外商在亞太地區的新區域總部,特別是在科技和IT領域。

 

高鑫

在大陸以「歐尚」及「大潤發」品牌經營大賣場的高鑫零售,公布去年全年財報,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營收及獲利仍逆勢成長,主要原因是線上零售成長帶動,去年全年獲利人民幣28.7億元(約新台幣123.5億元),年增1.34%

 

香港經濟日報導,高鑫零售指出,去年全年營收人民幣954.8億元(約新台幣4,201億元),年增0.14%;其中租戶的租金年減14.1%,至人民幣35億元;扣除家電品銷售的去年同店銷售增長1%

 

高鑫零售強調,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去年線上消費加速養成,B2C店日均單量持續增長,從去年5月開始,線上店日均單量已逾1,000單;去年下半年,一線城市的平均店日均單量破2,000單,低線級城市的平均店日均單量也已接近1,000單;雙11當日的店日均單量更是首次突破2,900單,創造新紀錄。

去年全年B2C業績年增超過80%B2C總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60%;截至去年底B2C的用戶數超過6,900萬,活躍用戶數超過1,650萬。

 

高鑫零售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黃明端在業績公告中表示,預期今年將是大舉投入的一年,是新業務模式的啟動元年,雖然短期會影響獲利水準,但完全是意料之內、還是值得。

 

高鑫零售去年積極推展社區團購業務,截至去年底,與菜鳥驛站合作的社區團購業務已在逾36個城市推出,預計今年業務可帶來人民幣30億元以上的貢獻。

 

對於阿里巴巴已收購集團近36.18%股份,未來是否有進一步計畫,黃明端表示,兩個集團保留著相對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阿里巴巴沒有將高鑫私有化的計畫。

 

高鑫零售去年新開四家大賣場、三家中型超市及24家小型超市,其中新開大賣場及中型超市中有兩家位於華東、兩家位於華北、一家位於東北、兩家位於華南;同時關閉位於華東的三家店。

 

截至去年底,高鑫零售在大陸共有484家大賣場及六家中型超市,總建築面積約為1,307萬平方公尺,其中約70.4%為租賃門市,29.6%為自有物業門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線上零售帶動業務。

第二、新業務投資,正是時候。

 

第三、尹衍樑賣給阿里,時間拆得剛好。

 

第四、分兩次賣更是高招。

 

蔚來

大陸電動車品牌蔚來汽車及小鵬汽車1日公布1月交車數量同創歷史新高,蔚來1月交付新車7,225輛,年增3.5倍;小鵬汽車6,015輛,年增高達4.7倍。(延伸閱讀:鴻海攻電動車提前年底量產)

 

經濟參考網報導,蔚來已經連續第六個月交車數創新高,其中,蔚來三款在售SUV車型均呈現熱銷態勢,其中智能電動旗艦SUV全新蔚來ES8交付1,660輛;智能電動全能SUV蔚來ES6交付2,720輛;智能電動轎跑SUV蔚來EC6交付2,845台,再創新高,繼續領跑高端電動轎跑SUV市場。這些車型均在合肥江淮蔚來世界製造工廠生產。

 

蔚來在2020年實現銷量的快速攀升,連續創造月度交付新高,並在12月實現交付數突破7,000輛,今年1月再度維持在7,225輛的水準。

 

金融界報導,小鵬1月銷量,P7交付量3,710輛,連續三個月交付量保持增長。截至今年1月,小鵬P7累計交付18,772輛。1月,小鵬G3的交付量為2,305輛,年增118%,連續五個月保持增長。

 

小鵬汽車副總裁、品牌公關總經理李鵬程曾表示,在2021年,小鵬汽車將推出一款純電動轎車,後續還將每年推出一款全新的車型,從而豐富小鵬汽車的產品,覆蓋多個細分市場。

 

數據顯示,去年12月,小鵬汽車的銷量為5,700輛,創歷史新高,年增326%;去年全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為27,041輛,年增112.4%

 

據了解,新車內部代號D55,或將定名小鵬P5。此前,小鵬汽車總裁顧宏曾表示,將在今年推出第三款量產車型,最快第4季交付。

 

騰訊網報導,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未來十年會有更多資本投入智慧車市場,並與合作夥伴共同探索,推動大陸智慧汽車領域形成全球創新引領能力。

 

小鵬汽車2014年成立,總部在廣州,創始人何小鵬。 2017年獲得阿里、鴻海科技、IDG資本等投資,阿里旗下持有小鵬汽車股份約10%20208月,小鵬汽車在美股掛牌。

 

我們的看法:

 

第一、蔚來已度過了危險期。

第二、京東當年也有一段時期很危險。

 

第三、很多事情,要天時、地利、人和。

 

第四、現在連小鵬這種三線業者都能存活。

 

石油氫氣

阿布達比政府將結合國有的石油公司與主權財富基金的資源,讓這個石油出口大國轉型為「藍色」和「綠色」氫氣的主要出口國家。

 

阿布達比主權基金阿布達比控股公司(ADQ)表示,已和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及另一個主權基金Mubadala組成聯盟,要製造「綠色氫氣」,即利用再生能源製造的氫氣。ADNOC也將獨力生產所謂的「藍色氫氣」,即透過天然氣製造的氫氣,並同時捕捉製造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阿布達比將向國內外行銷這兩種能源。

 

由於有些買家開始轉向購買較低汙染的石油代替品,一些靠著石油致富的中東國家正在尋求研發氫氣做為燃料。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的能源部長已表示,他希望該國成為全球最大氫能源出口國,該國現在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

 

阿布達比和沙國一樣都生產天然氣,因此該國可利用天然氣發展藍色氫氣。該國也擁有充裕的太陽能,因此可用以製造綠色氫氣。不過,這些技術目前仍十分昂貴,無論藍色或綠色氫氣,成本上都尚無法與化石燃料競爭。

 

ADNOC表示,目前每年可為下游設施生產30萬噸氫能源,並希望增產至逾50萬噸。

 

我們的看法:

 

第一、石油公司大力轉型。

第二、不見台灣中油有這樣的魄力。

 

第三、阿布達比正建造明日城。

 

第四、願景和執行力量成功關鍵。

 

倫敦

最新數據顯示,倫敦金融業2020年的職缺數比前年減少約一半,凸顯新冠肺炎疫情、英國脫離歐盟的不確定性,阻礙了企業招聘活動。

 

根據專業服務聘僱顧問公司Morgan Mckinley公布的數據,倫敦金融城裡的企業,去年僅開出16,335個新職缺,較2019年銳減49%,更寫下至少2015年來最少紀錄。

 

Morgan Mckinley英國公司常務董事恩佛(HakanEnver)表示:「倫敦要招架英國脫歐就已夠難了,還得應付疫情帶來的破壞,以及美國領導層更替引發動盪的可能性。」

 

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導致去年一整年倫敦金融業的新職缺驟降,而儘管脫歐後的貿易協議已在去年1224日正式敲定,這項協議卻幾乎沒有給倫敦金融城帶來任何好處。

 

同時,延燒的疫情迫使民眾近一年來都在家工作,這雖然讓一些銀行從疫情造就的不穩定情勢中獲益,但倫敦及整個歐洲的數家大銀行卻因此持續裁員,以抵消超低利率和數位轉型的成本。

 

恩佛指出,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雇主對採取遠距工作的看法更加靈活,「減少通勤、旅行需求等因素,可能導致平均薪資會降低。」

 

我們的看法:

 

第一、英國脫歐打擊大。

第二、特別是金融業。

 

第三、歐盟自己團結起來組生態系。

 

第四、未來是策略聯盟的時代。

 

和碩

因應電子業供應鏈重組,和碩28日公告斥資約新台幣3.9億元、取得印度工業區1.19萬坪土地,將用以興建印度廠。另外,為落實在地製造、在地籌資並將惡性競爭轉為策略合作,和碩也公告,持有金屬機構件子公司鎧勝三分之二資產與所有蘋果相關代工訂單的日鎧,將透過增資6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60億)的方式、引入陸廠立訊,立訊將持有日鎧五成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電子業供應鏈重組趨勢愈趨明確,加以中國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不僅45年前起,台灣代工廠每逢旺季均飽受缺工之苦,節節高升的人力成本更讓台灣代工廠在中國生產越來越不划算,和碩因此已經啟動印尼、越南、印度三地的東南亞投資,赴美投資案也積極籌備中,以因應新興的區域市場、區域供應的模式。

 

而和碩越南廠、印度廠陸續進入土地取得與建廠階段,和碩繼上周宣布越南廠以1.77兆越南盾(相當於2.13億元新台幣)發包興建之後,28日又公告以10.27億印度盧比(相當於3.9億元新台幣)取得印度清奈南邊Mahindra World City工業區近1.19萬坪土地,越南廠、印度廠都可望在2021下半年投產。

 

除了組裝業務由集中在中國、轉進至東南亞與美國之外,和碩集團的金屬機構件製造也出現不同於以往的發展。立訊與和碩都在28日公告指出,鎧勝百分之百持有的孫公司日鎧,將進行60億元人民幣的增資,此次增資和碩不出資,而是由立訊認購,交割日期訂於23日,增資完成後,立訊將持有日鎧50.013%,成為具主導權的大股東、占有三席董事並指派董事長,和碩的持股則降低至46.487%。

 

鎧勝超過三分之二資產都已合併在日鎧旗下,立訊透過增資取得超過日鎧五成股權,意味鎧勝既有的蘋果金屬機殼代工訂單,包括MacBookiPad機殼、iPhone中框半模組,立訊都會是主導者,和碩僅保留小部分製程技術供母公司使用。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表示,和碩不直接出售金屬機殼業務、而是透過策略合作對象持續經營,是更為積極的做法,希望藉此將惡性產能競賽轉為策略合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和碩也進入印度市場。

第二、和碩和立訊合資,就如同當初美律蘇州廠和立訊合作。

 

第三、立訊成為大股,和碩是小股。

 

第四、簡單說,和碩把大陸廠賣給立訊,先前可成是賣老股給藍思,和碩是用新股現金增資引進和碩。

 

環球晶圓

半導體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公開收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股權,環球晶22日宣布,每股收購價格將從原本的125歐元增加到140歐元(約新台幣4,900元),增幅達12%,相當於溢價66%。收購總價將從原本的37.5億歐元提高為42億歐元。價格提高後,法人預期收購案達陣機率頗高。

 

雖然環球晶因此付出較高成本,但市場仍正面解讀此併購案利大於弊,不確定因素大致消失。即使尚未底定,環球晶昨日股價先演出慶祝行情,帶量上攻以漲停價716元作收,母公司中美晶股價同慶,最高來到173.5元,收盤價為172元,漲幅為7.5%。

 

環球晶在德國時間121日在股市取得世創股權,每股140歐元,因此依德國當地法令將公開收購價調升到140歐元。強調,公開收購其他條款和條件維持不變,鼓勵全體股東於127日截止日前出售持股。

 

環球晶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晶圓廠,世創居第四,環球晶去年1130日宣布,以每股125歐元價格,公開收購世創全部流通在外普通股,若最終收購比率達100%,總價金將達37.5億歐元,最低收購比率為65%股權。

 

世創最大股東Wacker Chemie已簽訂應賣承諾協議,賣出持有的30.8%股權,環球晶與子公司已持有世創4.53%股權。

 

此收購案在去年1221日取得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許可,公開收購期間到127日截止,仍需經過各國主管機關核准與審批,若順利的話,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屆時環球晶將超越日本大廠勝高(SUMCO),躋身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矽晶圓廠。

 

我們的看法:

 

第一、溢價66%,相當可觀。

第二、說明環球晶圓志在必得的決心。

 

第三、第三名和第四名聯合,成為全球第二名。

 

第四、這個案子的目的,在於打造世界級的業者,就像台積電是世界第一。

 

快手

短影音巨頭快手在港推進IPO29日結束新股認購,吸引140萬人大手筆追捧,凍資規模達到1.28兆港元,直逼此前上市未果的螞蟻集團,一舉成為港股歷史上的凍資和認購人數雙冠王。快手預計在25日掛牌上市。

 

路透29日報導,即便港股近日有高點回檔跡象,但快手魅力仍風靡全港,29日中午公開發行截止後,總計凍結逾1.28億港元的資金,吸引逾140萬人認購,這兩項數據均是港股有史以來的新高。

 

螞蟻集團原本會是紀錄締造者,當時螞蟻在港凍資1.3兆港元、吸引155萬人認購,只是在202011月初IPO前夕觸礁,未能成功上市。如今快手像是乘載投資人對螞蟻的厚望,兩項指標直逼螞蟻,改寫港股紀錄。

 

20209IPO的農夫山泉以凍資6,700億港元的規模打破港股塵封逾十年的凍資紀錄。同年12月,京東健康以84.6萬人成為2020年認購人數最多的新股。20201月上市的醫渡科技則創造凍資6,718億港元、117萬人認購的高標。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快手在28日已經先截止保證金認購,資金追捧的程度使多家券商銀行額度用罄,預計快手科技公開發行部分,保證金認購規模約4,898億港元,超額認購465倍,如匯豐的保證金貸款額度就超過2千億港元。

 

快手擬在25日在香港掛牌上市,初步規劃發行3.65億股新股,97%用於國際配售,3%供散戶認購,按發行價上限加上行使超額配售,最高有望集資483億港元。按發行價上限來看,快手市值可望達到4,724億港元。此外,此前消息稱,快手國際認購部分早已足額,提前在27日下午結束。

 

快手科技主營短片平台,以建立全方位內容社交平台,為用戶提供直播、線上營銷服務、知識共享等服務。騰訊為公司股東之一。

 

我們的看法:

 

第一、短影音是現在主流。

第二、快手是今年最大IPO

 

第三、也是香港有史以來凍資最多IPO

 

第四、凍資金額接近螞蟻紀錄,非常難得。

 

中小企業

大陸工信部2日公布,20212025年,中央財政將累計安排人民幣(下同)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千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品質發展,並透過支持部分公共服務示範平台,藉此帶動約1萬家中小企業成長為「小巨人」企業。

 

「小巨人」企業是指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占率高且掌握核心技術、品質效益優的領導企業。大陸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指出,自20197月公布首批入選名單以來,截至20211月底,已培育出1,83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大陸工信部官網公布,工信部與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政策工作目標、實施內容與方案等。支持對象分別為重點「小巨人」企業(不包括上市公司)、公共服務示範平台,而獎補資金90%以上將用於直接支持重點「小巨人」企業。

 

在支持內容方面,通知指出:一、擴大創新投入,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等。二、與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等。三、促進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改造,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等。另外,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加強國際合作等。

 

另一方面,大陸工信部129日公布,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畫(20212023年)提出,力爭15家企業營收規模突破100億元,龍頭企業營收規模以及綜合實力有效提升。推動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兆元,進一步鞏固大陸作為全球電子元器件生產大國的地位。

 

路透援引分析師指出,雖然有政策支持,但產業能否做大、做強的重點仍在企業,尤其是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涉及研究水準、技術轉化能力等產、學、研的各個方面。如何在政策引導支持下,同時又能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避免曾在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等政策扶持領域出現的騙取補貼行為,也考驗著政策制訂與落實的能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過去都是重視大型國企。

第二、然後移轉到像格力、海爾這些大型民企。

 

第三、現在終於將注意力放到中小企業身上。

 

第四、台灣很早就有中小企業獎項,大陸應該向台灣取經。

 

阿里

大陸網路領軍企業阿里巴巴2日晚公布2020年第四季(1012月)業績,儘管期間處於官方整頓風暴中,但在高鑫零售併表下,營收年增37%,創2020年單季最高水平,反映這家電商巨頭在「雙11」等活動的雄厚實力。

 

針對螞蟻上市觸礁一事,阿里巴巴回應指出,目前上市計畫,甚至是螞蟻的業務前景都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無法準確評估這些變化對阿里的影響。

 

財報公布前,阿里巴巴2日港股大漲3.5%報260港元,阿里美股1日則大漲4.28%報264.69美元,2日美股盤前一度跌3%,業績發表後先小漲0.4%後又再次轉跌。

 

據阿里巴巴2日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業績,期間營收年增37%至人民幣(下同)2,210.84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年增27%至592.0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非公認會計準則下自由現金流達到962.1億元,較上季405億元大增。

 

阿里巴巴第四季營收年增37%,創2020年單季最高增速,較2019年同期增速僅減少一個百分點,並逆轉2019年末季增速相對乏力的情況。不過當中主要動能來自為高鑫零售併表,剔除該因素後,營收年增為27%。

 

2020年第四季阿里逢年度網購盛典「雙11」,核心商業收入年增達38%至1,955億元,其中的高鑫併表主要影響的中國零售商業增速又達到39%。另一主要業務雲計算的營收年增大幅成長50%至161億元。

 

第四季中國零售市場的行動月活躍用戶規模為9.02億,較20209月底增加2,100萬。年度活躍消費者規模7.79億,單季淨增加2,200萬,增量是過去八季以來最高值。

 

2020第四季,阿里來自螞蟻的投資收益約為48億元。對於阿里巴巴與螞蟻深陷監管爭議,阿里表示,由於最近大陸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的變化,螞蟻正在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業務前景和上市計畫存重大不確定性。

 

另外,針對大陸監管單位對阿里展開的反壟斷調查,阿里表示,正與市場監管總局合作,成立工作組展開業務自查工作。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雖然被打壓,業績還是創新高。

第二、阿里電商就如同亞馬遜,現已取得絕對市場領導地位。

 

第三、淨利增加近三成,非常驚人。

 

第四、這是典型的新冠肺炎疫情受惠股。

 

特斯拉

業界傳出,特斯拉將以現金與特斯拉股權各半的方式,取得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二成股權,交易金額高達36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特斯拉、比亞迪分別為全球第一大與第三大的電動車品牌,兩強結盟,將大舉改變電動車產業的生態,與正踏入電動車事業的鴻海(2317)正面交鋒。

 

比亞迪挾電動車熱潮,今年以來在H股股價大漲近兩成。對於特斯拉有意重金入股,比亞迪不予置評。

 

業界人士指出,比亞迪先前已獲得股神巴菲特相關資金入股,如若再獲得特斯拉支持,在巴菲特的奧援與特斯拉的品牌、通路等資源支持下,可能築起一道讓電動車產業新進者難以跨越的高牆。

 

比亞迪過去主力為組裝代工,是鴻海的首要勁敵,但比亞迪在組裝代工業為後進者,現在看來是由鴻海最後勝出,隨後比亞迪轉投入電動車領域。在電動車產業,比亞迪為前輩、鴻海後進。隨著比亞迪可望與特斯拉結盟,與鴻海集團之間的強勢競爭也將再現。

 

特斯拉主攻高階電動車市場,比亞迪則定位在中、低階領域,業界人士分析,兩家公司不僅在市場有互補,特斯拉願意砸重金入股比亞迪,可能著眼於比亞迪在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生產技術與能量。

 

比亞迪近期規劃將其動力電池事業獨立出來,未來動力電池即可對外銷售,近期也和豐田成立合資電動汽車公司。比亞迪也利用在磷酸鐵鋰技術的專長,去年推出能量密度達140wh/kg的最新旗艦房車「漢」。

 

特斯拉進入大陸市場後,掀起高階電動車的購買風潮,市場也傳出,比亞迪正在籌備一個全新的新能源高階品牌,並將其命名為「海豚」,產品將會更偏年輕化,並且會基於比亞迪自研的EV2.0平台生產,是比亞迪重啟高階市場的敲門磚。近期比亞迪公布的幾組發明專利,其中就包括固態鋰電池等。市場傳言比亞迪預計最早將於今年量產固態電池。

 

比亞迪最有名的就是有「股神」巴菲特投資,20089月金融海嘯開始後,巴菲特入股比亞迪,以每股8港元買入2.25億股,耗資18億港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假如這是真的,這對鴻海影響很大。

第二、但應該還沒有談成。

 

第三、全世界第一名加第三名,高階加中階。

 

第四、比亞迪強項在電池。

 

威州鴻海

鴻海威州案再現波折,傳美國喀里多尼亞村(Caledonia)居民辛茲(Daniel Hintz)和其擁有的辛茲房地產開發公司(Hintz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向鴻海提起訴訟,聲稱鴻海違反威斯康辛州合約條件,未依約在威州籌建10.5代面板廠,導致拉辛郡與蒙特普萊森村蒙受損失,惟針對此案,鴻海僅表示,不針對特定訴訟發表評論。

 

根據《密爾瓦基哨兵日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報導,辛茲房地產開發公司日前在拉辛郡巡迴法院提出訴訟,聲稱鴻海違反合約,沒有依約在距離伊利諾州邊界不遠的威州東南部興建10.5代液晶面板製造廠,另在當地徵聘的員工,也「沒有達到合約明定的程度」,對拉辛郡與當地村莊的資本投資也「未達到當初合約談妥的規模」。

 

另訴狀中也提及致拉辛郡(Racine County)與蒙特普萊森村(Village of Mount Pleasant)因看好鴻海威州廠在當地落腳,有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已相繼投入2億美元收購土地、18500萬美元開發水管與汙水管道以及1200萬開發道路,合計近4億美元用以為設廠工程做好準備,然在威州設廠大轉彎下,拉辛郡與蒙特普萊森村先前的投資恐陷入打水漂的困境。

 

據悉導致此訴訟案的緣由,係因鴻海原本計劃在威州興建10.5代液晶面板廠生產大尺寸面板,但之後卻宣布降級改設6代液晶面板廠,專事生產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使用的小面板。

 

但有趣的是,和鴻海同列為被告的拉辛郡與蒙特普萊森村隨後卻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無法對這起訴訟案發表評論,因為這涉及尚待審理的法律事務,目前能說的是,鴻海科技集團持續根據地方發展協議履行財務義務,且已是蒙特普萊森村與拉辛郡的最大納稅者。同時也強調鴻海在社區發展上,已讓蒙特普萊森村與拉辛郡獲得很大益處,包括投資逾75,000萬美元。另對地方官員在執行開發協議上所提供的強力保護,能為蒙特普萊森村與拉辛郡的納稅人提供完全保障,深具信心。

 

身為當事人的鴻海也同步發表聲明指出,根據公司既定政策,鴻海不會針對特定訴訟案發表任何評論,未來鴻海將持續根據地方發展協議履行財務義務,並且以身為蒙特普萊森村與拉辛郡最大納稅者而自豪。

 

我們的看法:

 

第一、選擇威州看來是錯誤決定。

第二、當初做面板現在看來也划不來。

 

第三、做電動車或醫材是更好的選擇。

 

第四、但威州咬住面板,說鴻海送的。

 

華碩

華碩(23574日宣布以15億元策略性入股POS大廠振樺電旗下瑞傳科技,取得三成股權,共同打造工業物聯研製中心(Embedded Foundry),雙方加強布局AIoT事業。

 

華碩除了先以15億元取得瑞傳三成股權,合作項目還包括積極評估一年後,以瑞傳全部股權價值55億元為基礎,再取得15%股權。換言之,華碩最高將以23.25億元,取得瑞傳45%股權,有意讓瑞傳重返資本市場。

 

振樺電指出,雙方希望加速在AIoT產業發展。振樺電認同並重視華碩的研發資源與供應鏈能力,可讓瑞傳成為AIoT生態系中的工業物聯研製中心,強化服務全球智能設備原廠與相關系統整合商。華碩將提名AIoT事業群共同總經理許祐嘉、張權德加入瑞傳董事會,參與經營管理。

 

振樺電也表示,由於瑞傳本身具有客制化板卡的製造能力,受到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的影響,今後華碩原本在中國大陸生產的伺服器板卡,也可能轉回台灣交由瑞傳進行生產。

 

振樺電於2017年以46億元吃下瑞傳,歷時三年多的營運架構調整,瑞傳營收與獲利皆有改善。振樺電尚未公布去年財報,但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0.8億元、年減78.2%;瑞傳稅後純益1.72億元、年減48.8%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碩要布局AIoT

第二、瑞傳是良好標的。

 

第三、振樺和瑞傳整合不成功。

 

第四、振樺本業受到很大打擊,未來瑞傳可能以華碩為主導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