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台灣+1」有這4個熱區:美、印、墨、東南亞的主力強項有哪些

 「台灣+1」有這4個熱區:美、印、墨、東南亞的主力強項有哪些

在台灣地緣政治風險下,許多國際企業要求「台灣+1」,讓台商必須尋找台灣以外的生產基地。

台灣到海外去投資的地點主要有4個:

美國:主要以台積電為主,搭配其他半導體供應鏈。

印度:主要以鴻海為主,但基於印度艱困的環境,恐怕只有鴻海能適應。

東南亞:包括越南和泰國,近期都有加溫現象。

墨西哥:這是為了配合美國「近岸外包」政策,支援美國市場當地。

不管哪一個地點對台商而言都是新挑戰。


近期,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波折不斷,正努力解決問題中。董事長劉德音謙虛的表示,台積電在台灣都是被稱讚、不被批評。但不被批評,是工程師最大的敵人。到美國後,遇到新環境、新的人、新的方法管理,就是學習成長的機會。


鴻海11月27日公告,預計投入近新台幣500億元擴建印度子公司廠房。外界推測,這是為了在印度生產iPhone做準備,印度可能成為下一個iPhone生產重鎮。鴻海是全球iPhone代工龍頭,這透露出中美供應鏈正加速脫鉤,以及台商被迫移動等重要訊號。


墨西哥近期也超熱,墨西哥躍升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跌到第三名,還在加拿大之後,這當然有地緣政治及供應鏈重組等諸多考量。


「全球化」供應鏈正在裂解,變成「區域化」,墨西哥因《美墨加協定》成為台灣、中國、歐洲、日本等國際大廠規避貿易障礙、進入美國市場的首選,是中美經濟戰的得利者。


台灣企業的唯一出路:國際化

現在,台灣的投資環境在國外投資者眼中,問題重重。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11月底發布「2024建議書」,認為台灣2024年的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台灣應制定一條經濟復甦之路,避免陷入無法控制狀況,其中「能源、人才、國際化」尤其重要。


在去全球化趨勢以及台灣投資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未來台灣企業唯一出路,恐怕是把英文學好、加強國際化、培養人才,積極到世界各地去打拚!

商周連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40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