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2024,電動車補貼,輝達,AI大聯盟,比特幣,Meta超級AI,新能源車滲透率,比亞迪,日車汽裁員,核電,新能源車,星國AI,印度GDP,台新銀福岡,沙國AI晶片,元城市,電動車聯盟,14奈米,純網保,太陽能

理事長的話:2024,電動車補貼,輝達,AI大聯盟,比特幣,Meta超級AI,新能源車滲透率,比亞迪,日車汽裁員,核電,新能源車,星國AI,印度GDP,台新銀福岡,沙國AI晶片,元城市,電動車聯盟,14奈米,純網保,太陽能

2024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1121203

 

美銀(BofA)策略師團隊開出2024年看俏的五大類資產清單,供投資人參考,其中包括大型科技公司發行的債券、先前走勢低迷的生技與再生能源股、曖曖內含光的「原鑽」概念資產、多元債券組合,以及蓄勢待升的日圓。

 

美銀策略師哈奈特領導的團隊看好大型科技公司發行的投資級公司債,賣點不在盈餘展望,而在強健的資產負債表。2023年尾,科技大咖發行的公司債已吸引資金湧入,特別是「七大巨頭」—亞馬遜、臉書母公司Meta、特斯拉、輝達(Nvidia)、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以及微軟。明年這七大咖公司債表現將更勝股價走勢。

 

2024年另一大熱門主題,是「長期低迷科技股」表現將揚眉吐氣。受利率走高衝擊,SPDR標普500生物科技股ETF今年跌勢深重;明年隨著聯準會(Fed)降息在望,這些股票的估值應可隨之改善。美銀預期,明年生技股和再生能源股可跌深反彈,表現將凌駕股價已高飛的「壟斷型科技巨頭」。

 

美銀也建議買進一些未經琢磨的「原鑽」,比喻「埋沒在最失寵、槓桿率最高的區域/類股,例如銀行、公用事業、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英國和中國市場中的一流股票」。英國富時100指數今年來只漲0.6%,多的是跌幅已深的銀行、公用事業和石油股可撿便宜,如英國石油(BP)今年來表現與大盤同病相憐,反映油價年初迄今下挫5%。陸股今年走勢也很坎坷,因為經濟復甦有氣無力。此外,美銀推薦較為複雜的債券,例如以美國30年期公債「混搭」一些投資級債券、高收益債券以及新興市場債券,或以外幣計價的主權債。

 

美銀策略師團隊也看好日圓後市,料定日本銀行(央行)明年將啟動一波久違的升息循環,那將吸引巨量資金回流日本。日股今年來已飆漲28%,使日經225種股價指數2023年表現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前茅。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24有很多不確定性

                                       

第二、七大科技巨頭仍然是重點

 

第三、七大咖的公司債表現更甚股價

 

第四、長期低迷科技股也值得注意

 

第五、日本市場長期仍然看好

 

電動車補貼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李書良,1121203

 

近年中國電動車產業強勢崛起,令美歐日等老牌汽車大國備感壓力。美國政府1日宣布,2024年起,美國生產的電動車若包含中國等國家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的稅收抵免。該新規並從2025年起適用於電動車零部件中使用的關鍵礦物。

 

綜合外媒2日報導,電動車已成為美歐國家與中國下一個競爭戰場。自2022年迄今,以比亞迪、蔚來、小鵬等中國電動車業者,相繼在巴黎、慕尼黑、東京等各國車展上大出風頭,其在電池、電控、電機、智慧座艙等供應鏈上的技術實力與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不僅令各國車企高度依賴,也帶來極大的挑戰壓力。

 

美國財政部1日發布最新產業指引,禁止來自中國和其他被視為「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的國家的材料。新規指出,從2024年開始,美國生產的電動車中若包含中國等國家製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購車者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所提供的最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至於「受關注外國實體」的定義,則涵蓋任何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包含美國公司的子公司,以及由中國國營事業控股25%或以上的其他公司。另外,2025年起,合規的車輛也不能含有由此類實體所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諸如鎳、鋰等。這項新規也將適用於2021年「兩黨基礎設施法」中發放的補助金。

 

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正採取行動,讓美國電動車產業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日前表示,美國需要減少在關鍵供應鏈上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她特別指出:「清潔能源等領域的主要供應鏈過度集中在中國,部分原因是十幾年來不公平的非市場行為。」

 

新規公布後,惹來美國政壇與產業界不同的反應,政壇人士認為新規「排中」做的仍不夠徹底,建議應採取更嚴格措施或將新規納入「通膨削減法案」。

 

但業界則鬆了一口氣,畢竟新規仍為美企和中企合作保留一些空間,令美企不必為發展電動車付出高昂成本。例如技術授權部分,福特在密西根州經營一家電池廠,但從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獲得技術授權許可,福特或可從新規中得利。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電動車產業強勢崛起,美國感到壓力

 

第二、美國開始關注電動車的電池零組件

 

第三、包括其中的關鍵礦物

 

第四、對美國並沒有什麼好處

 

第五、中國已經有完整的電動車工業系

 

輝達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1121204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2日表示,商務部需要更多資金,以阻止中國大陸在先進半導體技術迎頭趕上,她還點名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敦促晶片業者別為了賺錢而繞道幫中國大陸生產晶片,揚言將不斷更新管制措施。

 

雷蒙多在錫米谷(Simi Valley)的雷根國防論壇(RNDF)發表專題演說時,形容中國大陸是「我們面對過的最大威脅」,強調「中國不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能讓中國取得這些晶片,沒什麼好說的」,「我們將拒絕他們(中國大陸)獲得我們最先進的技術」。

 

雷蒙多表示,「我們領先中國兩年,我們絕不會讓他們趕上,也不能讓他們趕上。所以我們會拒絕提供我們最尖端的技術」,「當超級運算、人工智慧(AI)科技和AI晶片這些東西落入壞人之手,致命性將不亞於我們所能提供的任何武器」。

 

她說,要做到這一點,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需要國會提供更多資金,「我有2億美元預算」,「感覺是幾架戰機的成本,拜託」,「如果我們是認真的,就要提供所需的資金給這項行動」。

 

雷蒙多說,美國企業必須適應美國的國安優先。雷蒙多也點名輝達,「如果你繞開特定準則,重新設計晶片,讓他們(中國大陸)從事AI,那麼我將在隔天就管制它」。

 

 

我們的看法:

 

第一、輝達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

 

第二、輝達是當前AI概念最強的半導體公司

 

第三、雷蒙多希望限制輝達進入中國

 

第四、長期而言對美國沒有好處

 

第五、輝達現在開始佈局東南亞

 

 

AI大聯盟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劉忠勇,1121205

 

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IBM等超過50家人工智慧(AI)企業與研究機構,已攜手成立「AI聯盟」(AI Alliance),將共同推動開放發展AI與制定安全基準,希望共享技術並降低風險。

 

AI聯盟的成員包括超微(AMD)、英特爾(Intel)、甲骨文(Oracle)、Stability AI、軟體銀行、Sony集團、戴爾等企業,以及康乃爾大學、東京大學、聖母大學及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學術機構,但不包含ChatGPT開發者OpenAI

 

AI聯盟將聚焦負責任地發展AI技術,包括安全與資安工具,集結資源支持「開放創新與開放科學」,擴增開源碼的AI模型數量,發展新硬體並與學術研究人員合作,而非一些公司偏好的自有系統,最終將設立治理委員會與技術監督委員會。

 

這個聯盟會有MetaIBM擔任領導角色有其邏輯。Meta過去幾個月來已持續釋出其大型語言模型的開源碼版本,IBM長期都有開源碼軟體的歷史,該公司擁有Linux系統服務供應商Red Hat

 

Meta全球事務副總裁克雷格(Nick Clegg)在聲明中說:「我們相信,AI開放發展,讓更多人受益、打造安全產品並研擬安全,會更好。」IBM資深副總裁兼研究部門主管吉爾(Darío Gil)表示,IBM8月以來便與Meta合作,統整聯盟成員,AI聯盟近期將釋出AI模型與安全驗證的指標工具。

 

開源碼AI技術的支持者認為,這種方式能更有效率地耕耘這些高度複雜的系統。

 

超微副總裁兼資料中心事業群總經理諾羅德(Forrest Norrod)表示,超微將以其硬體和其他聯盟成員一同支持開放AI生態系,並且將打造能讓企業使用其晶片的軟體。

 

 

我們的看法:

 

第一、「AI大聯盟」值得關注

 

第二、主要成員包括臉書母公司MetaIBM

 

第三、但不包括OpenAI

 

第四、「開源平台」對於AI發展有高度重要性

 

第五、台灣並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在「AI大聯盟」中

 

比特幣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1121205

 

比特幣交易價格4日漲破40,000美元大關,是20225月以來首見,主要是降息預期和來自ETF的需求增加,使這種數位資產延續了今年的反彈之勢。市場看好比特幣2024年能創新高價位,甚至突破10萬美元大關。

 

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價,比特幣4日開高走高,盤中一度漲6%,報42,144.3美元,今年來的漲幅已超過140%。比特幣前次站上40,000美元是在穩定幣TerraUSD暴跌、幣圈爆發連鎖反應之前。

 

隨通膨降溫,投資者愈來愈相信聯準會(Fed)已完成升息、明年可能降息,推動全球市場的反彈。

 

數位資產行業也在等待貝萊德(BlackRock)等公司申請推出比特幣現貨ETF的結果。彭博資訊報導,有一批此類基金將在1月之前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批准。

 

IG Australia Pty市場分析師賽卡摩爾撰寫報告說:「比特幣繼續受到美國證管會批准ETF和聯準會2024年降息的樂觀情緒支撐。」他補充表示,技術研究顯示,下一個要關注的價位是42,330美元。

 

幣圈人士紛紛看好新一輪牛市已經開始,愈來愈多人預測比特幣2024年能創新高價位,甚至突破10萬美元大關。渣打銀行上周重申4月的預期,仍看好比特幣明年底有望漲到10萬美元。根據CoinDesk,這意味比特幣價格將再漲約150%

 

除了降息預期,另外可能帶動比特幣漲勢的還有比特幣ETF可能很快獲得批准,吸引來較多以前不願意接觸加密貨幣的傳統投資人;其次是明年5月比特幣可能迎來四年一次的「減半」,指礦工挖礦獎勵減少一半,這會讓比特幣發行速度下降,往往推動新一輪漲勢。

 

比特幣從去年加密貨幣暴跌中反彈,挺過FTX平台創辦人班克曼-佛瑞德詐欺案、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承認犯下洗錢罪的衝擊。對於樂觀人士來說,取締違法活動的努力和出現大量ETF的申請表明,加密貨幣業更加成熟而且可能更廣泛地被採用。

 

即便如此,比特幣和較小型的以太幣和BNB,目前價位仍然遠遠低於加密貨幣在疫情期牛市創下的紀錄。比特幣於202111月創下一枚近6,9000美元的峰值。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特幣價格強力反彈令人震驚

 

第二、可能是利空出盡的原因

 

第三、越來越人預測,比特幣2024年將創新高價位

 

第四、聯準會明年降息,可能推動全球市場的反彈

 

第五、仍然有很多大咖對於比特幣不信任

 

Meta超級AI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賴瑩綺,1121205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一席「五年內AI能跟人類智慧一較高下」的說法吸引市場目光,但圖靈獎得主、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則持相反看法,強調短期內不會出現超級AI。他認為,在超級AI問世前,世界上更有可能出現「貓級」或「狗級」的人工智慧。

 

 

黃仁勳日前表示,人工智慧將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成長到「相當有競爭力」的水準,在許多腦力密集型任務上勝過人類。對此,楊立昆在Meta人工智慧研究團隊(FAIR)十周年慶祝會上提出不同看法,明顯與黃仁勳「唱反調」。

 

楊立昆認為,如果人類想要訓練出一種不僅具備總結文本能力,還具備某種意義上類人的感知能力和常識的人工智慧系統,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科技行業目前對語言模型和文本資料的關注,不足以創造出研究人員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夢想的那種先進的類人人工智慧系統。

 

楊立昆表示,限制當前人工智慧發展速度的原因之一,在於訓練資料的來源主要局限於文本。他說,文本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資訊來源,目前要訓練出一個現代語言模型,所需要的的文本量巨大,需要人類用2萬年才能閱讀完。

 

但即便用相當於兩萬年的閱讀材料來訓練一個系統,它們仍可能不明白「如果AB相同,那麼B就和A相同」,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基本的東西,AI沒法通過這種訓練來瞭解。

 

但楊立昆表達出對輝達的看好,他說,「我認識Jensen(黃仁勳),這是一場人工智慧戰爭,而他在提供武器。」楊立昆說:「如果你認為通用人工智慧(AGI)已經流行,你就必須買更多AI系統使用的繪圖處理器(GPU),只要OpenAI等公司的研究人員繼續追求AGI,他們就需要更多輝達的計算機晶片。」

 

楊立昆表示,GPU仍然是人工智慧的黃金標準。不過,未來的計算機晶片可能不會被稱為GPU,「你將有望看到新的晶片,它們不是圖形處理單元,它們只是神經深度學習加速器」。

 

 

我們的看法:

 

第一、黃仁勳認為五年內,AI能跟人類智慧一較高下

 

第二、但Meta首席科學家持相反看法

 

第三、AI的發展跟晶片有很大的關係

 

第四、黃仁勳是站在推銷晶片的角度,做出這樣的預測

 

第五、黃仁勳是人工智慧戰爭武器提供者

 

新能源車滲透率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楊日興,1121205

 

大陸汽車市場從傳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車的結構轉型速度飛快,前工信部部長、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近日表示,原本規劃2035年達到新能源車滲透率要超過5成,該目標如今有機會提早10年實現。

 

澎湃新聞報導,苗圩近日在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產業論壇引述數據指出,大陸在2017年時新能源車銷量僅有77.7萬輛,但5年後的2022年,新能源車年度銷量已高達688.7萬輛,且當年度新能源汽車在市場滲透率達到28.2%,已是提前三年超越「十四五」設定的20%目標。

 

苗圩表示,今年大陸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預計可以達到33.33%以上,這種高速增長趨勢,代表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取代之勢,預計原本設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車超過50%目標,很可能於2025年或是最晚在2026年實現,相當是提早10年達標。

 

大陸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除1月份之外,各月份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均高於30%,自6月以來滲透率又都超過35%,11月更接近40%,顯示今年大陸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挑戰35%。

 

車市結構轉變不僅體現在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層面,大陸自主汽車品牌也抓住此次機遇崛起。苗圩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大陸自主品牌乘用車在今年上半年銷量年增高達22.4%至598.6萬輛,市占達53.1%,大陸品牌乘用車首次在當地銷量超越外國品牌,改變外國品牌長期以來占優勢的乘用車格局。

 

但苗圩也呼籲,雖然大陸新能源汽車在比賽的「上半場」打得很好,但是決定勝負的「下半場」各方聚焦發展智慧汽車競爭,當前汽車產業已是大陸品牌轉型成功的標誌,但是對於智慧汽車應該如何發展,還有許多問題要思考。

 

苗圩舉例,像軟體與平台對汽車產業重要性日益增加,要怎麼把握如手機時代安卓這種生態機遇。以及對未來汽車產業的「微笑曲線」兩端,大陸企業該怎麼切入代表高利潤率的專利與服務,迎向從硬體轉賣軟體、從產品轉賣服務的新趨勢,都是當中課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新能源車發展迅速

 

第二、原先2035年滲透力才達到五成,現在有機會十年實現

 

第三、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追得上中國

 

第四、今年滲透率可以達到33.33%以上

 

第五、台灣電動車的滲透率還不到10%

 

比亞迪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葉文義,1121201

 

大陸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公布11月銷量301,378輛,年增31%,較前月歷史新高301,833略減0.15%,僅差455輛,仍為歷史次高紀錄。

 

比亞迪在今年10月首次單月銷量突破30萬輛,純電動車型銷量過半達到165,505輛,年增60.4%;11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17150輛,年增49%。

 

財聯社報導,理想、小鵬、零跑、蔚來和哪吒等五家造車新勢力1日相繼交出的11月交付數據,經歷金九銀十的狂飆後,11月交付量均略顯疲態。

 

理想汽車11月交付新車41,030輛,仍占據新勢力交付量榜首,且連續兩個月實現交付量突破4萬輛,月增1.5%。今年前11月理想汽車累計交付325,677輛,提前達成202330萬輛的銷量目標。

 

小鵬汽車11月以241輛交付量守住新勢力第二名位置,同時也是第二次實現單月交付破兩萬輛,月增0.19%。今年以來,小鵬汽車已連續10個月保持月交付正增長。截至11月末,小鵬汽車2023年累計交付121,486輛,超去年全年總量。

 

零跑汽車11月交付18,508輛,創歷史新高,年增130%。零跑宣布,零跑首款全球化車型C10將在明年1月開啟大陸國內預售,並計畫在明年第1季完成到店、上市與交付等一系列動作。

 

蔚來汽車11月交付量較上一月出現小幅下降,以15,959輛的交付排名第四。1~11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42,026輛,年增33.1%。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亞迪11月銷量創歷史次高

 

第二、年增31%非常驚人

 

第三、10月首次單月銷售量突破30萬輛

 

第四、11月純電動車銷量年增49%

 

第五、其他幾家新創電動車公司成長也非常可觀

 

日車汽裁員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楊日興,1121204

 

經歷疫情摧殘以及在當前大陸激烈的新能源車紅海競爭下,日系車企正在最大車市遭遇生存危機,廣汽本田日前啟動25年來首度裁員、涉及約900人,一汽豐田則停止部分產線生產。外界關注日系車在三菱退出大陸車市後,「雙田」如何因應市場變局。

 

 

綜合媒體報導,廣汽本田在11月底告知員工,因為公司產量不斷減少而啟動裁員,將裁撤公司13,000名員工中的7%,主要涉及從職業介紹所雇用的工人。這是廣汽本田自1998年成立後的首次裁員。廣汽本田並沒有成功適應大陸快速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今年前十個月銷量僅約49萬輛,年減幅度高達18.5%。

 

其他日系車企同樣陷入困境,天津一汽豐田近日宣布,基於目前車型結構的調整,停止在天津廠部分老化生產線的生產,持續改良產線與生產系統。日本時事通訊社指出,停止天津廠部分生產是豐田應對汽油引擎汽車銷售疲軟問題的一項重大調整。在7月,豐田在大陸另一家合資企業廣汽豐田也爆出裁員約千人。

 

路透等外媒此前亦指出,豐田已告訴經銷商,將延長與一汽豐田的減產計畫。去年豐田汽車在大陸市場遭遇十年來首度銷量下滑,而在今年前十個月,在豐田全球汽車銷量約850萬輛中,大陸市場占約20%。

 

另一家日系車企三菱汽車在9月底時宣布,停止在大陸的汽車生產,正式退出大陸市場,原本的廣汽三菱工廠也由新能源品牌埃安接手。

 

日經中文網指出,三菱汽車當前將目光放到東協國家以及澳洲市場上,預計在三年內投入3,000億日圓研發費用,打造適合東南亞市場的車款。市場關注三菱的路線會否成為日系車廠的一條新活路。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車企在大陸市場遭遇生存危機

 

第二、連本田、豐田這些大廠都裁員

 

第三、日企在電動車嚴重落後

 

第四、三菱已經放棄大陸市場

 

第五、大陸車企現在也積極往東南亞發展

 

 

核電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黃國樑,1121207

大陸第四代核電技術又有新進展,大陸國家能源局指出,山東榮成的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反應爐核電廠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機組。

 

新華社報導,高溫氣冷反應爐核電廠重大專項總設計師、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作義說,高溫氣冷反應爐是國際公認的第四代核電技術先進反應爐型,是核電發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固有安全性」,即在喪失所有冷卻能力的情況下,不採取任何干預措施,反應爐都能保持安全狀態,不會出現燃料棒熔毀和放射性物質外洩。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在山東半島最東端偏南側的石島灣內,此次集聚設計研發、工程建設、設備製造、生產運營等產業鏈上下游500多家企業及單位,先後突破多項世界級關鍵技術,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3.4%,首套設備2,200多台,創新設備600多台。

 

值得注意的是,依「十四五」規劃,大陸核電裝置容量計畫在2025年達到7,000萬千瓦。而在「雙碳」目標的情形下,業界普遍預測至2030年在運核電裝置規模1億千瓦,2035年在運和在建核電裝置容量合計達到2億千瓦,大陸核電發電量可望超過美國,占比將上升到約10%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第四代核電廠又有新進展

 

第二、核電是未來趨勢

 

第三、COP28確定核電未來的發展重要性

 

第四、台灣仍然沒有重視核電的價值

 

第五、2035年大陸核能發電量可以超越美國

 

新能源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21205

中國大陸乘聯會昨(4)日表示,2023年大陸新能源乘用車發展優勢不斷鞏固與擴大,初估11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94萬輛,創歷史新高,年增29%,累計今年111月測算的批發774萬輛,年增35%。但特斯拉11月大陸製電動車銷量卻年減17.8%降至8.24萬輛,創下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中國乘聯會微信公眾號指出,今年大陸乘用車市場熱度溫和上升,11月進入年底衝刺階段。11月新能源市場在新產品效應和價格的雙重驅動下有望達歷史新高,對11月整體車市強增長構成有力支撐。

 

乘聯會表示,各車企借助「雙11」宣傳以及月中廣州車展提升關注度,11月車市將維持相對較高景氣度。但「雙11」期間市場反應較為一般,需求端相對偏冷,終端暫未展現銷售爆發的潛力。

 

近幾年新能源車市場仍處於爆發成長到高速成長的持續上升期,新增長動能推動車市結構性成長,因此11月也是年內新高月度。今年是沒有新能源補貼的第一年,11月缺乏過去幾年補貼退出前的搶購刺激因素,因此上升走勢溫和。

 

對此,乘聯會稱,目前大陸汽車出口的海外市場環境仍維持良好態勢,近期大陸新能源乘用車出口持續走強,形成海內外新能源市場同步走強的特性。

 

乘聯會指出,今年10月大陸乘用車市場,新能源銷售萬輛以上的17家廠商批發銷量佔總新能源乘用車全月銷量的88.8%,這些企業的11月預估銷量為84萬輛,以正常結構佔比預測11月大陸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在94萬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乘聯會數據來看,特斯拉11月大陸製的電動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17.8%8.24萬輛,這也是自 20221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當時年減21%)。但陸製的Model 3Model Y汽車的交車量比10月上升14.3%

 

反觀大陸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憑著品牌「王朝」和「海洋」等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在11月乘用車交車量再次創新高,突破30.1萬輛,年增31%

 

去年年底乘聯會預測,2023年大陸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為850萬輛,狹義乘用車銷售量為2,3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可望達到36%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一到十一月新能源車銷售量774萬輛,年增35%

 

第二、特斯拉十一月大陸電動車銷售卻減少17.8%

 

第三、特斯拉創去年十二月以來最大跌幅

 

第四、大陸的汽車越來越有競爭力

 

第五、特斯拉未來必須靠降價策略

 

 

星國AI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鍾志恆,1121206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4日出席新加坡人工智慧(AI)會議時宣布,將推出「全國AI策略2.0」(NAIS 2.0),藉網羅和培養等方式讓AI人才庫擴大2倍至1.5萬人,在未來35年內,加強經濟與社會競爭力。

 

按照NAIS 2.015項行動,新加坡將致力吸引全球頂尖AI人才前來工作,並培養自家數據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把新加坡打造成具標誌性AI基地,強化AI新創公司生態系統。

 

在此策略下,政府提高AI產業補助規模,鼓勵建立AI新創公司,和吸引企業前來設立AI研發中心。為吸引海外AI人才,政府還準備擴大AI培訓計劃,和增加繪圖處理器(GPU)產能,供應本地AI研發所需。

 

NAIS 2.0有兩大目標。首先,要把AI應用在民眾健康和氣候變遷等領域,來因應與克服相關需求和挑戰。另外讓新加坡民眾和企業擁有能力與資源,在未來AI高度發展時得以發揮潛能。

 

政府尚未公布用來打造AI聚落地點,但強調未來AI園區將是相關領域創新的關鍵。由於近期AI技術尤其是生成式AI有重大突破,讓新加坡重新聚焦其AI策略。

 

為配合國策,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AI Singapore)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宣布以5,230萬美元投資「全國多模態大語言模型計畫」推動東協AI創新,支持NAIS 2.0培養相關人才與產業。

 

新加坡是包括谷歌與微軟等科技巨擘的亞洲總部,目前人口約545萬人,其積極透過晶片商與雲端服務商合作,提升其高效能運算能力。

 

根據美國證交會(SEC)資料,AI晶片大廠輝達截至10月底止當季營收裡,27億美元來自新加坡,為其第四大營收來源地。前三大為美國、中國和台灣。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加坡大力發展人工智能

 

第二、將推出「全國AI策略2.0

 

第三、AI人才庫擴大兩倍至1.5萬人

 

第四、新加坡政府有執行力

 

第五、全球許多大廠往新加坡佈局

 

印度GDP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林奇賢,1121202

 

印度7~9月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7.6%,居全球主要經濟體之冠。各界普遍看好隨著中國大陸經濟減速,未來幾年亞太主要成長引擎將轉向南亞與東南亞。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預估印度經濟未來三年將強勢成長,巴克萊、花旗和星展銀行等也都已上調印度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

 

印度1130日公布,7~9月國內生產毛額成長7.6%,高於市場預期。隨後標普全球上調印度在明年3月止的今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至6.4%,高於之前預估的6%,因印度國內消費增加,明年度則預料成長6.5%,後年度將成長7%

 

花旗集團也以投資活動升溫為由,上修印度今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0.5個百分點至6.7%,巴克萊上調0.4個百分點至6.7%,星展銀行從6.4%調高到6.8%

 

印度國家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高許說:「今年度上半年的實質GDP成長率為7.7%,全年的整體成長率將落在7%左右,不過有機會突破7%的關卡。」他先前預測印度經濟將成長6.7%

 

這些數字都高於印度央行先前預測的成長6.5%

 

除了上季GDP成長報喜之外,印度上月製造業活動相對強勁。標普全球1日公布的印度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的55.5升至56,傲視其他亞洲經濟體。印度政府正支出數十億美元升級基建,並提供補貼給想在印度設廠的企業。

 

標普全球公司指出,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其他新興市場,今、明兩年GDP表現也因內需強勁而看好。相較下,標普全球也上調中國大陸今年成長率預測0.6個百分點至5.4%,明年預估值也從4.4%提高到4.6%,原因是北京當局加碼刺激經濟,但也警告不動產業動盪將持續威脅經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印度七到九月GDP成長7.6%

 

第二、居全球主要經濟體之冠

 

第三、中國今年GDP5%都成問題

 

第四、全世界看好印度成長潛力

 

第五、印度近期製造業表現相對強勁

 

台新銀福岡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巫其倫,1121205

 

台積電帶動供應鏈赴日投資潮,國銀亦嗅到商機,今年積極布局日本。繼玉山銀行、彰化銀行、中信銀行後,台新銀行4日正式宣佈,今年提出的福岡出張所(福岡支行)申設案,1127日已獲日本金融廳正式核准,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業。

 

台新銀表示,福岡出張所設立後,將透過東京及福岡兩個營業據點,服務版圖涵蓋本州和九州地區。2016年日本東京分行開業後,積極參與當地聯貸市場業務外,也透過在台灣深耕數十年耕耘台商基礎,掌握台商在日本各項業務需求,尤其近年日本不動產投資市場熱絡,東京分行也持續服務廣大的台商,擴大不動產貸款授信部位。

 

台新銀指出,隨台積電宣布赴日投資,台新銀看好九州未來業務發展機會,今年再提福岡支行申設案,將業務範圍拓展至日本九州地區,以掌握日本半導體產業聚落及磁吸效應下其他高科技產業聚落發展的商機,未來台新於亞洲布局將更完整,對顧客服務更全面以及國際化。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溫,企業加速供應鏈重置的調整,並將供應鏈分散風險列為首要考量。日本與東協具有友好合作關係,台新銀行看好東協人口紅利、資源豐富、對外資優惠條件、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成為供應鏈重組移轉的重要地區,未來成長空間可期。同時也將持續擴張海外版圖,服務更多台商及提高海外獲利占比。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9月底國銀在日本設有一家子銀行及十家分行,其中八家分行位於東京,一家分行位於大阪、一家位於福岡。隨台積電赴日設廠效應,國銀近期日本布局更熱,三家積極鎖定台積電熊本廠商機,包括玉山銀日本福岡分行已於9月開業,中信銀東京之星銀行熊本事務所預計在1218日開幕,加上台新銀東京分行將在福岡設置支行。另外,彰銀大阪支行已獲日方獲准,預計明年第一季開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積電帶動供應鏈赴日投資熱潮

 

第二、金融機構也前往日本佈局

 

第三、台灣的銀行在日本佈局還不普遍

 

第四、近期有好幾家銀行獲得許可

 

第五、未來日本比東南亞更有潛力

 

沙國AI晶片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陳穎芃,1121205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政府為了維護國安並防堵中東壯大AI勢力,曾在稍早逼迫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旗下投資公司出脫對美國AI晶片業者Rain Neuromorphics持有的股權。Rain Neuromorphics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投資的新創公司,被外界視為AI產業新星。

 

據了解,Rain Neuromorphics曾在去年募資2,500萬美元,由Saudi Aramco旗下投資公司Prosperity 7為首的財團投資入股,但這筆交易隨後遭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最終認定威脅美國國安,因此在今年稍早已逼迫Prosperity 7出脫股權。路透報導,美國的行動可能會減緩中東地區人工智慧發展。

 

隸屬美國財政部的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專門負責外資對美國企業及房地產進行的投資案,確保這些投資案沒有威脅美國國安的疑慮。自從去年底ChatGPT爆紅帶動全球AI市場起飛後,美國更加防備中國及其他國家在AI及半導體市場壯大勢力。

 

美國繼去年底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管制後,今年8月進一步擴大對輝達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AI晶片的出口限制,同時擴大管制對象,將特定中東國家也列入管制名單,就是為了防備中國透過中東國家間接取得美國先進半導體。雖然美國政府並未公布詳細的管制名單,但外界普遍猜測,名單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為了維護國安積極防堵中東壯大AI勢力

 

第二、沙國投資的美國AI晶片業者被盯上

 

第三、沙國跟阿聯酋都積極發展AI

 

第四、中東大力投資半導體產業

 

第五、中東半導體產業發展具有前景

 

元城市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顏瑞田,1121205

台灣打造元宇宙版圖邁開一大步,HTC全球業務暨行銷資深副總裁黃昭穎表示,愈來愈多大型業者加入,證明元宇由方向絕對是未來趨勢,看好元宇宙將成為下一個世代的網際網路,對整個生態系有很大的幫助,受惠於此,宏達電VR事業明年會比今年更好,且這幾年本業會一年比一年好。

 

宏達電4日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打造「元城市互聯新生活」,將在高雄導入「數位雙生」應用,融合虛擬技術與高雄在地文化,在元城市中建構多個虛實展館和活動、展示元宇宙的多元應用,同時有助新創公司面對新世代與市場競爭。黃昭穎表示,高雄率先全台導入數位雙生,進一步與當地業者、新創公司合作,未來將再有200家元宇宙商城。數位雙生是元宇宙的重要應用,以前打造智慧城市需要實體開說明會,不過現今已經可以自行從虛擬世界來進行。

 

此外,市場傳出Meta計劃對元宇宙晶片開發部門進行裁員,及2024年蘋果將推出Vision Pro最新AR/VR頭戴式顯示器,售價高達3,500美元、上看新台幣10萬元,市場對元宇由前景看法不一。黃昭穎指出,各家在元宇宙都還處投資階段,希望三~五年會看到成熟應用。此外,去年全年全球數位雙生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且持續擴大中,光是美國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就高達33%。

 

宏達電打造的「元城市」,未來民眾可透過「自己的元城市家」進入11高雄市特色數位雙生虛擬展館,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國際音樂文化地標,到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國際藝文基地,再到高雄市立美術館的現代藝術文化樞紐,以及高雄巨蛋的身歷其境的體育觀賽,提供民眾多元且精采紛呈的數位生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元宇宙目前已經沒有人重視

 

第二、韓國是極少數仍重視元宇宙的國家

 

第三、台灣只有宏達電在深耕元宇宙

 

第四、宏達電和高雄市政府合作

 

第五、三到五年內看不到什麼成熟的運用

 

電動車聯盟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苗珮瑩,1121205

「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昨(4)日舉行啟動儀式,計有義隆電子(2458)、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等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發起,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時,期許產官學研與政府合作,在台灣建立國際電動車綠色且具韌性的供應鏈,打造新興兆元產業。

 

由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主辦的「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昨日在清新溫泉飯店舉行。包括陳建仁及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等人都到場。

 

產學界代表有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晧、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台中精機協理黃怡穎、雲科大校長楊能舒等人。

 

陳建仁強調,我國電動車在政策扶植與產業研製共同努力下,已有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估超過4,000億元,2025年更將成長至近6,000億元,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車輛產業進入兆元產值。

 

陳建仁指出,大肚山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聚集逾千家廠商,可說是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

 

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企業持續創新,維持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發展的全球領先地位,也為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優勢。

 

政府於去年頒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設定2040年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打造淨零碳排的友善運輸環境,各部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例如:經濟部補助整車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打入國際供應鏈、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

 

交通部也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陳建仁說,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與小客車整車已有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均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供貨給全球車廠,包括和大、華德、成運、帝寶等中部企業,都積極響應政府在台投資政策。

 

同時,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具備完整車輛驗證能量,可就近協助中部企業對應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佈局全球商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中市「大渡山電動車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第二、總共有三十五家廠商共同發起

 

第三、這是一個由產業界打造的生態系,很不簡單

 

第四、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是前台中市長,也是本聯盟背後推手

 

第五、大渡山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聚集千家廠商

 

 

14奈米

資料來源:取自中國時報 李侑珊、王玉樹、游念育,1121206

行政院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國防、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領域、共22項技術列入管制,其中半導體鎖定14奈米以下製程IC製造、異質整合先進封裝技術。經濟部表示,管制方向與美國同步,不會影響台積電在大陸的商業活動。國科會預計3個月後滾動檢討,可能再提第2波管制清單。

 

3個月滾動檢討 擬提第2波清單

 

立法院去年5月三讀通過《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祕密,違者最重可處12年有期徒刑,罰金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且受政府資助達一定基準的關鍵技術涉密人員,赴大陸需申請許可。由於國科會遲未完成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修正後的《國安法》無法公布生效。

 

國科會依《國安法》,由產官學研組成的審議會,經1年半討論,確定清單後,行政院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即日實施,這份清單並送立法院備查。

 

這份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包括國防有6項、太空科技有8項、農業領域有3項、半導體領域有2項、資安領域有3項。最受關注的是經濟部所提的2項半導體技術,國科會前瞻及應用科技處長陳國樑強調,「這不是禁令,不是管制的概念,而是保護」,是在原有《營業祕密法》多加一層保護,當業者的營業祕密被竊取、流入外國或敵對勢力時,可動用《國安法》,加重罰則。

 

政院5日公告實施 送立法院備查

 

經濟部表示,3個月內將盤點所有科專補助、委外案,凡屬「14奈米以下製程」、「先進封裝技術」兩大技術,且政府補助達5成以上,參與的產業界、學研人員,都將造冊列管,送交移民署,未來進入中國大陸須事先報備,審查取得許可才能去。

 

晶圓製造以14奈米為管制界線,經濟部解釋,此與國際同步,美國對晶片出口管制也是取14奈米以下;再者,台灣14奈米以下在全球市占率7成,可運用在AI、通訊、車用電子等,確是關鍵技術。

 

經濟部說,台積電在大陸是生產1416奈米製程晶片,占其總營收約1成,不致於對台積電的商業活動造成困擾。

 

台大校長陳文章受訪時說,國科會發布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主要考量是維護「兩力」,即企業競爭力與國家競爭力,各國為保持競爭力,會立法保護關鍵技術,美國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晶片管制禁令,便是出自於相同的邏輯。

 

綠指訂出方向 藍批大選前急就章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表示,在核心關鍵技術清單確定後,企業、產業與執法單位才會知道方向該怎麼走。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則認為,去年急就章通過修正《國安法》就是搞抗中保台,但如何訂施行細則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才會搞了1年多;蔡政府卸任在即,擔心此法會被國民黨拿來倒打一頓,加上大選將至,抗中保台牌不能倒,因此再度急就章,提出第一波清單。

 

李德維痛批,民進黨總是把法律當成裝飾、政治工具,為了當下時勢就喊修法,通過後就丟在一邊,實在令人心寒。

 

所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依《國安法》,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第1基於國際公約、國防需要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考量;其次可促使台灣產生領導型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經認定為關鍵技術項目的營業祕密,若遭經濟間諜竊取,得由檢調依法偵辦、加重其刑。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基於國安考量限制半導體技術輸出

 

第二、行政院公告「國家關鍵技術清單」

 

第三、半導體鎖定十四奈米以下IC製造

 

第四、這份台灣管制清單,重點在於嚇阻技術輸出

 

第五、台灣的做法主要是為了配合美國

 

純網保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1121202

今年純網保申設無望、確定全軍覆沒。中信金控(2891)公告,子公司台灣人壽董事會決議通過簽署純網產合資終止協議書。中信金控回應,目前先就與遠傳推動業務合作,利用自身既有通路與對方產品結合,找出更多機會點。

 

金管會20228月至10月受理業者遞件,最後收到「中國信託網路產物保險」及「福爾摩莎產物保險」二組團隊遞件。但後者不符合法定資格,去年12月申設案遭駁回。

 

今年3月,金管會宣布中信網保申設案緩議,雖認可導入金融科技發起人加值數據,但考量營運模式、商品創新優勢等等,予以緩議。據了解,投資方協調後,台灣人壽董事會重訊決議通過,簽署純網產合資終止協議書。

 

金管會12月原本將進行評估,是否再開放業者申設純網保,但台灣人壽董事會決議,通過純網產合資終止協議書,內部也傾向不會再申請,等同金管會未重新評估前,純網保就已全軍覆沒。

 

中信金指出,與遠傳合作原本就是雙方尋找機會點,原先是朝向共同組織合作,但現階段雙方了解後,發現既有通路與對方有許多合作空間,找到滿多機會,因此決議走一般業務方式。

 

中信金指出,遠傳擁有幾百萬名通訊用戶,雙方相關了解後,已經有一個初步合作方向,這個形式是「現在進行式」;同時,也是基於金管會之前緩議的理由,中信金認為,應該要從既有業務突破,目前產險原本就可以透過網路做,中信空間相當大。

 

台灣人壽指出,考量保險局今年103日公告,開放保險業與金融科技公司異業合作,推出創新型保單,中信產險將於現行法令下,專注開發設計創新商品,並進行數位創新,提供多元創新商品服務及卓越客戶體驗。

 

 

我們的看法:

 

第一、網路銀行表現不佳

 

第二、純網保也沒人有興趣投資

 

第三、中信金已經決定不再投資純網保

 

第四、中信金反而選擇跟遠傳電信策略聯盟

 

第五、台灣的網路平台市場太小

 

太陽能

資料來源:取自聯合報 陳昱翔,1121204

 

全球太陽能模組供過於求壓力加劇,歐美市場庫存大爆倉,大陸太陽能模組廠透過東南亞製造「洗產地」的產品無處銷售,轉向大量傾銷台灣,並以市價六、七折拋售求現,售價比台廠成本還低。太陽能紅色供應鏈不惜成本來台殺價搶市,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台廠再度面臨「紅色警戒」。

 

相關傾銷效應,也造成台灣太陽能廠產品在國內內需市場占比大幅萎縮的狀況。業界估計,去年台灣來自東南亞等地的進口太陽能模組占比約二至三成,如今已攀升到超過四成,甚至逼近五成。

 

國內太陽能市場先前因總統大選前導致地方政府觀望,核發電廠許可腳步停滯,衝擊台廠出貨動能,如今又有紅色供應鏈擴大來襲,台灣太陽能廠面臨內外在不利因素夾擊,陷入四面楚歌險境,敲響產業警鐘。

 

不具名的本土太陽能模組大廠高層透露,歐美市場因太陽能模組廠生產量太多,導致國際價格暴跌,已低於現金價,明年恐有多家國際太陽能廠面臨關門窘境,台廠難逃波及。陸企先前拚命在歐洲、美國市場塞貨,如今歐美兩大市場已「塞(貨)無可塞」,庫存大爆倉,「歐洲當下庫存量三年都消化不完」。

 

隨著歐美市場庫存大爆倉,陸企在東南亞製造的太陽能模組轉向來台傾銷,並以市價六、七折拋售,只為拿回現金、消化庫存,報價甚至比台灣太陽能模組廠的成本還低。

 

國內太陽能模組廠表示,太陽能模組材料的組成,包括電池、玻璃、背板、鋁框等,光這些物料成本就差不多已達每瓦廿美分,還不包括人工、運費以及其他營運成本等。如今,東南亞製的太陽能模組報價卻比台廠成本還低,透露這些廠家只為倒貨求現,甚至以較低劣的品質銷售台,不但會造成台灣本土製造業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引發國安危機。

 

業者分析,這些將太陽能模組傾銷到台灣市場的東南亞太陽能廠,都是大陸太陽能廠在海外的「分身」。先前大陸太陽能廠為規避各種關稅、反傾銷等政策,過去幾年積極在東南亞設立公司,藉由「洗產地」的方式,從東南亞出貨到各國市場,但即使台廠、政府都知道,仍無法阻止東南亞模組傾銷台灣的狀況持續擴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太陽能模組廠,透過東南亞製造「習產地」

 

第二、陸汽太陽能組件大量化負銷台灣

 

第三、全世界的價格都大幅下跌

 

第四、在這種情況下,太陽能企業短期不可能賺錢

 

第五、台灣太陽能產業缺乏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