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博智/南山,聯想電腦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第58期電子報

博智/南山

本周金管會否決博智/中策收購南山人壽,主要理由是「適格性」,金管會認為博智不符合「長期經營承諾」及「有能力因應長期增資需求」。

博智是PE,PE是要下車的,博智已承諾股票要鎖七年,並且提供3.25億美元作為增資準備,仍然沒有辦法說服金管會「長期承諾」和「增資準備」。從做案子的角度來看,這對投資人已是極嚴苛的要求,只能說台灣主管當局不了解或不喜歡PE。

台 灣強調適格性,也就是希望賣給「策略投資人」。但是台灣不了解的是:全世界策略投資人對台灣都沒有興趣,保險公司撤資尤其嚴重,最近Mass Mutual退出三商美邦,AVIVA也傳聞要退出第一金人壽; 目前全球策略投資者大都是賣家而非買家;陸資成為全球最主要買家(AIA香港上市就有陸資人壽公司欲入股);全球金融海嘯後,PE成為主流投資人。

台灣政府另外不喜歡博智的原因是懷疑有「中資」,雖然後來證明沒有,但是「中策」的名字及股東組成還是讓人起疑。台灣有嚴重的「恐中症」,「博智+中策」的組合等於「PE+中國」,正好是致命的deal-breaker。

博 智也犯了錯誤,我認為沒有做好公關和lobbying是主要因素,另外也低估了台灣的選舉和政治文化。博智負責人Bob Morse是前花旗亞洲區總裁,形象正直,資歷豐富,我在寶來服務期間曾將華僑銀行賣給花旗,當時彼此深入交手過。但博智選擇讓香港前恒生銀行總裁柯清輝 打前鋒,結果其大陸政協身份又被查到,成為一大敗筆。另外博智為了過關,不斷變更投資架構和股東成份,反而被主管機關認為誠信有問題。

博智案是企業、股東(美國政府)、員工、投資人和主管機關(台灣政府)五輸的結局,對於台灣來說,現在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協助AIG儘快順利出售,保障其投資權益才不致對剛起步的「全球招商」造成重傷害。


聯想電腦

聯想最近公佈財務數據,成績亮眼,首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50%,第二季成長速度在全球五強中排名首位。

聯想五年前從IBM手中買下PC業務,當時的想法是成為一家「真正全球化的企業」,並聘請前Dell亞洲區總裁擔任CEO,由於業績節節下滑,去年創辦人柳傳志重披戰袍。

聯想轉型策略是固守中國市場,變成新興市場專家,而放棄全球擴張策略。五年前,海外市場營收占聯想總收入一半,現在則有1/3。中國市場營收雖只有一半,但貢獻了所有獲利,大陸市占率比第二/三名HP和Dell加起來還要多2/3。

掌握中國市場才能贏得世界,無怪乎宏碁最近要和方正聯手合作。明碁五年前若不併購西門子,今日可能會是中國前三強。台商還有很多「中國內需市場經營」學分要補修,策略聯盟和併購是較快途徑,值得企業深思。


【本文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 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