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台灣大/東南亞,線上金融,友訊,保就業,台企信評,Foodpanda,美國銀行,鴻海/電動車,鴻海/半導體
台灣大/東南亞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12日表示,該公司正在推動第二階段轉型工作,目前規畫在東南亞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行動,已鎖定類似momo富邦媒這類型的科技網路公司,今年就會看到投資併購成效。
林之晨指出,台灣大轉型已經達到第一個階段目標,第一季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7%,營業利益年增6%,稅後淨利年成長8%。相較2019第一季台灣大營收年減1%,營業利益年減11%,稅後淨利年減12%,在過去12個月,台灣大同時逆轉了營收、獲利衰退。
其中,被列為台灣大第二成長曲線的momo富邦媒第一季營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高達29%,相較2019年第一季營收年成長15%,約增長了近一倍,拉長看過去12個月,momo在2019年4月到今年3月的營收年增率亦達27%,年增5個百分點。
林之晨去年4月1日上任後訂出以momo帶動台灣大成長的第一階段轉型工作已經順利完成。
林之晨指出,第二階段的轉型工作將鎖定加速國際化、區域化布局腳步,尤其是台灣大「超5G」策略所瞄準的GSEA大東南亞市場。林之晨透露,momo在台灣的營運持續成長之外,momo將加速泰國及其它東南亞市場布局,除此,台灣大將在東南亞啟動策略投資及併購行動,已鎖定科技網路公司,希望透過台灣大的資源,讓投資或併購對象發展成區域級的企業。
林之晨強調,momo富邦媒已經是國內最大電商,未來希望透過東南亞布局,推升momo成為台灣的亞馬遜(Amazon),台灣大哥大是國內第二大電信公司,透過階段性的轉型工作,期許台灣大轉型成為台灣的Verizon。
台灣大去年年底認購AppWorks管理的AppWorks Fund III(本慧創投基金)共新台幣6億元後,成為該創投基金重要投資人,隨即又宣布從AppWorks每年挑選出3~4家新創公司展開合作,亞洲最大旅遊體驗電商平台KKday成為首家策略合作對象,林之晨強調,未來將推動台灣大與AppWorks共同走出台灣,成為大東南亞科技集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應積極進軍東南亞。
第二、但時機已晚,而且東南亞不是一個單一大市場,而是很多「小市場」。
第三、只有少數像台灣大這樣的企業,才有能力走出去。
第四、中國大陸積極投資東南亞新經濟企業,已買下幾大電商龍頭。
線上金融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宅在家,還成為加快催動台灣數位金融的隱形推手。
永豐銀14日公布3月數位化成績,公布包括線上辦卡比例、單月線上申請使用網路銀行筆數,3月都大幅成長,最高攀升至七成以上。
根據永豐銀公布的數字,以數位整合帳戶「大戶DAWHO」串連的線上業務3月成績相當好,3月中旬新推出的「大戶DAWHO」App下載後使用率高達99%,顯示用戶高黏著度。
除此之外,數位帳戶也推升永豐銀各項數位金融服務申請、交易筆數以及金額。
永豐銀指出,3月單月線上申請使用網路銀行的筆數,較去(2019)年12月成長75%,線上辦卡的比例也從約五成攀升至七成以上。
另外,以投資為主的基金速配功能,客戶總交易金額也成長185%,數據顯示民眾更加依賴數位工具的便利性,宅在家就能匯款、轉帳、貸款、投資或網路購物,多元應用一次到位。
永豐銀表示,「大戶DAWHO」將持續優化四大核心應用-理財、投資、消費與彈性資金,以滿足年輕世代的個人金融多元需求,目前已經針對預購口罩,提供用戶使用永豐帳戶或「大戶DAWHO」轉帳付款免手續費。
我們的看法:
第一、今年是台灣「數位金融」爆發年。
第二、主要的動力不是來自於政府,也不是企業本身的自覺,而是新冠肺炎。
第三、影響最大的是「純網銀」,到現在還沒有開幕,被傳統銀行搶先。
第四、台灣應該加速發展「金融科技」FinTech。
友訊
友訊經營權大戰愈演愈烈,市場派台鋼集團14日再出手,現任獨立董事馮忠鵬及鍾祥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公告將召開2020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目的在於解任高聚投資董事職務,逼現任董事長胡雪退位。(業界解讀…以戰逼和)
友訊經營權大戰,公司派以胡雪為首,市場派則是台鋼結合既有友訊董事會成員,雙方各提出董事候選名單,要在今年董事改選上,爭奪九席董事(包含六席董事及三席獨董)。
公司派與市場派大戰近期頻頻出招,今年3月底公司派為防堵市場派,以「因應防疫召開股東會之作業指引」要尋找更適合的場地為由,變更2020年股東會召開日期及地點,將股東會召開日期從6月15日延至6月29日,但未經董事會通過,當時獨董馮忠鵬跟鍾祥鳳就在表決時表示反對。
昨日市場派再出招,馮忠鵬跟鍾祥鳳兩位獨董在媒體刊登廣告,將在6月1日召集友訊科技2020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唯一的討論事項就是解任第11屆董事高聚投資的董事職務案,高聚投資僅有一席董事,代表人就是現任董事長胡雪,也是友訊已故創辦人高次軒的夫人。
友訊昨日針對此事沒有回應。
市場解讀,市場派在6月1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搶先於公司派6月15日舉行的股東會,旨在「逼宮」要現任董事長胡雪讓出董座,經營權爭奪大戰提早開打。
目前友訊董事候選名單有三份,包含董事會提出的董事候選名單、市場派台鋼名單及胡雪的反制名單。
友訊董事會名單與現任董事名單相差不大。市場派的董事候選名單包含個人董事李中旺(友訊創辦團隊之一,現任友訊董事、明泰董事長)、黃國興(希捷科技研發副總裁)及友訊投資四席,代表人分別為林仕國(友訊前總經理)、馮忠鵬(友訊現任獨董)、吳裕群(前證期局局長)、陳彥松(前富邦金財務長、現任達勝財務顧問總經理),提名六席董事三席獨董足額競選。
友訊現任董事長胡雪的名單包含胡雪、高宏毅均代表浦聚投資,個人董事則有簡志豪(現任友訊董事、友勁董事長)、李亦秦(藍籌亞洲合夥人)、戴偉衡(華遠匯董事長),獨董名單則為陳立君、王健。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友訊是老牌績優網通公司,近年業績下滑。
第二、友訊走品牌路線,曾是台灣最有價值的品牌,遍布全球,近年很可惜轉型不夠快,但仍然是一家好公司。
第三、5G時代,網通股變得更活躍,也給予市場派可趁之機。
第四、市場派提名人選,包括達勝資本代表人,不排除有PE在背後操盤。
保就業
大陸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近日表示,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而且不會是V型反彈,有可能是U型,不能排除出現蕭條。目前大陸最重要的工作是盡可能「保就業」。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樓繼偉日前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舉辦的一場視訊會議上提到,對比一九三○年代,現時生產並未嚴重過剩,財政及貨幣政策的方向是擴張的。但面對兩大不確定性,一是疫情持續的時間,要等疫苗出現後才能真正控制住,目前保持社交距離的社會管理方式,對經濟衝擊很大。另一方面,反全球化傾向下,不少國家基於安全考慮將產業鏈回歸本土,但這樣的互相封鎖和貿易戰,對各國無益。
他呼籲,各國應盡快落實擴張財政政策,而大陸當局已表明要適度增加赤字,他認為首要解決財政收入不足,首兩季財政收入壓力很大,不補收入,難以解決預算支出。其次是補貼,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例如外貿及一般服務業等,目的盡可能「保就業」。
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接受上觀新聞訪問時說,全球疫情蔓延,美國和西方已開發國家出現經濟衰退已是必然,甚至可能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大陸必須仰賴國內市場和需求,拉動經濟穩增長。
林毅夫評估今年大陸經濟形勢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有較長時間經濟停擺,如果第二季度能企穩回升,全年增長將主要依靠第三和第四季度由投資拉動的反彈。如果下半年增速能達百分之十,那麼全年的增長率將在百分之三至四之間。
林毅夫認為,儘管疫情影響經濟,但只要應對得當,利用大陸這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政策空間,採取積極的貨幣政策穩定金融體系,增加信貸資金幫助實體企業度難關,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新基建,並對受疫情影響的農村和貧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資助,以擴大內需,在危機中保持穩定、增長和就業。只要做到這些,大陸的增長質量會提高,同時也能助力其他國家走出衰退或蕭條。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要保就業,因為這牽涉到政治的穩定。
第二、大企業可以支撐下去,但中小企業就很慘,所以需要政府幫忙。
第三、全世界在和中國供應鏈脫鉤,所以大陸不可能再寄望出口帶動經濟,要靠內需成長。
第四、大陸積極推動「新基建」,藉由5G、AI不僅刺激投資,而且加速產業轉型。
台企信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CRIF中華徵信所針對2018年下半年以來受委託評比的台灣企業信用等級趨勢變化分析,14日示警有惡化趨勢,並提出3大風險,呼籲企業間信用交易要更小心,適時調整信用額度,以免踩到地雷,爆發金融風險。
這三大風險分別為台灣代表信用良好的A等級企業及信用佳的B+等級企業有明顯減少趨勢,信用等級遭降級的企業有明顯增加,及進出口貿易業、光電業連續3個月調降比例有升高趨勢。
中華徵信所指出,2018年下半年陸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台灣企業的整體信用等級仍保持一定穩定度,但從2019年下半年起企業的信用等級呈現趨弱變化。尤其是2019年10月之後,下降趨勢明顯。
其中代表企業信用良好的A級公司占比由2019年10月的0.11%下降今年2月和3月的零;代表信用尚佳的B+等級公司占比在2018年8月來到5.52%的高點後,今年3月下降至3.93%,衰退幅度高達28.8%。
中華徵信所分析,當信用最好的兩個企業族群占比連袂走低時,就可能是整體企業信用等級轉弱的領先指標。特別是在2008年12月金融海嘯最嚴重時,A級等級企業都還有0.17%,B+企業更達6.41%,顯見目前企業的信用等級惡化趨勢。
另外,2018年下半年以來,整體受評企業信用被調降等級的占比也大幅提升,中華徵信所指出,2018年7月被調降等級的企業占整體受評企業僅0.06%,但到今年3月已上升到1.81%,也就是說每100家受評企業就可能有2家企業被調降信用等級。
從產業來看,今年1月到3月被調降等級企業占比超過5%的產業別,分別為進出口貿易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鋼鐵基本工業、工程技術服務業、無線通信機械器材業、網路設備業及餐飲業等,其中進出口貿易業為連續3個月調降比例逾19%。
中華徵信所擔心,受制全球疫情尚未平息,調降信用等級惡化的趨勢恐還沒有停止,將持續關注4月是否再度升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企的信評普遍調降是趨勢。
第二、特別是服務業。
第三、金融業會受到嚴重波及,影響會漸漸顯現出來,美國大銀行已經很明顯。
第四、未來企業資金成本會大幅提高。
Foodpanda
外送平台foodpanda昨天公開自有電商品牌「熊貓嚴選」貨倉,正式宣布進軍台灣零售電商市場,熊貓嚴選品牌業務總監鄧明(Denis Aksenov)表示,這是foodpanda虛擬超市首次曝光,將鎖定提供生鮮、雜貨及生活用品的臨時、即時外送需求,希望幫助零售業者數位轉型,用虛擬通路提升競爭力。
鄧明表示,熊貓嚴選主要訴求是foodpanda自建倉庫,並直接向雀巢、可口可樂、PMG等原廠進貨,以降低成本,並根據消費大數據選品,以平均20分鐘快速到貨的特點,提供消費者從下單到外送一條龍服務,滿足疫情下的日常生活即時需求,鄧明指出,3月起開始營運,至今雙北、新竹、中壢已有10個倉庫,服務時間從早上9點到零點,可確保滿足最多消費者需求。
鄧明指出,新商業模式可讓消費者避免採購過程麻煩費時而大量囤貨,也可減少購物閒逛浪費的時間,熊貓嚴選宛如雲端冰箱、雲端儲藏室,隨時補上新貨,尤其生鮮商品部分,每天進貨2次,可確保每天買到的都是新鮮貨。
鄧明也表示,熊貓嚴選也會每個月根據訂單表現,透過人工智慧(AI)動態調整銷售品項與排序,備貨量則根據每日銷售狀況調整,計畫今年年底前將往中南部拓點,目標是全台主要城市30個據點,讓已建立的萬名外送團隊,可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foodpanda行銷總監周宜潔表示,透過虛擬通路的概念,傳統零售店家,也可跨區展店,只要當地有儲貨倉庫與少數人力,即可擴大零售通路,不一定要有實體門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外送平台太搶手,因此開始賣其它產品。
第二、這和阿里巴巴相反,阿里是先做電商,然後切入外送平台「餓了嗎」。
第三、Foodpanda已建立外送平台的品牌價值。
第四、現在開始鎖定生鮮、雜貨及生活用品外送需求。
第五、幫助零售業者「數位轉型」,用虛擬道路提升競爭力,正是時候。
美國銀行
為因應未來疫情造成的貸款違約,華爾街大咖美國銀行、高盛集團與花旗均提撥巨額貸款損失準備金,上季獲利都接近腰斬。
美國銀行15日表示,在3月底止的上季獲利縮減45%至40.1億美元,低於一年前的73.1億美元,每股盈餘40美分,低於分析師預估的每股46美分。上季營收228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美航空業喘口氣紓困到位)
美銀上季提撥36億美元貸款損失準備金是獲利下滑的主因。
執行長莫尼罕(Brian Moynihan)說:「儘管增加了貸款損失準備金,但我們這季仍賺了40億美元,維持我們最嚴格資本規定的重要緩衝。」美銀股價早盤跌6%,今年至14日為止跌逾30%。
高盛上季獲利較一年前減少46%至11.2億美元,遠低於一年前的21.8億美元;每股盈餘3.11美元,不及一年前的5.71美元以及分析師預估的3.35美元。營收較去年同季下滑10%至79.2億美元。
上季獲利大減的原因之一是提撥了9.37億美元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以因應未來的貸款違約。另一原因是資產管理部門的債券與股票投資損失。
高盛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說:「我們的季獲利能力無可避免受到經濟混亂的影響。」「隨著政府抑制疫情的公共政策措施更穩固,我堅信我們公司將處於有利地位。」高盛股價早盤跌逾2%,今年至14日為止跌22%。
花旗集團第1季淨利下滑46%至25.2億美元,低於一年前的47.1億美元;每股盈餘1.05美元,雖不及去年同季的1.87美元,但略高於分析師預估的1.04美元,花旗流通在外股票減少10%拉抬了上季的每股盈餘。
拜固定收益與股票交易激增之賜,花旗上季營收較一年前成長12%至207億美元。
花旗上季提撥了48.9億美元準備金,以因應疫情可能造成的貸款損失,高沛德(Michael Corbat)說:「新冠肺炎是一場帶來嚴重經濟後果的公衛危機。」股價早盤跌約4%。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銀行的業績,反映出經濟的實際狀況。
第二、商業銀行會面臨客戶違約,貸款損失。
第三、投資銀行別因為IPO和M&A大幅減少,收入損失巨大。
第四、但投資銀行可能因為市場波動做交易而獲利,只是風險很大,像華南永昌證券就因為市場波動,大虧,47億元。
第五、台灣和世界脫節,導致民眾,危機意識不夠,很危險,是短多長空。
鴻海/電動車
鴻海集團強攻電動車,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按讚。大摩最新發表一篇長達32頁的報告指出,隨著全球電動車滲透率提高,將成為鴻海新的成長引擎,看好鴻海營益率將回升,將評等由「中立」調高至「優於大盤」,目標價由95元調高至115元。
新冠肺炎打亂大陸企業復工狀況,鴻海集團大陸廠區也受影響,市場憂心不利短期營運,鴻海股價也頻頻遭外資賣超,一度面臨80元大關保衛戰。大摩此時發出看多報告並調升評等與目標價,激勵鴻海股價開高走高,終場漲近2%、收82.3元,大摩旗下客戶最捧場,大買1.04萬張。
大摩在台經紀市占為外資前三大,鴻海新報告由台灣研究部主管施曉娟率領台、美、港三地共四位分析師共同撰寫,不論重視度、影響力和大摩本身專業口碑都受到市場肯定。
施曉娟以「後智慧型手機時代」為題,說明鴻海具備4%至5%的殖利率題材支撐,是大型電子股首選名單。大摩並提出最樂觀情境,若鴻海成長優於預期,有望挑戰161元超高目標價。
施曉娟認為,鴻海進入兩個階段的增長期,預計營益率將在2020至2022年恢復,電動車將是往後收入的主要引擎。由於鴻海相關業務可見度日漸提高,加上利潤提升,電動車業務不僅潛力巨大,估值更有倍數擴張的可能。預估鴻海營業利潤率的恢復將成為近期催化劑,而電動車供應鏈滲透率可能會引發潛在的估值重估,這與2009至2010年度智慧手機採用期間的早期強勁成長相似。
鴻海成長的第一階段,主要靠有利的產品組合和效率提升。儘管上半年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藉著雲端和5G電信設備業務,及今年下半年新iPhone的推出;同時,鴻海積極降低營運成本,將使今年營業利潤增長23%。
鴻海成長的第二階段,主要靠電動車業務。由於鴻海目標是為電動車代工提供模組化設計、系統整合及服務解決方案等,並提供車內零組件,其實這是PC、NB、智慧手機組裝業務的延伸,藉此鴻海可以幫助品牌廠快速降低生產成本,讓電動車廠可以專注行銷與通路。
施曉娟預估,若202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達11%,推估鴻海電動車市占每提升10%,就能貢獻營收11%,並提升毛利率約2個百分點。
我們的看法:
第一、電動車是鴻海未來發展的重點業務,所以收購華創。
第二、電動車代工如何進行模組化設計、系統整合及服務解決方案,是鴻海未來的挑戰,將取代手機的地位。
第三、台灣需要快速打造電動車的生態系。
第四、電動車未來的地位,就如同手機一樣,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
鴻海/半導體
鴻海集團16日宣布,富士康半導體高端半導體封測專案正式落戶中國大陸青島,將在今年開工,2021年投產,2025年量產。此舉為鴻海集團半導體布局再下一城,也符合集團發展3D封裝的方向。
鴻海集團是透過旗下大陸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與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透過網路視訊「雲簽約」,達成這項專案落戶協定。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富士康半導體高端封測專案是晶片設計、製造和應用產業鏈上的核心環節,對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具有引領作用,這個專案將成為5G通訊、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AI)等新基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新基建的蓬勃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劉揚偉說這只是開始,富士康將與青島攜手,推進產業鏈發展及高端技術創新,合作推動未來城市建設,讓更多未來產業落地青島,打造新的產業生態,為青島培育電子資訊產業集群、發展工業互聯網貢獻力量。
鴻海集團半導體布局主要集中在電動車、數位醫療和機器人等三大領域,未來三到五年會以技術密集為主。劉揚偉之前指出,集團已布局半導體3D封裝,例如切入面板級封裝(PLP),深耕系統級封裝(SiP)。在晶片設計上,深耕8K電視系統單晶片(SoC)整合,進入小晶片應用,包括設計電源晶片、面板驅動晶片、小型控制晶片等,也會布局影像相關晶片設計。
劉揚偉強調,鴻海在半導體是朝向兩大軸線發展,第一個軸線是朝封裝發展,由於集團過去在PLP累積一定經驗及合作夥伴,PLP可看成是SMT的縮小版,將對未來製造業帶來很大的變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企業都要「跨界」,進入新領域,即使是鴻海。
第二、半導體對鴻海而言,可以和5G和AI相連結,代表更高的技術層次。
第四、大陸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打造產業鏈。重點是,大陸有中央政策支持5G和AI,資金充沛,人才充足,市場龐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