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鴻海/拜騰,越鋼,金控,華為,5G手機,三大電信下市,墨西哥債券,特斯拉,十四五,農夫山泉,飛雅特/標緻,陸資審核
鴻海/拜騰
鴻海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4日宣布與中國大陸的拜騰汽車、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製造工作,力拚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
根據該協定,鴻海科技集團將提供先進製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應用在原有拜騰車廠的運營管理。此外,這個合作案也能帶動鴻海科技集團電動車零組件事業的發展。
據悉雙方從接觸到簽約,僅歷時兩個月時間,「這不只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鴻海富士康速度,也是未來新拜騰再出發的速度。」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與拜騰合作是鴻海布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未來鴻海將竭力幫助拜騰M-Byte早日量產,登上世界電動車的舞臺。
另針對市場傳言鴻海擬注資2億美元,為拜騰注入資金活水乙事,據了解,雙方簽署合作協議範圍僅限於業務合作,截至目前為止,並無直接投資關係,也就是說,並沒有投資2億美元的情事。
拜騰汽車由BMW前高管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以及前Infiniti中國總經理戴雷(Daniel
Kirchert)創辦,背後資方為和諧汽車。和諧汽車與富士康、騰訊在2015年曾打造了和諧富騰項目,有說法稱該項目後來就形成如今的拜騰汽車。
儘管新能源汽車為目前全球最炙手可熱的行業,但大陸大陸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有老牌車企、科技巨頭、新創車企以及美國特斯拉等一眾競爭者,在此壓力下,拜騰汽車2020年7月時傳出暫停大陸地區業務,進入停工停產階段,而在2020年12月31日時,蓋世汽車網披露,拜騰通知中國區(不含香港)全體員工,公司停工停產時間將延至2021年6月30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大舉布局電動車。
第二、押寶拜騰可能因為股價比較便宜。
第三、創辦人是老外,比較能得到鴻海信任。
第四、未來10年有很多新能源車公司會出來。
越鋼
台塑越南河靜大鋼廠快速壯大,2020年11月喜傳建廠以來首見的轉虧為盈,並且到今(2021)年都將「月來月旺」。
目前除規劃全新三號高爐外,進一步擬定200公頃「鋼鐵衛星城」計畫,預定2021年6月啟動招商,鎖定鋼鐵加工、螺絲扣件、運輸倉儲及維修服務等業態,總量數十家,台資鋼鐵產業海內外競爭生態將獲得優化。
投資法人分析,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RCEP)簽署,國內傳統產業外銷出口面臨挑戰,台塑越鋼主導建立鋼鐵城,具有高度說服力,又能化解關稅障礙,據了解已經在鋼鐵關連產業間獲得回響。
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董事長陳源成說,「我們經營到現在是賺錢的,從去年第4季開始獲利,預計今年也會保持獲利」。越鋼產銷營運已經全面上軌道,去年11月順利轉虧為盈,是建廠以來首見,由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鋼價會持續上漲,越鋼獲利會一個月比一個月好,新年度還將更上層樓。
法人指出,目前越鋼兩座高爐年產量600萬公噸,第三座高爐正規劃中,根據推估去年11月獲利在800萬至900萬美元,12月稅前盈餘可超過1,000萬美元,受惠鋼價大漲,今年平均單月獲利極可能站上2,000萬美元以上,表現愈來愈亮眼。
陳源成證實,越鋼總面積高達3,000公頃,將在廠區規劃出200公頃工業區做下游加工、零配件、倉儲零配件等產業,現在已經在做場地整理、水電配置、公共設施等,「今年3到6月應該就OK了」,依時程今年6月就能招商。
陳源成表示,用這麼大面積的土地,幫越南規劃最大的工業區,基本上需要符合環保要求,越南市場需求量大,現在是東南亞最熱門的地方,很多產業都去投資,螺絲螺帽業也把那邊當成重要基地,尤其有了河靜大鋼廠,鋼鐵料源穩定,將可發展出龐大的中下游用鋼產業。
我們的看法:
第一、越南經濟全面大爆發。
第二、台塑投資越鋼10年,剛開始很辛苦,現在苦盡甘來。
第三、越南全面發展工業,未來鋼鐵需求量大。
第四、越鋼就像30年前的中鋼。
金控
油價漲跌牽動前十大集團排名,CRIF中華徵信所29日公布最新台灣地區大型集團調查,預估國內前十大集團可能出現天搖地動的兩個變化,其中又以台塑集團今年底資產總額將被第一金控(2892)超越,掉出前十大榜外,最受矚目。
CRIF中華徵信所工商徵信部總編輯劉任表示,台塑集團退、第一金控進,顯示三項意義。首先,金控業在台灣十大集團地位將更為強大,家數比率囊括八成。CRIF中華徵信所昨日公布的最新排行,2019年底資產規模前十大集團中,已有七家具金控背景。
劉任說,2020年前十大集團排名將在明年底公布,隨台塑集團掉出榜外,台灣前十大集團將面臨「沒有純正傳統產業入榜」的窘境,最新公布的2019年底前十大集團排行,潤泰集團因為有南山人壽資產撐腰才能躋身第五大;排名第六大的鴻海集團則屬科技業。
第三,隨著台塑集團擴張放緩,長期而言,對台灣石化產業發展也可能造成影響。
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2016至2019年間,台灣前十大集團都沒有新入榜者,形成十大集團獨大圈,這情況預估在2020年出現變化,台塑集團近五年(2015至2019年)資產成長率放緩,其第十大集團地位料將易主。
台塑集團去年底資產總額成長率罕見負成長1.84%,同時今年前九月,台塑四寶因油價下跌營運表現不佳,造成流動資產減少、採權益法投資金額也下降,使得今年9月底資產總額又較去年底減少約1,714億元。
排名第11的第一金,2019年底資產總額已達3兆2,139億元,與台塑集團只有1,747億元的差距。過去三年,第一金控資產成長率分別為3.63%、11.42%、9.23%,資產成長率遠高於台塑集團。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經濟轉好,金控相對受惠。
第二、傳產受到電子股和金控擠壓。
第三、台塑排名被擠出前十名,意義重大。
第四、傳統產業要加速轉型,東南亞和數位化都是方向。
華為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歷經美國斷供晶片、科技封鎖後,透過華為內部員工社區平台「華為心聲社區」透露,2021年華為要收縮企業業務,但任正非說:「華為不會學阿里,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他們有用不完的美國股市的錢,所以要找出一條路來,而不是簡單模仿。」
華為總裁辦公室就《任正非在企業業務以及雲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指出,這份發言是新的一年華為發布的首篇公開發言,也是華為今後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部署。
任正非指出,華為精簡企業業務,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做戰線,認真弄清楚做作戰模型,並強調「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任正非講話的重點,聚焦在華為雲。他認為華為雲是未來華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業務,應該抓住全球雲服務這個重要的機遇。
對於雲服務的建設,任正非認為華為不像阿里,亞馬遜等上市公司擁有花不完的研究資金,因此任正非要求縮減華為的其他企業業務,集中力量來進行華為雲的技術架構研究,加大對於華為雲的研究資金投資。
任正非提出底層的技術架構是最核心的,需要高手。他強調,底層架構的開放性、擴展性、穩定性、持久性、安全性、效率,決定後續軟件的發展潛力、研發效率。
因此,華為要大力聘請相關專家,提升相關技術人員薪資待遇,減少研發人員的流動性,並且不讓行政決策干擾技術決策,優化相關團隊研發流程,提升研發效率。
同時,任正非認為華為雲不僅是一個產品提供,還是一個運營平台,因此要有相應的應用生態建設,要不然脫離了應用生態的華為雲,就像魚離開水一樣,隨時可能暴斃。
任正非最後強調,對於華為日後發展,要清晰作戰方針,要用能過河的「船」和「橋」,不能「口號治企」。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加速往雲發展,學習阿里的策略。
第二、華為2020受到重創。
第三、手機業務華為短期不會有起色。
第四、5G華為還能保持一定領先優勢,但海外市場失去很多,和雲平台結合是正確的方向。
5G手機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2020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受到疫情衝擊,全年生產總量僅12.5億支,年減11%,為歷年來最大衰退幅度。而全球前六大品牌排名依序為三星(Samsung)、蘋果(Apple)、華為(Huawei)、小米(Xiaomi)、OPPO以及Vivo,與2019年度相較,最大的差異點發生在華為市占的變化。
TrendForce集邦諮詢進一步指出,2021年初起,榮耀(Honor)將正式自華為拆分而出。
從兩個方向觀察,新榮耀的成立使經營多年的榮耀品牌得以續存,然褪去華為光環後消費者是否依舊買單仍待觀察。另一方面,倘若後續華為禁令解除,則將與新榮耀同列競爭關係,屆時華為將難以回到昔日市占規模。
展望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可望隨著日趨穩定的生活型態而回溫,透過周期性的換機需求,以及新興市場的需求支撐,預估全年生產總量將成長至13.6億支,年成長9%。
從品牌排名來看,華為全年生產表現受禁令與新榮耀拆分事件影響,排名跌落至第七名,TrendForce集邦諮詢基於現況預估2021年全球前六席次依序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以及Transsion,上述六者將涵蓋全球近八成市占,然疫情與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加上晶圓代工產能緊缺,該產業未來走向仍存變量。
2021年5G手機滲透率將上升至37%,生產表現仍受限於晶圓代工產能緊缺
2020年受到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5G商轉的帶動,全年5G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約達2.4億支,滲透率19%。其中中國品牌市占約六成。明年市場將持續圍繞5G話題,隨著各國陸續恢復5G建設,行動處理器大廠也相繼推出中低階5G晶片,預估全球5G智慧型手機生產總量約5億支,滲透率將快速提升至37%。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疫情可望緩解的樂觀假設,明年各項終端產品,包含伺服器、智慧型手機、筆電等出貨量皆較2020年成長。以智慧型手機為例,像是PMIC、CIS等,因應產品需求,單機使用量皆成倍數增加;而近日晶圓代工大廠中芯(SMIC)再被列入實體管制清單,將導致目前晶圓代工產能更加緊缺。
TrendForce集邦諮詢表示,不論近期手機品牌廠對2021年抱有高度期許,或是透過放大生產目標以擷取更多半導體供應資源等,都可能導致部分零組件出現重複下訂的情況。
一旦實際銷售不如預期或瓶頸料況未解,導致長短料庫存差距拉大等,都可能導致品牌廠在2021年第二季至第三季之間展開零組件庫存調整,屆時半導體物料的拉貨動能將隨之轉弱,即便如此,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測整體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仍有九成以上的稼動水平。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手機有一陣子逼近世界第一,但晶片斷供讓華為元氣大傷。
第二、川普打下華為,小米成為最大受惠者,OPPO和Vivo也跟著上來。
第三、榮耀分拆,會使華為手機排名進一步下滑。
第四、川普完全是民粹主義,因為修理華為可以讓他形象加分。
三大電信下市
週三 (6 日) 美中緊張關係持續,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發表最新公告,點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中國三大電信巨頭為必須下市的中國軍方背景企業。
紐約證交所於週二 (4 日) 180 度大轉變,宣布取消中國三大電信巨頭進行下市程序,但隨著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致電紐交所總裁康寧漢 (Stacey Cunningham) 並表達不滿。
美國財政部週三發出公告,指定中國移動、聯通、中電信三家公司之 ADR 必須下市。
紐交所週三再度逆轉態度宣布,基於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公告,將下市三大中國電信巨頭。
目前紐交所的反反覆覆的舉動,已造成市場極大的混亂。週三美股盤中時段,(週四台北時間凌晨 12 時 45 分許),中國移動 (CHL-US)、中國電信
(CHA-US) 和中國聯通 (CHU-US) 下跌逾 4%。
這些股票市值在去年底最後幾週損失了超過 300 億美元,隨著紐交所宣布下市再度損失 120 億美元,紐交所取消下市的決定已讓這些股票週二回漲,然而週三這些中企 ADR 再次中槍走軟。
川普簽署的投資禁令在 1 月 11 日生效,距離川普卸任還有 9 天時間,中國三大電信仍有可能遭下市,拜登的交接團隊拒絕談論拜登是否會撤銷該禁令。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分析師 Larry Tabb 表示,對紐交所來說,他們行銷公關團隊是歷年來最好的團隊之一,一週之內出現反覆的決策這點很糟糕,意味著他們要麼犯了這個非常錯誤的錯誤,要麼是巨大的外部壓力推動他們做出這些決定。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電信公司下市,是美國投資人的損失。
第二、這是典型政治的操作。
第三、但這些企業短期價格會下跌。
第四、由於5G,中國電信業者前景看好。
墨西哥債券
墨西哥政府在2021年新年伊始就在國際市場發債融資,發行30億美元的50年期公債,特別的是,這是墨西哥首度在台灣債券市場發債,更獲得台灣壽險業者熱烈認購。
墨西哥政府發行的50年期美元計價債券將在盧森堡及台灣櫃買中心雙掛牌。根據彭博數據,這是繼卡達及以色列政府後,第三個在台灣掛牌的主權債發行者。
墨西哥財長艾雷拉(Arturo Herrera)表示,這次發行30億美元公債,吸引到100億美元資金認購,超額認購倍數達3.33倍,共有210家機構投資者參與。
投資人將密切觀察墨西哥政府這次雙掛牌的發債,是否代表有新一波舉債者前往台灣市場融資,吸引渴求收益的台灣壽險業者認購。
墨西哥副財長尤里歐(Gabriel Yorio)在推特上貼文說,這次公債發行新增十個投資者參與,主要是台灣的壽險業者。
尤里歐說,此次發債籌資能支應墨西哥政府未來一年約35%的外幣融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原先計劃以約4.15%的票面利率發行這批債券,但最終以約3.75%的票面利率發行,這代表認購需求熱烈,使得墨國得以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在墨西哥貨幣披索弭平2020年貶值幅度後,外國投資者正搶進墨西哥債券。
自詡為左派的墨西哥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迄今拒絕像許多拉丁美洲國家一樣,祭出大規模刺激方案,儘管這樣的做法加劇全國經濟衰退,卻獲得投資人讚賞。墨國財政部已暗示,今年有必要舉債更多,同時將墨西哥的債券到期期限組合往後延長。
墨西哥這回發行長達50年期的公債,也是加入祕魯、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的行列,在舉債成本大降之際,尋求延長債券到期期限。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資金實在太多,需要尋找好的投資標的。
第二、這是繼卡達和以色列之後,第三個主權債發行者,由於反應激烈,未來會越來越多。
第三、新興市場國家認識到台灣國際債市場募資的潛力。
第四、4.15%的利率降到3.75%說明債券的搶手,超額認購3.3倍。
特斯拉
特斯拉在大陸宣布大降價行動,引爆搶購熱潮,一夜之間湧入至少10萬輛的訂單,同時也讓競爭對手包括蔚來與小鵬等備感威脅,甚至出現大規模退訂的情況。不過,蔚來與小鵬隨後也展開反擊,認為這只是行銷噱頭,並沒有出現所謂退訂的情況,似乎對特斯拉的攻勢表現出一付老神在在的姿態。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元旦假期被特斯拉刷屏了!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砸下一顆新年「炸彈」:宣布開售國產Model Y,價格最高狂降16.51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台幣70.1萬元!特斯拉給車主送的這份「大紅包」直接引在市場投下震撼彈,並引爆搶購熱潮,官網甚至被擠「崩了」,各地門市也被擠爆了。
先前有消息傳出,在降價消息公布後的10小時內,Model Y訂單數量就飆升至逾10萬輛。據了解,針對上述預測的訂單量,特斯拉內部人士則回應說:「Model Y的預訂和試駕都非常火爆,但10小時10萬訂單的數據被誇大了。」
隨後,特斯拉還公布其2020年累計交付近50萬輛電動車的銷售業績,大超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最高16.51萬元的降幅讓Model Y直接殺到了國產新勢力部分主力車型的價格區間,這給大陸本土新能源車企帶來更大競爭壓力。有聲音稱特斯拉這一降價是在「價格屠殺」,這次狂降價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已不是「鯰魚效應」了,應該是「鯊魚級別」。
到底有多火?據透露,1月3日,特斯拉上海某門市中,有很多前來諮詢和體驗樣車的客戶,銷售人員介紹目前收到訂單有1萬多輛,已經排隊春節左右,試駕要等到2、3個月後。
面對特斯拉來勢洶洶的降價行動,據介面新聞報導,小鵬汽車執行長何小鵬在朋友圈表示:「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議都沒有開,數據也完全證明,降價已經證明僅僅是行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肯定是雙刃劍。春節前我們也會努力完成×3.0的OTA,期待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
蔚來汽車董事長、創辦人兼CEO李斌則在蔚來二手車業務發表會上回應指出,特斯拉Model Y未對蔚來帶來影響,這兩天的訂單量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每部車價格下降16.51萬元人民幣,實在太誇張。
第二、難怪一夜之間湧入10萬輛訂單。
第三、這對大陸國產車打擊很大,說明特斯拉策略的靈活。
第四、特斯拉工廠在大陸,市場也在大陸,川普為何不敢打擊特斯拉?
十四五
十四五規畫喊出全面促進消費的目標,使得消費服務有望成為十四五規畫的成長主軸。據統計,2019年大陸人均服務業消費支出接近1萬元(人民幣,下同,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5.9%,已占居民消費的半壁江山。專家認為,十四五規畫中,將全面發展服務消費,並加速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准入。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畫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全面促進消費」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部署。大陸人口有14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其中4億多中等收入人口,絕對規模世界最大。
服務消費愈來愈受到重視,從醫療保健、教育培訓到旅遊、餐飲、家政,服務作為一種商品,正走進越來越多普通家庭,在消費中的占比也日漸走高。疫情下,遠端醫療、線上教育、智慧體育蓬勃發展,深度保潔、汽車保養等傳統服務也紛紛「觸網」,更讓消費者體驗到服務的不可或缺。
實際上,服務消費早就悄然占據了大陸居民消費的「半壁江山」。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大陸人均服務業消費支出接近1萬元,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5.9%。
根據十四五規畫建議明確,大陸將全面發展服務消費,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准入。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說,當前服務消費相關的主要領域是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以及生活服務業,放寬市場准入意味著將進一步放開服務業投資,為企業到服務消費領域投資提供更多機會,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為外資進入服務業創造更多機會。
不過,大陸發展服務消費也有瓶頸,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認為,大陸服務消費領域存在法律法規滯後、服務網點布局不合理、部分業態短缺、個別領域准入條件不合理、證照辦理流程繁瑣、監管不夠合理等問題,這些都制約了服務消費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披露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大陸線上經濟快速發展,但相對於實物消費,服務消費網上銷售仍是「短板」,占比不到20%。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十四五期間,中國大陸會大幅開放市場。
第二、中產階級的市場總共有6億人口。
第三、大陸將全面推動消費升級,發展服務業。
第四、線上服務業會快速發展。
農夫山泉
港股上市的農夫山泉4日股價大漲10.3%至港幣60.6元,再創上市以來新高,總市值港幣6,815億元,持股最多的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身家再度水漲船高,以840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元)躍居亞洲首富,與「股神」巴菲特僅一步之遙。
據富比世即時富豪榜統計,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840億美元身家,超越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登上了亞洲首富,更躋身全球富豪榜第八位,超越谷歌創始人賴利佩吉,距「股神」巴菲特的851億美元僅差11億美元。
農夫山泉去年9月到港交所掛牌,鍾睒睒身家大漲,多次登上中國首富寶座,雖然期間一度因為阿里巴巴股價大漲而輸給馬雲,但昨天再晉升亞洲新首富。
相較富豪榜中,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和LVMH首席執行長阿諾特家族分別以1,897億美元、1,556億美元和1,509億美元位居世界富豪前三名。市場調侃,美國的富豪靠科技,法國的富豪靠奢侈品,中國的富豪靠賣水當上首富。
儘管是賣水的,農夫山泉去年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連續八年排名第一,在茶、功能性飲料和果汁市場中則排名第三。統計顯示,鍾睒睒在2020年一年的身價暴漲709億美元,財富增長速度僅次亞馬遜的貝佐斯和特斯拉的馬斯克。
鍾睒睒在全球富豪榜第八位,距離上一名的巴菲特近差11億美元,超過谷歌公司創始人賴利佩吉近9億美元。
至於中國首富的老面孔,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和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則以584億美元和566億美元分別位居全球富豪榜的第20名和第22名。
我們的看法:
第一、農夫山泉創辦人成為亞洲首富,意義重大。
第二、身價甚至超過阿里、騰訊這些新經濟企業。
第三、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大,但台商已經沒有機會。
第四、鍾在公司的持股遠高於馬雲和騰訊馬化騰。
飛雅特/標緻
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與標緻雪鐵龍(PSA)4日宣布,規模520億美元的合併計畫已獲各自股東批准,得以組成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集團,也是本世紀以來汽車業最大合併案,合併後的新公司稱為「Stellantis」,股票兩周後開始交易。
兩者結合後的新公司全球合計年產約800萬輛車,年營收逾1,650億歐元(2,030億美元),可望在汽車業躍入電氣化時代扮演關鍵角色,並擁有更多資源搶攻電動車市場。
Stellantis將擁有14個品牌,包括飛雅特集團的飛雅特、馬莎拉蒂(Maserati)和聚焦美國市場的吉普(Jeep)和道奇(Dodge),以及PSA傳統瞄準歐洲市場的標緻(Peugeot)、雪鐵龍(Citroen)、歐寶(Opel)和DS,陣容龐大。
飛雅特和標緻表示,可望在16日完成合併,比原先預計的第1季末前提早達標。Stellantis股票將在米蘭和巴黎雙掛牌,18日開始交易。兩家公司4日舉行線上臨時股東會表決這樁合併案,分別獲超過99%的贊成票通過。
PSA執行長塔瓦瑞斯(Carlos
Tavares)將出任Stellantis執行長,挑戰包括:重振中國大陸事業、將旗下眾多車款去蕪存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並聚焦綠能車。
將任Stellantis董座的標緻集團董事長艾爾康(John
Elkann)宣稱,新公司將「在改寫『移動性』定義的未來十年扮演領導角色。」
Stellantis北美事業舵手由標緻集團執行長麥明凱(Mike Manley)擔任,他估計合併綜效逾50億歐元,其中40%來自於平台和動力系統整合,以及研發投資優化。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汽車業正進行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第二、電動車將分食燃油車市場。
第三、汽車業整合有其必要性。
第四、這是歐洲汽車產業的整合,美國和中國都正在整合中。
陸資審核
陸資來台審核將更嚴格,經濟部30日提出三大修正條文及兩項解釋令,從陸資持股逾30%認定,改採逐層認定或「具有控制能力」、擴大審查陸資投資行為態樣、中共黨政軍限制來台投資。即日起生效,不溯及既往。
過去陸資投資第三地A公司持股40%,若A公司再投資B公司30%,依過去計算陸資僅有12%,不會被認定為陸資。為避免陸資以跨境多層投資的方式規避審查,或中共黨政軍背景投資等情況,經濟部提出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第六條及兩項解釋令。
三大修正案重點包括,一、修正第三地投資公司的定義:發布「30%」計算方式之解釋及修正「具有控制能力」的認定標準,以嚴格認定第三地陸資定義。例如A公司因陸資投資超過30%將被認定成陸資,因此B公司也會被認為陸資。
二、擴大投資行為態樣:增訂大陸地區投資人以契約或其他方式控制台灣地區獨資、合夥、有限合夥或非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及第三地區陸資公司併購台灣地區非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的營業或財產,均為應申請許可投資行為。
三、修正大陸地區黨政軍所投資的企業者,主管機關應限制其來台投資:就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機關、團體所投資之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的公司,主管機關應限制其來台投資。
投審會表示,陸資來台投資將以新版審核,第三地公司來台投資需重新檢視公司股權架構,背後是否有陸資持股,在新版審核下,可能會被認定為陸資。
另外,為防範專門技術外流大陸疑慮,經濟部修正「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第五條,將特定技術買賣,納入技術合作態樣,應事先申請,以免損及我國產業發展。
上述修正有三項重點:一、擴大技術合作樣態。明定轉讓或授權專門技術或智慧財產權均為技術合作態樣。二、明定「直接或間接之轉讓或授權行為,均須納管」。
三、確定技術管理範圍。與大陸地區從事「專門技術、專利權、商標權或著作財產權」的技術合作者,應納入管理。包括積體電路電路布局權等。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關係越來越糟,當然政府嚴審陸資來台。
第二、很多地方參考美國法規。
第三、以「具有控制力」來定義是沒有道理的,會被無限放大。
第四、台灣會逐漸被邊緣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