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半導體,思科,美IPO,Google AI,迪士尼,亞馬遜,越南稀土,BYD Jabil,蔚來手機,金融中心,小米AI大模型,華為晶片,陸算力,寧德福特,菜鳥申請在港上市,日開放電力數據,新加坡,酷澎,電池,電池美國

理事長的話:半導體,思科,IPO,Google AI,迪士尼,亞馬遜,越南稀土,BYD Jabil,蔚來手機,金融中心,小米AI大模型,華為晶片,陸算力,寧德福特,菜鳥申請在港上市,日開放電力數據,新加坡,酷澎,電池,電池美國

半導體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李娟萍,1120921

 

全球半導體產業聚焦庫存調整,IDC預測,全世界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年減13.1%至5,188億美元,2024年回歸成長軌道,將年增20.7%,回升至6,259億美元。

 

長期而言,半導體產業將由車用、資料中心、工業及AI四大新科技應用驅動成長,IDC預測,到2032年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1兆美元。

 

IDC亞太區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20日舉行的「2024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市場展望」線上研討會中指出,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正在朝向中國大陸相關及非中大陸相關兩大不同體系發展。

 

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正積極擴展成熟製程,他預估,中國大陸本地產能在2027年時,將躍增至29%。

 

而美國以政策吸引台積電及三星到美國設廠,英特爾也在美國擴大產能,先進製程推進至7奈米製程,預期美國半導體產能自2025年開始成長,至2027年產能市占將達11%。

 

由於2228奈米製程的需求穩定,所有晶圓代工廠皆選擇擴展產能,而重量級大客戶也依賴345奈米製程,來大量生產5G手機、更小的晶片以及高階CPUGPU,而AIHPC及車用應用,對先進製程1.42奈米製程,更具強勁需求。

 

IDC預測,在20222027年間,AI年均複合成長率是14%,車用年均複合成長率為9%,工業年均複合成長率是8%,資料中心年均複合成長率是6%。

 

曾冠瑋預期,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內,科技新應用將驅動半導體產業的產值,呈現倍數成長。

 

就產業細項的近二年變化來看,他預測,亞太地區2023IC設計產業市場規模將年減19.1%,2024年將年增10.6%。

 

就晶圓代工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1.4%,主要原因是IC需求能見度低,但2024年將晶圓產業將恢復成長,預期是年增9.3%。

 

就委外封裝及測試(OSAT)市場來說,2023年市場規模將年減13.3%,但2024年在先進封裝及小晶片技術帶動下,將年成長9.1%。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半導體需求將大爆發。

                                   

第二、主要是由車用、資料中心、工業及AI四大應用驅動成長。

 

第三、這四大應用都很可觀,特別是AI

 

第四、AI未來五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4%

 

第五、車用也有9%,這些都將帶動AI市場大成長。

 

思科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1120922

 

網路設備巨人思科公司(Cisco)已敲定該公司史上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將以280億美元收購分析與資安軟體公司Splunk,以強化旗下軟體事業,並掌握人工智慧(AI)商機。

 

思科21日宣布,同意以每股157美元的現金買下Splunk,比這家舊金山軟體公司20日收盤每股119.59美元溢價31%

 

總部在加州聖荷西的思科表示,這樁交易已分別獲思科和Splunk的董事會一致同意,預計在2024年第3季結束前完成,但仍須經過主管當局核准。思科的股票回購或股利配發計畫都不受影響。

 

消息傳出後,思科21日盤前股價大跌5%,早盤則跌逾3%,報每股53.6美元,Splunk股價早盤則暴漲21%,至145美元。

 

思科收購Splunk,是為了提升從客戶數據中採礦的能力。執行長羅賓斯(Chuck Robbins)在公司官網貼文說,生成式AI正使各行各業脫胎換骨,思科將具有優勢,可協助客戶打造新工具,讓他們的數據發揮更大的效益。

 

羅賓斯說:「我們結合起來,將成為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軟體公司。超高速連結、AI和與日俱增的網路威脅,將使數據的價值有增而無減。那正是為什麼這樁交易合情合理。」

 

思科近年來事業重心已偏離網路路由器、交換機和該公司其他傳統硬體事業。軟體對該公司營收的貢獻也隨之擴增,思科近年來也持續收購規模較小的公司,以提振成長。

 

光是在會計年度第4季,思科就已買下三家未上市軟體公司。

 

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人,正紛紛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產品組合,設法把去年OpenAI推出ChatGPT後引爆的AI熱潮轉化為商機。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多年前,思科是全美併購大王。

 

第二、有一陣子思科曾經是全美市值冠軍。

 

第三、思科現在又積極啟動併購。

 

第四、但方向走向軟體。

 

第五、未來軟體比硬體重要。

 

IPO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 編譯林奇賢,1120922

 

路透報導,矽智財業者安謀(Arm)在風光上市後股價大幅下跌、行銷自動化公司Klaviyo掛牌首日收盤價遠低於盤中高點、生鮮雜貨配送平台Instacart母公司Maplebear更在短短數日內跌破發行價,均加深各界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市況能否回溫的質疑。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安謀ADR 20日盤中跌到51.52美元,接近發行價51美元,終場雖回升至52.91美元,但仍收跌4.1%21日早盤續跌1%Klaviyo 20日掛牌後一度漲到39.47美元,之後卻回吐多數漲幅,收盤價報32.76美元,21日早盤跌逾3%Maplebear 20日一度跌至29.96美元,低於發行價30美元,21日早盤漲3%

 

一些投資人和市場參與者表示,在枯竭了近18個月之後,這些備受矚目的上市案,讓投資人重新關注IPO市場,但由於高利率環境、且近來美股走跌,新股恐怕仍將面臨一段艱難的時期。

 

Dakota Wealth資深投資組合經理帕夫利克說,協助上市的投銀說現在是上市的好時機,但華爾街正告訴他們,「嘿,現在環境還算不上最好」。

 

其他準備上市公司,還有勃肯鞋(Birkenstock)和越南網路公司VNG Corp

 

近期美股遭遇賣壓,如今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已比一周前的價位跌逾2%Longbow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多拉海德說:「那指目前走勢疲軟,投資者正尋求將資金轉進石油和先前沒被看好的領域,而科技股遭到拋售。」

 

利率維持高檔,仍是一大疑慮,尤其對成長型產業的IPO案更是如此。Janney Montgomery Scott首席投資策略師盧西尼表示,投資人可能想知道當前的經濟,能否繼續支持IPO的高估值。

 

不過,新上市的公司往往會出現波動,特別是在流通股數較少的情況,例如安謀,其上市的股票約占總股數的10%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最近美國有幾個IPO順利發行。

 

第二、但發行後股價的表現並不好。

 

第三、說明市場投資人信心仍不振。

 

第四、好不容易出現的IPO窗口,可能很快又會關閉。

 

第五、特別是最近以色列發生戰爭。

 

Google AI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 陳律安,1120921

 

Google旗下人工智慧(AI)事業DeepMind已透過新的AI工具,偵測人體內有害的基因突變,這是AI技術在加速辨識這類疾病方面的第一個例證。專家認為,這類工具可望大幅降低藥廠的研發成本。

 

根據DeepMind 19日在「自然」期刊發布的報告,這項AI工具名為AlphaMissense,能評估全數7,100萬種誤義突變(missense mutation),在這些突變當中,有32%被定義為可能造成疾病,57%為良性,其餘則未可知。

 

蛋白質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每一種蛋白質都有基於胺基酸序列的獨特結構,決定其作用和工作原理。 蛋白質的結構變化通常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某些突變會導致疾病。

 

AlphaMissense奠基於DeepMind先前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透過AlphaFold計畫預測蛋白質的結構。自從AlphaFold2020年對研究人員免費開放以來,就被廣為採用。DeepMind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曾讚譽,到目前為止,AI對全世界帶來的最大恩惠,毫無疑問就是AlphaFoldDeepMind當年因開發出AlphaGo電腦程式打敗世界棋王而一戰成名。

 

大型藥廠對這類AI工具寄予厚望,希望能助其提高生產力。德勤(Deloitte)估算,每款藥物的研發成本高達23億美元,使研發的投報率是相當悽慘的1.2%。而AI可望加速藥物的研發速度。

 

摩根士丹利表示,AI可把進入臨床實驗之前的研發成本,最多縮減40%,在未來十年內創造一個規模500億美元的市場。

 

根據CB Insights,有超過200家新創業者正在競逐這塊市場。DeepMind自家的藥品研發新創公司Isomorphic實驗室即為其一。德國BNT公司近期也以6.82億美元,收購英國的InstaDeep。禮來在5月敲定以2.5億美元收購深圳的晶泰科技。連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年7月也對美國的Recursion投資5,000萬美元。

 

然而,動用AI工具並不一定能換來成功。Exscientia公司與住友製藥第一個透過AI設計模組進行的臨床試驗,已宣告失敗。倫敦的Benevolent AI也已表示將裁員180人,原因是候選藥物的實驗未能成功。

 

不過,大藥廠決心善用AI的潛力,是令人鼓舞的跡象。每十款新藥物有九款會以失敗告終,因此在這方面顯然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在微軟之前,GoogleAI的領導者。

 

第二、Google最成功的AI布局在於,AI併購DeepMind

 

第三、Google AI在生技方面的影響重大。

 

第四、Google AI預測蛋白質的結構是突破性的發展。

 

第五、這些發展將帶動新藥開發。

 

迪士尼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洪啟原,1120921

迪士尼(Disney)計劃未來十年將斥資約600億美元,擴大投資旗下主題樂園、郵輪航線等類似的事業。主題樂園、郵輪和度假村等事業,已經成為迪士尼集團的穩定獲利引擎,也幫忙彌補串流事業Disney+的虧損;Disney+預估要到明年才能轉盈。

 

這家娛樂業巨擘在美東19日上午向美國證管會(SEC)遞交的申報文件中,提到擴大投資這件事。迪士尼表示,由於財務狀況良好,將對旗下主題樂園、郵輪和體驗暨產品部門進行更多投資。迪士尼執行長艾格形容,樂園是集團的「極佳事業」,他與樂園事業主管狄馬羅(Josh D'Amaro)當天也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的迪士尼世界,舉行聚焦樂園事業的投資說明會。

 

迪士尼表示,自2017會計年度以來,迪士尼樂園與相關體驗、商品部門等合計的營運成績,就一直以6%的年增率在成長;過去12個月,樂園事業的營業利益為323億美元。

 

艾格說,儘管迪士尼與佛州州長德桑提斯捲入紛爭,集團仍計劃未來十年在佛羅里達州投資170億美元。另外在加州安那罕的迪士尼度假村,也有長期計畫,將在園區內新增多個設施和景點。

 

迪士尼說,全球六座既有的迪士尼樂園內,共有逾1,000英畝(4平方公里)土地可供未來開發,以期每年容納1億多名遊客造訪這些樂園。公司也準備推出更多的郵輪,運能增加約一倍,2025會計年要新增兩艘船,2026年再增另一艘,另外也將在新加坡設立新的郵輪母港。

 

在此投資計畫公布當日,迪士尼股價收盤挫跌3.6%,表現比大盤還疲弱。Great Hill Capital主席茄米盧斯基認為,這只是短期的市場反應,迪士尼的最新投資計畫具有長期價值。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WSJ7月的報導,迪士尼主題樂園今夏的遊園人潮不若以往。

 

我們的看法:

 

第一、迪士尼原來的CEO去年回歸。

 

第二、但回歸後,股價和業績均一蹋糊塗。

 

第三、迪士尼數位布局是一大失敗。

 

第四、迪士尼繼續轉投資傳統的迪士尼樂園。

 

第五、隨著疫情解封,主題樂園、遊輪等業績大好。

 

亞馬遜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 陳穎芃,1120926

 

眼看AI軍備競賽日益激烈,亞馬遜也改變策略開始壓寶新創AI公司。繼8月參與新創AI公司Hugging Face最新一輪募資後,亞馬遜近日又宣布對另一家新創AI公司Anthropic投資最高40億美元。

 

亞馬遜初期將對Anthropic投資12.5億美元,日後若雙方合作達成特定目標,總投資額最高可達40億美元。Anthropic將使用亞馬遜客製化晶片,在亞馬遜AWS雲端平台上訓練AI模型,而亞馬遜眾多雲端服務也將結合AnthropicAI技術。

 

自從ChatGPT掀起AI熱潮後,科技大廠為了搶攻商機爭相投資AI公司。微軟率先在今年1月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投資100億美元,隨後谷歌也在5月對Anthropic投資3億美元。商用軟體公司Salesforce也投資AnthropicCohere等多家新創AI公司。

 

創業僅兩年的Anthropic近日推出第二代AI聊天機器人Claude 2,號稱比ChatGPT更安全可靠。相較於OpenAI與微軟的獨家合作關係,Anthropic使用亞馬遜及谷歌等多家業者提供的雲端基礎建設,但這回獲得亞馬遜投資後將以AWS做為主要雲端平台。

 

內情人士透露,亞馬遜這回投資是參與Anthropic最新一輪募資,藉此取得Anthropic少數股權。今年5Anthropic獲得谷歌及Salesforce投資時,預估市值約在40億美元。

 

亞馬遜先前對新創AI公司採取中立態度,希望透過AWS提供多樣化的AI服務滿足不同企業需求。AWS事業主管賽利普斯基(Adam Selipsky)日前曾表示:「我們堅信市面上不該只有一種AI模型。」

 

然而,過去半年來各家對手動作頻頻令亞馬遜改變策略,開始壓寶特定新創AI公司。未來AWS企業用戶能透過Amazon Bedrock雲端服務,在AnthropicAI模型基礎上建構AI應用程式,省下自行訓練AI模型的龐大成本。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馬遜也開始積極押寶AI新創公司。

 

第二、微軟投資Open AI非常成功。

 

第三、全美有很多AI新創公司。

 

第四、台灣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第五、台灣必須找到AI成功方程式。

 

越南稀土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鍾志恆,1120926

 

全球稀土蘊藏量第二大國家越南在西方支持下,計劃明年重開其最大稀土礦,以挑戰中國主導稀土市場的地位。

 

外界認為重開計劃讓越南朝著其要建立一個稀土供應鏈的目標往前邁進。目標包括開發把礦砂精煉為金屬的能力,為電動車、智慧手機和風力發電機提供所需磁鐵。

 

澳洲百仕通礦業(Blackstone Minerals)人力營運部經理庫契爾(Tessa Kutscher)說,越南政府第一步是打算年底前,把東堡礦場多個區域進行招標。百仕通礦業計劃競投至少一個採礦權。

 

她表示若其公司得標,將在開採計劃上投資約1億美元,並強調已跟包括電動車商VinFastRivian等潛在客戶,就有關供貨價格的合約進行討論。

 

與百仕通礦業合作的越南稀土公司(Vietnam Rare Earth JSC)董事長劉英俊(音譯)說,雖然招標時間可能變動,但政府計劃明年要重開稀土礦。

 

越南計劃重開東堡礦場,正值中國跟美國陣營發生糾紛,並限制其戰略性礦物出口。專家警告中國限制鍺和鎵出口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讓許多國家擔心遭受稀土供應中斷的衝擊。

 

中國過去藉近乎壟斷市場的能力壓低稀土價格,讓其他國家的稀土資源失去投資價值,像越南大部份稀土資源因此未被開採。拜登9月中訪問越南期間簽下協議,提高越南吸引外資開採其稀土資源的能力。

 

路透訪問12名產業高層、投資人、分析師和外國官員認為,越南相關計劃和投資顯示出,過去就如何減少依賴中國來降低斷鏈風險的討論已化為實際行動。

 

雖然在中國仍主導全球稀土市場下,越南要成為稀土中心仍面對許多困難,但部份受訪者認為越南開始行動後,能讓其在稀土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和減緩多國的戰略憂慮。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拜登總統最近訪問越南。

 

第二、支持越南開拓稀土礦。

 

第三、這是和中國進行戰略的抗爭。

 

第四、越南要成為稀土中心,仍然需面對許多困難。

 

第五、只有外資有這方面的能力。

 

BYD Jabil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李書良,1120928

 

今年8月底,大陸車企比亞迪透過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收購美國電子代工大廠捷普(Jabil)在大陸成都、無錫的製造業務。比亞迪電子27日於港交所公告稱,雙方已同意以約人民幣(下同)158億元現金,收購捷普的行動電子製造業務。

 

捷普總部設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全球員工約18萬人,為全球知名的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公司。該公司在全球23個國家設有90個據點,包括在台北內湖、新北三重均設有據點。

 

分析指出,此次收購象徵比亞迪電子拓寬消費性電子的核心供應鏈,特別是蘋果供應鏈,有利比亞迪進一步提升市占率及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比亞迪電子27日收報港幣34.95元,跌0.43%,今年股價累計大漲36.5%,816日以來股價已上漲逾20%。

 

綜合陸媒報導,828日比亞迪在A股與港股公告,旗下的比亞迪電子與捷普(新加坡)簽署架構協定,以約158億元現金收購捷普位在成都、無錫的產品生產製造業務。比亞迪相關人士表示,這是公司史上最大收購,據wind統計,此前比亞迪最大的收購案金額約為35億元。

 

比亞迪電子27日宣布,已與捷普簽署正式協議,本次收購交易的目標業務是捷普位於成都及無錫的產品生產製造業務,包括現有客戶的零部件生產製造業務。比亞迪電子行政總裁王念強表示,本次收購將拓寬公司的智慧手機零部件業務,象徵新一輪的高速增長週期的開始。

 

招銀國際表示,比亞迪電子管理層稍早曾為投資者舉辦NDR電話會議,對於捷普移動業務收購後將產生的協同效應保持樂觀看法,認為這將促進公司在蘋果供應鏈中的份額快速增長。比亞迪並預計高端安卓手機市場復甦、在iPad OEM/元件中占比增長,以及儲能和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會在下半年快速增長。更優的產品組合和持續提升的產能利用率,也將推動比亞迪的利潤率不斷提升。

 

今年比亞迪頻頻推出新車款,前八月的汽車出口也達到12.5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倍。在產品加速「出海」同時,比亞迪也積極在泰國、巴西等地投資設廠,意圖搶攻當地車市,近日還傳出比亞迪打算在墨西哥設廠。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亞迪最近業績大好。

 

第二、但比亞迪原先的電子代工也沒有放棄。

 

第三、比亞迪當初從富士康挖了很多人。

 

第四、比亞迪併購捷普(Jabil)中國,是一個代表性交易。

 

第五、捷普是美國電子代工大廠。

 

 

蔚來手機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 林宸誼,1120922

 

蔚來汽車昨(21)日發布旗下全新行動互聯產品「NIO Phone」(蔚來智慧型手機),售價為人民幣6,499元起(約新台幣2.9萬元),將於928日發貨。該公司還宣布旗下首款自研晶片——光學雷達主控晶片「楊戩」將於10月量產。

 

對於蔚來為何做手機,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解釋:「蔚來做手機不是因為手機企業跨界進入汽車產業,也不是靠做手機賺錢,而是蔚來用戶需要一款與蔚來汽車無縫連接的手機。」他強調,NIO Phone是一部為蔚來車主而生的手機。

 

先前李斌曾表示,蔚來手機的推出將有利於增加蔚來車型競爭力,並更好地匹配車型對行動裝置的需求。但蔚來並非要進入手機領域,不和手機廠商競爭。

 

李斌在發布會後還透露,第二代NIO Phone 已進入研發狀態,後續「肯定會做」耳機產品,但很可能不會有蔚來手表。

 

蔚來21日並宣布首款自研晶片「楊戩」將在10月量產,這顆晶片不僅提升車輛的性能也可以降低成本。

 

河南日報集團旗下財經全媒體「大河財立方」報導,李斌在「NIO IN 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介紹蔚來布局的智慧電動汽車12項全棧技術時提到,自研的晶片將為蔚來每輛車降低人民幣幾百元的成本。

 

財報數據顯示,最近四個季度,蔚來研發投入維持在每季人民幣30億元左右,在營收占比達20%。李斌表示,這個規模在公司承受範圍之內,也是蔚來參與下一階段智慧電動汽車越來越激烈競爭的基本保障。

 

我們的看法:

 

第一、蔚來是中國電動車領導廠商。

 

第二、蔚來跨入手機領域並不令人意外。

 

第三、但蔚來並不是定位成手機企業。

 

第四、蔚來電動車基本上就像一部手機。

 

第五、特斯拉已經採取類似策略。

 

 

金融中心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黃欣,1121003

 

據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大陸多個城市隨著國際化加速,排名大幅攀升。身為大陸金融重鎮的上海依舊領跑,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七。深圳在金融科技領域則遙遙領先,位居全球第四。

 

這份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公布的「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4)」,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準、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評價和排名。

 

本期共有121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為:紐約、倫敦、新加坡、香港、舊金山、洛杉磯、上海、華盛頓、芝加哥、日內瓦。排名前七位的金融中心和上期的排名相同,日內瓦則大升13位,擠進第十名。

 

本期金融中心整體平均得分相比上期提升3.63%,顯示全球在經歷疫情衝擊、能源危機、通膨攀升、俄烏衝突等一系列挑戰之後,金融中心整體表現開始回升,發展預期有所提振。報告還稱,由於全球金融從業人士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持續上升,美國主要金融中心表現強勁,在十強行列中占到五個。

 

本期指數排名中,亞太金融中心總體表現良好,整體評分較上期上升3.7%,所有城市評分均有上升。大陸城市中,上海、深圳、北京三大城市的評分較上期均上升16分,分別排名全球第7、第12和第13位,與上期名次保持一致。

 

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看好大陸大型金融中心發展前景,上海、北京和深圳都進入「未來可能變得更重要金融中心(Centres Likely To Become More Significant)」行列。

 

廣州、青島排名全球第2932位,較上期分別上升5位和4位。值得一提的是,大連、南京、杭州、西安等排名相對靠後的大陸金融中心,在本期排名也大幅提升。其中,大連排名提升8位,位列全球第64位,南京緊隨其後排名第65位,較上期提升10位,西安排名也出現11位提升。

 

GFCI還根據金融科技產出對114個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發展水準進行評估,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城市中,中美各占七席。其中,紐約排名全球第一,深圳則繼續排名全球第四、位居大陸首位。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世界金融中心大洗牌。

 

第二、新加坡已經超越香港。

 

第三、紐約仍然是世界第一。

 

第四、中國大陸的金融中心近年快速成長。

 

第五、上海、深圳、北京評分皆大幅上升。

 

小米AI大模型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記者賴瑩綺,1121003

 

小米集團持續布局AI領域。最新市場消息指出,小米近期投資由搜狗創辦人王小川創立的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加上先前已投資兩家相關公司,小米對大模型的布局呼之欲出,即復刻小米在行動互聯網時代的打法,投融並舉,內研外投共同推進。

 

IT之家報導,百川智能已是小米創辦人雷軍大模型布局中的新寵。在百川智能還是市場傳聞的兩輪融資進展中,雷軍都重金押注,扮演關鍵角色。至於投資的具體形式,雷軍是透過小米集團和順為資本注資。

 

報導表示,作為雷軍的「兩隻手」,小米和順為同時參投百川智能的A1輪。該輪投前估值為數億美元,融資額超過數億人民幣。除了小米、順為,創投平台公開的百川智能A1輪投資方,還有騰訊投資、清華控股、好未來戰投、深創投等。

 

小米第二次注資是在百川智能進行的A3輪融資,市場傳言順為、小米再次重金押注,融資額約數千萬美元。但對於上述投融資消息,百川智能表示暫無說明與回應。

 

不過,百川智能並不是雷軍對外加碼大模型新創公司的唯一選擇。先前的消息中,作為資方,小米集團和順為資本已向市場上公認的兩位頭號玩家:智譜AIMiniMax重金注資。報導認為,雷軍的行動說明其更看中大模型的變革之力,且動作相比決策式AI浪潮時更快、更準、更猛。

 

針對百川智能,報導指出,該公司確實是大模型新創市場上的領先玩家。首先是有王小川這個招牌,之後公司團隊喊出「要構建中國最好的大模型底座,要在年底發表追平GPT-3.5的大模型」,聽起來野心不小,但百川智能對此信心十足。

 

該公司3月底成立,4月初對外正式亮相,兩個月後推出第一款開源可商用大模型Baichuan-7B,之後保持每月一次的頻率更新大模型,讓不少人稱之為大陸國內大模型戰場上進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不過報導也指出,有速度,有產品,但是百川智能面前的挑戰,同樣明顯且嚴峻。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許多企業均押寶AI大模型。

 

第二、物聯網公司如百度、阿里均跑在前面。

 

第三、小米也不甘其後。

 

第四、但小米是以硬體作為出發點。

 

第五、小米在電動車、AI上面均落後其他競爭對手。

 

華為晶片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季晶晶,1120921

 

中國大陸華為近來接連傳出突破美國晶片出口管制消息,不僅Mate 60 Pro搭載的麒麟9000S晶片揭露旗下海思半導體已具備自行設計晶片能耐,且正出貨新的陸製晶片給監控攝影機製造商,似乎繞過美國對晶片設計軟體管制,甚至從聯詠等台廠奪回市占。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Mate 60 Pro的麒麟9000S系統單晶片(SoC)有八顆中央處理器(CPU),其中四顆完全仰賴安謀(Arm)的設計,其他四顆CPU則採用安謀架構、但採用華為自家設計。

 

雖華為仍透過授權獲得安謀的基本設計,但海思晶片設計業務已改善,打造麒麟9000S系統單晶片上的自家處理器核心。分析師和產業人士表示,華為藉此獲得生產高階智慧手機,不受美國出口管制侷限的彈性。

 

麒麟9000S還配備海思開發的繪圖處理器(GPU)和神經處理器(NPU),相較下,前一代麒麟9000晶片內CPUGPU都完全仰賴安謀。

 

這個發展顯示華為正追求類似蘋果自研晶片策略。蘋果十多年來已根據安謀架構精進,給予iPhoneMac產品的效能競爭優勢。知情人士透露,華為也能藉調整原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的CPU核心設計,生產自家手機處理器,類似蘋果把iPhone處理器轉換成Mac電腦晶片,只是過程相反。

 

顧問業者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佩特爾表示,華為可能已經取得突破,能擁有原生設計,而非太仰賴外國。

 

另據路透報導,海思正出貨新的陸製晶片給監控攝影機製造商,部分客戶是大陸企業,供應鏈人士說,「這些監視器晶片比智慧手機處理器相對容易製造」。

 

海思的回歸將撼動市場,關鍵因素之一是海思似乎已繞過美國對晶片設計軟體的管制。華為3月宣布,已針對14奈米以上晶片生產工具達成突破。

 

知情人士說,海思2019年來已出貨一些低階監視器晶片,但該公司聚焦高端領域,從台灣聯詠等公司奪回市占。

 

美國的制裁已阻礙海思取得益華電腦(Cadence)、新思科技(Synopsys)及西門子旗下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取得EDA軟體的管道。

 

TechInsights分析師赫奇森說,對Mate 60 Pro和其他組件的分析顯示,華為能取得「不該擁有的」複雜EDA工具,「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非法取得,或是更有可能的,中國研發出自家EDA工具」。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麒麟9000S晶片突破美國出口管制。

 

第二、華為的晶片是由14吋奈米生產工具來達成突破。

 

第三、短期內,華為能做到半導體的極限,可能就是現在這個境地。

 

第四、華為在作業系統上仍然倚賴安謀。

 

第五、未來中國作業系統也會脫離安謀。

 

 

陸算力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林宸誼、黃雅慧,1120921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昨(20)日表示,2003年華為提出「All IP」戰略;2013年啟動「All Cloud」戰略,下階段華為將推進「全面智慧化戰略」(All Intelligence),將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目標是「加速千行萬業的智慧化轉型」。

 

要如何做到全面智慧化轉型?孟晚舟在上海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上表示,首先,讓所有物件可聯接。不僅是物理實體的,也包括邏輯的、虛擬的;不僅包括數位化設備,也包括傳統終端和裝置。

 

其次,讓所有應用可模型,透過大模型範例,讓智慧應用快速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第三,讓所有決策可計算。以算力的無所不在,加速智慧的無所不及,並讓數據潛力在計算中不斷釋放與相加。

 

面對當前AI大模型浪潮,孟晚舟說,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大小決定AI迭代與創新速度,也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華為將持續提升「軟硬芯邊端雲」的融合能力,提供可持續的澎湃算力,滿足各行各業多樣性的AI算力需求。

 

孟晚舟指出,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向智能世界,數據正在爆炸式增長,智能技術也在突飛猛進。在全面智慧化戰略指引下,華為將持續打造堅實算力底座,支援每個組織使用自己的數據訓練出自己的大模型,讓每個行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發展出自己的行業大模型。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未來發展全面走向智慧化戰略。

 

第二、這是AI整體重大戰略。

 

第三、關鍵字在於「算力」。

 

第四、快速整合個人、家庭、企業。

 

第五、但華為進一步發展的限制,仍然在於晶片。

 

寧德福特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蘇崇愷,1120927

 

繼美國議員盯上特斯拉與中國車載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關係後,寧德時代在美業務再傳觸礁。外媒報導,福特汽車美國時間25日表示,基於各種考量,將暫停位於密西根州、與寧德時代有關的電動車電池廠興建計畫,並限制建設支出,直到確信能有競爭力地營運該工廠。

 

 

受此消息影響,寧德時代A26日股價收跌2.28%至人民幣204.5元,且近一個月累計下跌11.28%。

 

綜合外媒報導,福特2月宣布,計劃斥資35億美元興建電池廠,將使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無模組電池包(CTP)技術,原先計畫雇用2,500名工人,投產後每年生產的電池足以供應40萬輛電動車使用。

 

根據福特與寧德時代簽署的合作協議顯示,上述電池廠將作為福特的全資子公司營運,若順利建成將成為美國首家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工廠。在建設過程中,寧德時代將對其進行磷酸鐵鋰電池的技術許可,並派出技術人員進行支援。

 

然而,密西根州共和黨人因擔心美國的補貼流向中國,以及依賴中國技術,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嚴格審查上述項目。美國眾議院兩個委員會7月公布,正在調查福特和寧德時代的合作關係。福特曾表示,規劃中的電池廠是自家獨自經營,並非輸入寧德時代生產的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底特律汽車三雄:福特、通用(GM)、Stellantis,目前正面臨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罷工。福特表示,暫停興建電池廠有「各種考慮因素」,已於25日暫停施工,但拒絕透露政治爭議或UAW的罷工,與相關停工決定是否存任何關聯。福特發言人TR Reid強調,尚未針對該工廠是否投入營運做出最終決定。

 

針對福特停建電池廠的決定,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發推文指出,福特的決定是「幾乎不加掩飾的裁員威脅」。

 

科創板日報引述寧德時代證券部指出,福特停止與寧德時代在美建廠計畫的傳聞是虛假消息,該計畫推進順利。

 

福特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除了原先共建密西根州電池廠的計畫以外,福特2023年在野馬Mach-E車款上引入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而F-150閃電車款也將於2024年開始使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

 

我們的看法:

 

第一、寧德是中國最大的電池生產商。

 

第二、寧德原來和福特汽車在美國合資。

 

第三、但由於政治理由合資案暫緩。

 

第四、寧德原來只是移轉技術。

 

第五、這說明美國共和黨政治逐漸民粹的嚴重性。

 

 

菜鳥申請在港上市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蘇崇愷,1120927

 

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26日傍晚宣布,擬分拆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簡稱菜鳥)在港獨立上市。當晚港交所網站顯示,菜鳥已提交上市申請,聯合保薦人為花旗、中信證券、摩根大通,成為阿里「16N」組織變革後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

 

截至台北時間26日晚間920分,阿里美股盤前跌0.94%,報86.4美元。阿里港股26日股價收跌0.47%至港幣83.95元,近一個月累計下跌5.57%。

 

阿里3月底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即在阿里之下,設立阿里雲智慧、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位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阿里5月指出,菜鳥將啟動上市籌備工作。

 

香港信報報導,阿里26日在港交所公告指出,擬議分拆將以菜鳥股份全球發售的方式進行,包括香港公開發售及國際發售。完成後,阿里將繼續持有菜鳥50%以上的股份,菜鳥將仍是阿里的子公司。

 

阿里認為,擬議分拆將對阿里及菜鳥有利,其中包括將可使投資者能夠更好地評估公司的價值,並專注於阿里未分拆集團的業務。可更好地反映菜鳥自身的價值,並提高其營運及財務透明度,進而使投資者將能夠分開評價及評估菜鳥、未分拆集團的業績及潛力。菜鳥的業務有別於與未分拆集團業務相對更多元化的模式,將吸引專門關注菜鳥業務的投資者群體。

 

此外,阿里預期,擬議分拆將提高菜鳥的價值,進而使公司及其股東整體受益,因菜鳥在港上市將提高菜鳥在客戶、供應商及潛在戰略合作夥伴中的獨立形象,有助於菜鳥更好地洽談及招攬更多業務。使菜鳥能夠在未來有需要時直接及獨立地進入股權及債務資本市場,並進一步增強其獲得銀行信貸融資的能力,進而更有效地部署未分拆集團的財務資源。根據阿里公布的今年第二季(會計年度第一季)財報,菜鳥集團當季實現營收人民幣231.64億元,年增34%。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最近分拆為六大集團。

 

第二、這是正確的策略。

 

第三、不會讓阿里過於龐大。

 

第四、可以釋放阿里集團子公司的獲利。

 

第五、菜鳥在物流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日開放電力數據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1121003

 

日本1日起取消限制企業使用電力數據,為企業使用這些電力數據資料來推出各項服務鋪平道路。日本希望開放電力數據的使用,能有助於解決去碳化和人口老化等各項問題。

 

日經亞洲報導,包括營建業者大和房屋工業和東芝在內約20家企業集團都已摩拳擦掌,準備推出相關服務。

 

電力使用的數據是從智慧電表中蒐集。目前,全日本有8,000萬台智慧電表運作中,超過美國的6,000多萬個。這類協助用戶管理用電、節電的服務在美國相當受歡迎,全美有超過150家公司提供這類服務。

 

相較之下,日本迄今只有電力公司可使用這些數據,但隨著法規修訂,其他公司也開始可以付費使用這些數據。

 

一些業者考慮提供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服務。大和房屋資產管理公司計劃以集團旗下240處房產上居民的用電量,來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有利於環保的服務,像是協助居民根據用電數據來節省能源,藉此提振該集團的房地產業務獲利。其他則像是在快遞送貨到府前,也可利用電力數據檢視家中是否有人可收貨。

 

東芝能源系統與解決方案公司,則尋求協助企業調整用電量。由於再生能源受到天氣影響,如果企業被要求減少用電,電力公司會提供折扣。東芝的這個部門計劃分析客戶工廠的用電量,設想能節約用電的方法,或判斷把生產改時段移往更佳的用電時段。

 

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度讓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3年度減少46%,到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為了達到此一目標而實施的再生能源計畫,預料將促成企業善加使用電力數據。

 

東京新創公司Girasol Energy將遠距監控壞掉的太陽能板,方式是基於陽光和其他數據來比較太陽能板的預期生產和實際生產量,這對欠缺人力的大型太陽能光電場來說尤其有用。

 

其他業者則要協助改善生活品質。例如三菱商事與中部電力公司正合作開發一項服務,即時偵測年長家人日常生活中的異常情況。業者希望在三年內能靠這項服務產生10億日圓(670萬美元)營收。日本政府估計,2020年有671萬年長者獨居,預估到2030年將達800萬人。

 

我們的看法:

 

第一、日本經濟這兩年大爆發。

 

第二、日本取消企業使用電力數據的限制。

 

第三、日本的法規逐漸走向開放。

 

第四、台灣電力政策,未來應該要往開放的部分發展。

 

第五、台灣在能源上應該要有創新的政策。

 

新加坡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陳穎芃,1120923

 

過去數十年來香港年年被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今年卻被新加坡擠下第一名寶座,且外界認為在大陸政府干預之下,未來香港經濟自由度的各項評分恐怕只會進一步下滑。台灣則排第11名。

 

根據加拿大智庫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自由度評比報告」,新加坡以總分8.56分奪冠,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

 

相較之下,1970年該機構展開這項調查以來便蟬聯冠軍的香港,在今年評比中總得分8.55分,以0.01分之差敗給新加坡,退居第二名。

 

這項調查是根據政府規模、法律制度及產權、穩健貨幣、國際貿易自由、監管措施等五大指標進行評比,滿分共10分。2023年評比報告是根據2021年從全球165個經濟體收集到的最新數據進行評分。

 

Fraser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米歇爾(Matthew Mitchell)表示:「香港近來的轉折驗證經濟自由度與人民及政治自由緊密相連。」

 

報告指出近年香港通過的新法規提高商業門檻,不僅增加企業成本,也限制企業雇用外籍勞工,而這些都對香港經濟自由度評比造成負面影響。

 

米歇爾表示:「各種法規上的壓迫再加上政府嚴格控管民間企業,都有損經濟自由,阻礙香港經濟繁榮。」

 

由於今年報告是根據2021年數據,而大陸政府是在2020年對香港頒布《國安法》,因此專家多半認為大陸政府干預恐怕讓香港未來難以重拾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名號。

 

相較之下,去年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則因為政府規模擴大且多項法規有利經濟發展,而使今年總評比進步0.06分,因而打敗香港。

 

除了新加坡及香港之外,今年擠進全球前五大自由經濟體的國家還包括瑞士、紐西蘭及美國,依序名列第三名至第五名。台灣排名第11名。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新加坡變成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

 

第二、超越香港並不令人意外。

 

第三、香港會進一步下滑。

 

第四、新加坡的領先地位會擴大。

 

第五、新加坡的問題在於成本過於高昂。

 

酷澎

資料來源:取自自由時報 記者 歐宇祥、卓怡君,112 1001

 

從去年「火箭跨境」到今年大打「火箭速配」,韓國電商巨頭酷澎(Coupang)在超商取貨等陸續布局到位後,將台灣視為加強促銷力道的重點國家,不僅登上蘋果台灣App Store免費榜下載冠軍,也在年輕剁手族間掀起話題;「跟蝦皮一樣敢燒錢」、「首購還享有七折商品券」,一如七年前蝦皮進軍台灣,酷澎已成為momo、網路家庭等本土電商的新夢魘。

 

常到超商取貨的民眾,近來或可眼尖發現,除了PChome24hmomo、蝦皮外,又多了許多印有火箭圖樣的紙箱。比較這四家電商市值,美股掛牌的酷澎市值三○二億美元(約九六六四億台幣)、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市值二四四億美元(約七八○八億台幣),而台股掛牌的富邦媒(momo)市值一二○六億台幣、網家市值跌破六十億台幣;酷澎市值是本土龍頭momo的八倍。

 

「跟蝦皮一樣敢燒錢」,是本土電商最擔心的事。雖然酷澎退出日本等海外市場,但今年第二季財報會議上,執行長金範錫一再表達對台灣市場擴張的滿意,還強調「今年會提高在台灣投資水準」,「發展中事業」投資總額四億美元,其中包括新影音串流、韓國外送等新事業;就算台灣只分到三分之一,折合逾四十億台幣。酷澎台灣參謀長許展嘉也說,台灣市場深具潛力、酷澎營運持續有進展,今年將在台灣進行更高的投資。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朱訓麒分析,酷澎仿效亞馬遜經營模式,透過「買斷商品」壓低商品價格,雖採購、倉儲等成本高,但中間商減少,除能提升物流效率、利潤也會更高。

 

他指出,台灣電商使用率相較韓、中,還有開發空間,且以自營式電商而言,日本已有亞馬遜、東南亞市場有阿里巴巴旗下的來贊達(Lazada),中國有京東集團,亞洲唯獨台灣還沒有競爭者,酷澎看好台灣市場「真空」,的確有極高的成長空間。

 

他認為,台灣電商市場組成結構,目前C2C(消費者對消費者)電商平台蝦皮已獨霸一方,並拓展B2B2C的蝦皮商城、讓品牌自行經營商城,滿足B2C(企業對消費者)消費者需求;另台灣本土電商momo、網家也以B2C模式經營,但並非全買斷商品自營,對商品價格較無控制力、降價促銷力道相對有限,而網家又比momo弱勢。

 

他也以美國電商市場發展推測,台灣電商市場未來也會走向一家自營式B2C電商及一家C2C電商,蝦皮幾乎獨走C2C市場,酷澎來襲直接衝擊本土momo與網家,落後的網家壓力將最大。

 

我們的看法:

 

第一、韓國酷澎積極進軍台灣。

 

第二、如同當年的蝦皮。

 

第三、跟蝦皮一樣敢燒錢。

 

第四、台灣企業沒有這樣的燒錢模式。

 

第五、酷澎的市值是本土龍頭momo的八倍。

 

電池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112 1003

 

鴻海(2317)衝刺電動車關鍵材料布局,昨(3)日宣布與加拿大固態電池設計製造商Blue Solutions簽訂合作備忘錄,鴻海旗下全資子公司芯量科技將與Blue Solutions共同開發兩輪電動車固態電池,第一站瞄準印尼市場。

 

鴻海指出,Blue Solutions為法國Bolloré集團子公司,是全固態電池設計和製造商,在法國布列塔尼及加拿大魁北克都有據點。2011 年起,Blue Solutions是全球唯一以鋰金屬聚合物(LMP)技術為基礎並量產全固態電池的公司,生產基地獲得ISO 9001ISO 14001認證。

 

鴻海表示,Blue Solutions創新的環境溫度Gen4技術,結合芯量的先進電池材料,預料可發揮優勢互補效果,進而打進目標市場,雙方合作下一階段,則規劃推動用於其他電動車輛等,進行不同應用。

 

鴻海電池戰略負責人吳易座表示,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固態電池將是電動車快速發展的聖杯,鴻海與Blue Solutions結盟, 目標加快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固態電池解決方案,提供未來不同電動車客戶產品性能優勢,做到「Time To Cost」以及「Time To Market」的策略目標。

 

Blue Solutions和鴻海的合作首先瞄準印尼市場,該國最終目標為至2030年前,電動機車數量達到1,300萬輛。根據麥肯錫預估,全球兩輪車市場價值2029年將達2,18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8.7%,主要動能將來自電動機車。

 

鴻海集團積極切入印尼電動車市場,印尼Indika能源集團在8月下旬宣布,旗下電動二輪車子公司完成B輪募資,鴻海與中信金共同成立的新能源車產業基金,成為新投資方,前進印尼電動二輪車市場。

 

至於電動車電池布局,鴻海在高雄和發園區的電池芯中心,仍按照計畫在明年量產,產能估1GWh,鎖定電動巴士應用。至於在美國俄亥俄州廠區,鴻海已經建立電池管理系統(BMS)產線。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集團積極衝刺,電動車關鍵材料布局。

 

第二、另外一個布局電池的台灣企業是台塑集團。

 

第三、不管是鴻海還是台塑,和國際業者比較差得很遠。

 

第四、電池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行業。

 

第五、鴻海印尼的生態系,應該可以和電池接軌。

 

 

電池美國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112 1003

 

鴻海(2317)近年加快電動車布局腳步,關鍵零組件更是重要布局的一棋。美系外資表示,鴻海位於高雄的電池芯工廠仍依計畫明年量產,產能估1GWh,鎖定電動巴士應用,其中,轉投資碩禾是供應電池芯的要角。至於在美國俄亥俄州廠區,鴻海已經建立電池管理系統(BMS)產線,擴大零組件布建。

 

法人表示,鴻海也持續尋求合作夥伴,讓更多電池關鍵零組件和電池芯在美國製造,受益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RA)的租稅優惠。除了磷酸鋰鐵(LFP)電池外,鴻海也正開發固態電池。

 

另一方面,鴻海轉投資碩禾旗下芯和能源在台灣研發報捷,今年在中國大陸重慶擴產,再送往美國給鴻海,透過台、美、中大串聯,完成鴻海電動車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

 

芯和能源重慶廠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投產,屆時電池芯月產能有望上看2,000噸,較現有產能激增十倍。碩禾表示,電動車是未來趨勢,芯和能源深耕電池芯領域多年,目前已開花結果,預期今年能顯著貢獻母公司獲利。

 

鴻海副總暨產品長蕭才祐之前表示,鴻海俄州工廠不僅生產電動車,也包括電池包,電池包已經在俄州工廠有生產線,電池芯可從別的地方做好再運過來。由於鴻海集團本來就幫特斯拉與BMW做電池包,因此,電池包技術對鴻海來說不難,由於電池包既大又重,「電動車組裝廠在哪裡,電池包廠就要在哪裡」是必定的策略。

 

我們的看法:

 

第一、鴻海電動車由美國布局。

 

第二、但併購的車廠,目前正進入法律官司階段。

 

第三、鴻海俄亥俄州廠生產電動車,也包括電池包。

 

第四、清潔能源在美國有前途。

 

第五、鴻海是台灣在美國清潔能源,布局最大的企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