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

香港信評,今年經濟,台達電,英特爾,大聯大/文曄,亞馬遜,IBM,哈佛


2019.02.03理事長的話

理事長的話:香港信評,今年經濟,台達電,英特爾,大聯大/文曄,亞馬遜,IBM,哈佛

香港信評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將香港政府長期信貸評級下調至Aa3,加上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干擾市場氣氛,造成港股21日重挫2.81%,恆生指數大跌810.58點,跌破28,000點大關。

恆生指數昨收在27,985.33點,是去年1224日以來收盤新低;大盤成交金額港幣1,328.4億元,為去年1126日以來最高。

香港政府非常不認同穆迪對香港情況的評估,對穆迪下調香港信用評級的決定深感失望,不認為穆迪有足夠理據就此提出任何質疑。

穆迪認為香港管治能力遜預期,昨日再調低滙豐控股旗下滙豐銀行、恒生銀行及港鐵的評級。

其他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去年9月已將香港信用評級由第二高的AA+,下調至AA級,評級展望評為負面。

香港中通社報導,穆迪報告稱,香港體制和管治能力不及以往所估計。過去九個月香港沒有展現具體計畫處理香港市民所反映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問題,認為港府管治能力不如該行早前所評估。

武漢肺炎疫情將如何影響資本市場?分析師認為,餐廳、電影院、賭場等人流量密集的行業類股容易受到肺炎疫情影響,醫藥類股走強,將步入「吃藥行情」。預計短期內A股上行動力不足,隨著美中貿易局勢和香港社會環境穩定,預計更多資金將流入港股。

連日來,A股「肺炎概念股」漲跌不一,市場反應明顯。消費、娛樂等類股在春運期間逆勢重挫,醫藥股獲資金追捧。

上證指數昨下跌1.4%,醫藥股卻掀起漲停潮,神奇製藥、亞太藥業、魯抗醫藥、金石亞藥、東北製藥等逾30檔個股逆勢漲停,超級真菌概念股漲幅達8%,流感、口罩概念股漲幅達5.6%。景點及旅遊概念股跌幅居冠,達3.4%

工銀國際發表市場報告指出,近期武漢肺炎疫情有所惡化,會對大陸和香港兩地市場的消費類股帶來壓力,醫藥類股可能受益。A股在過去經歷一輪持續上漲後,已出現資金不足跡象,隨著美中貿易局勢和香港社會環境穩定,預計有更多資金流入港股。

我們的看法:

第一、香港禍不單行,先是反送中事件,現在又有武漢病毒。
第二、短期內會重創香港觀光業和零售業。

第三、香港和中國大陸息息相關,商務活動會大受打擊。

第四、一個國家的轉型和創新,是經濟成長的關鍵。

今年經濟
資誠21日發布《第23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53%全球企業領袖對2020年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創下近八年(2012年以來)最悲觀數據。另對自身企業未來一年營收也不太樂觀,只有27%對自身企業在未來12個月營收成長「非常有信心」,創下近11年(2009年)以來新低。

資誠21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各地區的CEO皆認為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將持續走緩,其中以北美最為保守,高達63%北美CEO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衰退,高於歐洲(59%)、亞太(48%)比例。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分析,全球CEO看淡景氣與營收,主因還是在貿易戰,雖然中國大陸、美國達成第一階段共識,但現有關稅局勢未解,加上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導致全球CEO領袖對經濟成長信心下滑。

PwC調查顯示,2020年全球CEO最憂慮前五大威脅,依序為法規過度監管(36%)、貿易戰(35%)、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34%)、網路威脅(33%)與政策不確定性(33%)。

資誠認為,AI、大數據等新科技蓬勃發展,使用者隱私、資安保護等課題日趨重要,像是歐盟的GDPR個資保護法、裁罰Google預設搜尋引擎等,可看出法規過度監管、網路威脅等兩大趨勢。

PwC調查也指出,在歐盟裁罰後,全球約67CEO認為,各地區政府將頒布新的法規來規範網路和社群媒體的內容,科技巨擘有可能會因應法規調整企業架構。

此外,51%全球CEO也預測,未來政府將強制企業若蒐集個人數據,必須對被蒐集個資的人提供財務補償。

周建宏表示,儘管逾半數全球企業領袖對經濟前景表示悲觀,但機會仍然存在,企業領袖應掌握具備靈活有彈性的策略、關注利害關係人期望、以近十年經驗等三大核心要素因應未來挑戰,企業才能在不確定浪潮中度過不景氣。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部分企業領袖對未來悲觀,現在因武漢疫情會變更悲觀。
第二、台灣沒有樂觀的理由,因為台灣要和世界連結。

第三、台灣的問題,在於轉型不夠徹底和及時。

第四、台灣企業要靠數位轉型,積極改變商業模式,走出新的道路。

台達電
台達電加速電動車布局,20日宣布與全球最大傳動系統供應商英國吉凱恩汽車(GKN Automotive)聯手,開發新一代三合一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台達電並未揭露此次合作投資金額等細節。

台達電表示,這次雙方合作,將聚焦兩組新的eDrive電力驅動整合系統系列產品的開發,可應用於多種不同扭力與功率等級的新一代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預計三年內投入自小型房車到SUV等多種車型生產。

根據統計,這兩組新的三合一eDrive電力驅動系統系列產品,將可覆蓋未來大部分的新能源車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市場,預計到2030年,該市場產值將超過120億英鎊(約新台幣4,774億元)。

台達電表示,此三合一系統將整合台達的馬達驅動器,與GKN的驅動馬達及變速箱系統,可降低系統重量、減少體積,並有效簡化組裝流程、提升品質。台達電與GKN分別專精於電力電子產品及電力驅動系統,雙方合作可望大幅提升技術能力並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這次合作也有助於鞏固GKN做為業界領先的全系統電動動力總成供應商的地位,並提升台達電在電動車領域中對驅動器及電力電子產品的設計、開發和供應的主導地位。

台達電營運長張訓海表示,台達電一直積極開發電動車解決方案,為市場提供包括驅動馬達、馬達驅動器、車載充電器、DCDC電源轉換器等電動車傳動系統,以及多元的電動車充電設備,這次三合一eDrive系統的開發合作,將進一步幫助低碳交通的轉型。

GKN執行長巴特沃思( Liam Butterworth)表示,與專精於電力電子的台達電合作,能使GKN在三年內推動更具競爭力而且「可大量生產的新一代三合一eDrive系統」。將電動馬達、變速箱、電力電子結合成一體,將可汽車製造商的成本、重量及封裝。像德國的博世(Bosch)和采埃孚(ZF)等公司已有自己的電力電子事業。

他說,與台達電合作代表了該集團電動車策略的「重要里程碑」,將大幅提高雙方的技術能力,並且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兩家公司未來可能決定採取行動成立正式的合資企業,但這可能兩年後的事。

GKN為是汽車產業一階(Tier 1)供應商,擁有17年深厚的eDrive系統開發及整合專業經驗,至今已經生產逾100萬組eDrive系統。台達電是全球電源與變壓系統供應商,銷售電子和混合動力車的零件,包括車載充電器、以及充電系統。

台達電深耕電力電子領域將近50年,為全球眾多車廠提供高品質且完整的電動車電力電子產品組合。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企業很少布局電動車。
第二、最近台達電和鴻海,紛紛跨入電動車領域。

第三、緯創先前有投資大陸電動車公司蔚來,但不幸失敗。

第四、台灣企業和政府,應全力發展汽車電動產業鏈。

英特爾
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預計23日美股盤後公布2019年第四季業績,資料中心將是業務成長的主要推手。若資料中心能抵消電腦晶片營收下滑,英特爾可望連續兩季呈報營收成長,一掃2019年初的營收低迷陰霾。

根據FactSet數據顯示,市場預期英特爾資料中心業務第四季營收將年增5.2%,至63.9億美元,而最大部門-電腦晶片營收恐年減0.8%,降至97.5億美元。

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彼得森(Jonathan Petersen)在報告中指出,晶片銷售的領先指標-資料中心租賃,已經走出2019年第一季的谷底,意味著雲端業者支出逐漸回溫。

FactSet調查37位分析師意見,預期英特爾去年第四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25美元,高於專家先前預測的1.21美元,不過低於2018年同期的1.28美元。英特爾公司本身預期第四季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24美元。

根據FactSet調查,華爾街預期英特爾第四季營收將達192.3億美元,高於先前預測的187.9億美元,與2018年同期的186.6億美元。英特爾公布的財測數據為192億美元。

野村證券分析師David Wong指出,資料中心商業環境與電腦終端市場好轉,將能讓英特爾第四季業績與2020年第一季財測受惠。Wong給予英特爾股票「買進」評等,目標價65美元。

瑞穗證券分析師拉凱許(Vijay Rakesh)表示,儘管超微(AMD)與英特爾爭奪資料中心市占,但英特爾資料中心業務將能繼續維持成長。超微預計在128日盤後公布業績。

然而Wedbush證券分析師布萊森(Matt Bryson)就沒有這麼樂觀。雖然晶片市場好轉,但他質疑英特爾的履行訂單能力。英特爾出貨延誤的問題若未能解決,將影響未來的市占率。

我們的看法:

第一、作為半導體巨人,英特爾的轉型方向,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以往晶片產業的無限制高速成長,未來可能會放緩。

第三、台積電轉型力度較不強,因為現有業務都做不完了。

第四、英特爾投資資料中心也是雲端布局,「雲」是關鍵字。

大聯大/文曄
大聯大(370231日公告公開收購文曄(30363成普通股案,至130日屆滿日,應賣證券達2.71億餘股,應賣股數已於2020120日即超過預定收購最高數量1.77億餘股,以最高收購量交割,公開收購成就。對此,文曄重申「大聯大應信守其承諾」。

對於收購完成後的交割日期,大聯大指出,本次公開收購條件成就,公開收購對價將由受委任機構於延長期間屆滿日後第5個營業日,預計在202026日完成交割,大聯大將成為文曄最大股東。

大聯大去年12月宣布以每股45.8元收購文曄部分股權,處在劣勢的文曄經營團隊負隅頑抗,雙方進行激烈的法律及輿論交鋒,文曄甚至宣布今年股東常會提前到327日召開,至115日公平會決議本案不必申報結合後大局底定,大聯大於120日即提前宣布應賣股數超過收購上限,收購條件已成就。

今年文曄股東會將補選1席獨董,文曄為防止大聯大突襲插旗董事會,將股東常會提前在327日,讓大聯大本次收購的股權來不及在最後過戶日前過戶,在今年股東會將無法出席。
文曄在公平會對公開收購案所做出的決議後,要求大聯大要信守承諾,若未來大聯大違背此次收購案的承諾,包括利用他人名義、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從事前述行為,文曄將請主管機關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市場秩序及產業利益。

文曄指出,公平會於大聯大承諾這次公開收購為「財務性投資」的前提下,認為目前尚無須向公平會申報結合。然而公平會強調,由於《公平交易法》就事業結合的審查採取事前申報異議制,若未來任何時間(不限於文曄本屆董事任期內)大聯大有任何變更其「財務性投資」的聲明、承諾或陳述之事實或行為,都必須事前向公平會再行說明或提出結合申報。
而市場質疑文曄董事、經營團隊為何不加碼買進自家股票?對此,文曄董事長鄭文宗則多次說明,在大聯大收購文曄股權過程中,經營團隊不會增加持股,但未來一定會持續加碼增加持股比例。

大聯大為化解外界收購文曄股權疑慮,先提出5項承諾,包括:不與第三人約定共同行使表決權及召集股東會、不徵求委託書、不再於資本市場增持文曄股票、不提名或參選董事。另大聯大在20191219日至公平會陳述時,又再新增加2項承諾,包括不在股東會提出涉及文曄業務經營與人事任免的議案、不會對前開提案行使表決權。

此外,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也不斷重申,這項收購案是「純財務投資」,也強調「非常支持文曄大股東增加公司持股」,大聯大無意介入經營。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聯大買下文曄30%的股權,交易圓滿成功。
第二、台灣應該鼓勵更多的公司進行「公開收購」,優化公司的治理結構。

第三、即使作為被動的投資人,大聯大也不吃虧,因為他們非常了解這個行業,能夠控制投資風險。

第四、文曄大股東的確應該增加持股,才能證明其經營誠意及實力。

亞馬遜
電商龍頭亞馬遜在年終購物旺季當季大賺逾30億美元,獲利與營收雙雙優於預期,不僅會員數暴增至1.5億人,廣告業務表現也不俗,一掃這段時間以來的陰霾,市值一夕間暴增約1,000億美元。

亞馬遜於美股30日盤後公布財報,第4季獲利年增8%33億美元,遠優於自行預測的12億至29億美元,扭轉前一季因次日達配送成本過高使獲利下滑逾25%的頹勢;每股盈餘為6.47美元,優於FactSet調查的4.04美元;營收躍增21%874億美元,同樣優於預估的860億美元。

財報亮眼激勵亞馬遜131日早盤股價勁揚逾8.5%,市值重回1兆美元。Raymond James分析師凱斯勒說:「投資人曾擔憂一日達將拖累獲利率,但亞馬遜能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加效率,必然使投資人感到滿意。」

亞馬遜宣布,目前全球Prime會員數已逾1.5億人,超過20184月公布此數據時的1億人。執行長貝佐斯表示,會員福利不斷升級,上季加入會員人數創歷史新高。會員數勁增意味在美國市場飽和之際,亞馬遜正大力吸引海外消費者。

貝佐斯補充說:「我們讓Prime會員更快取貨,上季使用一日達和當日達的美國Prime會員,是去年的三倍。」

年繳119美元會費的用戶能享用免費和快速配送服務,以及亞馬遜影音串流服務和全食超市等優惠折扣。

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上季營收年增34%100億美元,營業利潤成長19%26億美元,AWS近幾年約占整體營業利潤的三分之二;廣告業務營收年增41%48億美元,亞馬遜透過贊助廣告和產品展示廣告等模式讓廣告成為公司另一個搖錢樹;實體門市的營收則年減1%44億美元。

亞馬遜預測,本季營收將介於690億至730億美元,營業利潤為30億至42億美元,不及去年第1季的44億美元。

財務長歐薩夫斯基說:「我們正仔細評估武漢肺炎的影響。」亞馬遜許多第三方賣家來自中國大陸。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亞馬遜市值再度上兆美元,意義重大。
第二、全球武漢肺炎肆虐,人類會減少實體接觸,電商平台未來前景看好。

第三、亞馬遜年終購物季就像阿里雙11,有超級引爆效果。

第四、AWS上季營收就達到100億美元,說明雲端的時代真正已經到來。

IBM

美國科技大廠IBM執行長羅梅娣(Ginni Rometty)將卸下職務,由雲端與認知軟體部門負責人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接任,克里希納將是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中第四位印度裔負責人。
IBM 30日宣布,現年62歲的羅梅娣將於46日卸任,由克里希納接任舵手。IBM也任命雲端軟體巨擘紅帽(Red Hat)執行長懷赫斯特成為總裁;IBM去年以330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

克里希納是促成IBM收購紅帽的幕後重要推手,他向羅梅娣及董事會提議收購紅帽,認為「混合雲」(hybrid cloud)將是IBM追求未來成長的最佳標的。克里希納領導過許多IBM新技術的發展,包括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及量子運算。

這也是IBM首度分拆執行長和總裁職務,形成雙領導架構,共同致力於提振IBM營收。IBM也說,羅梅娣將繼續擔任IBM董事長到年底,屆時她將從這家服務近40年的公司退休。於2012年走馬上任的羅梅娣,是知名度最高的美企執行長之一。

這項人事案凸顯IBM押注持續成長的雲端運算領域,追趕領先的競爭對手亞馬遜(Amazon)及微軟。IBM業務重心向來是提供技術給其他公司,然而,隨著企業從利用大型伺服器儲存資料,轉向從服務供應商租用運算能力(雲端運算),IBM的反應卻慢半拍。

羅梅娣近年來強調,IBM已躍居雲端運算領域中實力堅強的競爭者,但雲端銷售仍落後主要競爭對手。根據研究機構顧能的統計,IBM是全球排行第五的公共雲端基礎設施供應商,市占率不到2%

我們的看法:

第一、IBM任命雲端事業主管作為CEO,說明未來策略方向。
第二、IBM 10年前就開始布局AI,但成效不彰,因為太早了,現在才真正要起飛,因此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很重要。

第三、印度人成為美國許多大公司的CEO,說明印度人的國際觀和數理頭腦,在當今特別管用。

第四、IBM併購的雲端公司紅帽(Red Hat)前執行長接任總經理職務,說明雲端會變得超級重要,不僅對IBM,對許多公司都如此。

哈佛
美國檢方廿八日起訴三名參與中國「千人計畫」的學者,其中一人赫然是無華人背景、美國知名學府哈佛大學的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系主任李柏(Charles Leiber),罪名是在收受巨額中國資金下,做出虛假不實陳述。李柏被捕顯示北京拉攏對象已非僅限於中國或華裔科學家。

官員表示,六十歲、身為奈米科技界先驅的李柏,廿八日一早在哈佛大學的辦公室被捕,目前遭聯邦拘留,預定卅日出席拘留聽證。李柏被控在接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提供超過一千五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之際,還參與中國的千人計畫一事上,誤導司法部與NIH。檢方指出,根據李柏的千人計畫合約,李柏每月接受武漢理工大學提供五萬美元與多達十五萬八千美元的生活津貼,此外還拿到超過一五○萬美元的經費,在武漢理工大學成立一座實驗室;作為回報,李柏必須每年至少九個月為武漢理工大學工作。

李柏被捕之所以不尋常,在於他並無華人血統,且為哈佛大學知名教授。哈佛校方已表示會配合當局調查。至於另外兩名同日遭起訴、被控為外國政府執行情報工作的科學家,則皆為中國人,分別是波士頓大學研究人員葉艷卿(Yanqing Ye,譯音),以及去年十二月被捕的癌症研究員鄭灶松(Zaosong Zheng,譯音),其中目前人在中國的葉艷卿,被控在申請簽證時隱瞞身為解放軍中尉的身分,以及被控將波大的研究資訊傳給中國;至於鄭灶松則被控企圖將敏感生物樣本夾帶走私回中國,以便繼續研究。

美國麻州聯邦檢察官萊林稱中國為了自身利益,持續竊取美國科技與技術,這是中國政府一場指揮周密的行動,目的在於填補中美之間的戰略差距。波士頓的聯邦調查局幹員波納沃隆塔表示,李柏等三人都直接或間接在犧牲美國的情況下,為中國政府效力,中國的目的就是要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就算違法也要達到此一目的。

我們的看法:

第一、本案意義重大,因為涉案人是哈佛大學教授。
第二、這對美國學術界,釋放出非常強烈的警告。

第三、中美未來的戰爭,是戰略的、科技的、全方位的。

第四、台灣夾在中美當中,處於一個敏感但相對有利的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