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佘葳芸,112年12月21日
自疫情創高峰後,沉寂二年的美國線上消費能量,在2023年年終購物季再次捲土重來。外媒統計,有57%的美國人將網路購物列為購買耶誕禮物的前二項方式,而亞馬遜(Amazon)則是六年來蟬聯購物網站霸主。
美媒CNBC全美經濟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在購買耶誕禮物時,57%會將網購列入前兩種消費方式。這項數據曾在2020年疫情最嚴峻時期達55%破紀錄,在二年後回落至51%,今年反彈至57%,再創歷史新高。
調查指出,線上消費總金額較高的族群中包含50歲以上的女性,該族群在年終購物計畫的支出低於平均值,且較憂慮通膨和整體經濟情況,且與18~49歲的年輕女性相比,該族群在網上購物的次數較少。
另一方面,收入低於30,000美元,以及僅200美元禮物預算(遠低於平均值1,300美元)的人,在網路的支出比去年更多。
外媒分析,2023年增加網購支出的人可能是為尋找更實惠的價格,負責這項調查的市調機構專家Micah
Roberts指出,「我們從其他數據可以得知,通膨是人們調整支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調查顯示美國人今年計畫借款來支付禮物的比例與往年大致相同,有10%民眾表示將使用「先買後付」方式。
網購支出隨消費族群不同有所變化,然而選擇消費的網站平台則是相當一致的首選亞馬遜(Amazon)。CNBC指出,自六年前首次執行這項民調以來,亞馬遜一向為線上購物的第一選擇,無人能出其右,且從2017年35%翻倍至今年的74%,與去年持平,但低於2019年的高點。
唯一的競爭對手沃爾瑪(Walmart)則小幅增長,從2022年的12%上升至16%。專賣店如手工藝品網購平台Etsy和當地商店網站,也從8%成長至14%。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耶誕購禮創網購紀錄
第二、消費者愈來愈習慣網購
第三、在美國亞馬遜沒有敵手
第四、在中國拚多多已經超越阿里
第五、網購主要是為了尋找更實惠的價格
科技七雄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112年12月18日
美國科技股2023年大放異彩,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年初迄今漲幅超過40%,包括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輝達(Nvidia)和特斯拉的「七大巨頭」平均報酬率更超過100%。由此推論,2024年這些科技股必定漲多回吐,從高峰回落嗎?
不見得。巴隆周刊(Barron's)專欄作家薩維茲預言,科技股將迎來又一個豐收年。
薩維茲指出,有三大因素驅動科技股大漲:
1. 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可望由「鷹」轉「鴿」,這部分終於在本周獲得證實
2. 科技公司打從年初就許下大砍成本的承諾
3.人工智慧(AI)題材發燒,激起一波相關概念股投資熱潮,凡是AI相關晶片、軟體和基礎設施股票都重獲投資人青睞。
基於這三股趨勢方興未艾,薩維茲預期,2024年這三股力量將合力把科技股推上更高峰。以下是他對未來一年科技股走勢的預測:
一、股價高點更高
除非嚴重衰退來襲,否則在Fed降利率的大環境下,很難想像科技股會不漲反跌。
薩維茲認為,明年1月將是逢低承接一些表現落後股的好時機,從小型股中尋覓尚未獲得應有賞識的好股票,是個不錯的出發點。
也別看衰「七大巨頭」。這些大型股1月可能遭遇獲利了結賣壓,但那或許也提供逢低承接的機會。這些科技巨頭資產負債表強健、成長展望仍優,有望再度提供可觀的投資報酬。
不過,瑞穗集團科技股分析師克萊恩點出一個風險:許多科技股目前的估值已充分反映明年
Fed 降息利多,萬一利率沒降下來呢?
二、AI與雲端前景亮麗
AI和雲端概念股將在2024年大有斬獲。指標股輝達2023年迄今飆漲逾240%,但若考量該公司驚人的盈餘成長,輝達股價看來仍不算高昂。以預期本益比計算,輝達現在的估值甚至比成長相對較緩慢的蘋果、微軟和 Meta 還要便宜。輝達作為繪圖處理器首屈一指的供應商,把AI狂熱將他為營收和獲利成長的能力遙遙領先其他對手,顯然仍是最大的AI贏家股。
當然,另有其他吸引人的AI概念股,例如晶片領域的超微(AMD)、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以及記憶晶片大廠美光( Micron Technology)。美光過去一年財務表現欠佳,但記憶體價格已漸入佳境,而且支援AI的伺服器和PC都需要更大的記憶體容量。
軟體方面,微軟仍是首選AI軟體股,因為旗下有 Azure 雲端事業、大舉投資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而且AI助手軟體
Copilot 的陣容愈來愈堅強。但一大觀察點是,微軟明年初將透露,支援365生產力 App 的 Copilot 服務究竟採用率有多高。必須有數據驗證,否則AI商機規模多大仍有疑慮。
薩維茲認為,可望因AI受惠的軟體股眾多,像是奧多比(Adobe)、甲骨文(Oracle)和
IBM。雲端市場龍頭亞馬遜也必定從中得利。此外,若要押注AI相關網路,Arista Networks是不錯的選擇;驅動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大數據,因此雲端資料庫服務商 Snowflake 也看俏;AI驅動的硬體概念股,可考慮戴爾(Dell)、HP Inc.和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
三、IPO漲潮
儘管2023對巨型科技股來說是旺年,但對創投市場來說卻有如惡夢一場,估值陡降、募資金額滑落、破產家數增多,矽谷銀行(SVB)也是在這一年倒閉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市況一直死氣沉沉,合併與收購(M&A)交易也遭遇障礙,包括借貸成本高漲,以及華府、布魯塞爾、倫敦當局都傾向反併購。
不過,一旦Fed開始降利率,就可望打開 IPO之窗。市場需要的是金光閃閃、大型、成功的 IPO。矽谷正寄望於有LLM 題材加持的數據平台公司 Databricks,估值上看430億美元。其他候選者還包括:SpaceX、Fanatics 和Shein。
四、併購回溫
科技公司一年來「瘦身」有成,資產負債表上現金水位升高。私募股權公司也是滿手現金伺機而動。據估計現在有上千家「獨角獸」想找退場出路,大多數從未 IPO,其中一些可能被收購 -- 隨著利率愈降愈低,併購活動可望升溫。縱使華府不太可能改變反併購的強硬立場,堆積如山的鈔票足夠驅使買家持續貨比三家物色目標。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23年科技股大放異彩
第二、2024年仍然會是如此
第三、沒有什麼奇蹟,只要專注買科技七雄就可以了
第四、大者恆大,強者恆強
第五、AI及雲端仍然是主要趨勢
OpenAI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蕭麗君,112年12月124日
繼上月OpenAI管理高層的內鬥迅速落幕後,根據媒體報導,該公司目前已開始就新一輪融資進行初步協商,這將使得OpenAI估值可能超過千億美元,躋身成為美國市值第二高的新創公司,僅次於馬斯克的太空科技公司Space X。
媒體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由於這項融資討論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條款、估值與時間安排等細節都尚未敲定,仍有調整可能。
此外,OpenAI還與總部位於阿布達比的AI兼雲端運算公司G42,針對新晶片合資公司的籌資事宜進行討論,但不清楚這家晶片合資公司是否與新一輪融資有關。到目前OpenAI已從G42籌得80億到100億美元資金。
G42在10月曾宣布將與OpenAI建立合作關係,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中東地區提供最先進的AI解決方案,不過它並沒有透露財務細節。
OpenAI想透過與G42結盟,實現生產自家晶片的夢想。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過去一直在為代號「Tigris」的晶片製造計畫尋求資金。該計畫目標是要生產能與輝達分庭抗禮的晶片。
自從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後,迅速在全球掀起生成式AI熱潮,ChatGPT除了創下用戶數最快增加到1億人的紀錄外,還被廣泛應用在學術、藝術、行銷、醫療、遊戲等領域。之後OpenAI不斷推陳出新,並與它的大金主微軟合作,將ChatGPT整合到Bing Chat、Edge瀏覽器與Office等。
本月稍早,OpenAI的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也在洽談新一輪融資,規模約7.5億美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OpenAI估值仍然超高
第二、估值僅次於馬斯克的SpaceX
第三、OpenAI尋找中東的投資者
第四、中東成為美國科技最大金主
第五、生成式AI帶動新一波投資熱潮
全球併購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顏嘉南,112年12月23日
高利率和經濟成長減速打擊交易意願,今年全球併購交易額創下十年新低紀錄,不過銀行家樂觀預期,隨著市況好轉,併購活動可望回溫。
根據Dealogi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球併購交易總額約達3兆美元,較去年銳減18%,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紀錄,當時的金額為2.8兆美元。
高利率是抑制交易活動的一大因素,因為高利率拉高私募基金和低信評企業為交易籌資的成本。在此同時,經濟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波動,讓併購交易的買方和賣方更難談妥收購價碼。
全球最大投資銀行市場-美國今年併購交易額年減8%,至1.42兆美元,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交易額縮幅更大,分別為32%和20%。
私募基金主導的併購交易更為沉寂,年減幅高達38%,至4,336億美元,反映槓桿收購交易萎縮,和出售較少企業。
高盛美洲併購部門共同主管梅洛特拉(Avinash Mehrotra)指出,在併購交易鼎盛時期,私募基金約占整體活動的3成,然而過去12個月來,私募基金產業大致沒有交易流。
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今年宣布數起大型併購案,協助推升交易額。美國能源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斥資600億美元收購頁岩油商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以及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Chevron)以530億美元將同業赫斯(Hess)納入麾下,為第四季和今年最大交易。
併購活動在今年末開始出現復甦跡象,第四季交易額年增19%,主要由能源業推動。
此外,反托拉斯主管機關加強審查,亦打擊董事會信心和削弱企業策略併購意願。今年價碼逾50億美元的併購案由去年的93件降至79件,超過100億美元的大型併購案由37件減少至33件。
投資銀行家與併購律師指出,跨境併購案愈來愈難實現,因法規轉趨嚴苛,且不同國家的審查曠日費時。今年全球跨境併購交易額年減3%,至8,440億美元。
大選是影響明年全球併購活動的因素之一,美國和印度等多國將舉行選舉,部分企業可能先在場邊觀望,確認政府政策是否變動。
我們的看法:
第一、2023全球併購創全球新低
第二、新股上市IPO也不振
第三、利率高是一個原因
第四、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成本升高
第五、石油和天然氣占據大型併購案
必治妥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吳慧珍,112年12月23日
美國製藥巨頭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22日宣布,與神經科學藥物開發商Karuna Therapeutics,達成140億美元收購協議。
必治妥施貴寶這場收購豪賭,有助其深耕精神病和神經藥物市場。這類市場不但大而且還在持續擴張,引起不少企業的興趣。
根據交易條件,必治妥以每股330美元現金收購Karuna,若照Karuna周四(21日)收盤價215.19美元估算,溢價逾50%。這樁交易包含Karuna持有的13億現金,必治妥預計明年上半完成交易。Karuna周五開盤暴漲逾40%。
Karuna開發的實驗性思覺失調症新藥KarXT,被視為Karuna的明日之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正在進行審查。而針對KarXT治療阿茲海默症和狂躁抑鬱症相關疾病也在研發中。
瑞穗證券分析師指出,KarXT的多重治療用途若獲主管機關批准,可望創造60億美元以上的年營收。
必治妥執行長博納(Christopher Boerner)表示,收購Karuna有助該公司加速在神經科學藥物市場建立灘頭堡。而在必治妥舊有藥品失去專利保護且面臨低價競爭壓力時,此收購案也可驅動新的營收成長。
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和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藥物,已是製藥業的暢銷藥,分析師預期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終將成為銷售大宗。研究人員也對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及其他神經性疾病的治療前景感到振奮。
根據製藥業市調公司Evaluate,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全球產值達1,500億美元,是製藥業成長最快的領域,年增幅約9%。
我們的看法:
第一、生技業大型併購愈來愈多
第二、製藥巨頭透過併購投資新藥
第三、台灣生技股族群也看好
第四、有許多罕見的疾病
第五、丹麥公司減肥藥是市場大熱門
阿里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林宸誼,112年12月21日
阿里巴巴管理層再有調動,今年回歸上任阿里集團CEO的元老吳泳銘,繼今年5月起逐步接手淘天集團董事長、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職位後,最新將兼任淘天集團CEO。自此,吳泳銘將同時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淘天集團和阿里雲智能集團三項CEO職務,阿里邁入大一統時代。
財經網站金融界報導,阿里方面表示,這有助於以技術創新引領淘天變革,確保集團聚焦兩大核心戰略--電商和雲業務,形成統一指揮和高強度持續投入。
阿里巴巴昨(20)日還宣布,淘天集團原CEO戴珊將協助籌建阿里巴巴集團資產管理公司。阿里沒有公布其職稱,只強調是「阿里巴巴變革之後新的業務職能」。阿里巴巴稱,該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會專注管理公司非核心資產的營運。
阿里巴巴今年3月啟動組織變革,蔡崇信和吳泳銘9月分別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CEO)。隨後,吳泳銘宣布確立「用戶為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並就兩大重心業務梳理,重塑戰略業務優先順序,同時進行管理團隊年輕化改革。
在11月阿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吳泳銘首次向外界披露新戰略藍圖,將阿里面向未來十年的重要優先順序明確三個方向,也就是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台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路。
這次人事調整距離阿里創辦人馬雲11月28日在內網回應員工稱「祝賀拼多多,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僅僅過去20餘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20日在全員信中表示︰「全新的時代,需要全新的戰略和組織體系變革。正視過去,面向未來,改變自己,相信經歷這輪變革的阿里巴巴將完成蛻變。」
蔡崇信的全員信解釋戴珊調任原因,表示為了優化資本回報率,提升股東價值,集團資本管理委員會授權設立資產管理公司,而戴珊會協助集團籌建阿里巴巴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
蔡崇信強調,戴珊將充分發揮她的專長,為公司繼續創造價值。
我們的看法:
第一、阿里換新的CEO上任
第二、他是阿里創業元老
第三、阿里創業時後有十八羅漢,因此人才很多
第四、蔡崇信仍然是董事長
第五、阿里未來業務重心轉移到AI
華為去安卓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2年12月21日
2023年關將近,華為再有新動作。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先是預告,華為明年將推出鴻蒙原生應用與原生體驗的產品,亦即可能將推出不相容安卓的鴻蒙版本,顯示未來產業將轉為iOS、鴻蒙、安卓三分天下。接著,華為終端BG軟體部總裁龔體又稱,鴻蒙生態設備總量超7億台,其中華為自有設備3億多台。預計至明年,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將達8億台至10億台。
綜合陸媒報導,華為鴻蒙在建立獨立「生態圈」正加快腳步。余承東宣布,華為明年將推出鴻蒙原生應用與原生體驗的產品,並稱「那將會是整個中國終端類作業系統裡真正的王者」。實際上,「華為明年可能推出不相容安卓的鴻蒙版本」的消息於11月就已傳出。
相關人士表示,未來鴻蒙與iOS、安卓將成為三個獨立系統,但推出時間仍不確定,但對華為而言,鴻蒙與安卓分道揚鑣已是必走之路。
另,華為終端BG軟體部總裁龔體近期透露,鴻蒙生態設備總量超過7億台,其中華為自有設備3億多台。預計今年底至明年,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將達到8億至10億台。基於OpenHarmony打造的產業終端、商用設備有220多款,現今已全面商用。
據悉,華為鴻蒙已與多個領域的企業、開發者展開合作,包括支付寶、麥當勞中國、小紅書、高德地圖等近40家企業。
領悟時代數位研究院研究員唐樹源分析,儘管華為鴻蒙系統是後來者,但在大陸它享有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和技術實力。然而,這可能會導致用戶基礎的流失。因此,華為需透過強大原生應用程式支援和優化用戶體驗來保留用戶。
知名評論家解筱文認為,鴻蒙想在市場與iOS和安卓三分天下,確實面臨不小挑戰,但鴻蒙具備後來者的優勢,可學習iOS和安卓的優點,避免錯誤。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鴻蒙正在建立獨立生態圈
第二、鴻蒙、iOS與安卓分為三個獨立系統
第三、鴻蒙生態設備已超越7億台
第四、明年會成長到10億台
第五、與多個企業、開發者展開合作
小米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112年12月22日
小米汽車上市進入倒數計時,外傳有望在下周四(12月28日)對外發表,屆時還會公布新車的預售價格,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將親自進行演講,部分門店已提前邀約消費者看車。
快科技報導,小米集團已在官方社群啟動「小米年度科技盛宴」活動,共計招募1,000名參與者,活動時間定於12月24日至12月29日。這次活動時間與此前有關小米汽車發布會的傳聞相符,外界紛紛猜測這或將是小米汽車的亮相發布會。
日前有部落客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小米汽車SU7發布時間定在12月28日,屆時還會公布新車的預售價格。同時,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將親自進行演講。
財經新媒體《時代財經》報導,在加速建立生產能力的同時,小米已開始為汽車產品打造銷售體系,在員工、門市等方面為汽車產品的銷售業務做準備。
在員工層面,小米汽車已在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多地公開小米汽車門市店長、新能源汽車銷售主管、零售市場經理等崗位的招聘,多個職位要求有汽車銷售經驗、擁有有效汽車駕照等。
其中,小米汽車門市店長等部分職位還需要有搭建銷售團隊、管理團隊等能力。薪資方面,達到人民幣1.5萬到3萬元(新台幣6.6萬到13.2萬元)。
在門市層面,小米汽車將採取與華為智選車類似的格局,將汽車放入現有的線下手機門市。不過不少小米之家店展廳面積,並不足以容納汽車產品。
實際上,2021年第1萬家「小米之家」在深圳開業時,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表示,出於賣車考慮,新店面積達到600平方公尺。當下,除了部分展廳面積較大的小米之家店外,不少小米之家門市,已開始透過擴建或更改展廳布局等方式,為即將到店的小米汽車預留空間。
在業界人士看來,小米原有的銷售網路對小米汽車至關重要。分析人士表示,「與先前華為門市展示、銷售智選車類似,小米之家店是小米汽車銷售業務的關鍵,小米透過原有銷售網絡,可以快速走向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小米是中國最有競爭力的科技公司
第二、小米有很強的執行力
第三、小米將採取與「華為智選」類似的格局
第四、小米面臨強大競爭
第五、小米走的是高端路線
華為智選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謝守真,112年12月22日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持續拓產汽車業務,消息指出,華為正在為智選車建設獨立的鴻蒙智行門市,預計到2024年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市數量將達到800家左右,而在2025年可能將擴至1,000家。
據科技媒體《36氪》消息,從華為鴻蒙智行的合作招商文件可見,華為針對大陸全國78座城市開放加盟使用者中心,尋求合作夥伴。消息指出,這些用戶中心正是華為智選車獨立門市的一種,等級可劃分為四個級別,有著建築面積、展車位交付車位等對應要求。
據了解,鴻蒙智用戶中心提供用戶的服務包括銷售、交付和售後,即「銷交服一體化」用戶中心,其選擇合作商的標準之一,是優先具備豪華品牌汽車銷售、維修(機電和噴漆)經驗能力。
除開放加盟新建用戶中心外,華為已將部分店名由「AITO」改換為「鴻蒙智行」。
另,據觀點網報導,鴻蒙智行是華為智選車業務的升級,未來的華為智選車型只能在鴻蒙智行門市販售。
知情人士透露,預備同時銷售多品牌車型以及目前門市面積限制展車,亦為華為加速建成獨立門市的原因之一。
華為常務董事董事長余承東此前曾表示,鴻蒙智行是鴻蒙智能汽車技術生態聯盟,是華為智選車業務的升級。
華為鴻蒙智行官網近期也正式上線,目前可在線預訂問界M9和智界S7車型。
我們的看法:
第一、華為積極跨入電動車
第二、華為主要提供電動車解決方案
第三、華為電動車品牌叫做「鴻蒙智行」
第四、這是華為和其他業者的技術生態聯盟
第五、華為有很高的品牌效益
大模型測試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康彰榮,112年12月24日
大陸首次官方「大模型標準符合性評測」23日公布結果,首批僅百度、騰訊、阿里和360集團等4家通過。
新浪財經報導,這項測試由大陸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起,吸收覆蓋大模型產業全鏈路數十家頭部單位意見,重點完成大語言模型理解、生成、邏輯等核心能力的38項具體評測維度,以充分檢驗大陸大模型標準符合性水準,引領人工智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首批通過測試的四家企業,除了網路三巨頭BAT之外,還有網安大廠360。這四家投入AI大模型起步早,同時技術和大數據等資源豐富,成為勝出的關鍵。
其中,百度是大陸AI領域標準的主導力量,多次參與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標準體系設計和討論,也是標準核心貢獻單位之一,起草人工智慧預訓練大模型系列國家標準。百度今年3月發表「文心一言」大模型,並在8月31日開放全球用戶使用。目前,百度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達數千萬次,每月服務企業超過1萬家。
本次通過評測的首批大模型中,阿里「通義千問」是唯一的開源模型,其性能表現及安全性得到了大範圍的公開檢驗。12月1日開源後,通義千問72B在10個權威基準評測中創下開源模型最優成績,併力壓Llama2登頂海外最具權威性的HuggingFace排行榜,為業界公認性能超強開源大模型。
騰訊混元大模型也率先這次測試。此外,騰訊雲還以提案牽頭方身份啟動「人工智慧模型即服務(MaaS)功能要求」的討論與編制,推動MaaS領域標準化。
360是大陸較早布局人工智慧大模型的企業,自研千億規模通用大模型「360智腦」核心能力位居大陸第一梯隊,並憑藉360在安全領域的積累和優勢,成為大陸首個原生安全的大模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國大陸積極發展AI大模型
第二、網路三巨頭都有參加
第三、百度最早布局AI
第四、阿里「通義千問」是表現最好的大模型
第五、台灣人李開復在大陸也成立一個大模型
人民幣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陳宥菘,112年12月23日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使用量排名超越日圓,成為國際支付中的第四大貨幣,是人民幣自2022年1月以來首次重返前四名,市占率更來到歷史新高的4.61%。
SWIFT數據顯示,今年1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占比從10月的3.60%升至4.61%;日圓占比從10月的3.91%降至3.41%。
其他貨幣方面,11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由前月的47.25%降至47.08%,仍位居第一;歐元從23.36%降至22.95%;英鎊從7.33%降至7.15%。
新華財經報導,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區高級策略師Chi Lo評論稱,今年出現了一系列有利於人民幣國際使用的積極進展,11月的 SWIFT資料「甚至可能是人民幣市占緩慢上升趨勢的開始」。
SWIFT指出,80%的離岸人民幣交易是通過香港進行的,其他主要境外交易中心包括英國、新加坡和美國。
大陸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希望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
近年來,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使得國際貨幣體系走向多元化的需求更為迫切。
新華財經報導,在政策引導和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推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人行將穩慎扎實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提升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潘功勝表示,人民辦進一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拓展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我們的看法:
第一、人民幣重要性愈來愈高
第二、市占率來到歷史新高
第三、成為國際支付中第四大貨幣,超越日圓
第四、俄國和中東未來都有可能採用人民幣
第五、香港是人民幣交易中心
陸整頓網遊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陳宥菘、葉文義,112年12月23日
大陸再出重手監管網路遊戲,造成22日陸港股劇震,兩家遊戲大廠騰訊控股、網易股價崩跌,合計市值蒸發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約新台幣2.2兆元)。此慘烈景況引來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稱,相關文件給股市「剛有的一點回暖又被澆了冷水」,盼能進一步評估。
新華財經報導,為加強行業規範管理,大陸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22日發布《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該草案內容涵蓋經營、課金和獎賞機制,以至數據管理和未成年人規限,不少條文都變相要求遊戲商修改既有生意的運作模式。
例如,該意見稿擬限制遊戲過度使用及高額消費。包含網路遊戲「不得設定每日登入、首次儲值、連續儲值等誘導性獎勵」;網路遊戲出版經營單位不得以炒作、拍賣等形式提供或縱容虛擬道具高價交易行為。此外,所有的網路遊戲須「設定用戶儲值限額」,並在其服務規則中予以公示,對於遊戲用戶非理性消費行為,應進行彈出式警告的提醒。
《時代財經》分析,上述每日登錄獎勵、首次充值優惠、累計充值激勵,以及透過抽獎獲取稀有道具早已經成為遊戲廠商保障用戶活躍、促進玩家消費的慣用技巧。外界普遍認為,上述《管理辦法》必將顯著影響遊戲廠商的獲利能力。
市場對遊戲行業未來預期並不樂觀。 22日午間消息一出,包含騰訊、網易、嗶哩嗶哩等遊戲股應聲跳水。截至22日收盤,網易港股重挫24.6%,盤中最大跌幅達28.24%;騰訊收跌12.3%,盤中最大跌幅達15.67%。以此計算,兩家遊戲龍頭大廠市值至少蒸發人民幣5,000億元。A股方面,截至22日收盤,網路遊戲指數下跌9.76%,其中三七互娛、巨人網路、遊族網路、吉比特等20檔個股閃崩跌停。
我們的看法:
第一、習近平又出手整頓網遊
第二、造成網遊概念股股價大跌
第三、兩年前習近平整頓補教行業
第四、去年已經整頓過一次遊戲股
第五、看來大陸中央是要徹底打壓年輕人投機心理
鴻海
資料來源:取自聯合報 林宸誼、吳凱中、江睿智,112年12月21日
美中貿易紛爭延燒,鴻海集團也無法倖免。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十九日公告,將十三家中國大陸企業列入「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其中鴻海集團旗下生產網通、伺服器等當紅產品的天津富聯精密電子,以及南寧富桂精密工業兩家子公司也上榜,這是台資上市櫃公司關係企業首度遭列入清單,也是鴻海集團首度捲入美國貿易觀察/管制名單當中。
路透報導,「未經核實清單」是美國用來阻止敏感商品和技術落入不當對象的工具之一。業界認為,美方最新名單意味網通、伺服器等產品進入美方「雷達區」。對於兩家子公司遭美方列入名單,鴻海集團昨日沒有回應。
這次被列入清單的包括江蘇的至純科技、北京盛博協通科技、廣州信威交通、廈門貝萊勝電子、天津富聯精密電子與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深圳金格琅科技、西安億爾達嘉益建材檢驗等。其中天津富聯精密電子和南寧富桂精密工業,是富士康旗下子公司,也是工業富聯旗下企業,受消息影響,工業富聯昨天股價重挫百分之四點○九,鴻海卻逆勢上揚,上漲兩元、收在一○四點五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天津富聯精密電子主要從事伺服器、記憶體、機櫃等雲端運算產品的研發與製造;至於南寧富桂精密工業主要業務包括開發、生產新型電子元器件、寬頻接入網通信系統設備。
經濟部官員表示,「未經核實清單」與「實體清單」(Entity List)不同,後者是禁止出口清單,前者是指美國出口商要出口產品至名單上公司時,須事先進行更多盡職調查,因為美國的主管機關也會進行更多的查核工作。
一旦被美方列入「未經核實清單」,我官員說,並不會影響美國廠商對清單上公司的出口,但須多一道查核手續與成本。美國也會持續修正「未經核實清單」,只要遵守美方規定就有機會從名單上除名,也呼籲台廠要多加注意執行細節的變化,並且作好法遵。
外電報導,根據拜登政府政策,如果外國政府阻止美國官員對「未經核實清單」的企業實地查驗,華府將在六十天後將其列入「實體清單」;若成功完成查驗,會將公司從清單除名。
對於美國商務部的舉動,大陸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方仍在持續擴大國家安全概念,對特定大陸企業採取歧視性、不公平的作法,不斷地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此次將大陸企業列入未經核實名單便是其中一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中美貿易戰繼續延燒
第二、美國商務部將十三家中國大陸企業列入「未經核實清單」,包括鴻海底下子公司
第三、這些公司生產網通、伺服器,不是很清楚為何被列入
第四、可能跟中間的AI零組件有關
第五、中美貿易冷戰仍然持續進行
比亞迪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112年12月20日
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3季全球乘用純電汽車(BEV)銷量年增29%。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品牌比亞迪在純電動車銷量已快趕上特斯拉,目前兩者市占率均為17%,比亞迪相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預計將在第4季超越特斯拉,領先全球。
比亞迪最新發布數據顯示, 11月交付超過30.1萬輛乘用車,年增31%,連續第二個月單月銷量突破30萬輛。
其中,11月純電動車超過17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0%。今年第4季前兩個月,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近33.6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約55%。
分析指出,以此一成長速度,比亞迪第4季純電動車的交車量將超過50萬輛。特斯拉預計在今年第4季交付約47.5萬輛。也就是說,特斯拉將在純電動車產品上,單季銷量首次輸給比亞迪。
報告指出,大陸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純電汽車市場,但因為經濟前景疲軟和價格競爭激烈等因素,導致第3季純電汽車銷量僅增長11%,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雖然如此,大陸純電車品牌在海外銷售超13萬輛純電動車,與2022年第3季相比增長四倍。
如果就車型來看,全球銷量最高前五的電動車型全由特斯拉與比亞迪包辦,其中比亞迪就有三款入列。第一到五名五款車型分別是:特斯拉的Model Y 、比亞迪的元PLUS、特斯拉的Model 3、比亞迪的海豚、比亞迪的海鷗。
該機構高級分析師Soumen Mandal表示,中國大陸仍占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58%,美國約占12%。德國是第三大純電動汽車市場,年增長率也超過60%。而由於價格合理的選擇,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的純電動汽車採用率也在上升,2023全年美國市場大幅擴張。
此前,集邦諮詢在1日發布純電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3季BEV前十大品牌中,特斯拉與比亞迪的銷量差異不到千輛,如果將比亞迪集團的另一品牌騰勢(比亞迪和德商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公司於2010年合資成立)的銷量納入計算則超越特斯拉。
集邦諮詢分析,比亞迪產品線多元、價格帶廣,有助於比亞迪向一、二線城市以外的市場擴張;特斯拉雖不斷降價,但其價格帶仍以一、二線城市為主要客群,造就比亞迪和特斯拉兩者在定位上的差異,從而導致造銷量差距持續縮小。
我們的看法:
第一、比亞迪在第四季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純電動車霸主
第二、十一月比亞迪電動車較去年同期成長50%,非常驚人
第三、大陸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車市場
第四、全球銷售量前五高的電動車,其中三款就是比亞迪
第五、全球純電動車市場58%由中國大陸占據,美國只有12%,中國是美國的5倍
EcoPro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吳孟真,112年12月22日
南韓散戶今年一窩蜂追捧電動車電池相關股票的現象,使南韓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供應商EcoPro股價一路飆升,躍居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股票。
EcoPro21日收盤跌4.8%,收在69.2萬韓元,不過今年來仍大漲571%,在彭博世界指數的2,647家公司當中遙遙領先,漲幅比排名第二的錦洋(Kum Yang)整整高出200個百分點。這是一家南韓企業,也同樣受惠於電動車熱潮。
彭博資訊報導指出,今年南韓股市散戶勢不可擋的投資狂熱,造成該國股市劇烈震盪,EcoPro是此現象的明證。
有幾個因素可解釋投資者何以對車用電池製造商及材料供應商如此熱衷﹔散戶對股價波動的喜好、YouTube網紅看漲此類股票,以及中國大陸的競爭對手面臨美國日趨嚴格的審查。
EcoPro股價今年上半年漲勢銳不可擋,一路從年初的11萬韓元向上狂飆,七個月內就翻漲逾十倍,7月25日收在129.3萬韓元,是歷來收盤新高。
如此漲勢吸引不少投資人炒短線快速獲利,EcoPro本益比於今夏突破500倍,同時也有投資者因看跌此後走勢,選擇做空。
我們的看法:
第一、南韓是全球電動車電池強國
第二、南韓散戶追捧電動車電池相關股票
第三、EcoPro全年股價大漲571%,本益比超過500倍
第四、這裡面有很高的投機成分
第五、未來可能大幅回漲
星國充電站
資料來源:取自自由時報 楊雅民,112年12月20日
集團旗下裕電俥電(YES Charging)去年與新加坡地鐵公司(SMRT)旗下子公司Strides組成ChargEco充電聯盟,順利標得新加坡政府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標案,該聯盟在369個停車場已建置200樁電動汽車充電服務,並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1000個電動車充電站。
新加坡為推動綠色發展及降低陸路交通的排碳量,規劃2030年不再販售燃油車,因應電動車充電需求,新加坡政府2030年將開設6萬個電動車充電站,預計2040年全面淘汰燃油車。
ChargEco充電聯盟去年順利標得新加坡政府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1.2萬支充電樁標案,將建置4315支充電樁,助新加坡加速完成2040年全面淘汰燃油車的目標。
裕隆移動服務事業群總經理林群盛、裕電俥電總經理莊怡伃表示,裕電俥電在台灣打造充電漫遊平台,解決車主須下載多個充電服務營運商APP的痛點,下一步可望導入新加坡;而裕隆也取經新加坡在eMaaS生態圈服務的做法,為即將交車的納智捷n7電動車充電服務、LINE GO電動計程車隊、格上電動車租賃出行服務的發展,以及未來電動車保修及車隊經營等業務,吸取新加坡在地經驗。
裕電俥電也將透過此次合作,提高東南亞市場的知名度與能見度,積極將裕電的充電營運軟體導入新加坡充電站場域,未來Strides及YTL也規劃開拓東南亞市場,裕電俥電有機會以聯盟之姿共同耕耘東南亞、紐西蘭市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裕隆集團旗下子公司跟新加坡地鐵合作
第二、取得電動車標案很不簡單
第三、一般人過去並不特別理解,裕隆集團有從事這方面的業務
第四、裕隆裕電俥電在台灣打造充電漫遊服務
第五、提高東南亞市場的能見度與知名度是正確的方向
日本製鐵
資料來源:取自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112年12月19日
日本製鐵18日宣布,將以約141億美元價碼收購美國同業美國鋼鐵(US Steel),向來由美國和日本老字號大廠所領導的鋼鐵業,預料將迎來重大改變。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製鐵將以每股55美元現金收購美國鋼鐵的所有股權,使其成為完全子公司,比美國鋼鐵17日收盤價39.33美元溢價39%。美國鋼鐵18日早盤大漲約25%至49.37美元。
兩家公司聲明指出,雙方已同意將繼續維持美國鋼鐵的商標和總部,日本製鐵也會遵從美國鋼鐵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之間的所有協議,該工會先前已多次表示,不會支持任何外國買家出價收購美國鋼鐵。
這項交易將創造出一家橫跨歐亞美的全球第二大鋼鐵廠。日本製鐵是日本最大暨全球第四大的鋼鐵製造商,由於國內需求因人口老化等因素不斷放緩,加上日圓驟貶和亞洲競爭加劇,該公司一直在尋求海外成長,來抵銷其目前營運面臨的諸多挑戰。
這項交易將使日本製鐵在美國鋼鐵業獲得龐大基礎,尤其是在有利可圖的汽車市場,電動車相關的鋼鐵產品需求預估將會增加,美國鋼鐵是這類產品的主要供應商。此外,日本製鐵先前也已宣布,將和歐洲巨擘阿賽洛米塔爾合作在美國營運電爐,預料這也將會進一步強化該公司的美國事業。
美國鋼鐵是美國工業界的百年老店,自從8月中旬拒絕同業對手Cleveland-Cliffs的72.5億美元併購提案後,這家公司一直在考慮其他潛在交易。
我們的看法:
第一、傳統產業很少有這樣的大併購
第二、這是日本企業近年在美國最大的併購案之一
第三、將創造一家橫跨歐亞美的全球第二大鋼鐵廠
第四、未來汽車市場需要大量鋼鐵
第五、美國跟日本為重要同盟夥伴
酷澎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林淑惠,112年12月20日
跨國零售巨頭酷澎(Coupang)19日宣布,以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57億元)收購頂尖時尚精品電商Farfetch Holdings plc的業務及資產。市場人士分析,由於Yahoo奇摩購物、momo甚至專門經營二手精品市場PopChill(拍拍圈科技),布局精品電商多年,未來Coupang若搶進精品電商市場,是否瓜分國內精品網購市占備受矚目。
此外,Farfetch如何整合到酷澎的平台?則是業界首先關注的焦點所在。
據統計,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吸引Amazon旗下的Shopbop,Richemont集團旗下NET-A-PORTER、THE OUTNET,及德國奢侈品電商MYTHERESA等各路人馬搶進。
台灣包括Yahoo奇摩購物、momo,以及二手精品買賣平台PopChill(拍拍圈科技)等電商,亦切入精品市場多年,其中PopChill共同創辦人郭家齊,2012年與哥哥郭書齊共同創辦生活市集、365超市、成立松果購物,近年轉戰PopChill。日前PopChill完成Pre-A+輪募資,吸引ITIC、AVA天使基金、500 Global、Acorn Pacific Ventures、達盈天使基金參與,凸顯精品市場商機龐大受到投資人青睞。
Coupang創辦人暨執行長金範錫(Bom Kim)表示,奢侈品電商是奢侈品零售業的未來。Coupang正在全球大舉拓展版圖包括台灣,上個月金範錫親自來台宣布在台啟用第二座物流中心,亦預告明年上半年將在台灣投資第三座物流中心。
根據Coupang 11月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和活躍用戶數呈現連續三季加速成長,活躍用戶數逾2,040萬創新高。Farfetch是全球知名奢侈品時尚購物平台,集結了50個國家逾1,400個國際知名品牌、精品業者和百貨公司精品。
我們的看法:
第一、韓國零售巨頭酷澎勢力龐大
第二、Farfetch是英國精品電商平台
第三、全球奢侈品市場高達4000億美元
第四、台灣電商一直沒有走出去
第五、拍拍圈科技是台灣新成立的二手精品買賣平台
網路銷售
資料來源:取自工商時報 于國欽,112年12月20日
主計總處19日公布「111年電子商務統計」,隨著疫情改變消費習慣及銷售型態,去年工業及服務業網路銷售,在前一年成長32%的高基期下,再成長11.4%,另受惠於疫情催化宅經濟,企業對個人(B2C)的交易五年來更成長1.4倍,顯示網路銷售持續升溫。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電子商務交易是指經網路銷售所獲得收入,包括製造業循EDI訂貨、網路訂票,網路訂房,網路訂餐,網路購物等等,隨著網路普及,電子商務交易(即網路銷售)占全體銷售比重也逐年擴大,根據110年普查年的資料,工業及服務業網路銷售占全體銷售已由五年前6.0%升至8.0%。
主計總處調查指出,111年工業及服務業網路銷售升至6.8兆元,年增率11.4%,連續兩年呈兩位數成長,在110年成長32.6%的高基期下,再度高成長,陳惠欣表示,疫情改變了大家的消費習慣及銷售型態,近兩年不論製造業或服務業的網路銷售都快速成長。
統計顯示,111年製造業網路銷售達4.4兆,年增率7.1%,服務業部門2.3兆,年增率19.4%,其中住宿餐飲、運輸倉儲成長皆逾40%,陳惠欣說,這是由於去年疫情趨緩,加以國境解封,出國旅遊、國內觀光回升帶動網路訂票、網路訂房所致,另外隨著疫情催化宅經濟商機,111年批發零售業的網路銷售也升至1.5兆元,在前一年43%的高成長下,又成長15.4%。
若依交易對象觀察,去年6.8兆的網路銷售裡仍以企業對企業(B2B)占79.8%較高,不過受宅經濟影響,企業對個人(B2C)占比也逐漸升高,B2C占比於去年首度升破20%。五年之間(106~111)B2C成長1.4倍,同期間B2B只成長67%。
展望未來,陳惠欣表示,隨著過去三年疫情加速網路銷售成長,在行動裝置普及,電子化交易需求增加的趨勢下,未來網路銷售可望持續成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網路銷售快速成長
第二、特別是B2B的領域
第三、B2C的領域五年來也成長1.4倍
第四、最大在製造業,其次才是服務業
第五、未來服務業應該會進一步高升
電信業影視
資料來源:取自聯合報 馬瑞璿,112年12月17日
文創法今年修法後,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加碼投資台灣本土原創內容,除了傳統影視業者之外,包含電信業、社群平台業者,也積極搶進內容影視產業;在新媒體時代,影視分眾愈來愈細,如何善用各式IP(著作授權)打造好看的影視內容,並將這些IP效益放大,就成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電信業就已經開始小量投資影視產業,因為電信業明白,電信業未來的獲利方程式,不能再只靠傳統的電話線、基地台,唯有積極擁抱軟體應用、影視內容,才能為自己找到獲利活水。
也因此,今年文創法修法完成之後,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都紛紛宣布與文策院共組影視娛樂基金,期望可以藉由資金投注,挖掘台灣優質文創內容IP,促進市場正向循環。
除電信業外,社群平台業者LINE也相當積極;LINE除了擁有LINE TV影視服務之外,本身也有Webtoon漫畫服務,若能善用漫畫創作,改編為影視內容,可望讓IP效益便得更大。
LINE台灣董事長暨執行長陳立人也分享了LINE近年投資影視產業的經驗,他表示,對於LINE來說,要決定投資一部劇,除了要看劇本好不好之外,也得要思考投資回收報酬,「舉例來說,我們要拍一部片,邀請別人來投資,勢必得先考量這部片未來可以賣到什麼市場、權利金能否收回。」這些細節都不需經過精算,才能項投資方說項。
不過,跟傳統影視製作公司不同的是,LINE是一個社群平台,每天有千萬人在這個平台上面使用即時通訊、新聞、短影音等各式功能。
LINE擁有眾多的消費者內容興趣數據,也有更多的數位行銷工具、曝光機會,比起一般傳統影視業者,LINE更能掌握消費者的喜好。
近幾年,影視製作內容產業變化甚鉅,不僅國際串流平台進入台灣,民眾娛樂和觀影習慣加速改變,影視內容需求增加,如何有效應應IP,也將成為業界重要課題。
我們的看法:
第一、文創法修法,企業加碼投資台灣本土原創內容
第二、很多電信業者也加入市場
第三、LINE TV也進入市場
第四、電信業者都和文策院合作
第五、在串流平台,未來需要好的影音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