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逛商店時,看到美國女歌手仙蒂‧羅波(Cyndi Lauper)成名專輯30年紀念版,很巧的是,上周在飛機上,我也將這張專輯聽了一遍。
這張專輯出了很多首名曲,但不知為什麼,每次我一看到封面,腦中就響起第一首歌的旋律,叫「Money Changes Everything」,可能是因為歌名太特殊。
的確,對於中國大陸而言,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金錢改變了一切,財富改變了一切,而且這只是進行式,由於有了錢,一切還在飛快的改變中。
我20年前到上海去工作,當時一家外商投資銀行透過獵人頭公司找我去擔任中國總經理。我參與了大陸資本市場第一批國營企業的海外上市,當時使命是要「將先進的西方技術引進落後的中國」,我還記得到很多地方去講課。
上周阿里巴巴開始在美國進行上市巡迴介紹會,萬人矚目。這次IPO集資規模最高可達240億美元,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上市項目。阿里巴巴成立不過15年,馬雲今年只有50歲,為什麼他可以那麼成功?
是中國造就了馬雲?還是馬雲改變了中國?答案應該是兩者兼有。如果沒有中國龐大的市場,阿里巴巴絕不可能快速竄起,康師傅和旺旺也是因為掌握了時機,才有今天的成就。
馬雲不是含著金湯匙出身,也沒有先天雄厚政治資源,他完全是靠創新,改變了市場規則,創造了龐大的財富。重點不在於他本人的財富,而是他讓工作夥伴、股東還有成千上萬的淘寶用戶致富。
這是一個貨真價實的中國夢,也是典型的美國夢,難怪美國投資人為他而瘋狂。
僅僅20年的時間,中國走到了世界的前面,不管是商業模式或資本市場,出現了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世界級企業。中國之所以有希望,不是因為中石油、中移動、工商銀行,而是因為有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你能想像20年後又會如何嗎?下一個中國夢,不只是大陸夢,而會是全球夢。我所認識的每一家優秀中國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資金走出去,併購全世界先進的技術、市場和企業。
最近我碰到一位香港基金經理,她的投資策略是先去收購歐美先進製造業的關鍵零組件技術,再將其賣給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反正未來買家是確定的,她可以大膽去併購。
我詢問了一下她目前已併購的企業,技術層次都比台灣業者來得高。據她說,中國大陸只願併購技術含金量高的零組件龍頭,帶動其產業升級,好的對象在二、三年內就會被搜刮一空。
這對台灣會不會有影響?當然有!中國leader結合歐美leader等於世界第一。今天很多人以為投資中國是投資中國概念,其實是中國故事加世界故事,中國利用全世界資源,來帶動其自身成長。
最近看到一則有趣的報導,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去年回報不佳,只有10%左右,因為其以投資中國為主。但大陸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業績卻大放異彩,超過40%,為有史以來最佳,因為其重押美國市場。
如果台灣把門關起來,我們無可避免將會面臨邊緣化,我們的客戶會被大陸企業買走,我們的人才只能跑去幫他們打工。這個現象已經發生,台積電一個重要客戶,最近被新成立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基金收購。
要如何改變這個現實?首先我們要反省外資為何沒有興趣投資台灣,我有請教國際級的私募股權基金。
第一個理由是台灣案子太小。外資錢太多,投2千萬美元和投1億美元要花的精力是一樣的,小案子不管多好,他們也覺得不值得,所以未來要整合。
其次是成長慢。許多台灣企業技術雖然一流,但成長率連雙位數都不到。這和市場有關,台灣企業不懂得經營大陸或海外市場,就不可能擴大格局。
台灣未來面臨的20年,和日本過去失落的20年很類似,許多企業都非常封閉,格局做不大,人才老化,企業沒有走出去,外資又進不來,成為一個逐漸失去競爭力的經濟體,很多老師傅有一身世界級技藝,卻只能到中國大陸或台灣去擔任技術顧問。
荒謬的是,台灣不是沒有錢,我們錢多得不得了,卻沒有人想在本地投資。最近美國高盛到台灣來發行30年期零息債券,拿了10億美元。台灣金融機構多,資金成本低,最適合做資本輸出國。
不僅金融機構想要投資海外,個人也將資產放在海外。10月將開放「港滬通」,大陸和香港投資人將來可以在本地互相投資對方的股票,這是一個超級利多,A股和港股最近的上漲都是反映這個期待。
開放才能創造價值,台灣最近也積極推動台日通、台英通、台星通,但可能有一定挑戰。請問你比較想投資貴州茅台、雲南白藥、工商銀行?還是新加坡電信?
機會在哪裡,資金就會到哪裡。換做是我,我一定會趕快研究如何加速開放「滬台通」,以免資金都流向香港。台灣一直想避免和中國走得太近,但「去中國化」的「全球化」終究可能還是徒勞無功。
每一個台灣人,從今天起,都要努力向問自己一個問題:「Why Taiwan?」在這裡,錢不是最多,但有些理由,吸引你留下來。那是生活、環境、人文、自由;那是價值,不是價格。向全世界推介台灣價值,是我們的責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