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iPhone衰退,台灣就不行了!「隱形冠軍」代表台灣產業都在服務別人

iPhone衰退,台灣就不行了!「隱形冠軍」代表台灣產業都在服務別人

一個王朝正在瓦解,蘋果iPhone銷量出現13年來首見衰退,上周鴻海旗下富智康發布獲利預警,今年上半年淨利將大減92%。

蘋果股東Icahn已出清手上持股,CEO庫克正計畫赴大陸拜會政要,想要救蘋果。

對台灣來說,大概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消息了,台灣最好的公司都是為蘋果而活,包括鴻海、台積電還有做鏡頭的大立光。

最近半導體之父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辭世,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Intel對於台灣半導體和電腦產業有關鍵影響,但面對PC式微,不得不重組,明年中前將裁員1.2萬人。

蘋果、英特爾都是生態系統,所以他們的影響非常深遠。20年前,台灣處在相對簡單的生態系統中,主要就是英特爾和微軟,每個PC都是Intel inside。

但今天環境變了,新生態系統出現,許多來自中國大陸,包括阿里、騰訊、百度,還有小米和華為。華為也是全中國增長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商。

生態系統不只是製造,還包括市場、人才、學校、政策以及所有環節。台灣創造出一個名詞「紅色供應鏈」,其實我們真正面臨的是「紅色生態系」。

台灣沒有市場,很難打造自己的生態系,我們基本上都是為別人而存在,服務別人的生態系。

政府常說台灣有很多有實力的「隱形冠軍」。為何隱形?因為他們也是別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汽車零組件有「特斯拉概念股」,機能性紡織則有「UA概念股」。

全世界除了中國大陸,很少生態系統能夠侷限一地,因為市場不在當地。今天全球想把產品賣進中國大陸,中國則想連結世界,「跨境電商」變成熱門話題。

對於台灣而言,跨境很重要,準總統蔡英文的五大政策中,特別提到了「亞洲矽谷」,強調不是要複製美國矽谷,而是希望在生態供應鏈、人才、技術和資金,與矽谷連結成合作夥伴,創造一個生態系統。這是點與點的連結,問題是要怎麼做?

台灣對矽谷並不陌生,很多科技大老都來自那兒,史丹佛旁邊的惠普,曾造就整個台灣PC產業供應鏈,但今天這個鏈條斷了,英特爾、蘋果、惠普都不再輝煌。

首先我們應弄清楚,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矽谷有些什麼?是Google和臉書嗎?是人工智慧還是大數據?

如果我們要去矽谷推銷台灣,老美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你們要來找我,我能為你帶來什麼?接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那你又能為我帶來什麼」?也就是Why Silicon Valley? Why Taiwan?

台灣的優勢不在資金,講到錢大家會想到香港和新加坡,我們的強項在於人才、高科技的氛圍、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靠近中國大陸(Gateway to China),最後一點是民進黨不願面對的現實。

台灣要想連結矽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吸引外資能力在亞洲敬陪末座,有何優勢吸引國際青年來台創業和矽谷企業來台布局?

但台灣其實有絕佳條件,老美非常提防中國大陸跨足高科技領域,這就是台灣的機會;外商對中國大陸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想進入市場又不願靠得太近,這也是台灣可發揮之處。

商周上周做了一個「台灣哥倫布,大亞洲戰略」專題報導,提到了七個台灣可關注的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印度和中東,充滿商機。

前進某個新興市場是單點深耕策略,假如我年輕30歲也會做。「亞洲矽谷」則屬於兩點之間的連結,但還有一種「三點連結策略」,也就是在世界和中國大陸之間翹動台灣最大的價值。

最近我碰到兩家公司,都屬於服務業,他們所做的都是把最先進的品牌技術(歐美)引進最大的市場(中國大陸),在其中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台灣人比中國大陸更了解歐美、更得到對方信賴,並且比老外更了解中國市場。

因此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只要走出台灣,可以把價值放大十倍甚至百倍。上周新教育部長說「年輕人不要做廉價22K的工作,這是作賤自己」,這句話並沒有錯,有太多選擇了。

台灣青年低薪是事實,30歲以下受雇就業者,有58.15%月薪不到3萬元台幣。

去年大陸藍領平均收入4,500元人民幣,北京、上海更突破5,000元,超過台灣基本工資月薪20,008元台幣。

去年大陸16家劵商人均年薪84.73萬人民幣,銀行則為26.42萬人民幣。

不是年輕人低,是台灣整個行情都低。

面對傳統生態系統的瓦解,每個人都應學習改造個人的生態系統,連結世界,讓自己變成一個跨境人、全球人。

The best of Taiwan will be outside of Taiw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