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面板國家隊, 高盛, 沙國 最大主權基金, 蘋果, 元大,ApplePay, 國家基金, 國際板, 干預外匯
OLED
/ 面板國家隊
大陸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面對大陸補貼OLED面板投資,韓國政府也正面迎戰。主導產業政策的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將編列OLED面板發展專案預算,祭出補貼政策反制,打算傾全國之力,在紅色供應鏈站穩腳步前、將之擊倒,這意味著後續面板產業競爭,已提升到國家級戰爭。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旗下電子零組件政策局官員Kim Jeong-hwa在產業論壇上表示,該部已擬定計畫,最快明年起將編列與OLED相關方案的新預算。OLED升級為國家戰略產業,政府對拉抬OLED相關產業已達成共識,要維持韓國長久以來在面板產業的領先地位,這是國家策略的重要一環。
外電報導,從2013年起,韓國政府就一直在削減對面板的補貼。2013年MOTIE投入276億韓元在研發計畫上,今年研發經費更大砍到剩93億韓元,也引發南韓可能痛失OLED市場領導地位的疑慮。有鑑於大陸政府大力補貼面板產業,而大陸面板廠也從過去的產能投資拉高到LTPS、OLED等技術升級的相關投資,使得韓國面板廠備感壓力。
目前韓國在OLED量產技術仍領先台灣、日本與大陸面板廠,三星已經量產手機和平板用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LGD則推出OLED電視面板,三星、LGD也是蘋果Apple Watch的OLED面板供應商。蘋果iPhone 7計畫可能改用OLED面板,因此今年三星和LGD資本支出都以OLED技術為主。
三星正在興建一座6代新廠,一般認為是專門供貨給蘋果之用,設計產能約9萬片。除了中小尺寸應用之外,三星也評估在湯井工業區投資大型OLED面板製造設備,初期投資額估計落在2兆至3兆韓元之間。市場傳出,三星目前已經正在對8代OLED面板生產技術進行最後測試,重啟OLED電視投資。
LGD去年7月投資1.5兆韓元在龜尾設置可撓式OLED面板生產線,去年底又決定再投資10兆韓元,於坡州打造6代OLED生產線,設計產能約4.5萬片,可能也是蘋果專線。
我們的看法:
第一、面板產業資本密集,需要政府的支持,但台灣面板產業從未成功整合,現已經被邊緣化。
第二、韓國在OLED產業已經取得技術領先絕對優勢。
第三、日本政府也在積極布局OLED產業,投資下一代最新技術。
第四、台灣不懂得要如何投資OLED面板產業,這是介於新創事業和成熟企業之間的投資,需要能夠整合全球策略合作夥伴,經過詳細論證,並且動作要快。
第五、台灣政府唯一的一次賭技術趨勢就是投資4G的WiMAX,結果被Intel給耍了,鎩羽而歸,對於之後的其它投資有不利影響。
高盛
近150年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直是富人的首選銀行,不過為了拓展資金來源,高盛也開始向普羅大眾推出網路開戶服務,一般民眾甚至只要1美元就能開戶。
美國大型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正面臨市場波動劇烈及法規趨嚴等問題,迫使銀行業者不得不讓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高盛第1季獲利重挫60%,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也僅6.4%,是近四年來最差。
高盛上周推出線上存款平台GSBank.com,開始向一般零售儲戶開拓新資金。高盛是從奇異資本銀行(GE Capital Bank)承接這個有價值160億美元存款的平台及約14.5萬名零售儲戶,而高盛希望靠提供1.05%的存款年利率,吸引更多零售客戶。高盛提供的年利率已較花旗銀行(Citibank)、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等美國大型的實體銀行還更加優惠。
高盛策略長謝爾(Stephen Scherr)表示,高盛希望能藉此拓展GS Bank的資金來源。截止目前,GS Bank的資金來源一直聚焦於批發融資和所謂的「經紀存款」(brokered deposits),這些是銀行以高利率為交換條件,從經紀商取得的大宗款項。
謝爾說,將業務擴展至零售儲戶後,高盛能開啟「一個有著不同定位及還款期限的使用方法」。
金融業主管機關近期不斷督促大型銀行將資金來源著重在存款,而非短期債券或借貸,而高盛收購奇異資本銀行儲蓄業務的決定也正好符合主管機關的要求。
我們的看法:
第一、高盛一向是富人和富有企業的銀行,其員工也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第二、在互聯網時代,需要有不同的經營思維,連高盛也終於了解要以創新手段開發“大眾市場”(mass market)的重要性。
第三、邁入2016,高盛第一季獲利重挫60%,說明其過去以自營交易為主的獲利模式已到了
要大輻調整的階段。
第四、不只是高盛,連UBS也降低其客戶門檻,積極開發財富管理業務,並且透過機器人顧問的Fintech科技來進行。
第五、在零利率的時代,高盛提供的1.05%利率相當具有吸引力,但這仍然比長期借款發行債劵要低得多,高盛來台發行國際債成本大約要4%。
第六、Morgan Stanley比高盛更早轉型成功,現在有零售經紀團隊(從花旗手中買過來)以及較龐大的資產管理業務。
沙國 / 最大主權基金
沙烏地阿拉伯提出經濟改革計畫,全力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沙國將成立全球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SWF),並釋出國營能源企業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股權,Aramco的估值超過2兆美元。
在沙國國王沙爾曼(King Salman)主持下,內閣在25日召開特別會議通過名為「沙烏地2030願景」(Saudi Vision 2030)計畫,未來將由官方經濟委員會負責督軍,經濟委員會的主席是沙國第二順位王儲賓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
賓沙爾曼表示,沙國對原油的依賴太深,若經改成功,沙國財政可望在2020年擺脫對石油的依賴,目前沙國七成以上財政歲入來自石油。沙國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但近來國際油價崩跌,促使沙國產生急迫感,渴望找到新財源。
賓沙爾曼說,作為經改計畫的一環,政府擬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釋出Aramco不到5%的股權。Aramco的估值介於2兆至2.5兆美元。他強調,哪怕是賣Aramco 1%股份,也會是全球最大IPO案。
賓沙爾曼並指出,釋股的一部份資金將用來成立規模2兆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屆時將輕鬆超越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的基金規模高達8,650億美元,是當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基金。
賓沙爾曼表示,在符合沙國傳統與價值的情況下,沙國準備對全球觀光客敞開大門。目前除宗教朝聖以外,沙國未曾發出任何觀光簽證。
沙國並非第一個提出長期經改計畫的波灣國家,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也曾提出類似計畫,但非民選官員缺乏問責壓力,經改計畫推動起來困難重重。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主權基金是全球趨勢,卡達和阿布達比都已成立,現在沙烏地阿拉伯也加入戰場。
第二、二兆美元的規模將超過挪威,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
第三、沙國收入太依賴石油,成立主權基金有助於政府積極轉型。
第四、台灣應該及早認清全球主流趨勢,儘快成立真正的主權基金,而不是目前小規模的「國家級投資公司」。
第五、未來全球是贏家俱樂部,台灣唯有成立主權基金,才有資格和新加坡、阿布達比等全球一流主權基金共同投資參與下世紀的科技投資項目。
第六、最起碼台灣的政府級基金其格局不能比郭台銘差,但現在看起來郭董事長可以和孫正義和阿里巴巴馬雲平起平坐,共同布局下世代新項目,台灣的「類主權基金」連門票都不知在哪裡?
蘋果
美國蘋果(Apple)鑒於總經情勢惡化,本季擬創紀錄打銷逾20億美元(約647億元台幣)庫存,並將庫存時程從上季的6周續減1~2周,且重點在高階手機,並坦言將壓抑本季iPhone平均銷售單價(ASP),預料將創7季新低。
法人圈原本以為蘋果上季已完成庫存去化,對本季創紀錄的打銷金額大感震驚。馬來西亞金英證券點名,蘋果供應鏈以可成(2474)與環旭電子(日月光轉投資之A股上市公司)首當其衝,台積電(2330)、大立光(3008)、和碩(4938)與香港瑞聲科技也在風險清單前列。
不過,美系券商伯恩斯坦(Bernstein Research)雖大砍台積電本季營收預估,但仍看好受惠iPhone 7訂單進帳,第3季營收將大爆發,季增達19%,超越預期,並達成台積電估計2016全年營收成長5~10%的財測目標。
蘋果財務長Luca Maestri周二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由於總經環境不佳,本季營收與iPhone ASP將同步下降,原因之一是需要打銷逾20億美元的通路庫存,這對台廠供應鏈是個壞消息。
他說:「(上季)iPhone ASP是642美元,去年同期是659美元,原因是國際貨幣疲軟,還有高人氣的中階機型與入門款進入市場。我們也預期,隨著iPhone 6s系列的上市時間愈久,加上iPhone SE進入產品組合,iPhone ASP將逐季降低。」
Bernstein Research科技業分析師Mark Li指出,鑒於蘋果本季需去化逾20億美元庫存,因此將台積電本季營收季增率,從原本預估的13.1%大砍至6.5%,金額預估為2167億元台幣。根據彭博統計36家中外法人對台積電本季營收最新預估,2167億元台幣是所有外資券商中的最低預估值。
不過,Mark Li也指出,iPhone 7晶片代工訂單可望由台積電全部吃下,因此台積電第3季營收可望大爆發,2016全年營收也可望達到原本預估成長5~10%的財測目標。
他說明,台積電吃到的蘋果市場大餅愈來愈大。舉例來說,iPhone 6s與iPhone SE的晶片代工訂單,是由台積電與三星電子平分,但iPhone 7訂單將由台積電全部吃下。
Mark Li寫道:「第3季向來是旺季,我們認為(台積電)在蘋果業務佔比提高,加上InFO的挹注,將使台積第3季營收更強勁,預期季增19%。」
我們的看法:
第一、蘋果的輝煌時代終於要結束了。
第二、影響所及,不只是鴻海,許多代工的蘋概股都會受到衝擊。
第三、蘋果沒有進行大膽的跨世代布局(bold bet),光靠智慧手錶無法彌補失去的手機訂單。
第四、這也是賈伯斯和庫克的差別,賈伯斯可以領導3-5年的轉變,創造出下世代的明日產品。
第五、未來全球的科技領袖看起來是Tesla的馬斯克、Amazon的貝佐斯及Facebook的祖克伯格,Tesla和Amazon都已佈局火箭,Amazon布局雲計算和無人機,Facebook則有無人機和VR。
第六、新技術不一定要靠自己,Facebook就在其股價高檔的時候併購了Whatsapp以及VR公司Oculus。
第七、蘋果現在看起來什麼新技術都沒有,真的是太糟糕了。
元大
元大金27日董事會通過併購泰國券商KK Trade,可說是元大金近年來打亞洲盃布局的一大重要里程碑。該案預計可在7月底前交割,隨即元大馬上會挹注10億泰銖增資,若以併購交易金額6.869億泰銖(等值約新台幣6.45億元),加計增資等值新台幣9億元,元大金對這宗併購案將投入近新台幣16億元,完成交割之後,KK Trade也將更名為元大證券(泰國)。
至於下一步的併購目標,除了加碼越南第一證券,據了解,元大證券應會以馬來西亞為目標。
元大金昨日與元大證券,以及海外併購樞紐元大亞洲金融公司,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收購泰國KK Trade。相關資料顯示,KK Trade的大股東為Phatra Capital
Public(目前排名泰國第八大券商),是KiatnakinPhatra
Financial Group(泰國上市公司KKB)旗下一員,大股東為世居當地多年的老華僑。
元大金副總陳修偉表示,KK Trade目前在泰國39家券商中排名第28,元大證券2011年售出金英控股公司之前,在泰國證券市場經紀市占率第一名,未來透過KK Trade進軍泰國市場後,也將致力提升在當地經紀市占地位;以元大證券的戰力,短中期內提升至前15名不是問題。
元大金指出,泰國KK Trade在1998年成立於曼谷,實收資本額為泰銖5億元,約合新台幣4.69億元。截至去年底為止,淨值為泰銖5.7億元,約合新台幣5.4億元,陳修偉表示,該公司可說「小而美」,而且當地手續費率平均千分之1.45,但是這家公司的手續費率為千分之2,可見不走殺價路線,未來好好打造,大有可為,且該證券公司的線上交易比重已達53%,也符合元大證券高比重電子下單的趨勢。
元大金指出,泰國KK Trade除了曼谷總公司,還有11家分公司,而且擁有全業務牌照,雖然主要收入有92%來自於證券經紀業務,但由於有全執照,因此可作全方位發展。
陳修偉指出,接下來會將元大證券在經紀、衍生性商品、債券業務等強項,充分移植及發揮相關經驗,以期迅速提昇元大金控集團在泰國與東南亞資本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元大真的開始動了,繼併購南韓東洋證劵後,現在又將注意力轉移到東南亞。
第二、元大多年前曾投資新加坡金英證劵,可算是對東南亞市場最了解的台灣金控。
第三、元大曾經在泰國經紀市場市佔率第一名,未來要提升競爭力並不困難,關鍵在於團隊。
第四、但令人不解的是,元大在南韓和泰國收購的對象,規模都偏小,感覺上元大應該有條件併購更大的公司,或許是因為價格太貴了吧!
第五、台灣的市場已經趨近飽和,未來一定要走出去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
ApplePay
金管會昨(26)日召開ApplePay會議,與會業者指出,金管會在開會前便直接列出開放境外代碼服務商(TSP)的7大疑慮,包括交易訊息節點多,可能影響作業效率;個人資料外洩或被不當使用的風險;境外TSP主控系統若在國外,遇到斷線或系統異常時,消費交易順暢性將受影響等。
其他4大疑點還包括:TSP若在境外,碰到交易問題時的處理時效;與境外TSP介接的成本問題;境內網路遠端交易訊息及資金流向直接由境外網路處理,稅捐稽徵及金融監理有難度,可能會有逃漏稅問題;商業合作主導權若由境外TSP決定,將弱化境內產業在地優勢及業務自主權。
儘管如此,業者指出,金管會也同時坦承,如果僅限國內TSP承作,一樣會有問題。像是國際行動支付方案(Apple及Samsung)與境內TSP合作的意願及疑慮;國際行動支付方案與境內TSP合作,會否影響在台灣的上市時程;境內TSP何時可取得EMV Co(國際行動支付安控組織)及信用卡組織認證。
ApplePay等國際支付業者是否可直接登台,還是要先「落地」才能入台,引發金融業高度關切。昨天會議除了蘋果(Apple)由亞太區總經理廖光宇出席,萬事達卡、VISA組織也分別由總經理陳懿文、麻少華與會,Samsung派出來自韓國總部的台灣區副總吳昇奇、Google也有代表出席。
其中Apple亞太區總經理廖光宇是馬來西亞籍華人,昨天他特別一大早搭機,早上8點落地後就直奔金管會。出席人士透露,廖光宇在會中明講,「台灣的作法他不能理解」,不能開放境外TSP,更是ApplePay在其他國家『從未碰到的事』」。中信銀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則在會中直接回應金管會所提出的開放疑慮,強調相關交易流程不會因為在國外就變慢,依照目前的頻寬高速化環境,仍可在3~5秒完成所有流程。
我們的看法:
第一、世界級的大咖想要進入台灣,我們還想要求其和境內代碼服務商(TSP)配合,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第一、這不但會影響Apple Pay進入台灣市場的意願,也會延緩其在台灣發展的時間進程。
第三、Apple Pay說的很對,不能開放境外TSP,是Apple Pay在其它國家「從未碰到的事」。
第四、如果連Apple Pay進入台灣都有問題,小英想要「和世界連結」、「和未來連結」可謂天方夜譚。
國家基金
新政府瞄準五大創新產業,將運用國發基金籌組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一同點火民間投資。準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表示,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將專注在風險性較高的早期投資,未來也不排除引進國際人才、執行跨國併購。
他表示,台灣要推動五大創新產業,會需要用到海外技術,甚至併購,「如果不是國際級專業人士一起來,根本不知道怎樣做決策?或到哪裡買技術?」未來只需要修改國發基金組織章程,逐一突破引進專業團隊、專業經理人薪資、居留證等問題即可。不過,未來若基金規模愈來愈大,則要考慮另立新法、獨立出來。
龔明鑫在去年總統大選時,銜命彙整包括綠能科技、國防產業、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在內等五大創新產業。
這家預備設在國發基金下的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將是五大產業的重要「金援」與帶動民間投資的「點火人」。
龔明鑫解釋,五大創新產業牽涉到不少風險性較高的早期投資,例如要大規模布建IOT亞洲矽谷等,「國家級投資公司能幫忙分攤早期投資風險」,如果政府不跳下來承擔高風險,那麼一般中小企業與創投業者也會有顧忌、不敢下場。
至於新政府預備匡列多少預算,支援這家公司?他表示,規模大小不是重點,關鍵是引出民間投資,並打造自己的國家級專業評估團隊。
他也說,先前外界對「類主權基金」一詞有些疑慮,新政府作法也不是複製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我們不動用外匯存底,而是鼓勵民間出資」。
他解釋,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可結合包括本、外資在內等民間資金,甚至也可考慮開放民間認股,政府資金只是一小部分。
此外,相較現行國發基金運作,多仰賴與民間創投業者合資,並借重業者的評估團隊,他認為,國發基金應培養自己的專業產業評估團隊,且最好要引進國際級人才,搭配本土團隊一起做。
我們的看法:
第一、根據報載,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將專注在風險性較高的早期投資,問題是這和現有的國發基金又有何區別?
第二、我們認為「不動用外匯存底,而是鼓勵民間出資」是一大錯誤,整府只出一小部分錢,
卻期待這個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來打國家隊,執行產業任務,這根本是mis-match,極不現實。
第三、國家基金應該支持民間企業走出去打世界盃,如同郭台銘併購夏普,但這些並不是早期項目,有可能是中/後期項目的整合。
第四、未來是策略聯盟的時代,不一定是誰併購誰,更有可能是相互參股,「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第五、投資出發點不一定是技術,也有可能是市場,甚至是整個生態圈的合作。
第六、假如新基金的規模不夠大,沒有國外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是國際級專業人士會有興趣來管理。
第七、更糟糕的是,政府似乎期待由民間自己來募集成立本基金,挑戰重重。
第八、這就如同國發金目前規畫中的併購基金,政府出30%的種子基金,任何有興趣的業者還需要花半年以上的時間來募集。
第九、總而言之,現在的國家級專業投資公司不論在格局和操作上,都充滿了許多疑問,需要進一步探討並予以克服。
國際板
國際法人投資機構對台灣國際板債市的喜愛愈來愈明顯,今年來的掛牌機構多次出現新面孔,21日甚至有台灣資本市場的「稀客」,來自歐盟(EU)官方主要融資機構的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EIB),第一次在台發行美元債,以30年期、2億美元試水溫。
由於該檔美元債信評為國際間最高等級S&P AAA,國內買家熱搶,IRR利率竟訂出3.24%的特別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同期的4.25%。
EIB是1957年依循羅馬條約成立,在歐盟扮演的角色為區域基礎建設計畫的融資機構,與大陸近期推動的亞洲投資銀行類似,惟EIB主要工作在於配合歐盟的政策,針對特定的資金計畫提供長期融資給予會員國,以促進歐盟會員國間的整合、平衡發展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凝聚。
在此次於國際板發債之前,EIB與我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已有兩項合作計畫,海地供水計畫(Lot I)和史瓦濟蘭烏蘇杜河下游小農灌溉計畫,均屬於投融資模式。
EIB首檔國際板債是由永豐金證券擔任承銷商,該券商近年在國際板相對活躍,其法金部門已獨家承銷13檔、協辦數十檔,本周進一步以新台幣3.9億元併入台工銀證券的股票經紀業務,中華信評認為,其合併股東權益中的占比不及2%,信用結構將不會受影響,自台灣工銀取得的客戶基礎更為有利。
台灣國際板債市延續去年的掛牌熱度,國內壽險、金融機構等大型買家的資金源源不絕,花旗等國際銀行配合金管會的進口替代政策,以在地保管服務協助南山人壽把海外投資部位拉回台灣整併管理,導致國內資本市場需要更多元的國際級金融商品。
雖然今年以來國際板僅有1檔人民幣部位寶島債,其餘集中在美元部位,各發債機構仍依買家需求設計出5、15年、30年的不同發行期限,也有新面孔EIB、ANZ,特大型的百威集團14.7億美元債,同時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N.V的美元次順債也在4月順利首發,目前尚能維持國際板債市的可選擇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金融機構和企業對台灣國際板債市情有獨鍾,不斷有頂級的發行者名字出現,令人讚嘆。
第二、台灣保險機構充沛的資金是發行成功的關鍵。
第三、很可惜的是,國際債劵板非常紅火,但國際股票板,不論是F股或TDR,卻低迷不振,因為發行者多半為三線公司,而投資者也多半為台灣個人投資者。
第四、只要主管機關願意開放,應該可以探討更多的金融商品。
第五、另外一個應該注意的市場是台灣3,000億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到目前為止除了寶島債零星發行以外,完全沒有任何新產品和二級市場交易。
干預外匯
美國財政部昨公布「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點名台灣、中國、日本、德國及韓國干預匯率,並列入新「觀察名單」(Monitoring List)。台灣被列入的主因,除了有巨額經常帳順差,且是名單中唯一「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的國家。
對此,我國中央銀行官員低調表示,匯率由供需決定,央行並未操縱匯率,但穩定匯率是央行的職責;我國與美國財政部的溝通管道暢通,將針對相關議題持續溝通。一位財金官員則說,據財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僅五十三億美元,美國的報告卻說一四九億美元,該報告的數字恐值得商榷。
美國「二○一五年貿易促進與貿易執行法」,授權財政部以三項要件評估主要貿易夥伴是否實施「不公平匯率措施」,符合其中兩項就被列入「觀察名單」,包括:一、對美貿易順差達二○○億美元;二、經常帳順差大於GDP的三%;三、持續單邊干預匯市,淨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的二%。
報告指出,去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一四九億美元,不符合第一項,但經常帳順差達GDP的十四.六%、估計央行淨買入外匯達GDP的二.四%,符合後兩項;中、日、韓及德則符合前兩項。報告指出,去年台灣「持續單邊買進外匯」,央行經常在尾盤干預以阻升台幣,建議應減少干預外匯、增加外匯準備持有的透明度。
美國對「觀察名單」國家不會祭出懲罰,但若三項要件都符合,會先給予一年諮商期以求改進,未改善則祭出四項懲罰:一、拒絕給予海外私人投資的融資管道;二、不能競標美國政府採購;三、要求國際貨幣基金(IMF)加強監督;四、對有意與美洽簽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把匯率因素納入考量。
美國相關官員提醒,第四項對台影響最大,台灣想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不僅要處理美牛和美豬問題,外匯政策也要高度關注。據悉,美國財政部副助理貿易部長今年三月底曾走訪台灣、日本與韓國等,因此在公布這份報告前,已對各國的外匯政策做了詳細研究。
美國去年十月首度點名台灣干預匯率,昨公布的報告則是首度列出「觀察名單」,台灣又被點名。由於美國今年總統大選充滿反自由貿易的氛圍,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川普更強硬抨擊與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的國家;華府人士表示,包括台灣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未來會遭到更大的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次事件相當嚴重,影響深遠,因為台灣是唯一「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的國家。
第二、穩定匯率是央行的職責,央行是匯市最大的操盤手,但美國人的指控說明台灣的作法太超過了,遠高於正常的水平。
第三、台灣想要加入TPP,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外匯操縱和美豬美牛都是障礙。
第四、彭淮南是全球公認的12A央行總裁,非常值得尊重,但問題是其作風比較不透明,基本上可以說是黑箱作業,但是由於他的身分地位以及大多數人不懂國際金融的原因,過去沒有什麼人敢質疑他,要不是這次美國特別點明台灣,大家也不曉得台灣央行操控匯率的程度如此嚴重。
第五、權力形成傲慢,如何更妥當的監督央行,是未來執政者應該思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