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到昆山,參加一個兩岸金融論壇,和上次不同的是,台灣很多金控的大老闆這次都來了。
在大會開始前,有一場接見貴賓的安排。大陸在新領導人環境下,行事風格越來越務實,不再講虛話,直接面對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不少台灣方代表都表達了意見。
「謝謝各位剛才的發言,我們會認真研究。」
講話的是一位大陸前部長級人物,他的見解很宏觀,有國際級視野。
「我這邊也有一件事想拜託各位回去反應。最近中國最大的證劵公司併購了一家外國證劵公司,這家外資的台灣分公司間接由陸資持有;由於台灣法令目前尚未開放,以致台灣的公司必須暫時被排除在交易外,如果不能解決,將來只好把台灣業務收掉。」
「當然台灣只占全公司業務一小部分,但我覺得很可惜。我知道你們台灣對大陸直接去投資比較敏感,但這是間接投資,有沒有什麼通融辦法呢?」
他講的狀況不是第一次,幾年前聯想併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時也發生過,害得台灣IBM差點關門。
但現在問題更嚴重,中國大陸正走向世界,全球很多企業都有陸資參與,我們難道要把這些企業通通趕出台灣嗎?
英國曼徹斯特機場最近開放李嘉誠和大陸工商銀行入股,並將建設交由北京建工集團負責;另外英國政府將支持中國集團參與新核電項目。英國致力吸引陸資,計畫將雙邊貿易額增至1,000億美元。
這是1997年香港回歸時,和中國針鋒相對的大英日不落帝國嗎?他們一樣有國家安全考量,但不會動不動用這個來亂扣帽子,反而重視營造一個自由的商業環境,以致近年全球和歐洲企業紛紛將總部遷到倫敦。
台灣一向自豪自由民主,但沒有人肯定台灣商業環境的自由度,所以我們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一開始就被上海「自由貿易區」比了下去。
李嘉誠這兩年大舉投資英國,出售香港資產,可能是覺得香港的商業環境不若以往,越來越政治化,不再「自由」和「全球」。
台灣不了解的是,這是台灣的機會,不是威脅。台灣正開始漸漸「香港化」,但我不是指近年受到中資影響的香港,而是那個2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作為中國大陸跳板和窗口的香港。台灣政治不同於香港,因此走的道路也不會相同。台灣可以作為陸資走出去的平台,以及外資進入大陸的樞紐。
對一般香港人來說,台灣變得相對有吸引力,只要看誠品和鼎泰豐的人潮就知道。關鍵是中西元素的平衡,台灣可以very
Chinese,
very Taiwanese,
somehow Western,這是香港所沒有的,台灣的多元就像香港失去的青春的尾巴。
20年前,我服務公司的總部在香港。香港當時就是一個中心,協調對大陸的金融和經濟。大陸企業生澀地來香港學習資本市場,一個接一個。
但如果沒有開放,台灣不可能像香港一樣成為總部;我們整天想著防堵中資,結果反而把外資嚇跑了。或許台灣會類似泰國,人來人往,但絕不可能像新加坡,變成跨國企業的聚集地。
上週兄弟象宣布出售,引起許多棒球迷的感傷。問題在那裡?台灣市場太小了,沒有人能靠本地市場賺錢,光靠熱情是不現實的。
據聞有陸資對兄弟有興趣,但股東表示還不如關掉算了。為什麼要這麼狹隘?大中華是多麼大的一個運動市場?大陸棒球隊二度贏了台灣,台灣籃球隊也二度打敗大陸;至於英、美有很多職業球隊,都是由印度人所擁有。台灣封殺大陸的不只是資金,而是市場,這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台灣正快速喪失與國際接軌的能力。去年多益成績,大陸747分(第10名),南韓628分(25名),台灣539分(37名); 托福成績台灣17名,比前年掉了3名,南韓第10名。我們要憑什麼條件走向世界?
探討全球化最精闢的著作之一,是Thomas
Friedman 1999年的”The
Lexus and Olive Tree”(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清楚點出全球化的矛盾與契機。
橄欖樹是根源的象徵,人類會為了橄欖樹爆發激烈的爭執,因為如果它被別人控制,在經濟與政治上會任人擺布,整個家的感覺也蕩然無存。
在另一方面,今天你的橄欖樹面臨的最大威脅,可能來自凌志汽車,代表影響全球經濟的市場力量與科技,它會與橄欖樹形成新的角力與制衡,更好的例子就是蘋果。
Friedman是一個台灣迷,他書中有一章的標題叫「買進台灣、持有義大利、賣掉法國」,以今天來看應該改名「買進南韓、(或許)持有台灣、賣掉義大利」。書中點出「高效率國家的八個習慣」,包括電腦連結程度、速度、知識積累、分量(以小吃大)、開放、全球布局等。
Friedman強調全球化的挑戰,是在全球化體系求生存之際,還要保存一種身分、家和社群的感覺,兩者取得平衡,你既要有凌志汽車,也要有橄欖樹的根。
全球化與本土化不是零和遊戲,兩岸連結的終點不是大陸,而是全世界。
台灣的未來不能等,然而,我們究竟要往何處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