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商業周刊專欄:會讓台灣生病的,不是壓力,是被孤立

我一年會去美國一到兩次,通常都是快去快回,避免時差,處理一下公事就走,沒有任何期待,但這次例外。
我是去西雅圖,陪兒子入學當地的community college。上次去西雅圖已是8年前,我居然有一點嚮往這次旅程,為什麼這個60萬人口的城市能孕育出Boeing、Microsoft、Amazon和Starbuck這麼多世界級的企業,歷久而彌新?企業真的會扭轉人們對城市的想像。
很扯的是我的計程車司機,一位老黑,講著不甚清楚的英文想要表示友善:
「先生,請問你是從哪裡來的?」
「I am from Taiwan.」
「Really? That's my favorable place. I always wanted to go there.」
這不太可能吧!不過看在他滿面笑容的份上,我不禁摸了一下皮夾,想找找看有沒有較多的小費待會兒可以給他。
很洩氣的是,搞了兩分鐘我才弄清楚,他所說的是Thailand,不是Taiwan,此Thai非彼Tai,差了十萬八千里,台灣究竟只是世界的一個孤島,別人對我們無夢,是我們自己在發白日夢。
我反問他來自哪裡,他說了一個地名,連講三遍我還是沒有聽懂,只知道是非洲的某一個國家,據他說有很多觀光客。
他用手機Google找給我看,這個國家叫Eritrea(厄立特里亞),在非洲東北部,是1993年脫離義大利獨立的。我必須承認我的無知,我真的沒有聽過。剛開始是他對我道歉,倒頭來變成我對他不好意思。
我兒子寄宿在我堂弟家,他們家是1975年移民到美國,算算已快40年了,他只比我小3歲,出國後我們直到去年才再見面。
在回來的飛機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假如當年移民美國,我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Will I be better or worse?後來我念完研究所也只在紐約做了一年事就回國,當時算是反傳統的異類決定。
我堂弟非常成熟,不再是我記憶中當年那個調皮的小孩。他是典型「美國夢」的代表,力爭上游,完全靠自己出人頭地,不像我們通常還是靠父母。
不同的環境和文化,可以使一個人快速成長。美國是一個種族大熔爐,不管你來自亞洲或非洲,都有相同的機會,所以歐巴馬可以成為總統。
傳統的美國夢正在退色,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民主黨和共和黨因為健保問題鬧得不可開交,居然可以使政府關門。
不過美國仍然是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許多最成功的企業不是傳統大型企業,而是像Google、Facebook這種由年輕人創立,具備創新精神的公司。這是制度的突破,任何國家想要追上美國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人在美國工作,會碰到career的天花板。但由於新興市場在亞洲及中國大陸,華人有了新的機會,我堂弟就是如此,他工作的建築師事務所一直想派他常駐上海,讓他在工作與家庭間難以抉擇。
雖然我堂弟先前根本就沒有去過大陸,也不了解這個他父母出生的地方,但語言優勢仍然讓老美認定他就是最佳人選。不過對我兒子而言,美國經驗卻不可能給他帶來任何工作上的好處,頂多是以不同環境訓練他的獨立、社交與學習。
台灣文化一樣有五湖四海的基因,美國叫做U.S.A.,台灣該算U.S.C. (United States of Chinese),但為何台灣今天的包容性越來越差?世界不認識台灣,台灣也不歡迎外國人,更把大陸視為敵人。
說穿了還是經濟與工作。亞洲最開放移民的經濟體是新加坡,外籍人士占人口四成,但外籍人士湧入導致人滿為患,房價暴漲,不少外籍白領人才佔據中、高層職缺,使新加坡人面臨競爭壓力。近期星國政府不得不提高外籍員工聘僱門檻,但企業抱怨這將傷害經濟成長。
最近上海開放「自由貿易區」給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帶來很大壓力,關鍵字是「自由」,必須讓資金與人才快速便利流動,台灣做得到嗎?
兩岸交流,第一步是陸客到台灣來觀光,然後是陸企到台灣採購,接下來會發展到陸企來台投資、陸籍白領員工到台來工作。你不可能只要前二步,但不走第三步;也不可能只歡迎其他外國人,但排斥大陸人,否則台灣就不是一個自由島。
我最近在國外雜誌上讀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叫做「How your friends get into your genes」,意思是一個人的社會環境會改變其身體基因。
作者以一種魚做實驗:在水族箱裡,有一隻是族群中的領袖,身材比同類大一號。但你若在晚上偷偷把帝王魚拿出來,第二天第二大的魚發現原來的老大不見了,牠才是王,結果會刺激其基因突變,一夕之間成長20%。
文章指出人是社會的動物,越多連結,越能促進我們的成長。和傳統認知不同,壓力不是疾病的風險,孤獨才是最大風險。
自由經濟的目標,是把自己變成商業活動的中心。我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來台灣做生意,還是跑到上海、新加坡去?
台灣會變成亞洲的新移民社會嗎?難以想像,終究天堂夢已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