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公司將會加強『外部成長』策略,簡單的說就是『投、參、控』,我們將擴大『產業整合』並積極『走出去』。」
和我說話的是上海一家大型企業的總裁,他講的是投資方式,包括「合資」(和別的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參股」(投資現有的企業)和「控股」(收購別家企業),未來他們公司將不再僅靠自身的力量,還要結合各種外部資源,將產業上、中、下游業者整合起來。
「我們的策略是『一個XX,兩地XX,全面XX』,主要是基於集團『新XX,大XX』的定位,預計在三年之內業績可以成長五倍,去年我們總銷售收入已經翻了一翻。」
總裁滔滔不絕的說著,我一邊振筆疾書做筆記,一邊回想起我多年前在商學院唸MBA的情景。
大陸這幾年經濟強勁發展,企業快速成長,面對市場的機遇、轉型的壓力和競爭的挑戰,大部分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對於未來發展戰略都很能說,有一套整體思路,姑且不論是否正確,聽起來都頭頭是道。
大陸企業家特別強的是「化繁為簡」的特異功能,能把博大精深的戰略用短短幾個字、口號標語形式表達,而且闡釋能力很強,十二個字可以化成半小時的精闢論述,我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
十幾年前,台灣的管理能力還是被大陸企業家所推崇,但今天我覺得兩岸的差距越來越遠。大陸企業家的強項是「戰略」,能夠在一塊畫布上揮灑出來亮麗的願景,台灣企業家較強的則是「戰術」,比較著重對細節的掌握以及執行力。
為什麼台灣企業家的戰略不行?因為台灣太封閉,企業家沒有把大陸做為「市場」,除了不斷地降低成本從事辛苦的生產製造外,一直沒有長進,更遑論到歐美去開拓市場、併購企業。
台灣本地的市場太小、題材太少,能發揮的戰略不多,除了技術、產品創新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了。
大陸可發揮的東西可多了,從餵飽十三億人肚子的「內需」(consumption),到今年最火紅的題目「城鎮化」(urbanization),大企業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多角化」(diversification),還有企業用兼併收購帶動的「外部成長」(mergers & acquisition)和「產業整合」(integration),這些都是大陸企業家所熟悉的「資本運作」範疇。如果作為企業家你對以上這些名詞感到困惑,那代表你在大陸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能夠把公司發展的大戰略說得清楚並不容易,但一定要做,否則無法凝聚共識。大陸中央宣布政策時能用短短的幾個字說明,如「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但台灣行政院推廣「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時就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表述,還拍了一支廣告片說經濟政策太複雜,絕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鬧成笑話。
台灣的高階經理人才一定要到大陸去受訓,培養宏觀視野和國際化;反之,大陸的中階經理人才最好到台灣來學習,搞清楚各行各業的SOP(標準流程)如何執行運作。
台灣的老闆不是沒有戰略,只是大多放在自己的腦子裡,沒有對內、對外廣泛溝通;;對內不想讓員工知道老闆在想什麼,對外不想讓競爭同業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大陸待得久,算是少數的例外,有自成一格「郭語錄」。
上週阿里巴巴集團馬雲辭去CEO一職,未來將只擔任董事局主席,震驚業界。他表示,阿里巴巴大多數生於60年代的領導者,今年會把責任交給70、80年代的同事們。網路是年輕人的天下,馬雲認為他們更懂得未來,更有能力創造明天。
馬雲2010年訪台的時候,表示他一直有一個很深的感慨,就是「台灣老一輩的企業家真的相當勤奮、努力,就算60、70算還是活力十足,充滿鬥志,永遠想著創新。」回想起來,不知他是在表揚還是警惕台灣的企業家。
郭台銘已經60多歲,他曾表示要退休,但後來改變心意又再延了10年;80多歲的張忠謀已經退休了,但三年前又重披戰袍復出。不是說他們做的不好,但台灣下一代的管理領導人才在哪裡?他們有機會、有舞台、有能力、有遠見嗎?
沒有好的戰略,沒有大格局的舞台,台灣的年輕人永遠無法往上爬。根據報載,中國大陸消費抬頭,百貨業重金向台灣挖角,年薪從60萬至300萬(人民幣)不等。台灣的年輕人若想快速提高身價,看來應努力擠進消費領域,當服務員或銷售代表都行,22K也沒關係,如果有外派大陸的機會就算在新疆也請你第一個舉手(胡錦濤不就是從西藏發跡的嗎?)相信不出三年一定會有更好的機會。
人才流失是台灣的悲哀,但是良禽擇木而棲……
在一個台灣企業戰略崩壞,戰術無解的大時代,年輕的你可要好好對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擬定一個大戰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