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台灣產業強在哪?有2大厲害之處!資深投行家:很少國家能像台灣

 台灣產業強在哪?有2大厲害之處!資深投行家:很少國家能像台灣


最近有兩則重大消息值得我們省思,一則是日本經濟回暖、股市大漲,配合台積電熊本廠開幕氣勢如虹;另外一則

是德國經濟陷入低潮,汽車大廠面臨來自中國競爭。


為何這兩個國家對台灣有啟示?因為兩國都是優秀的製造大國,和台灣產業型態類似。


過去20年,日本半導體產業不振,加上經濟衰退,沉寂了很久。這次熊本廠開幕給日本帶來新希望,傳統先進製造技術加上半導體,可謂如虎添翼。


而德國的機械和電機雖然很強,但電子卻不太行,未來AI當道,需要有強大的資通訊產業支撐。德國近期跟台積電談了合作,在德勒斯登(Dresden)設立一座生產28及22奈米晶片廠,獲得政府補助50億歐元,也派30位學生到台灣學習相關技能,預計2027年完工。


台灣厲害之處在於,傳統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實力都非常強,全世界很少有國家能像台灣這樣。美國高科技強,但傳產弱;德國傳產強,但高科技弱;日本傳產和高科技都強,但半導體部分相對較弱。


但台灣有很多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危機,特別是製造業。


台灣產業面臨2個危機

近期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因兩岸關係不佳,部分優惠項目可能取消,對於一些原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機械業,更是雪上加霜。


台灣產業危機在於,主要型態仍以B2B為主而非B2C,沒有直接接觸終端客戶的能力,大多跟著國外大廠如蘋果、輝達和Google走。從好的方向來看,我們是大廠信賴夥伴,但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上。客戶好,我們就好,客戶業績下滑如近期蘋果,我們便跟著倒楣。


反觀韓國三星、現代汽車,日本索尼、豐田、任天堂等,都有直接接觸市場能力;亞洲電商集團如韓國酷澎(Coupang)、新加坡蝦皮(Shopee)等,更能直接跟廣大客群接軌。


台灣第二個危機,就是企業未能積極打造「人工智慧場景」。中國雖然晶片受限於美國,但在許多「垂直領域」有規模及場景優勢,能藉由AI快速發展生態系,比亞迪新能源車全球銷量第一,華為「鴻蒙」生態系設備數量超過7億人。


我們不應該再區分高科技和傳產,未來每一個行業都是「AI+」。應讓傳統產業和AI結合,形成各種生態系,才有可能讓經濟均衡發展,全面進化為AI社會。


現在很多人被台積電沖昏頭,但台積電再好,也不代表台灣所有企業都好。大家如果不能從夢中醒來,到頭來可能會發現財富集中於少數人,只是一場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