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橋水,CSR,大基金,新創公司IPO,全球衰退,遊戲,中國鐵塔/5G,商湯,汽車業,亞馬遜,利豐私有化



理事長的話:橋水,CSR,大基金,新創公司IPO,全球衰退,遊戲,中國鐵塔/5G,商湯,汽車業,亞馬遜,利豐私有化
橋水
外資賣不完台股,今年以來賣超已逾新台幣4,600億元。法人圈盛傳,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是元凶之一,該基金因應投資人贖回壓力,持續出脫手中的部位,使台股權值股賣壓沉重。

此一說法無法獲得證實,不過,橋水基金18日已對外否認所謂爆倉猜測,該公司指出,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橋水旗下各大基金面臨的風險可能超出預期,但橋水會採取有效措施,將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橋水基金為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由有避險基金天王之稱的達里歐(Ray Dalio)創辦與管理,去年大舉加碼台股,成為「愛台灣」的海外基金主力。

根據其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為大約350個全球機構客戶管理1,60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包括公共和企業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慈善基金會、超國家機構、主權財富基金和中央銀行。

截至去年年底為止,根據該公司揭露的持股資料顯示,橋水基金前五大持股,分別是SPDR SP 500 ETFVanguard FTSE新興市場ETFiShares Core SP 500 ETFSPDR金股以及iShares MSCI巴西ETF

iShare MSCI Tawian ETF居其第12大持股,而這檔ETF由貝萊德發行,全名為iShares MSCI Taiwan Capped ETF,基準指數為MSCI Taiwan 2550指數。

截至今年228日止,這檔ETF規模約34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000億元),主要投資台灣大型及中型上市股票,而台積電、鴻海及聯發科等科技三雄,是其持股前三名。

根據橋水在去年第三季揭露的資料顯示,達里歐開始加碼iShare MSCI Tawian ETF,占比1.28%,而到了去年底的資料來看,其持股占比又上升至1.85%。

但是,值此新冠肺炎疫蔓延,全球股市跳水之際,橋水基金採取絕對報酬,且前廿大持股多為ETF,換現容易,在投資人現金為王「All Cash」的需求下,投資專家猜測,該基金可能面臨投資人的贖回壓力。

我們的看法:

第一、橋水是全球最大著名的避險基金。
第二、但這次也受到重創,因為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避險策略,這說明hedge fund其實名不符實。

第三、過去是「愛台股」的主力,未來面臨賣壓,可能會將台股當成提款機。

第四、台灣是全世界較佳的「變現」市場,因為許多股票收益率高,又有政府基金隨時護盤,外資投資人不用擔心被套牢。由此看來,台股短期賣壓可能仍然沉重。

CSR

台灣企業持續投入CSR(企業社會責任)成果愈見豐碩,和亞太國家相比較,台灣連年維持在「亞太100家企業永續溫度指數」TOP 5之列,與韓國、泰國、澳洲、新加坡併列,其中台灣SDGs溫度指數3.4,更勇奪亞太區域冠軍。

CSRone永續智庫最新公布年報「臺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第二次比對亞太前100大企業永續成果,發現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三個面向、共八大項永續議題進行檢視,今年韓國蟬聯冠軍,泰國拔地而起,台灣則呈現穩定微幅成長的態勢,至於香港和大陸則微幅下降。

該報告由CSRone永續智庫研究八個月,共動員23位研究人員,分析642本永續報告,包括台灣556本、亞太86本、且包含846項指標。除了CSRone平台,還包括國立政治大學信義書院共同完成,並獲得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支持。

該報告研究團隊指出,亞太十地永續溫度前五名及其分數為韓國3.73、泰國3.63、澳洲3.55、台灣3.5、新加坡3.34。十地中有八地呈現永續溫度指數上升的趨勢,唯有香港2.78、大陸2.69略為下降。其中,韓國於八大議題的管理作為最為完整,第二名泰國共有五項議題取得領先優勢。

台灣總體度指數成長幅度達0.47,僅次泰國的0.7,台灣企業於SDGs管理作為指數高達3.4、勇奪第一,研究團隊表示,2019年已有台灣企業首度出版企業SDGs報告專書和手冊,展現台灣企業支持SDGs的精神。

我們的看法:

第一、「企業社會責任」(CSR)變成未來重要議題。
第二、台灣在亞太地區排名前5名,算是比較高的。

第三、不知韓國憑什麼是冠軍,泰國為何成績那麼高?

第四、今年起,會有更多的台灣企業重視這個議題,因為歐美成為最重要的話題,企業賺錢不再是唯一的目標。

大基金
201910月底註冊成立以來,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二期的投資動態備受市場關注。日前傳出,大基金二期注資人民幣(下同)22.5億元給紫光集團旗下的IC設計公司紫光展銳,助推其2021年赴大陸科創板上市,展銳可望成為大基金二期投資首單的幸運兒。

綜合陸媒18日報導,為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201910月大陸政府成立規模超過2千億元的大基金二期,稍早傳出將於3月底展開實質投資,目標鎖定記憶體、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業者。17日晚間傳出,大基金二期投委會已通過對於紫光展銳的投資決議,計畫投入約22.5億元。

紫光展銳是由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合併成立,為大陸僅次於華為海思的第二大IC晶片設計業者,也是全球第二大基帶晶片廠商。紫光展銳主攻中低階市場,近期宣布進軍最火熱的5G領域。

近年紫光展銳已接受過兩輪重要的融資,20195月,紫光展銳傳出2020年計畫在科創板上市的消息,為此積極爭取戰略融資。但由於其融資門檻頗高,因此有實力的金主遲未出現,如今拿下大基金二期成立後的投資首單,讓展銳2021年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增強。

報導指出,目前紫光展銳的估值達630億元,大基金二期注資將可取得展銳約3.57%股份。再加上公司第一大股東紫光展訊投資是由紫光集團和大基金一期組合而成,大基金一期因此間接持有展銳17.14%股權。本次注資後,大基金一期加二期將控制展銳20.7%的股份,也增強大陸政府對紫光展銳的控制力。

紫光展銳引入大基金二期的金援,但紫光集團旗下主攻NAND Flash的紫光存儲卻傳出因不堪連年虧損,將解散公司的消息。紫光存儲18日回應稱,隨著長江存儲3D NAND的穩步量產,公司相關業務將逐步轉移到長江存儲,未來將專注在DRAM產品線。

長江存儲也是紫光集團旗下企業,20199月,長江存儲Xtacking架構的64TLC 3D NAND已正式量產,目前正處於良率和產能爬升階段。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基金是中國大陸中央為扶植半導體產業而成立的基金。
第二、第一期已經投完,具有一定成效,大陸半導體產業飛快成長。

第三、問題是整體產業鏈還不夠完善,而中美又興起科技大戰,半導體是技術爭論焦點。

第四、川普的政策,只會刺激中國大陸加速發展自主的半導體產業。

第五、大陸一些半導體公司上市估值高的嚇人,例如斯達上市後漲了11倍。

第六、台灣半導體產業,如果沒有中國大陸市場,未來優勢會漸漸消失。

新創公司IPO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資本市場,不僅打亂上市櫃公司籌資腳步,新創公司申請上市櫃計畫也受影響。本土電商新創91APP已經完成輔導等流程,原本今年就可計劃上櫃或是準備明年上市。不過,91APP董事長何英圻認為,現在「萬事俱備、只欠環境」,將暫緩股票首度公開發行(IPO),持續為企業客戶推動數位轉型。

91APP在申請上市櫃之前,被新創界譽為是繼沛星、Gogoro之後,最具「台灣準獨角獸」資格的新創企業。如今91APP申請上市櫃腳步受疫情影響,引起關注。

疫情是否影響新創募資?專以投資台灣新創為主的Hive蜂行資本共同創辦人王浩威表示,他們在去年底投入台灣市場,短短一季內,面談了百家團隊,台灣新創創業能量仍強,也仍可以看到不錯的案子,整體來說並不覺得新創市場「冷卻」。

近期美國矽谷加速器SparksLab Taipei日前舉辦第三屆加速器成果發表會,雖然疫情逼人,但現場仍有數百位創投、法人、新創同業到場聽取新團隊成果與相互交流。SparkLabs Taipei 共同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邱彥錡表示,疫情打亂了全球的發展節奏,對創業家也是挑戰。

王浩威則指出,台灣新創團隊普遍對財務規劃不夠專業,對募資要多少、股權怎麼估值和賣給投資人都沒有概念,新創募資也往往只想到「撐到下一次募資就可以」,但市場瞬息萬變,可能馬上遇到高峰或挫折,資金不夠就相對吃虧。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股市崩盤,影響新創公司上市。
第二、有些新創公司如Airbnb,受到疫情巨大衝擊,估值會狂跌。

第三、我們同意台灣新創市場仍然有相當不錯的動能,但未來資金會是大問題。

第四、企業有可能取代創投,成為新創的策略投資人。

全球衰退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擴散,導致越來越多國家關閉邊界。高盛、摩根士丹利(大摩)及標準普爾等機構紛紛下修今年全球成長預估,認為疫情已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麥肯錫顧問公司甚至認為,全球經濟低迷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第二季。

大摩首席經濟學家艾亞(ChetanAhya)表示:「今年全球經濟衰退已是基本情況,武漢肺炎疫情在襲擊亞洲後,也向歐洲和美國擴散開來,經濟和股市遭受的破壞和錯位,將導致今年上半年全球成長較去年同期萎縮。」大摩預測,今年全球成長將由不到一週前預測的二.一%大砍至○.九%,是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準。

高盛也將今年全球成長預估砍至一.二五%,理由包括武漢肺炎疫情在歐洲和美國擴散,以及中國一、二月超級低迷的經濟數據。高盛美國經濟學家哈特休斯(Jan Hatzius)表示:「儘管預期經濟衰退會發生在上半年,下半年會復甦,但風險仍是下行的。」

標普則將今年全球成長預估,由先前預測的二.八%降到一%至一.二五%之間,並稱還有可能下修。

麥肯錫公布每週疫情觀察報告指出,在最糟情況下,武漢肺炎疫情直到五月才在美國和歐洲達到高峰,非洲、大洋洲和一些亞洲國家也出現大量病例,甚至成功控制疫情的國家,如中國,也被迫再度採取公衛措施,以防止疫情再度流行。如此一來疫情將產生嚴重的經濟衝擊,已接近全球金融海嘯,今年全球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都將因此大幅收縮,直到明年第二季才開始復甦。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問題是幅度以及時間。
第二、大家都低估了黑天鵝的嚴重性。

第三、現在全球不是封城,而是鎖國,後果非常嚴重,估計影響會長達1-2年。

第四、這和傳統經濟衰退不同,沒有人能預估病毒何時有解藥,明年還會不會再來?

遊戲
美股上市的大陸遊戲直播巨頭虎牙日前公布最新財報,虎牙2019年全年營收達人民幣(下同)83.75億元,年增79.6%;Non-GAAP(非一般公認會計準則)下,公司淨利潤7.50億元,年增62.7%。

根據東方財富網報導指出,虎牙發表2019年第四季,以及全年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第四季營收24.68億元,年增64%;Non-GAAP下,淨利潤為2.42億元,年增44.9%。

此外,虎牙當季的月均活躍用戶數量為1.5億,年增28.8%。其中,行動端月活躍用戶為6,160萬,較2018年同期的5,070萬增加21.5%。

在營收構成方面,受惠於付費用戶增長影響,虎牙2019年第四季營收的直播營收為23.46億元,年成長62.7%,占公司總體營收比重高達95%。公司廣告和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21億元,也較2018年同期的6,310萬元暴增92.1%。

虎牙指出,公司廣告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廣告商需求增加,自公司在2019年第三季上線廣告投放平台後,虎牙品牌在大陸的互聯網廣告市場已得到進一步認可。虎牙預計,2020年第一季,公司總營收將達到23.6億元~2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虎牙近兩年不斷加碼電競賽事直播,目前虎牙擁有諸多賽事獨播權。根據公司財報顯示,虎牙在2019年第四季直播117場第三方電競賽事,累計觀看次超過5.3億次,較2018年同期增長超過30%。2019年全年,虎牙直播超過400場第三方電競賽事,總收看次數超過20億次,較2018年增長了25%。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電競遊戲市場,未來有很大的動能。
第二、虎牙第四季營收增加64%,淨利潤年曾45%,反映了這一點。

第三、今年第一季由於新冠疫情,財報應該也會很亮麗。

第四、線上經濟興起,最大市場在中國大陸,這是台灣未來新創公司要注意的方向。

中國鐵塔/5G
大陸通信基礎設施供應巨頭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表示,2019年,公司已完成建設16.1萬個5G站址,並交付建設6.1萬個5G基地台,預計2020年公司將投入人民幣(下同)170億元用於5G建設。

新浪財經19日報導,大陸5G時代在20196月正式拉開序幕,而作為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的主要供應商:中國鐵塔近日公布2019年全年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共接到26.5萬個5G站址的訂單需求,預計2020年資本開支將預留170億元,以用於5G建設。

有別於中國移動等傳統三大通信業者,作為該行業的新加入者,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的舉動也備受關注。中國鐵塔目前與廣電公司已有接觸,且在2019年底已經接到廣電對5G站址超過1,500個的訂單需求。

此據中國鐵塔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營收為764.28億元,年增6.4%。其中,通信塔業務仍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該業務在當年達到714.1億元,年增4.1%。此外,公司淨利潤為52.22億元,年增97.1%。

佟吉祿表示,由於2019年下半年4G需求減少,5G市場又剛開始啟動,所以5G對公司業績的貢獻非常有限,但隨著5G網路覆蓋深度和廣度的增加,後續5G基地台建設對中國鐵塔營收增長的貢獻將逐漸顯現。

佟吉祿認為,2020年初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5G建設遇到一些困難,但疫情過後,相信20205G網路建設將加速加量,預計三大通訊商2020年底前將開通605G基地台。

另外,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大陸5G建設正迅速擴張,預計2020年大陸通訊營運商將加速5G網路建設,在大陸340個城市完成建設5G網路,三大通訊營運商可望在2020年第四季前,建設完成超過55萬個5G基地台,全年預計達到70萬個,中國鐵塔將受益於下游的網路建設需求,營收可望大幅增長。

我們的看法:

第一、習近平宣布「新基建」,5G投資絕對是重中之重。
第二、中國鐵塔本來就是基礎設施概念股,和營運商中國移動不同,中國鐵塔是電信基礎設施的新加入者,有財力也有能力。

第三、中國鐵塔已成為超級「新基建」概念股。

第四、中國鐵塔由大陸電信三巨頭投資成立,未來5年將會是黃金時期。

商湯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股市以及獨角獸登上資本市場的進程,大陸明星AI新創商湯科技近期便傳出延後赴港IPO的日程,轉向私募融資伺機上市。

騰訊科技報導,商湯科技從2019年就與中金公司合作,原規畫2020年在港股進行規模7.5億美元的IPO,但如今受到疫情影響而決定延後,包括阿里巴巴、高通以及近期處境水深火熱的軟銀都是商湯科技股東。

有知情人士表示,歷經2019年底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以及當前疫情影響,商湯科技放緩步伐,希望在等一段時間,尋求更好的上市時機。

與商湯科技相對的則是另一家同樣擅長機器視覺辨識的明星AI新創曠視科技,後者近期拿到港交所IPO批准。但知情人士指出,商湯科技認為時機不對,暫不上市。

不過知情人士也表示,儘管商湯科技2009年營收預計增長200%,但公司金流仍然為負,故商湯科技預計從私募市場以及現有股東裡,籌集5億至10億美元的資金。估值方面,2019年商湯科技CEO徐立曾稱,公司估值已經超過70億美元。

全球IPO進度已受疫情影響拖延,多地選擇關閉IPO市場一段時間。Dealogic數據顯示,香港作為2019年全球最大的IPO市場,20202月卻僅有3家公司上市,期間新股發行規模也年減93%至4,900萬美元。

報導也引述業內人士說法,這段時間中私募基金卻沒有減少火力,仍在許多有把握的項目上部署資金,許多對沖基金也參與其中,參與IPO前的融資活動尋找標的。

此外,商湯科技也進一步加大在大陸部署,天眼查數據顯示,316日江蘇南京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人民幣5千萬元,經營包括智慧控制系統、數據處理與資訊系統相關服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商湯是大陸AI明星股,也受到波及。
第二、另外一家AI新創公司曠視已經延後IPO

第三、這些公司很多投資人都是歐美基金大戶,現在連路演都無法進行,只能透過線上,未來會很困難,延遲上市是正確的決定,因為即使上市股價也會狂跌。

第四、2020年全球IPO市場,可能會持續低迷,估值也不可能高,基金大多不會搶進。

汽車業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帶來的經濟衝擊也日益擴大,從首當其衝的飯店、餐廳等服務業,迅速轉向大西洋兩岸製造業,包括底特律三大車商在內,歐美廠紛紛暫時關閉,掀起一波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重工業停工潮。

為因應這來勢洶洶的新冠危機,歐美汽車製造商讓工廠閒置,呼應年初中國大陸關閉生產線遏阻疫情蔓延的做法。當時大陸工業停擺,引發全球供應鏈斷鏈震撼;但關廠六周後,大陸疫情降溫,開始恢復常態。歐美廠如今也依循類似軌跡。

底特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和飛雅特克萊斯勒18日都宣布,將暫時關閉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廠到3月底,以遏阻疫情擴散並因應汽車銷售滑落。北美廠生產最賺錢的卡車及休旅車,例如飛雅特克萊斯勒的Jeep Wrangler、通用的雪佛蘭Silverado貨卡,以及福特F系列卡車。

同日,現代、本田和豐田汽車也紛紛宣布暫時關閉美國車廠,福斯(VW)則已暫時關閉設在田納西州查特諾加的工廠。特斯拉(Tesla)也準備縮減美國組裝廠的約75%勞工,將加州工廠的員工數從約1萬人,減少到2,500人。

在德國,汽車大廠也可能停工兩周,這將導致大批勞工離開工作崗位。歐洲最大工業公司福斯在歐陸僱用47.5萬人。龐大汽車零件供應商網絡之前受大陸關廠打擊,至今仍搖搖欲墜,現在又將遭遇歐美關廠衝擊。

全球汽車工業同步大規模停工,堪稱1940年代二戰後僅見。在歐美車商本周宣布暫時關廠前,工業生產大國中、日、韓已經歷類似打擊。汽車研究中心(CAR)研究主管齊確克認為,這回衝擊多大,端視關廠持續多久,目前汽車業體質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佳,但全球製造商去年經歷貿易戰打擊,尚未恢復元氣。在此同時,瑞士手表製造商19日起,也將關閉所有瑞士工廠至少十天。

我們的看法:

第一、汽車是全球最慘的產業,先前受電動車打擊,現在又有新冠疫情。
第二、義大利、德國都有很嚴重的災情,當然會影響供應鏈生產。

第三、全球需求也會大幅減少,產能自然會過剩,會有進一步裁員。

第四、台灣的裕隆已率先反應,但鴻海注入巨資和裕隆合資成立電動車新公司,幸好動作快,否則裕隆會麻煩很大。

亞馬遜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肆虐,美國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多個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民眾不敢出門消費,使網路購物需求大增。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表示,由於網購訂單激增,計劃增加僱用 10 萬名員工,以應付疫情帶來的大量需求。

CNBC》、《華爾街日報》報導,亞馬遜 16 日表示,隨著疫情持續升溫,許多人仰賴亞馬遜服務進行採買,因此,該公司將擴大投入人力,在全美新增 10 萬個全職和兼職職缺,處理倉儲物流和貨運需求。

另外,亞馬遜承諾,在 4 月底前,美國當地倉儲人員和送貨員的時薪將提高 2 美元,英國同步調漲 2 英鎊以及歐盟地區調漲約 2 歐元。目前亞馬遜向美國員工支付的最新時薪為 15 美元。

截至 2019 12 31 日,亞馬遜在全球雇用近 80 萬名全職和兼職員工。

亞馬遜 14 日表示,在平台上的「家用必需品」(household staples)類別,熱銷品牌商品已出現缺貨,並發生出貨延遲的情形,部分商品可能無法如期交貨。

根據eMarketer的數據,亞馬遜占美國電子商務訂單量的 39%,為美國最大的線上購物平台。

武漢肺炎疫情在美國迅速擴散。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科學與工程中心(CSSE)的統計資料,截至台北時間 17 日上午 6 33 分,美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達 4,464 人,死亡 78 人,全球確診病例突破 18.1 萬人,造成 7,119 人死亡。

亞馬遜 16 日股價挫跌 5.37%,收 1,689.15 美元,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 8.59%,低於大盤標普 500 指數同期下跌 26.14%、道瓊指數重挫 29.26%

我們的看法:

第一、美國宣布緊急狀態,要求民眾留在家中,帶動線上經濟和宅經濟。
第二、亞馬遜是重要受惠者,這也是為何該公司股價上漲,並宣布在美國增聘10萬名倉儲和物流人員的原因。

第三、台灣所有企業,都應藉此機會,加速「數位轉型」。

第四、未來全球企業會加速數位化(上雲)和智慧化,這對亞馬遜下面的AWS來說,是大好時機。

利豐私有化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市場,也意外加速港股老牌上市公司私有化下市的腳步。繼兩家房地產商合和實業、會德豐之後,消費品貿易商利豐日前也宣布,接獲大股東馮氏股東及物流服務營運商GLP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每股作價1.25港元,較20日收盤價0.5港元溢價150%,總價達72.23億港元。

其實,自2019年初至202036日,港股至少有17件私有化下市提案,其中有十家上市公司已經成功私有化。目前正在進行私有化的包括會德豐在內等六家公司。在上述提案中,只有哈爾濱電氣的私有化建議因被小股東否決而失敗。

綜合港媒21日報導,利豐20日公布2019年財報顯示,全年淨利為1,700萬美元,轉虧為盈;營收114.13億美元,年減10.14%。財報顯示,受到年初肺炎疫情爆發影響,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重大阻礙,讓客戶難以採購產品,對非必需消費品等可能造成最大打擊,將導致更多店鋪關閉,對經濟會有更多波動與不確定性。利豐20日收報0.5港元,大漲5.26%,但一年來公司股價累計大跌67.7%。

利豐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家族企業,由李道明和馮柏燎於1906年在廣東省廣州市創立,是早期從事大陸產品出口貿易的陸資公司之一。1992年,利豐旗下經營出口貿易業務的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做為港股多年的藍籌股,2011年利豐市值一度超過2千億港元,股價創下25.98港元的歷史高位。但在全球數位化及電商風潮崛起後,公司經營面臨巨大挑戰,2017年首度出現虧損,內部並開始啟動數位化轉型計畫,其藍籌股地位也在2017年被後起之秀吉利汽車取代。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這20年來,隨著更多中資股登上港股舞台,市場投資人看好未來大陸經濟發展有更大的潛力,其中網路科技領域更是增長的關鍵點,資金自然從老牌港股流向「ATM」(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新經濟股。過去港企稱霸的美好大時代已然過去,未來可見的是,在阿里巴巴2019年底於港股掛牌後,將有更多的中概股赴港第二上市。

我們的看法:

第一、利豐是香港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是恆生指數成分股,所以私有化特別引人注目。
第二、現在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最好的時機,因為估值低估,全球股市風暴,而且許多行業和企業都要重整。

第三、有趣的是,這次共同私有化夥伴,是新加坡物流商GLP,其本身也是PE支持的公司。

第四、台灣需有更多的上市公司私有化,好的但價值嚴重低估的公司,應該先重組再重新出發的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