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全球交易所整合下,台灣的出路

全球交易所整合下,台灣的出路         2007.03.20(工商800)

最近新加坡和德國證券交易所入股印度第二大孟買交易所。稍早,紐約交易所和高盛入股印度最大的國家交易所,印度前二大商品交易所也獲外資入股。交易所真是經濟與國力的最佳反映。

全球交易所的整合始自去年,第一波是歐、美交易所整合,紐交所購併泛歐交易所(Euronext), Nasdaq投資倫敦交易所,芝加哥商品(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也宣佈合併。現在進入第二波和新興市場的策略聯盟。全球化和電子交易的趨勢淡化了國家隔閡,加速市場的整合。

香港股市總市值去年連升二級,到全球第六名,台灣卻降到第19名。香港的策略,已不只是作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還要成為亞洲證券和衍生商品交易領導者。全世界主要交易所都在走出去,轉型區域化或全球化,只有台灣還在苦等台商回台上市。

安隆事件後,美國通過沙賓法案,增加企業上市成本,去年美國IPO金額已被倫敦和香港超越。但美國很聰明,他沒有強迫企業在美國上市,而是到海外收購他國交易所。就像客戶不喜歡吃牛排,你乾脆把隔壁的牛肉麵店也買下來。

台灣前年推出「國際板」,但是失敗。第一個原因是限制投資大陸,第二是沒有區域格局。其實國際板有很好的條件(企業、資金、券商、監理),但是不能只侷限台商,包括外地註冊的大陸企業都應被允許掛牌。資金無國界大陸已宣佈成立2000億美元外匯投資公司,將來其成為台積電大股東並非不可能。

今天台灣股市有Taiwan discount,但是台商遠比台灣政府有credibility。台灣應該成立一個真正的「境外」國際板:由台灣創造(empowered by Taiwan),非台灣製造,輸出經驗,放眼區域;並且應該找外資如紐約交易所投資,淡化台灣色彩。中港的交易所都不會允許外資入股,亞洲華人交易所,只剩新加坡有國際化格局。國際板的精神應該是自由,流動、中小、創新、多元、效率。如同杜拜是中東油元的新避風港,台灣也應替早已流到海外的資金找一個歸宿。

在全球資金浪潮中,台灣企業和投資人都是邊緣人。管制的枷鎖,栓不住台灣資金驛動的心;空洞的願景,喚不回台商回鄉的情。如果不能改造,何不在海外再造一個真正的華人交易新平台?(本文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