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企業架構,創造「策略槓桿」,整合國際資源
2006.02.10 (工商800)
2005年出版了許多全球化的書,包括「世界是平的」、「The Only Sustainable Edge」(台譯邊緣優勢巨變)、「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全球經濟新霸主),今年Davos經濟論壇的主題也是中/印崛起對全球化的衝擊,它們都是從外國角度來闡述現象,但對台灣企業而言很難理出方向。
全球化的大趨勢是專業分工包括「Outsourcing」(委外經營)和「Offshoring」(境外營運)。許多台灣企業已經變成全球大廠不可或缺的夥伴;另外,台灣企業往往透過製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而非產品創新來維持客戶關係。
這些變化對傳統的企業財務思維造成新衝擊。企業和少數客戶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緊密(不利上市),而企業也可能要作某些業務切割重組,以利引進策略夥伴或分工轉型。如何切割,重新定位母子公司也是一大挑戰。
連台積電也不得不轉型:蔡執行長宣布將強化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策略,提供標準化設計服務,整合「設計」和「製造」以降低成本,增進對客戶的附加價值。換言之,逐漸脫離純晶圓代工,走向價值鏈整合,否則就會面臨張董事長所謂的「成長的極限」。
全世界是一個連結的經濟體,但是企業卻是獨立個體,從財務結構來說有許多矛盾。全球化的結果是客戶會跨地域、跨公司要求更好,更多,更快的服務。中小企業不能像台積電作體制內的轉型,也必須逐漸從「垂直分工」走向策略聯盟式的「虛擬垂直整合」。
台灣企業的第一個策略選項是「和有能力和國際資源接軌的龍頭企業整合或聯盟」。去年許多電子大廠(鴻海、華碩、廣達、光寶)都作了購併整合。為什麼大者恆大?因為要生存必須提供total solution,但其門檻卻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方式是「利用國際資金,整合國內資源」,台新金引進新橋資本十億美元,收購彰銀是一個例子。企業可以區分經營權和所有權,將自己變成國際資金最重要的經營夥伴,及運作大中華的平台。
「被國際龍頭企業整合,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是第三個選項。去年福興、大億、堤維西的大陸廠都賣給了外資,其實創造被整合價值也是一種策略,可以加速全球佈局。最後,企業可以學習明基大膽「利用國際資金、整合國際資源」,利用全球企業的中國情結,迅速組建微笑曲線的兩端。
台灣企業還可以投資兩種明日的趨勢,第一是「工業設計」:過去我們專注在IC design和IT design(外機構件和內零組件設計),未來應走向IS(Industrial Style)design。第二是「有新興市場佈局的外國企業」:高端產品我們可幫歐美企業ODM,但對低價產品應學習以自有品牌行銷第三世界(如:印度、俄羅斯)。
有人認為何不利用台灣資本專注產品創新就好?其實重點在於利用全球「外部資源」來創造「策略槓桿」,迅速超前。今天國際資金的力量已經大到可以重組產業鏈並寡占市場,台灣企業必須懂得「整合國內資源、利用國際資金、整合國際資源」,取得控制市場的關鍵籌碼,才能突破成長極限的魔咒。
【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 黃齊元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