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商業周刊專欄:台灣40歲以下的明日之星是...

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最近出了一個專題叫做「40 under 40」(40位在40歲以下的明日商業之星),結果頗耐人尋味。
這些獲選的人大多數有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強烈的成功動機,足以影響他人和周遭的環境,財富雜誌稱之為「動員力」(mobilization)。
我算了一下,華裔(不算日本人)就有七位,其中在大公司上班的只有二位,一個在投資銀行工作,另一個是香港房地產大亨的第二代。
剩下的五個人都是因創業而成功,其中一個人經營連鎖餐廳,其餘四個人的事業都和網路有關,二個人從事社群網站,一個人是中國最大電子商務網站的創辦人,還有一位是最近有頗多報導的群眾募資網「敲門磚」(Kickstarter)創辦人陳佩里。
這說明了什麼?首先,華裔亞洲人在全球相當具有影響力,當全球的重心東移以後,亞洲會有更多的機會。其次,在未來要成功,在新創公司可能比在大企業會更有可能,特別是現在大企業升遷速度緩慢,減少了年輕人出頭的機會。
假如我們在台灣選拔一個「40 under 40」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我想像不出來,可能因為我不了解年輕的世代。以前台灣有YPO(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入會的人必須在40歲前已經做到總經理職級,但現在創業較普遍,可能選拔方式要改變。
重點是台灣有沒有適合創業的環境?我的感覺是,台灣有很多創意以及創新的能量,但是創業的數量卻在下降。這可能和大家對未來的信心有關,也就是有好的點子,但不認為在台灣目前的環境下可以成功,所以不敢或不願創業。
台灣現在創業的焦點,集中在餐飲服務業,這和陸客大量來台、政府推廣美食文化、以及創業門檻較低有關。但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並非每家餐飲企業都有可能變成85度C或王品,除非你有獨到的商業模式、快速展店的能力、和兩岸大中華的布局。台灣的產業前景如果只剩下餐飲,那台灣還有什麼未來競爭力?
創投(Venture Capital)對台灣創業的困境要負一部份責任。創投在美國和中國大陸被稱為「風投」(風險投資基金),因為投資創業初期的項目,風險較高,要三、五年才能獲利。但台灣25年前剛開始推動時很巧妙地將其改名為「創業投資基金」,希望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危機感。
今天台灣大部分的創投都不願再從事長達五年期的投資,只期待快速的回報,卻不願意承擔相對應的投資風險,這對創業者來說非常不利。由於台灣政府沒有清楚規畫IT之後的產業新成長點,大部分創投已找不到方向,今天消費熱,就投資餐飲,明天生技紅,就賭一把新藥。
創業家自己也有責任。台灣普遍的問題是格局太小,沒有把中國大陸當做「home market」。我們已經習慣一個低速成長的經濟環境,不敢做很大的夢。有些商業計畫書未來三年每年平均成長10%,創業者已覺得非常滿足,這在中國大陸是根本沒有人願意看的案子。
台灣的資本市場應積極打造新創事業的平台,最近有許多資金瘋狂追逐生技股票,許多新藥開發公司三年內都不可能獲利。如果App公司也能快速上市,年輕人創業就很有機會。
創業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年創業的例子也有不少,而且由於社會歷練豐富,中年人反而比較懂得整合資源。我最近碰到一些人,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已經累積了二十年以上豐富的know-how,正嘗試以新商業模式將實體經濟轉變為虛擬經濟,並且和年輕的網路IT行家互相結合,這種站在既有基礎上的革新,是極有機會成功的。
《商業周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記得早在十年前,商周就想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也出版了一本刊物,但一直無法成功。這幾年商周的網路版卻越辦越好,成長迅速,不僅在台灣,更在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累積了大量的讀者群,成為一個真正全球華人的媒體。
美國著名的《新聞周刊》(Newsweek)將於年底停刊,將來只有網路版。英國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現在網路訂閱數目已經超過實體訂閱。亞馬遜Kindle、微軟Surface和蘋果iPad mini一起競逐電子書市場,將大大提高數位媒體的影響力。
實體虛擬經濟新舊世代交替之際,絕對是創業的好時機。但作為台灣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高興不起來。宏達電股價探底,一度跌破200元。從裡到外都是由台灣人代工的大陸小米機卻賣到爆,供不應求。Something is just not right, and you don't know why.
假如台灣真的沒有良好的環境,我們可能該考慮到海外做為創業的起點,吸引國際的資金,利用外地的人才,針對海外的市場。良禽擇木而居,人才無可避免的會追隨比較肥沃的土壤。
但無論如何,我們不應該忘記台灣才是我們的根。Someday, we should all go back to where we belo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