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十一項提名,李安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台灣也沾了點李安的光,再度讓世人有機會認識。
台灣是什麼?很少人有認真思考過台灣在全世界他人心目中的image,特別是和亞洲其它國家相比。講到泰國,國際間的印象是旅遊;如果說香港,大家會聯想到金融和房地產;提到韓國,三星已經變成了代名詞(還有新的江南style和騎馬舞),那台灣呢?
世人眼中的台灣人:隱形人?!
台灣曾經和一些傑出運動員產生連結,包括王建民、陳偉殷、曾雅妮和林書豪,但也僅只於此。美國職棒大聯盟有很多明星球員來自中南美洲,但大概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家鄉是多明尼加或委內瑞拉。去年破紀錄踢進91球的歐洲足球先生梅西,大家都知道他效命於西班牙足球隊,但不一定了解他是阿根廷人。
過去外人覺得台灣的同義字是IT,或者是代工王國,但隨著宏碁和宏達電的滑落,以及聯想和三星的崛起,這個角色已經被淡化了。
觀光局正積極促銷台灣成為亞洲旅遊的新焦點,今年在國際媒體上登的廣告定位台灣為「The Heart of Asia」(亞洲之心),賣點是「Naturally Spectacular」(壯觀的天然美景):綿延的山脈、純淨的島嶼、豐富的海洋生物、刺激的戶外探險。OK,這是廣告詞包裝的手法,但若只看描述,你可能以為這是澳洲或紐西蘭。
中國人眼中的台灣人:親人?!
最近有媒體做了一個調查,探討兩岸之間最後可能會演變成什麼關係,彼此如何互相看對方,結果頗耐人尋味。35.1%的台灣人認為大陸是「生意夥伴」,但亦有26%的人認為大陸是「競爭對手」,剩下的比例是: 朋友(12.8%)、親戚(6.9%)、家人(5.6%)、陌生人(2.5%)和未回答(10.2%)。
大陸人看台灣卻存在驚人的差異:28.1%認為兩岸最終關係是朋友,23.9%是家人,20.2%是親戚。換言之,72.2%的大陸人認為「兩岸一家親」,生意夥伴(18.7%)並不是大陸人的第一選項,也根本不把台灣當成競爭對手(4.0%)。
大陸有沒有成為台灣潛在的競爭對手?當然有。以聯想為例,已經取代惠普,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而且正計畫逐漸收回代工外包,增加未來自製的比例。但大陸的本意並不是要對台灣趕盡殺絕,假如大陸真的要把台灣當作競爭對手,台灣的境遇會比現在慘很多,大陸心目中的對手是歐美產業巨人。
兩岸之間仍存在巨大理解與信賴的鴻溝,需要靠時間和溝通來弭平。就像我經常在外出差,很少與我們家的狗在一起,每次我回去想抱牠玩,牠都會齜牙裂嘴地嗚嗚叫,把我當作是外人。我太太說:「你又沒有花時間和牠培養感情,牠當然不會認你。」
台灣的市場太小,兩岸之間如果沒有持續善意的互動,大陸很快就會對台灣失去興趣。兩岸關係的現實是既競爭又合作,台灣要思考的是:單方面的把大陸當作是「敵人」對台灣有沒有好處?
台灣還要修正商業模式,不管是觀光或經濟。年關將近,我因為研究過年可以去哪裡玩,買了一本外國旅遊雜誌,標題是「全球500家最佳酒店」,亞洲有72家,但居然沒有一家在台灣,連不丹、柬埔寨、寮國、越南都有,台灣好像從地球上消失了。
如果連一家像樣的旅館都沒有,我們可以forget about美麗寶島的觀光前景。那麼多大陸觀光客,那個多新建的旅館,那麼沒有品味,只有拿剩菜飯給陸客的新聞,我們到底在幹什麼?說穿了還是製造業cost down的思維。
經濟部正在推廣「中堅企業」,這是德國管理專家西蒙「隱形冠軍」的理論,分析那些名不見經傳但卻表現卓越的中型企業。為什麼隱形?因為它們是B2B,只是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比如說汽車零組件供應商。
台灣人眼中的台灣人:好人?!
台灣是全球商業最佳隱形人,一直默默地在做貢獻。展望未來,應該要有更多的台灣企業「去隱形化」,從賣產品走向賣solution,創造更高的價值。
周末我又讀了一次商周近期的「少年Pi奇蹟解密」專題,特別有感覺。李安當著全球媒體說:「如果沒有台灣,不可能拍出這部電影!」假如李安沒有說,台灣就只是一個隱形的幕後英雄。
從《少年Pi》可以找出台灣未來去隱形化的方向: 不只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還有「台灣創造」(Created by Taiwan)、「台灣創新」(Innovated by Taiwan)和「台灣整合」(Integrated by Taiwan)。李安比「林肯」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更有資格得最佳導演獎,因為他沒有閃亮的演員,完全要靠想像力把一隻老虎和一個少年的故事說得無比生動。沒有資源卻變出資源,這就是台灣的巧實力。
看到台灣不斷在為公平正義抗爭,只覺得悲哀,為什麼不走出去喊爭取我們的國際地位呢?日本敢對中國嗆聲,台灣呢?全世界沒有人會跟台灣來談正義,只有實力,台灣最不需要留給世人的形象就是「人很好,但是沒有什麼實力」。台灣沒有硬實力,但可以發揮巧實力。
經濟部長施顏祥去年底說:經濟改造不是一條好走的道路,但是非走不可,更應該積極去迎接,如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少年在失落、恐懼、競爭與獨處之下,如何迎接光明未來。這不正是台灣的寫照?我到今天還沒有記住「經濟動能推升方案」是什麼,但這段話卻深植我心。
商周的報導啟發了施部長,而部長的坦誠又感動了我。望著窗外不斷的陰雨,我的心裡卻湧現一股踏實的暖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