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商業周刊專欄:外資看台灣:沒法治、很難搞

「最近香港對台灣的觀感並不好,在報章雜誌上有好幾篇負面的文章,你知道嗎?」
我香港的朋友對我說,他是台灣人,在香港已經住了二十年,平常都只跟香港人來往。
對於他的感受,我並不覺得特別意外,香港和台灣長久以來缺乏互信基礎,台灣總是把香港當作中國的同義字,雙方關係一向競爭多於合作。
香港和中國大陸有簽一個CEPA協定,台灣和大陸這幾年也有一個ECFA,大陸給台灣的優惠政策有時比香港還要好,比如說醫院可以獨資,證劵公司可以控股。
兩岸沒有直航之前,香港還有一個中轉價值,但現在也沒有了,我不知道已有多久沒有搭乘國泰的航班,貴賓鑽石卡被降等為普通卡。
香港人說沒關係,我們至少還有金流的優勢,well,這個看起來也不一定能長期確保。人民幣要國際化,台灣正在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從今年二月開放銀行承作人民幣業務以來,存款已高達600億。
「香港就像是中國大陸的舊愛,台灣是新歡,看到我們拿到越來越多的好處,香港當然會吃味。」我對朋友說。
「但是我指的不完全是這個,我們香港覺得台灣不遵守法制,根本沒有信用。」
我注意到,這個「台灣人」已經把自己當作是「他們」 的一部分了。
「以最近黎智英出售壹媒體為例,5億美元的案子,經商業談判成交,卻遭到台灣抵制,說什麼買方不能是金融業,後來發現買主之一是蔡衍明,又全力對他圍剿,表示要反壟斷,結果最後誰贏了?」
我不能說什麼,這是一個三輸的案子:黎智英輸了,而且敗得很慘;蔡董事長和他的朋友中信金和台塑輸了;壹傳媒的員工也輸了。最後黎智英決定不賣平面媒體,只出售壹電視,新買主在買到手後第一天將所有400多位員工遣散。
「這在香港不過是一個民間交易行為,有它自己的商業遊戲規則。You just follow the rules,簽了約,等待政府批准,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你不會期待有什麼意外,這是香港做為一個國際性商業城市的成功因素,一切清清楚楚,只要遵守政策法規,你就一定可以做得成事情。」
台灣在過去三年有很多類似壹傳媒的例子。2010年外資安博凱想要出售台灣第二大有線電視系統中嘉,找上蔡衍明,談定成交價高達700億元,沒想到審批就拖了兩年,社會興起反旺中運動,反媒體壟斷,搞得買方意興闌珊,最後宣布放棄。
誰贏了?不曉得,但台灣卻可能因為由於反旺中而設立的反壟斷立法陷入媒體黑暗時代,和全世界數位匯流的整合大趨勢背道而馳。
兩年前,一家美國私募股權基金計畫投資16億美元買下一家上市公司,小股東絕大多數通過,但政府卻否決了,理由是「影響社會觀感,對小股東權益保障不夠」。
結果呢?這家公司股價腰斬,外資對台灣心灰意冷,去年台灣FDI(外人直接投資)在全球220個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二,只贏非洲的安哥拉。
三年前,南山人壽出售,第一次賣給了一家香港的私募基金,整個過程公開競標,成交價21.5億美元,拖了一年多最後政府否決了這個案子,只好重新競標一次,最後才賣給尹衍樑先生。
在每一個否准外資的案件中,政府的理由好像都很充分,懷疑也很合理。當年買下南山人壽的基金,聯合了一家中字頭的香港上市公司,於是政府認定有中資在背後操控。
一次又一次,我們以保護台灣消費者、投資人的名義,將外資驅逐。久而久之,外資對台灣的觀感,就是台灣不是一個法治的社會,是一個很難搞的國家。我們贏了,但最終卻輸了。
外國人對台灣最感到挫折的,在於台灣的法令規定不明確,沒有人會去投資一個遊戲規則不清楚的國家。
外資常說「我有遵守你們的法律啊」,但是我們的官員認為「那只是最『基本』的要件,我們還有很多行政裁量權」,再加上很多社會溝通成本,這些都是外資所不能接受的。
重點在於台灣是不是外資所care的市場?Google給App使用者15分鐘試用期,政府說一定要7天以符合台灣消費者保護法,Google乾脆將其在台所有App軟體下架。中國政府對蘋果服務表示不滿,他的CEO馬上去北京道歉。
台灣要行使公平正義,應該站到國際舞台上,不幸的是,台灣價值不僅經濟折價,更是政治折價。
菲律賓冷血屠殺台灣漁民,但國際輿論居然傾向菲律賓,認為台灣為什麼那麼硬?好像很難搞。
世界永遠不是公平的,講道理要講給外國人聽,演戲要演給外國人看,不是針對自己人。當年美國轟動一時的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最後居然判決無罪。菲律賓懂得惡人先告洋狀,台灣輸了先機,其實已輸了全局。
我們有沒有想過別人憑什麼要挺台灣?除了台灣的戰略價值以外,台灣有融入世界嗎? 我們在商業上有沒有遵守國際規則?我們在心態上是盡量歡迎外國人進來,營造法治的環境,還是以官僚和民粹來主張台灣權益,以自我為中心?
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credibility。周末在電視上看到英國維京集團CEO布蘭森的專訪,他表示維京最大的資產就是trust,這是全英國人最信賴的品牌,所以他能夠從音樂到航空,食品到金融,橫跨各個行業。
台灣需要積極重建國際形象,不要再當一個隱形人,關鍵是必須塑造一個歡迎外資、和國際接軌的商業環境,讓外資重拾對台灣的信心。
「世界是平的」作者提出了一個戴爾衝突防制理論:萬一台灣出了什麼事,全球戴爾的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隨著戴爾下市,中國供應鏈崛起,台灣IT產業下滑,我們在別人心目中還有那麼重要嗎?
從今天起,讓我們做一個世界公民,重新拾回台灣的全球身分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