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仁寶 華為, 伍豐 俄賭場, UNIQLO 赴港上市, 漢神, 聯發科 晨星, 微軟 執行長, 台灣人才外流, 三安 璨圓, 李嘉誠

仁寶 / 華為
市場傳出,大陸華為公司看好巴西市場對於手機的需求,將在巴西設立合資工廠,就近供應,合作對象是台灣筆電代工廠仁寶,將生產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但對於和華為的合作內容,仁寶強調不知情。

據了解,華為和仁寶的合資工廠位在巴西聖保羅州的朱恩狄艾(Jundiai)市,第一年預計產量10萬台,將視情況擴產。由於鴻海的巴西工廠位在聖保羅州Jundiai市,生產蘋果iPhone手機,市場推測,華為、仁寶合資工廠的地點距離鴻海工廠不遠。

巴西將舉辦2014世足賽及2016奧運賽,華為決定在巴西生產智慧型手機搶攻巴西市場,由於在巴西生產的產品可享有免稅優惠,有助提升產品售價競爭力;華為加大對巴西的投資力道,除了生產手機,還將成立三個配送中心,為客戶提供服務。

仁寶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受到巴西里拉貶值的影響,去年上半年認列里拉的匯損就達新台幣4億多元,今年上半年也匯損3.76億元;法人認為,若仁寶巴西廠本季開始出貨手機給華為,可望提升巴西廠規模營運,有助貢獻仁寶毛利率表現。

仁寶在Jundiai市設有筆電組裝廠,仁寶表示,目前單月生產量不到10萬台。而金仁寶集團旗下泰金寶則在巴西馬瑙斯(Manaus)設廠,法人看好金仁寶集團全球布局,尤其搭上大陸品牌廠商搶進巴西市場的趨勢,泰金寶、仁寶都將受惠。國外媒體報導,華為手機注重創新、價格相對低廉,頗受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歡迎,華為已成為智慧手機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據非洲科技網站TechCentral報導,華為可能成為下一個三星,在未來十年的智慧手機市場中獨占鰲頭。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代工廠和大陸品牌業者合作,仁寶是第一家,之前其曾經和聯想合資創下台灣代工廠或大陸品牌合作先例,現在如果真的和華為合資,也不足為奇。

第二、台商和大陸品牌業者合作,是短多長空,大陸廠商自己學會了技術以後,台商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以聯想為例,就是以自製逐漸取代代工。

第三、台灣人自己不團結,很難整合,所以最後只能選擇和大陸合作,三安和璨圓的聯盟也是如此。

第四、拉丁美洲的市場潛力很大,但除了鴻海以外,很少有台商在當地有深入的布局。

伍豐 / 俄賭場
工業電腦伍豐(8076)攜手澳門賭王何鴻燊兒子、也就是新濠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共同進軍俄羅斯賭場業務,成為台灣第一家直接切入賭場博弈經營的公司,此賭場預計20149月投入營運。伍豐上周五公告,計畫投資10.8億元,取得Oriental Regent Limited簡稱(Oriental)股權19%,並因此間接取得First Gambling Company of the East LLC(簡稱FGCE)股權19%

其他FGCE股東也大有來頭,除了伍豐持股19%之外,新濠國際持有約5%,何猷龍擔任董事長的凱升控股則持有46%,俄羅斯營運商Elegant City Group Limited則投資30%。據香港媒體報導,何猷龍為大股東、持有30%於香港掛牌的凱升控股,近期已簽署一項協議,計劃在俄羅斯海參崴郊區開設賭場。

此賭場內將設有娛樂場及飯店,目前規劃119間客房,並配備約800台吃角子老虎機、25張貴賓賭檯及40張中場賭檯,目前基本建築結構包含地基、樓層及天台框架都已經建置完成,預計將於20149月開始營運。

據了解,此賭場將成為俄羅斯海參崴第一個賭場,目標瞄準的就是中國大陸東北地區、俄羅斯當地富豪的遊客觀光商機。FGCE已經於去年拿到執照,由於提前布局,預計明年第3季正式營運後,到2017年都還不會有第二間賭場投入營運,搶占先機。

法人觀察,澳門的金沙娛樂場20048月開業後,迅速在一年之內回收所有投資,因此,對伍豐投資此賭場前景看好。此外,伍豐除了投資賭場、未來可望認列獲利外,伍豐也將自家大型電子博弈機台整機找到新的出海口,其產品也將出貨到此俄羅斯的賭場。

我們的看法:

第一、台灣的業者從製造商轉型運營商,這是第一家。

第二、全球博弈市場商機潛大,台灣過去在這一塊領域上很少有著墨。

第三、在偏遠的地區投資,有一定風險,越南和寮國這些新興國家也有賭場,但是否能成氣候是很大的未知數。

第四、伍豐和澳門賭王兒子新濠行政總裁何猷龍合作是對的,至少新濠是靠賭場起家的,有這方面的專業。

第五、台灣馬祖的賭場還要四年才能起飛,看看新加坡還有亞洲其它國家在博弈事業的發展,想想自己,不禁令人長嘆三聲。

UNIQLO / 赴港上市
日本服裝零售龍頭UNIQLO一直有意赴港上市,彭博資訊引述三名消息人士指出,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迅銷)已敲定發行港股存託憑證(HDR),有望明年2月前掛牌,不過並不打算募集任何資金,目標是擬藉上市打響品牌知名度。迅銷計劃最快下月遞交上市申請,一旦實現,將成為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日本企業。上述拒絕署名的知情人士稱,迅銷此次上市不會募集任何資金。

消息人士指出,在億萬富豪柳井正的領導下,迅銷希望在海外市場大舉擴張的同時,擴大其投資者基礎。迅銷已在日本上市,並在德國、美國掛牌交易,目前計劃透過發行HDR,增加香港作為掛牌交易地點。迅銷於日本迅速崛起,近年於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快速擴張,在中國大陸及香港也已分別開出18216間分店,還計劃每年要在大陸展店100家,把在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店鋪數量提高至3,000家。

彭博資訊估計,迅銷最新年度淨利為942億日圓(約新台幣289億元),今年股價累計升45%,市值已達3.36兆日圓(約新台幣1兆元)。彭博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128月的12個月,迅銷77%的營業收入來自日本,低於前一年的82%。在美國的存託憑証今年至今上漲27%,低於在東京上市股票45%的漲幅。

近年不少外資企業皆藉HDR到港上市,以求增加品牌在大陸的知名度。香港經濟日報指出,HDR掛牌後卻多面對成交低迷的局面。目前有三檔HDR在港上市,行業包括礦業、券商及零售品牌。日本目前有二家企業在香港掛牌,包括金融公司思佰益控股(SBI Holdings),及經營柏青哥(小鋼珠遊戲)連鎖店的Dynam Japan控股。思佰益今年來的港股股價已大幅增值39%Dynam Japan去年8月上市以來上漲了21%

我們的看法:

第一、Uniqlo不缺錢,赴香港上市是為了打開大陸市場。我三年前曾和當時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拜訪其創辦人,但他表示對發行TDR沒有興趣。

第二、台灣的TDR已經玩完了,HDR是否能夠起飛,發展到類似台灣當年多家TDR發行的盛況,尚有待觀察,現在只是開始。

第三、日本SBIDynam Japan在香港HDR掛牌上市成功,可能鼓舞了Uniqlo跟進的意義。

第四、台灣也曾有一家日本的TDR,叫做爾必達,很不幸已倒閉下市,說明選對公司實在很重要。

第五、未來全球兩地掛牌上市是趨勢,台灣應多鼓勵外企來台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發行TDR

漢神
高雄百貨龍頭漢神百貨與大陸海榮集團合作,投入50億元在西安設立大型購物中心,預定2015年開幕,五年後年營收將達100億元,將是大陸大西北最大型的精品百貨賣場。漢神百貨副總經理蔡杉源表示,雙方已完成簽約,海榮集團是西安經濟開發區最大的開發商,海榮集團為購物中心量身訂作硬體建築,由漢神承租20年。

「西安漢神購物廣場」面積達3.6萬坪,相當於高雄漢神巨蛋規模,完成後將是西安最大的精品購物中心,目前在上海成立辦事處,有17位台藉幹部進駐,負責向全大陸招商。高雄百貨公司主管說,漢神巨蛋今年營收可望挑戰100億元,明年超過100億元絕對不是問題,穩坐高雄百貨業龍頭地位,漢神要在西安複製高雄巨蛋的成功模式,前景十分看好。

業界人士認為,漢神與海榮集團並非合資,而是各自負責相關建設與招商費用,總投入金額達50億元,再用承租方式合作。有鑑於國內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在大陸發展時,都出現合作紛爭,漢神透過單純承租的做法,有助將風險降至最低。蔡杉源指出,西安漢神購物廣場是複合式的賣場,除百貨精品,還有電影院、KTV及漢來宴會廳,單是餐飲就占總面積25%30%

此外,電影院規劃13廳共有2,000個坐位,將成為西安最大的電影城,包括大陸的中影公司及台商經營的影城等,都在積極洽談;KTV部分也與國內業者連繫進駐。蔡杉源表示,西安店是以購物中心的概念規劃,結合百貨公司高坪效的優勢,創造出舒適兼具高坪效的賣場,有信心在五年後年營收可達到100億元目標。蔡杉源指出,高雄漢神巨蛋第一年營運時,就創造63億元佳績,但當時仍有許多國際大品牌不敢進駐,直到後來業績爆發力顯現出來,才吸引大品牌進駐,「相信西安店也是一樣」,草創時可能較辛苦,營運後就會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服貿協議簽署之後,台灣服務業將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包括大企業和中小企業。

第二、台灣和大陸業者合作,可以創造雙贏,台灣業者需要中國夥伴的當地關係,大陸業者需要台灣夥伴的專業know-how

第三、大陸所有的商業房地產都非常需要引進優質的現代服務業來提升價值,台灣在這裏面有很多功能角色可以扮演。

第四、台商過去大多數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運營,現在已有越來越多人到西部/西北這些尚未充分開發地區,說明這些地方的潛力。

第五、台灣業者除了自己進駐大陸以外,也可以做資源整合者,協助日本或歐美業者進入中國市場。

第六、PE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大的功能,可以協助有專業但是資金不足的業者快速擴張其中國大陸營運的規模。

聯發科 / 晨星
延宕超過一年的大小M合併案,27日終於獲得中國大陸商務部有條件點頭同意,雙方雖可100%股權合併,但保留電視晶片部門的晨星須獨立營運三年,給予客戶緩衝期。由於聯發科需要在三個月內向商務部提送達成有條件同意的工作方案,兩家公司宣布,將合併基準日延到明年21日。

商務部昨天下午五點多在網站上公告已審查通過聯發科與晨星的合併案,一如外界預期,採取有條件式通過,主要附加條件仍來自於雙方市占率最高的電視晶片部門,聯發科的主力產品手機晶片則不受影響。據商務部公告,聯發科可與晨星完成100%股權合併,晨星將因此下市,晨星的手機部門將移交由聯發科主導;但電視晶片因為在大陸當地的市占率高達80%,商務部要求在三年內各自獨立營運,維持既有的競爭關係。

為了達成有條件同意的各項條件,包括聯發科和晨星的手機部門移轉和電視部門維持競爭關係等細節,商務部要求雙方在三個月內提送工作方案,再予以准駁。聯發科表示,就過去案例來看,沒有任何工作方案被駁回的例子,因此影響不大。此外,晨星要完成下市程序也需要時間,因此聯發科和晨星昨天公告將合併基準日由原來的111日,再度展延到明年21日。

商務部認為,電視主控制晶片廠與電視廠相互依存,雙方需要密切合作,電視廠通常會選擇至少兩家晶片廠作為供應商,以分散風險;目前大陸六大電視廠均把聯發科和晨星做為主要晶片供應商,合併後,電視廠對晶片廠的選擇將受限制。

由於聯發科與晨星已在本月15日提交「聯發科收購晨星100%股權交易的救濟承諾方案」,降低不利影響,商務部決定基於此最終救濟方案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合併案。商務部公告,聯發科合併晨星後,晨星下市,手機晶片和其他無線通訊業務併入聯發科;電視和機上盒晶片則由晨星擁有和營運三年,雙方獨立競爭關係不變。

我們的看法:

第一、這是有條件的通過,聯發科只是先併入晨星手機業務,至於電視晶片要3年後才能進行,三年內仍需維持獨立競爭條件。

第二、電視晶片才是這個案子最大的價值所在,因為期和聯發科原先業務互補,現在這個業務要等待三年才能合併,原先預期的綜效打了很大的折扣。

第三、這也說明中國政府所在意的是未來下世代智慧電視以及台灣業者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當年聯發科晶片席捲了中國大陸場,造就了山寨手機興起,也鞏固了聯發科近乎壟斷的地位。現在轉移到電視晶片這個市場,大陸主管部門記取教訓,不會再把市場白白拱手讓人了,大陸本地的晶片業者如Specturm能不能成長壯大是一回事,但大陸還是要留一個機會給他們。

第四、這也說明大陸有明確的產業政策,發展腳步非常有大戰略和針對性。電視是繼電腦和手機之後下一個重要的屏幕,大陸還有許多大型家電業者如海爾、長虹和TCL,聯發科在上游晶片市場的主宰地位影響這些業者下游的利益,當然要保護,這和日本政府去年斥資2,000億日幣收購日本汽車IC大廠瑞薩(Renasas),以保護日本汽車產業的動機是一樣的。

微軟 / 執行長
美國微軟公司執行長鮑默爾宣布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退休後,微軟股價23日應聲大漲7.3%,以34.75美元作收,創4年來最大漲幅。而鮑默爾因持有3.33億股微軟股票,個人財富一日之間膨脹了7.86億美元(235.8億台幣),身家估計168億美元(5040億台幣)。

今年來微軟股價上漲30.1%,但若以鮑默爾2000年出任微軟執行長迄今計算,微軟的市值縮水近半,同期間蘋果公司的股價則飆漲近20倍,產業消長可見一斑。57歲的鮑默爾擁有微軟4%股權,是微軟第2大持股人,僅次於董事長比爾.蓋茲的4.8%。

另據彭博社報導,鮑默爾至少在3年前就已考慮離職,並與董事會討論接替人選。消息人士透露,雙方討論的焦點在新任執行長必須的特質與條件,鮑默爾不僅向董事會推薦公司內可造之才,也與公司外的人選接觸。可見微軟不排除從外部尋覓新的掌舵者。

該消息人士指出,鮑默爾離職計畫在34個月前開始升溫,當時就與董事會接洽過,最後在21日向董事會提交他的最終決定。鮑默爾23日接受ZDNet訪問時表示,蓋茲並沒有挽留他,「比爾尊重我的決定,這種事情最後還是要靠個人決定。」據悉由蓋茲及其他高層組成的專責委員會,將與人力聘雇公司聯手物色新執行長,鮑默爾會留任至選定繼任人為止。外界認為現掌舵平板電腦業務的拉森格林女士,和網路事業群負責人陸奇等,均有機會接掌微軟。

一九七三年在哈佛大學宿舍認識比爾蓋茲的鮑默爾,一九八年加入微軟,二○○○年一月接替蓋茲出任執行長。當時微軟是科技界無可取代的領先者,也是全球股價總市值最高的公司。鮑默爾在任內主導微軟推出Xbox遊戲機、Bing搜尋引擎,以八十五億美元購併Skype,及「視窗」軟體多次升級。但財經新聞彭博資訊網指出,從上任起,鮑默爾一直苦於無法讓微軟「成為蘋果時代的大咖」。微軟在去年終於推出與蘋果iPad和谷歌Android系統相抗衡的視窗作業系統平板電腦Surface,但Surface的銷量至今低迷。

投資人商業日報報導,鮑默爾對微軟的貢獻主要是擴大了微軟個人電腦視窗及辦公室軟體的版圖,且強化該公司伺服器及工具部門;但作為全球最大軟體製造公司的領導人,鮑默爾未能掌握行動及雲端運算這兩項大趨勢,導致微軟如今陷入核心業務流失的窘境。分析家指出,在鮑默爾的領導下,微軟的技術優勢消失了,該公司未能從桌上型運算成功轉型,雖然花費數十億美元研發費用,結果卻是原地踏步。

微軟七月公布的財報中,認列了Surface九億美元的虧損,但該公司的MSNBing等線上業務更是黑洞,過去六年虧損超過一百六十億美元。鮑默爾在今年富比世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名列五十一名,個人財富約一百五十二億美元(約台幣四千五百五十三億元)。

我們的看法:

第一、微軟CEO宣布下台,股價反而大漲,說明現任CEO是不稱職的。

第二、微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認清網路時代的來臨以及其意義,仍然一直沈醉在PC時代Window的過去模式中。

第三、微軟曾經是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而且讓人覺得不可能被超越,但現在看起來非常脆弱,沒有方向。

第四、微軟的硬體策略可謂是一蹋糊塗,不管是複製iPodZune,推出一周後即消失下架的手機,以及今年力圖反敗為勝但雷聲大雨點小的平板電腦Surface,唯一尚有作為的是Xbox遊戲機。

第五、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也幾乎沒有人用,可以說不管做什麼都"微"不足道"軟"趴趴。

第六、微軟給人的啟示是: 規模大並不可畏,企業一定要不斷創新才有競爭力。蘋果有一陣子幾乎消失,卻可以反敗為勝超越微軟,但今天的蘋果也因為創新不再而節節下滑。

第七、微軟有現金、有品牌、有資源、有人才,有那麼多張的好牌卻都做不好。這對台灣企業來說應該不是壞消息,我們的資源有限,但並不代表台灣已經玩完了,我們還有機會,但一定要用新思路徹底轉型。

台灣人才外流
大陸華星光電副總裁陳立宜因為對台挖角挖太兇,遭到檢方調查,引發軒然大波。陳立宜28日在台召開記者會大動作澄清,他強調,此舉限制科技人的工作權,若企業要靠政府限制阻止人才外流,長遠反而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   對此,群創董事長段行建不以為然,直言「媒體說陳立宜是台灣面板第一戰將,是對台灣面板業的一大侮辱!」群創同時也發表聲明指出,對於兩岸人才與學術交流,希望未來以公開、健康方式進行。對於不當手法挖角人才與竊取專利機密,群創予以譴責。此外,群創也呼籲政府,對惡意挖角之企業,應勿枉勿縱。
     
友達總經理彭双浪則是表示,台灣目前對於人才外流並沒有法令的限制,不像韓國對於科技人才其實有一定的定義和規範,反觀台灣的商業機密法只是保障商業機密。未來人才交流一定會更頻繁,也建議政府重視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台灣對於大陸白領來台工作其實有限制,造成台灣好的人才被大陸挖走,但是我們卻不能用大陸人才,形成單向人才外流。特別是台灣出生率下降,不只人才的質不足,連量都不夠。現在鼓吹台商回流,不只土地不夠,人力不足也是一大問題,呼籲政府人力政策要適度開放。
     
陳立宜指出,未來會積極配合檢方調查,但同時也要提醒台灣科技從業人員對於自身工作權之注重。此次事件認為可收遏阻人才流失之效,陳立宜表示不能苟同,限制科技人員工作權,對於合法的兩岸人民交流是一種傷害。就業環境也是國際競爭的一環,我們台灣就業環境一旦改善,人才外流自然可以減緩,甚至可以收到海外人才流入的紅利。應該珍惜台灣這些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政府及企業主一起努力改善就業環境,才能改善科技業獲利艱困,人才外流的處境。
     
華星從2010年至今年底,共計向台灣產業鏈採購超過新台幣400億元,目前材料採購,扣除被日商壟斷的玻璃、液晶、PI等材料外,向台灣產業鏈採購材料佔華星採購材料比例76%,單是2013年採購金額就超過200億元。對於金融海嘯後的台灣,這些在華星的台灣團隊對故鄉產業鏈的貢獻是非常明顯的。這個「叛」字是要如何定義就是見仁見智了。

我們的看法:

第一、兩岸正進入一個新的交流高峰,台灣人才會加速外流。

第二、最近宏達電設計部門主管辭職,計畫赴大陸成立設計公司也是類似的例子。

第三、兩邊經濟實力不對等,價值也不對等。台灣在某些領域仍然有好的人才,但是台灣企業不爭氣,無法顯示出真正的價值,所以人才一定會持續往價值較高的地方移動。

第四、不只是大陸看上台灣的價值,歐美企業亦然,所以蘋果最近才到台灣來設立研發部門。

第五、對於外資來說,台灣是設立研發部門較佳的選擇,因為大陸對於知識產權比較沒有保護。

第六、但長期下去,這絕對會掏空台灣。大陸可以投資台灣,但不能惡性挖角,台灣應加速開放陸資合法台資台灣。我們開放陸資在台灣設立研發總部,並且歡迎陸籍白領工程師也可來台工作,總比讓台灣人才都跑到大陸要來得好。

第七、人才有工作權,和資金一樣,會在兩岸自由移動,靠法律手段限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改善投資環境。

三安 / 璨圓
經濟部投審會29日通過大陸三安光電入股璨圓案,但是工業局提出「四不原則」,要求三安承諾「不得要求轉移專利、不得挖角人才、不得介入經營以及不得技術移轉」,三安同意履行,因此整案確定以新台幣23.52億元,入股璨圓19.9%股權,創下首宗陸資參股我LED投資案。投審會透露,不排除未來兩岸之間的LED、半導體與面板等關鍵技術產業,都要求納入「四不原則」。

去年11月璨圓宣布,以每股約19.6元、總金額不超過23.52億元價格,發行1.2億股的私募股份,引進廈門三安光電資金。璨圓增資後股本約60.16億元,屆時三安持股達19.9%,成為單一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重將高於目前最大法人股東日本三井的15%。此投資案宣布後,震驚LED產業界,一度引起部分國內業界反彈,璨圓與三安在今年2月向經濟部遞件申請,直到8月底核准通過。

工業局認為,台灣LED產業具備完整供應鏈、技術研發、專利布局與人才供應的優勢,但唯獨缺少資金與市場,而大陸擁有龐大內需市場以及世界照明燈具最大代工基地的優勢,因此三安與璨圓案有互惠雙贏效益,三安可以借重璨圓的專利,拓展國際市場;璨圓則是仰賴三安打入大陸LED封裝供應鏈,以取得對岸照明標案。

但經濟部考量LED產業蘊藏許多關鍵技術與專利,加上台廠規模較小,工業局設下四不原則,要求三安承諾達到。一、不得要求將璨圓專利作轉移;二、不得挖角我人才;三、不得介入經營團隊與經營權;四、不得要求技術移轉。三安對上述四要求,已同意履行,投審會表示,將來若違背承諾,可要求三安撤資。

同時,投審會昨天並通過4件對大陸投資案,核准金額為1.19億美元。以遠雄建設申請匯出3,500萬美元,增資大陸遠雄投資開發,以及 鴻海申請匯出3千萬美元,增資富鼎科技(嘉善),從事筆電機構件、精沖模等產銷業務。

我們的看法:

第一、大陸投資台灣主要是看上台灣的技術和know-how,否則就沒有投資的理由,要求不得技術轉移,並不合理。

第二、我們應該要區分清楚「策略投資人」和「財務投資人」的差別。什麼策略的動機都不許可,等於是財務投資人,這並不現實。

第三、台灣想要保護本國產業,無可厚非,但是法令一定要符合國際慣例與準則。

第四、我們支持「不得挖角人才」的原則,但是人才有自由尋找工作的權利,並無法加以阻止。

第五、什麼叫做「不得介入經營」?定義很模糊。如果說不得參與董事會,那是不合理的。

第六、陸資財務性投資透過公開市場FINIQDII即可操作,並不需要經濟部投審會。透過經濟部即代表這是有策略目的的資金,限制其不得有策略目的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也是對陸資的歧視。

第七、陸資來台有許多限制,但台商投資大陸沒有限制,所以只要海外成立合資公司,或是讓台商投資大陸並和陸資合作,即可避開上述規定。

李嘉誠
繼標售百佳超市不到2個月後,李嘉誠旗下公司再度出脫廣州地產,套現達港幣32.68億元(約新台幣126億元)。對於李嘉誠近來頻頻拋售陸港兩地資產,分析師認為,是為了投資歐洲市場籌備資金。人民網報導,大陸首富、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之女宗馥莉表示,在大陸經營企業要花太多精力跟政府打交道,讓她很頭疼,未來可能把企業遷出大陸。

媒體詢問宗馥莉「難道要把企業整個搬到國外去嗎?」宗馥莉反問:「真是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什麼我以後不可能搬出去呢?」宗馥莉一席「企業可能遷出中國大陸」的談話,引發大陸輿論的熱烈討論。報導稱,不論宗馥莉是一時口無遮攔還是成竹在胸,「企業用腳投票」是個問題。像娃哈哈這樣的旗幟性民族企業,如果真的搬出去了,那絕對會讓外人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和經商環境,大加議論。

南方都市報報導,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長江實業雙雙近日公告,將所屬公司持有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各50%股權出脫,買家均為離岸公司GCREFA cquisitions 22 Lim-ited。兩項交易將於1129日完成,總額達港幣32.68億元。

第一商業網黃華軍認為,商業物業真正價值不在於租金回報,而是物業升值。其現金回報遠遠不及住宅房產。物業升值部分如果不變現,效益就顯現不出來。楚睿商業咨詢黃文傑預測,李嘉誠還會繼續拋售手上的零售商業業務。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認為,按照西城都薈的商業價值,價位算合理。新業主接手後肯定要對購物中心調整,並在跟政府的溝通上更順暢。

李嘉誠曾表示看好歐洲投資機會。業界人士認為,可能是為和黃投資歐洲市場籌備資金。兩個月前,和記黃埔斥資11億美元,大舉收購西班牙電信在愛爾蘭的子公司。自2010年來,長和系總共在陸港以外完成11筆收購,涉及金額港幣1,868億元(約新台幣7,219億元),歐洲地區比率達96%

我們的看法:

第一、李嘉誠拋售陸港兩地資產,代表他對於中資的影響已經感到不耐煩了。

第二、大陸企業家說得很對,在大陸經營企業要花太多精力跟政府打交道,所以不但企業想遷出大陸,企業家本人和他們的子女也想移民海外。

第三、這是台灣的機會,大陸的企業家想遷出大陸,還有什麼地方比台灣更合適呢? 台灣政府要做的事是讓法令鬆綁,但很不幸的是台灣至今對陸資仍然不夠友善。

第四、李嘉誠收購西班牙電信在愛爾蘭的資產,換言之他認為愛爾蘭比香港和大陸更有投資價值。


第五、台灣政府最近對外資招商的態度變得比較積極,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能繼續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