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商業周刊專欄:夾在中國和世界之間,台灣沒理由好不起來

「諸位手上都有很多資金,但根據剛才討論,大家並沒有投資台灣的計畫,或是投資台灣的比重相對亞洲其它國家要低很多,請問這是為什麼?」
我上週協助組織了一個國際性投資論壇,邀請許多重量級的國際私募股權基金來台,這個活動已三年未在台灣舉辦,但最近好像有一些外資重拾對台灣的興趣和熱情。
上午的研討會慷慨激昂,熱鬧異常,許多政府長官都來站台,外資也表示高度認同台灣的優異地理位置、高素質人才管理以及和國際接軌經驗,但到了下午最後一場,為什麼討論反而被導引到「台灣好像沒什麼投資價值」這個方向上?
這一場panel以「有限合夥人」(LP,Limited Partner)為主,他們代表的是養老基金、主權基金這些長線投資者,也是基金公司的金主;換言之,他們是基金的衣食父母,也是真正決定資產如何配置的超級大咖。
「台灣有什麼價值,你看看iPhone就知道了。」
台上的演講者將手機舉起來晃了一下。
「鴻海做了幾億支手機,但它有幾個大客戶?可能只有幾個,不像中國品牌直接擁有客戶、品牌和通路,鴻海只是加工,我看不出來台灣公司的價值在那裏。」
我很想舉起手反駁,但時間已經下午五點多,主持人急著想把大會結束,我只好把話嚥回去,但問號一直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當天中午微軟宣布買下諾基亞,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去年摩托羅拉賣給Google後就人間蒸發了,連諾基亞都會被賣給微軟,那台灣怎麼辦?What about 宏達電、華碩、宏碁?
我想起搖滾樂團AC/DC的一首老歌"Highway to Hell"(通往地獄的公路)。
下午另一場座談會時,一位嘉賓表示他非常反對討論的題目"Taiwan as a Gateway to China",他是台灣人,在大陸多年,目前擔任某外資基金大中華主管。
他的論點很有意思,也值得深思。Gateway的意義思是你想到中國去,可以利用台灣做為跳板,日本人就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但如果台灣只是一個pass-through過境站,那台灣的自我和價值在哪裡?台灣不能一直傾中而喪失了自己的定位,但到底那些部分應放在大陸,那些資源應留在台灣?
台灣應該做為大中華管理中心,外國企業可以將所有的管理、協調、行銷、後勤支援擺在台灣,這叫做「總部經濟」。
台灣不只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也是中國大陸企業到海外最佳的跳板,已有部分中國企業認識到這一點。當然大陸企業絕對可以直接和外國公司接軌,但外資對中國的心理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透過台灣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而且可以利用我們國際化的人才,換言之說就是「以台灣作為進軍國際的投融資平台」。
台灣應該用健康的態度來看待陸資,並且將其視為外資,但現在兩岸服貿協議討論,大家一再強調「中資無孔不入滲透台灣」,好像是匪諜就在你身邊,這種民粹操作只會讓台灣越來越邊緣化。
最近有一個案子,大陸最大的LED公司三安投資台灣璨圓,搞了很久經濟部才核准,但最後加上「四不」條件:「不得要求轉移相關專利、不得進行人才挖角、不得要求介入取得經營權及不得要求技術轉移」。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並不符合國際慣例。大陸投資台灣主要是看上台灣的人才、管理和技術,換言之有策略目的,今天你把策略的動機完全否決了,等於是要大陸白白拿錢給台灣玩,這不現實,但很奇怪的是三安居然同意了,而且未來陸資投資可能都會比照四不政策。
這就像結婚,但新娘在結婚協議中要求老公不得親嘴,不能牽手,不可上床,那結婚還有意義嗎?
台灣的做法是自欺欺人,對陸資投資台灣設下門檻會造成什麼結果?像宏達電員工竊取公司專利遠赴中國的例子便容易發生,因為兩岸機會價值差距太大。我們防堵得了嗎?宏達電前設計總監只是做得太張揚才會被抓到。
愛台灣不是死守台灣,而是要創造台灣價值。台灣要懂得借力使力,利用大陸的機會來壯大自己;把大陸當作敵人,吃虧的還是自己。"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很無奈,但這是現實。我們歡迎陸資投資台灣,但堅決反對只花很少的錢就把人才技術挖走。
今年對台灣是很重要的一年,台灣會受到兩股相反力量牽扯,一是利用兩岸服貿協議,積極布局大陸市場;另一是降低中國的影響力,趕快往其它市場發展,最近許多金控紛紛進入東南亞就是例子。
台灣有兩種可能的scenario,一種是好的,即台灣布局中國又走向世界;另一種是悲觀的,台灣陷入政治內耗,陸資進不了台灣,台灣也難以切入大陸市場,更難以翹動世界。
Time is running out,台灣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慢慢思考,現在是棒球賽九局下半二人出局滿壘二好三壞球,目前一分落後。
該來的總是會來,下一棒會決定台灣的勝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