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上市,談企業分割
2006.05.25(經濟)
最近政府對鴻海等分割業務在香港上市,計劃研擬更嚴密的監理,以免降低母公司評價及衝擊台灣資本市場。富士康股價從3.8港元漲到20多元,現在政府對其擴大效應終於忍不住了,問題是這真的是一件壞事嗎?
富士康對鴻海「公司」不一定是好事,但對鴻海「集團」合併報表來說卻非常正面:不到一年時間內多出一家市值五千億台幣以上的上市公司,本益比30倍。富士康讓鴻海以更低資金成本,更快速發展,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鴻海。除了市場因素,投資人可清晰了解主營業務也是高本益比原因。鴻海集團業務太廣,將富士康獨立,可建立國際購併平台,及海外第二融資平台。
當然,富士康要在香港上市最主要原因還是政府對大陸投資的限制。香港上市台資龍頭企業如裕元(市值44億美元),康師傅(36億美元)及冠捷(19億美元),都比台灣同類型的公司發展得更快,原因值得深究。
1990年,寶成在台灣上市擁有東南亞業務和鞋材業務;1992年,裕元在香港上市擁有大陸業務,彼此原來股權沒有任何關係。 經歷98~03年的重組,寶成將所有業務以「換股」形式轉給裕元。
重組後,裕元完成水平整合和垂直整合,變成超級旗艦,不但本益比由6倍跳到16倍,且進入恆生指數。 寶成(市值19億美元)仍持有裕元50%股權,分享轉投資收益,並且創造了第二成長曲線-電子。
從寶成 / 裕元的例子可見,台灣母公司會轉型為控股公司,研發中心,管理中心,而海外子公司則定位為製造中心,業務中心和融資平台。 鴻海 / 富士康是「分出去」,而裕元 / 寶成則是「接回來」,兩種模式都能達成「雙營運平台」的佈局。
香港最會分割的集團是李嘉誠:從internet、生化到電信,從印度到義大利,子公司數地上市。台灣的經營環境已不夠全球化,為何還要劃地自限? 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可以促進經營的全球化,反之亦然。
台灣過去的全球化是油麻菜籽命,只為降低成本或配合客戶,未來應化被動為主動,邁向全球,像王建民和李安,在真正世界的屋脊發光!【作者為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 黃齊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