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印度的興起,台灣的機會

印度的興起,台灣的機會
2006.05.16(工商)

在短短一年內,印度擄獲了全世界的心,從跨國企業到一般投資者,每個人都為印度的未來嚮往不已。

印度非常懂「國家行銷」。今年Davos經濟高峰論壇印度的主題是「India Everywhere」(印度無所不在),印度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標語是「Partner Country」(夥伴之邦),印度招商的定位是「Fastest Growing Free Market Democracy」(全球成長最快的自由市場民主國度)。

哈佛企管大師麥可.波特為印度背書:「中國雖然很大,但是產品價值不高;印度在軟體、IT、醫療領域高度專業,有更多高水準的勞工,印度更有條件建立一個有生產力的商業環境。」 印度品牌權益基金會(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的報告點出了印度的特色:龐大市場、製造中心和服務中心,最後一項是印度利基。

軟體和商業流程外包帶動了印度IT產業的成長,Tata、Infosys和Wipro已是世界級的企業。全球最大鋼鐵公司Mittal更出手購併第二名歐洲同業,震驚全球。印度的策略是「走出去」,台灣和中國大陸傾向「帶進來」;台灣喜歡「自已做」,印度則是「大家來」。

開發印度商機,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在於「What」(做什麼)和「How」(如何做)。台灣對印度的投資可以從三個層面考慮:「世界工廠」、「世界市場」和「當地市場」。傳統的出發點是利用印度作為工廠,但是印度當地的「窮人商機」比外銷市場更可以考慮。。

這一波全球手機和NB的熱潮,大部份是由新興市場低價產品所帶動。如果台灣公司能和印度業者針對當地市場共同合作經營,不一定會輸給全球性企業。

台灣第一種進軍印度的方式是由政府帶領,像新加坡政府成立蘇州工業園區,淡馬錫收購澳洲電信公司和投資中國銀行。第二,台灣企業可以追隨有跨國佈局的大公司(如鴻海)的腳步,一起在印度建立產業鏈,當年中華汽車率同協力廠到大陸設立東南汽車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台灣可以和了解印度的外國企業合作。亞洲印度人最多的地方是新加坡,英國和印度最有歷史淵源,這些都是策略聯盟或收購對象。最後,台灣可和印度夥伴利益交換,協助印度進入中國大陸,換取進入印度市場的資源。

台灣有很多和印度一樣的特質-自由、民主、創業精神,但是台灣沒有作為世界公民的心態、技能和政策,所以變成劃地自限。台灣若能釋放自已的想像力,將比印度更有條件大聲地說「Taiwan Everywhe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